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他山之石 蓬勃發展的黑人研究

═【立報】════════════════════════════

                                  

═══════════════════════《2002/07/16》═════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他山之石  蓬勃發展的黑人研究

 

【教育小報報】

********************************************************************

       他山之石  蓬勃發展的黑人研究

 

文/賴明芝

 

1960年代的抗議聲中誕生,受到1990年代文化戰爭的斲傷,非裔美人的研究一直在處理引起爭議的議題;不管是有關「防止種族與性別歧視的積極行動」(affirmative

 

action),還是出現在各種學問的領域,例如:種族研究(ethnic studies)。時至今日,類似社會學這種主宰了1950年代和1960年代思想的許多年輕學科,都認為「黑人研究」在文化論戰方面變得更為開放,黑人研究不只是學術領域裡的選課項目而已。

 

這種現象是很值得注意的。此外,黑人研究本身已經從一個不穩定、準學術(quasi-academic)研究的性質,蛻變成一個成熟的研究領域,不再只是侷限於能不能被稱為學科的問題之上。更確切的說,這個領域裡的第二代學者,正忙著對這個學門的範圍和內容進行一連串的論戰。黑人研究應不應該把自己納入「歐洲中心論」的課程(Eurocentrist curriculum)?還是要獨立於西方標準之外?黑人研究應該要採取一個全球的,抑或是美國的觀點?黑人研究對黑人社群來說,是不是一種「感覺很好的民族主義」(feel-good nationalism),或者,這是一種不為感情所動的學術領域呢?黑人研究的學術成分是什麼?美國哈佛大學最新被指派的校長勞倫斯.沙默司提出了這個問題,最近他非常不滿一位優秀的教授柯乃爾.魏斯特(Cornel West)。

 

諾勒葳.魯斯克(Noliwe Rooks)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非裔美人研究課程」的副主任,她把這一連串針對黑人研究所提出來的問題,視為健康的多元主義的一種徵兆。她表示:「這個領域已經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點,關於非裔美人研究的結構,有很多立場,比方說:有非洲中心論的、遷徙的(diasporic)和社會科學的論點,所有的立場都是令人信服的。」紐約大學強調都會的研究(urban studies),麻州大學艾摩斯特分校注重歷史,哈佛大學則把重心擺在文化和文學的議題。在全球化的潮流之下,目前最常被拿出來作課堂討論的,是如何把這個領域和「遠離非洲的非裔人口」做出連結。波士頓大學、杜克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現在都朝這個方向發展。

 

根據《黑人高等教育期刊》,美國有將近4百個黑人研究的課程或是科系,其中140個提供學士學位,24個能夠頒發碩士學位,而提供博士學位的有5個。哥倫比亞大學目前正努力在近幾年內提供這方面的博士學位。

 

無論如何,情況很清楚:不管是以非洲為中心,被列為勞動階級的坦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或者是精英的「白人」普林斯頓大學,非裔美人研究已經發達了起來。

 

【坦普大學:黑人的標準】

 

坦普大學今年招收了1150名學生,黑人研究是最受歡迎的科系之一,該校14的學生是非裔美人。

 

去上一門大學部開的「嘻哈音樂和黑人文化」(Hip-Hop and Black Culture),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這門課是納森尼爾.湯普森(Nathaniel Thompson)這位年輕又有活力的客座教授開的,根據他的授課大綱:「這門課並非把嘻哈音樂當成娛樂,相反的,嘻哈音樂是一種傳播媒介,它影響、表現或是歪曲了美國黑人的生活經驗。」

 

把頭髮梳成玉米壟的樣子,湯普森穿了一件黑色、有帽子的長袖運動衫,和一條黑色的牛仔垮褲。他聲明:「我不是把Hip-Hop視為文化的學派。」他接著繼續以莫勒非.凱特.艾森堤博士(Molefi Kete Asante)的非洲中心論範疇,分析Hip-Hop作品的類型。在湯普森的著作裡,他提到:「Hip-Hop當中有宇宙論(cosmology)、價值論(axiology)、認識論(epistemology)或是美學標準(aesthetic)存在嗎?」當討論變得更抽象的時候,湯普森把問題簡化成:「我今天的打扮有Hip-Hop的風格嗎?」這個問題引導出設計師Ralph Lauren和黑人文化之間的關聯。

 

坦普大學的非裔美人研究科系,創立於1969年,這是第一個提供黑人研究博士學位的學校(1988)。開闢這個科系的是艾森堤博士,他是重要的非洲中心論專家。如同他在1980年出版的書名一樣,所謂的非洲中心論是「以非洲人民的觀點進行詮釋和分析,而非用歐洲人的經驗作為標準。」

 

