好久不見的農試所電子報重現江湖了... -------------------------------------------------------------------------------- 主旨: 農業電子報 發行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發行人: 林俊義 總編輯: 安寶貞 執行編輯: 楊舜臣、李如萍、劉嘉汶 寄件日期: 九十一年六月十二日星期三 ●農委會建議過剩公糧援外 取代金援 ●詳全文及查詢每日剪報內容,請至:http://www.tari.gov.tw/news/index.htm 【重點新聞】 【農委會建議過剩公糧援外 取代金援 民生報 第A3版 2002.6.12 (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李健全昨天指出,不僅「外銷米」在國 內已成歷史名詞,未來公糧推陳時,也不再在糧政單位監督下、碾製 成「飼料米」出售給民間;未來,公糧釋出時,將完全以品質(包括 新鮮度)反映價格,不再有所謂的飼料米,過剩公糧則希望援外,一 方面穩定國內糧價,一方面則善盡國際義務。 農委會向行政院建議,應設法加入糧食援助公約,將過剩糧食援 外;李健全說,國內每年過剩稻米約八萬公噸,除用來推陳出新、製 成飼料米或釀酒外,部分也會用作外銷,不過,外銷米每公斤價格只 有四點七元,遠低於公糧收購價每公斤廿一元及碾製成的白米每公斤 廿七、八元。 李健全說,如果一開始就有去化管道,政府可以省下倉儲管理費 用,糧價也會因供需平衡而呈現穩定狀態,援外的成本不會比流血輸 出外銷米來得高。 早年,台灣也曾以糧食援助俄羅斯等國家,但因未透過國際糧食 組織,農委會認為,並無法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但糧食援助 公約過去成員僅限聯合國會員國,一直以來,台灣只能以觀察員身分 與會,並無法加入。 不過,農政官員指出,糧食援助公約已決定修改加入條件,讓所 有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國都能成為公約的一員,因此,台灣要 成為公約一份子的希望,已有機會成真。 加入糧食援助公約所必須盡的義務是,每年須捐贈至少二萬公噸 的小麥或等值穀物;李健全說,這個門檻對台灣來說不是問題,唯援 外的效益和成本多高,必須進一步評估;例如運輸成本有時會高於穀 物本身的價值,許多捐贈國家就寧可就近採購穀物,運至受贈國家, 但我國援外目的主要是去化國內過剩稻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究竟 要花多少錢,就必須評估。 據指出,農委會早曾建議外交單位,以「實物」替代現金援外, 一方面消化存糧,一方面也可免除「金錢外交」爭議,不過,一直以 來,糧食援外似乎都是一個隱晦、敏感的話題,連對近年來發生嚴重 糧荒的北韓,也不見台灣稻米送出去。 至於積極援外與今年國內糧食過剩有沒有關係?農委會說,沒有 ;今年一期作雖因單位面積產量增加,而呈增產,唯二期作將首度實 施分區輪流休耕,全年種植面積將可控制在三十四萬公頃的計畫目標 內,糧價就算有波動,幅度也很有限。(記者王淑瑛/報導 ) ------------------------------------------------------------- 電子報訂閱網址: http://www.tari.gov.tw/news/index.htm 與我們聯絡: yang@wufeng.tari.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