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專題 「潛能開發班」的成立

═【立報】════════════════════════════

                                  

═══════════════════════《2002/06/18》═════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專題  「潛能開發班」的成立

 

   潛能開發班

 

   專訪方中華老師

 

   他山之石  【最棒的故事,從未出現在課堂上】

 

【教育小報報】

********************************************************************

   專題  「潛能開發班」的成立

 

圖文/特約記者陳皓薇

 

十幾歲的國中學生,正是社會上認定的黃金學習時間,但無論老師在講台上如何賣力演出,總有一些學生似乎是來班上「作客」的;這些學生並不笨,甚至很多孩子絕頂聰明,只是他們對課本沒什麼興趣,對教科書中的「法定知識」缺乏學習意願。面對這樣的狀況,老師們總是十分頭痛,當全班30幾個人凝神上課之時,那一、兩個坐在教室邊緣,冷眼旁觀的學生,也許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講些什麼,或者根本不曾想要瞭解這堂課的內容……,這樣不論對台上的老師,或是身旁一同學習的學生來說,都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可是將心比心,當一個人在跟你討論不感興趣的話題之時,你是否也曾有過如坐針氈的感覺?更何況在國民「義務」教育階段,這群小孩子被「強迫」去聽他們聽不懂、或沒有興趣的課程。整天坐在教室當中,外星球般的語言從耳邊飄過,課本如同廢紙,偏偏他們天天都得耗在這些東西上面,對這些學生而言,他們的時間白白浪費掉了,而達成的學習效果卻近乎於零。

 

「潛能開發班」的成立,肇始於對這些邊緣孩子的關心,中山國中的曾美蕙校長說,在多元智慧的訴求下,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潛能,這些孩子的學習意願比較低落,但是透過潛能開發班,卻能夠讓他們找到另一個肯定自己的辦法。教務主任謝淑梅也說,中山國中推「潛能開發班」大概有3年了,一開始有些學生和家長會有比較排拒的想法,總覺得參加潛能開發班好像代表孩子成績很差;但是慢慢的,大家開始能夠接受,因為很多參加潛能開發班的孩子,不見得學業成就不好,更有很多學生從潛能開發班中,重拾學習的興趣。「很多孩子來參加潛能開發班後,從這些課外的學習中,得到學習的成就感,能夠肯定自己;而肯定自己之後,回到原來的班級,更能重拾課業上的東西。」

 

所以,在中山國中,老師、家長、行政人員都十分肯定潛能開發班的效果,它能夠讓許多在課業上缺乏成就和肯定的學生,重新找回成就感,也能再接再厲的學習。

 

而在另一方面,潛能開發班除了希冀幫助學生肯定自我之外,更有試探性向的功能。中山國中的輔導主任林文中說,有些孩子就是對課業上的東西沒有興趣,與其讓他們一昧學習學科上的東西,不如花一些時間讓他們提早試探自己的性向。「『潛能開發班』和『技藝班』是不同的,後者你只能選擇學習一種技藝,但是前者卻有很多不一樣的課程讓你嘗試,學生可以多方面試看看,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林文中說,現在教育政策期望延後分化,將技職教育延到高中之後,但是有些學生在國中階段,跟上課業就已經十分吃力,不如在國中階段就提早試探性向,尋找他們有興趣的部分發展,也是很好的選擇。

 

因此,在肯定自我和試探性向的訴求之下,中山國中的潛能開發班利用週一到週五第8節的時間,開設電腦資訊、生活科技、藝術創作、中西餐點及生涯規劃的課程。參加課程的對象是國一、國二的學生,這一屆總共有18位學生報名,參加的學生來自各個班級,均由導師及訓輔人員的推薦,並得到家長的同意。

 

至於潛能開發班在師資的安排上面,除了學校老師之外,還納入了家長及警衛。家長王健潔女士,本來就是中山國中美術團的愛心媽媽,平常就在幫忙學校的壁報製作,自然也來協助藝術創作的課程;校警方中華先生擔任中式烹飪的教師,憑著熱忱前來協助教學,上個月更率領潛能開發班的學生,在喬治高職主辦的「喬治的將太壽司大賽」中,囊括前三名的佳績。

 

