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社論】企業社會責任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07.09

 

───────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企業社會責任

 

【左右看】台灣與非洲

 

【教育小報報】

 

******************************************************

【社論企業社會責任

 

世足賽結束已足足1周了,但整個6月的足球賽,不僅吸引全世界20億足球迷的目光,相關行業更大發利市。賽場中除22名足球員外,那個由32片皮革縫製而成的足球,當是眾人目光的焦點,而這顆黑白相間的足球,卻與國際勞動人權息息相關。

 

1995年,世界運動器材大廠Reebok進軍足球生產行業。全世界20%的足球在巴基斯坦進行縫製,其中絕大多數由童工在自己的鄰里家中進行。換句話說,供一般民眾娛樂、運動用的足球,竟是由違反國際勞工組織勞動核心標準的童工所製造出來的,引起來自公民社會以及消費者團體極大的反對聲浪。

 

為平息如潮水般的噓聲,尤其重要的是,為減緩來自市場的壓力,Reebok規定包括負責縫製在內的工人,必須年滿15足歲以符合巴國勞動法規定,工廠願意接受人權團體監察,並為因此失去工作的童工提供教育與訓練基金,這也就是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

 

Reebok案例可知,企業並不會主動地善盡其社會責任,除回應來自公民社會的壓力外,更多是迫於市場競爭的壓力下不得不作些改善動作,屬於企業治理中的外部治理。雖說企業經營賺取利潤為資本主義生生不息的不變法則,但近年來關係利害人(stakeholder)理論,開始打破大股東專斷的局面。

 

關係利害人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公司目標不能僅限於股東利益的最大化,經營目標尤須考慮其他相關利害人的福利,包括所處社區、上下游包商,以及最重要的員工福祉。在德國,2萬人以上的公司監事會中員工代表不得少於50%;美國規定公司的「外部董事」不得少於1/3;台灣證券交易所為因應潮流,亦已在今年1月起推動獨立董監事制度,規定新上市櫃公司的外部董事不得低於1/3。中國大陸證監會也在去年年底通過類似的規範。

 

台灣資本家於1980年代中期,陸續赴海外投資事業,但侵害勞動人權之惡行卻不絕於耳,從之前的寶成集團、年興紡織,到最近的台南企業、和信集團旗下的大陸炭素都是個中知名案例。以年興紡織和台南企業為例,即使兩者皆為上市公司,但股權高比例地集中於董事長及其親屬手中,將公司視為「私產」的想法依然濃厚。另方面,雖說證管會順應潮流,但在阿扁政府宣示打擊「職業股東」的鐵腕作風下,如何打破董事會裏大股東獨大的積習,讓社會人士進入董事會,進而促使企業體多聽聽來自社會的聲音、善盡其社會的責任,看來還是條漫漫長路。

 

 

(回目錄)

 

【左右看】台灣與非洲

 

【左看】不要撒錢外交  要民眾連帶

 

■鄭谷雨

 

非洲,這個被多數國人視為貧窮、落後的大陸,突然連續攻佔台灣媒體的重要版面。

 

在今年世界盃前,沒多少人知道塞內加爾,沒有多少人關心非洲不發展的原因,沒有多少人過問當地的苦難,更不會有多少人知道非洲悠久豐富的文化傳承和反抗殖民統治的傳統。提到非洲,多數國人除了無知、冷漠外,還不忘嘲笑一下小國的「鳥不生蛋」。

 

世界盃開打後,「非洲」在一夕之間成為話題,似乎開始備受關愛。不過,非洲仍然只是布景,大家關心的是塞國球員的「能力」,而不是塞國反殖民政治家桑戈爾提出的「非洲社會主義」理念;是總統所受招待的排場和國安聯盟的爭議,絕非當地發展困境的緣由和出路。所以對援不援助非洲,輿論討論的層次永遠只停留在「何必送錢給那種小國」和「以金錢換友邦」的層次,王又曾幼稚野蠻的撒錢行為,則是這種輿論水平的極端化表現。

 

帝國主義遺留的無窮後患、20年來自由化政策帶來的進一步貧窮化是非洲民眾苦難的根源,台灣雖在國際分工位置上與之有所差異,但是非洲走過的道路和豐富民族解放運動傳統,都有無數值得我們認識、學習的地方。揚棄暴發戶的庸俗傲慢心態,誠懇地認識真實的非洲,支援非洲反對新殖民主義的抵抗運動,才能真正贏得尊敬、贏得友誼!(社運工作者)

 

 

【右看】非洲值多少錢?

 

■林國斌

 

總統出訪非洲又再次掀起對金錢外交是否得當的討論。無可諱言的,過去台灣長期對非洲友邦的醫療及農業技術援助,贏得無數非洲人民的愛戴與懷念,使得「中華民國在台灣」在非洲大陸能和中共的革命輸出一較短長。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和國際局勢的轉變,吾人實在有必要重新檢討對非洲的外交政策,重新省視各種金錢及物資、技術援助的必要性與效果。

 

日前的8國高峰會中,非洲發展問題正是會議的焦點之一,南非總統姆貝基提出了「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要求先進國家提供援助,但也清楚指出前提是非洲的經濟改革--加速自由化和私有化腳步,提供外資更完善的投資環境。可以說,這是8大工業強國和非洲菁英的共識(塞內加爾總統瓦德也是應邀與會的少數非洲領袖之一)。

 

工業強國普遍認為,對非洲當地最好的援助不是金錢,而是投資。這是重要的觀念與認識:我們並沒有任何義務提供無償的援助,國際政治原則本來就是互利互惠,如果我們能利用當地廉價勞力、豐沛資源和比較寬鬆的勞動、環保標準,使企業有利可圖,又能帶來當地就業機會,何樂不為?若是當地真的鳥不生蛋,無法替台資生下金蛋,這種外交關係不要也罷。所以當政客為了和某國的外交關係奔走時,請先務實的問問:它值多少錢!(自由撰稿人)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