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社論】博雅與實用之間?談高職轉型問題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06.21

 

───────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博雅與實用之間?談高職轉型問題

 

【左右看】「原奸」伊凡當上考試委員

 

【教育小報報】

 

******************************************************

【社論博雅與實用之間?談高職轉型問題

 

台灣的高職教育到了一個非轉型不可的關頭,這是近年來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頗為一致的看法。

 

高職改革倡議中,激烈者主張廢除高職、延後分流,將技職教育放到大學層次,而技職教育界則多主張擴展綜合高中學制,於現有學校內實施延後分流、雙軌制、多元選擇等措施。

 

這些主張的一致性,在於他們背後一個尚未充分討論,就彷彿成為定論的看法:「分流」即指開始訓練就業的專門技能,也就是廣泛、多元學習的結束。若這是事實,那麼,博雅教育的理想,似乎唯有付出忽視就業需求的代價才能實現。而只要教育求「用」,就非得流於偏狹僵化,因而,在今日職場要求人力愈來愈彈性化的時候,實用取向的技職教育反而變得最無用。

 

這個看法當然有重重問題。首先,它假設由於科技升級、全球化等變化造成了技職訓練的落伍。然而,回顧過去半世紀關於技職教育的文獻,無論那個年代,政府、業界都不斷地批評當時的技職體系與實際需求脫節。事實上,不只是高職教育,高等教育訓練出來的畢業生,到了工作崗位,絕大多數都必須從頭學起。真正「實用」的技職教育,不管在那個年代、那個層級,都還沒普遍實現,學校訓練頂多只做到打下一些知識基礎,讓畢業生比較能順利適應職場學習。

 

即使學習與勞動相結合的技職教育並未實現,但據說這種分科訓練會帶來學習的偏狹,卻是不爭的事實,各科學生主動求知的動機與能力普遍低落。然而,這真的是「分流」必然的結果嗎?還是另有重大原因使然?

 

博雅教育與實用教育有截然二分的歷史源流:前者訓練統治者,後者是訓練工匠的;前者重「無用」(子曰:君子不器),後者求能為人所用。在民主時代,理論上各行各業、各階級、性別的每個人都應具備自我統治的能力與氣度,所以普及的博雅教育是有意義的。然而,在資本主義的職場上,雇員往往只是工具,雇主求才端視是否好用。即使不明說,技職訓練的師生往往遵循這個原則,而往年的技職體系、甚至大學教育的設計是也如此,力求把人工具化。

 

除非台灣社會的勞動者,能真正地扮演有尊嚴的主人翁的角色,否則,訓練未來勞動者的技職教育,要求其兼顧實用與博雅2種價值,必然會面對重重的阻礙。

 

 

(回目錄)

 

 

【左右看】「原奸」伊凡當上考試委員

 

【左看】陳水扁摑吳淑珍

 

■趙萬來

 

畢業台大的第一代泰雅族知青伊凡‧諾幹,儘管曾遭前立委吳淑珍與葉菊蘭的揭露,指證他是國民黨豢養的奸細,但仍獲總統陳水扁提名為考試委員,也儘管原住民盲詩人莫那能日前出面再次予以舉發,籲請立委否決他的人事案,但仍無礙他昨日躍登為第一位原住民的考試委員。

 

這當然又是樁是非混沌的事例,在台灣已成家常便飯,不足為奇,但令人忍不住稱奇的是,何以民進黨人最痛恨的「抓靶子」竟然可以翻身受爵?知情人士指出,當年吳、葉出手,目的是要協助長老教會,收編第一個原住民運動團體的原教會,所以高呼有鬼,此事只是渠等擴大政治版圖的一步棋,本身不足掛懷,對昔年那個林文正一點也不介意;再者,扁政權提名大法官、監委、考試院正、副院長及委員等27位大員的人,迭刻正面臨難關,既然原住民立委都不以伊凡為恥,當然沒有理由撤回。

 

所以,稱伊凡‧諾幹為「原奸」太沈重了,20年前他只是在台北混黨外,以原住民為標榜,根本威脅不了原住民部落的權力結構,難怪迄今原住民政要無一怒目相向,倒是他投靠國民黨的行徑是背叛了黨外,偏偏陳水扁仇將恩報,等於摑了吳淑珍一把掌。民進黨背叛了黨外,這才是奸細不絕如縷的緣由。(大學教員)

 

 

【右看】種族偏見深一層

 

■甘向西

 

對參加過黨外民主運動的人士而言,林文正是一個不堪同情的人物,只因為他以原住民的旗手自許,且也邀得許多漢族同志的寄望,怎知他與國民黨暗通款曲,在那個恐怖的年代,帶給所有來往人士莫名的戰慄。

 

昨天,他晉身為新政府的考試委員,餘悸猶存的人們不免揣想:前番他以家貧為名接受國民黨的資助,今則以參與考政為由接受民進黨徵辟為官,不知來日轉向又會製造出什麼說詞?總之,這個人不管叫林文正或伊凡‧諾幹,都教人不放心。

 

然而,教人不放心的,豈僅伊凡!放眼政壇上,所有的原住民名人,都教人不放心,已經變成各黨派不可控制的存在,唯以利招誘之,也就是說,原住民政客不管籍隸何黨或無黨,碰到緊要問題,每每成為執政黨的天然盟友,表決時的投票部隊。

 

正同伊凡一樣,原住民政客都振振有詞,不外是趁機換取少數民族的利益,話說得有原則,既如此,怎不共組原住民黨?何苦還掛靠於各黨而被視為奸細呢?事實上,「平時揩油,戰時出賣」,幾已成為原住民政客的普遍評語,這樣的立委及原民會主委都很不光彩,當上考試委員更是丟臉。質言之,隨著高官大位為原住民開放,台灣的種族偏見正在加深、加濃而不是弭平。(政治評論家)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