幾個禮拜前(6月7日),中山國中舉辦了潛能開發班的成果發表會,現場除了有平日上課的靜態成果展之外,學生更在現場親自捏製壽司,讓與會的來賓品嚐試吃。會場一角,靜置著學生製作的果凍蠟燭、電腦動畫、海報製作等等學習成果,而會場的入口,只見一群群穿著日式料理師服的學生們,賣力的捏製一盤盤的壽司……,熱熱鬧鬧的成果發表會,師生似乎都洋溢在歡欣的氣氛當中。林文中說:「你看這些孩子,在這裡總是動來動去,待在教室對他們而言很辛苦,但在這邊卻提供另一個舞台給他們。」

 

的確,許多國中階段的孩子,也許在教室裡得不到肯定、學習成就低落、或是決定走向就業的道路,與其強留他們在國英數理之中,不如為他們打開另一扇窗。只是,在社會風氣的諄諄期許之下,究竟有多少家長,能夠毅然讓孩子走愛走的路?又有多少孩子能夠清楚規劃自己的未來?而這樣立意良好的潛能開發班,中山國中也許做到了,但是,是否有更多的學校將它忽略、遺棄,甚至成為放牛班的代稱?而且,為少數學生所規劃的課程,又如何能在維護教育機會均等的同時,達到多元智能的excellent for all?這些也許都是值得吾人進一步思考的關鍵。

 

 

(回目錄)

 

   潛能開發班

 

台北市各國民中學,針對學習意願低落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開設多樣化、試探性課程的班級,稱為「潛能開發班」。

 

「潛能開發班」的目標一般來說有二:一為提高學生學習意願,增加學生自我肯定,避免學生中輟;二為試探學生性向,挖掘學生興趣,達成適性教育,並為生涯規劃準備。課程安排上,主要依據各校教師及社區人士專長,並斟酌學生興趣加以設計,一般來說,會安排實用性較高的課程,如電腦、烹飪、美工、生涯規劃等等。至於參加的對象,則多由導師及訓輔人員推薦,並徵詢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意願,由學生主動報名。通常一所中型的學校約會有10多位學生參加潛能開發班。而上課時間多利用課餘時間,如第8節或寒暑假,至於費用方面,教師鐘點費由教育局支付,學生僅需負擔課程材料費。

 

 

(回目錄)

 

專訪方中華老師

 

中山國中的校警方中華(見圖pih06172)先生,親切耿直的臉龐,怎麼也想不到竟是潛能開發班的烹飪老師。「我本身很喜歡烹飪,常常會研究一些食譜、看一些烹飪節目,烹飪是我的興趣。」方中華靠自學習得許多烹飪的技巧,特別是在中式餐點上,格外有一番心得。「所以,當初輔導主任在籌設潛能開發班的時候,問我有沒有興趣開設烹飪方面的課程,後來我就成為潛能開發班的烹飪老師。」潛能開發班的烹飪課,一個禮拜上一次,一學期大概有8次,課程由基本的荷包蛋、香腸做起,接著安排一些較為複雜的課程。「我們的學生都學得蠻好的,出去比賽也很受肯定,基本的烹飪、擺盤雖然是我教的,但是延伸的創意卻是學生的。」方中華舉例,像靜態展示區做成小白兔狀的壽司,就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

 

方中華覺得,能夠開設這樣的班級很不錯,過去他在國中的時候,也是屬於課業比較差的學生,國中畢業後,他被送到軍校讀書,到了軍校他才發現他的興趣是烹飪,可是卻為時已晚。「倘若在國中階段,對課業沒有興趣的學生,能夠知道自己其他方面的性向,他們就能及早規劃自己的未來。」所以,像這次參加喬治高職壽司比賽的學生,有些已經保送到喬治的餐飲科,就是很好的例子。

 

「老師!材料沒了!」在現場捏壽司的學生喊著。方中華說,每年成果展的時候,食物總是供不應求,除了感謝很多人的捧場之外,也只能請大家下學期請早。

 

 

 

(回目錄)

 

   他山之石  【最棒的故事,從未出現在課堂上】

 

編譯/賴明芝

 

這是前所未有,最暢銷的一本文學經典之作。從上帝創造人類靈魂說(Creationism)到基督,其影響力是無可否認的。但有個可能的例外,那就是在美國的公立學校。

 

有個疑問:美國家庭裡,十之八九都可以找到的「聖經」,適合出現在教室裡嗎?引用聖經作為參考,可以是教育的,而非祈禱的(devotional)方式嗎?

 

在今天,一個出人意外之外的宗教和教育聯盟團體相信,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想把聖經納入學校課程,作為一種「符合憲法典範」的想法,已經擄獲那些想要試探美國「政教分離主義」的組織的支持。在美國,有18個團體,包括代表主要教派,和兩個全美最大的教師團體,同聲支持「聖經和公立學校: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導引」(The Bible and Public Schools: A First Amendment Guide)。這份由「全國聖經協會」和「自由廣場的第一修正案中心」所發表的文件,美國大眾能以公開的管道取得。

 

全國聖經協會的副會長史提森表示:「美國高等法院曾經表示,聖經值得研讀,並且可以被客觀地教授。這是160年來,第一份(對教授聖經)有共識的文件。」

 

「美國人民」組織的副會長夏弗說:「我們已經看到,聖經被以錯誤的方式教授,這是在分化社會,傷害學生,並且浪費納稅人數千美元的錢。這份導引將對學校以正當的方式教授聖經,帶來很大的助益。比方說,在文學課、歷史克漢比較宗教的科目上。而且,這份導引能夠避開以歷史因素教授信仰的問題,或是強調一個宗教的信仰甚過於另外一個宗教的信仰。」

 

【沒有講道的授課?】

 

自從美國高等法院於1963年宣判,在公立學校中,祈禱是違憲的行為之後,很多老師都避免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或是提到聖經。幾乎40多年以後,有一種新進的想法出現了,那就是,聖經可以出現在世俗教育當中,而不違反憲法。

 

史提森宣稱:「讓我們利用聖經作為教學材料,就像是使用其他文本一樣,不管他的宗教性為何,誰在乎呢?重點是,尊重每一個觀察點。」

 

問題仍然存在,那就是:這有可能發生嗎?擁有個人生活經驗和信仰的老師們,能夠以客觀和中立的態度,帶領學生探索《創世紀》(Book of Genesis)嗎?發起這本聖經導引的組織表示,給老師們進行現職的訓練是必須的。史提森表示:「訓練的方式,就和引進女性研究(feminist studies)和美國黑人研究(Afro-American studies)的觀念一樣。」

 

雖然為這本導引背書的人,散佈各個政治光譜,但是,這項宗教出現在校園裡的議題,仍然主要對共和黨員(及其在宗教上持右派的盟友)有所意義。在總統大選當中,現任美國總統布希就曾經呼籲,在校園中禱告。史蒂芬.富比士則贊成在每間教室裡,張貼《十誡》。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發言人在新的聖經教學指引中提出,這份文件沒有經過法律上的審核。

 

【家長的投入:兩種不同的觀點】

 

有人稱自己是異教徒,也有人則是每個週日都上教堂作彌撒。

 

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這兩種對聖經的看法,正是最強的兩派。

 

身為律師,本身有3個孩子的馬克說:「我非常關心這個議題,特別是聖經出現在教室的討論。人們可以誇口讚美在課堂上教授聖經有多好,但真正的問題是發生在孩子們說『這就是神父說的星期天』這句話的時候。這種做法根本是給教育下毒藥。」馬克認為自己是世俗的猶太人。

 

當馬克正在擔心討論聖經問題,所帶來的宗教衝突之際,另外有1名家長卻表歡迎之意。

 

瑪莉表示:「這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也許,這種做法能夠帶給孩子們思辨不同宗教信仰1個機會。我覺得這個想法很棒。」瑪莉是育幼人員,她以天主教的傳統教育孩子。

 

馬克則辯稱:「公立教育是要創造一個提供所有美國人,自在的學習環境。當你介紹宗教的時候,你也帶來了可能的壓力,這會使得學習環境變得不那麼開放。」

 

瑪莉認為,馬克此言沒有道理。她說:「其他的團體,像是同志團體,都能為自己發聲。只要孩子們對自己的信仰感到自在,怎麼會有傷害可言呢?」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