該系現任主任諾門特二世(Nathaniel Norment Jr.),強調理論和主流學派之間的關係,他表示:「非裔美人的研究當中,有95%是由白人所完成,而95%的研究結果是負面的。非裔美人一直被描述成次等和低下的人種。透過非洲中心論,非裔美人的研究可以矯正這種偏見。」

 

透過「黑人家庭」、「電影中的黑人」、「非洲的美學」、「黑人女性」、「黑人經驗的心理特點」、「大眾媒介和黑人傳播」和「種族主義析論」這些課程名稱,可以證明,坦普大學企圖修正以歐洲為中心觀點所帶來的缺點。

 

12年擔任系主任的生涯當中,艾森堤博士把該系建立成全美首屈一指的研究中心,並推動他頗受歡迎的意識型態。他在1996年的時候從系主任一職退下來,並被指控濫用職權,及撤銷他終身教授的資格。這起事件被視為教科書的契約爭議,並非管理不善方面的問題,但是後來的情勢變成資淺的教授獲得終身職,這不利於艾森堤博士。該系後來演變成分裂的局面。系上有些成員(包括艾森堤博士在內),支持另外一位系主任候選人,他們並且指控新的系主任喬埃斯(J. A. Joyce)暗中破壞該系以非洲中心論為發展重點的「使命」。艾森堤指喬埃斯的人馬想要控制該系。經過了4年的苦戰,艾森堤於去年6月辭職。該系師資因為這場風暴,流失了一半。

 

在諾門特博士的主持之下,該系開始重振雄風;諾門特給人的印象很深刻,他在校園裡的漫步,常因為招呼學生而打斷。諾門特表示:「坦普大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系上所採取的方法論是以『非洲典範』為根基,而不論你如何去加以詮釋。」諾門特在1989年從市立大學轉任至坦普大學。他舉例解釋:「在傳統的社會學,從來沒任何一位黑人的社會學家被提到,甚至連威爾遜(William J. Wilson)都沒有。在這裡,我們的學生明白知識的兩面。我們開始教學生有關這些白人的事情,這些人曾經對黑人的經驗做出貢獻。」

 

坦普大學非裔美人研究學系的主修科目,圍繞在系上的慣例之上:社會行為(社會學、心理學),文化美學(舞蹈、表演和藝術)或是公共政策。該系政策從來沒有被完整的發展過,諾門特打算要將之定調。截至目前為止,坦普大學非裔美人研究學系已經頒發了84個博士學位,和127個碩士學位,這些學生繼續在其他大專院校教書。每年,大學部大約招生70名的學生,另外有30名學生是以副修或雙主修該系的課程。目前該系有65名的研究生。

 

今年31歲的紐思史瓦德從1989年就一直待在坦普大學,目前,他正在拿博士。紐思史瓦德是坦普大學「Future Faculty Fellows program」的一部分,該計畫提供全額的學費並且補助來自各種族團體的學生,以他的情況來說,他是以非黑人學生的身分獲得獎學金補助。紐思史瓦德決定從事黑人研究是因為,他發現政治學或是歷史系的一些課程引起了他的興趣,比方說:美國種族政治的歷史。紐思史瓦德表示:「我來自西維吉尼亞州,我沒法兒了解,為什麼會有一群人對另外一群人這樣鄙視,特別是當它們之間沒有太多接觸之際。」

 

作為該系少數非黑人研究生之一,紐思史瓦德意識到自己帶來的影響力。他說:「我並未被當成特例或是異常,也未被當成這個領域的客人或是入侵者看待。當我的學生一踏進教室,看到自己的老師是個大白人(a big white dude),都嚇了一跳。但上了兩三堂課之後,就沒事了。」

 

卡洛今年25歲,他從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拿到心理學學士學位,此外,他還兼修歷史和非裔美國人的研究。卡洛說,他之所以會被坦普大學非裔美人研究學系的研究所課程所吸引,是因為該系的在外的風評。目前,他在教「非洲人的心理」這門課,他認為,這有別於「歐洲人的心理」(European psychology)。卡洛表示:「這來自不同的文化觀點,而這是我們所缺乏的。」

 

在課堂上,卡洛以非洲中心論為授課基調。

 

卡洛表示,坦普大學是他唯一能夠進行研究的所在。他說:「其他的學校也自稱是黑人研究的科系,但他們都是從心理的、社會學的或是歷史的觀點進行教學。如果你不是從非洲的觀點來進行學習,不就只剩下這些人的觀點了嗎?」

 

【普林斯頓:遷徙研究的所在】

 

看看潘特爾班上最近的閱讀材料,「歷史觀點下的白人」(White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真是沒搞頭的東西。甚至連教授都這麼認為。潘特爾在上課之初就問:「你們當中有多少人覺得這種題材無聊死了?」一海票的人馬上舉手。潘特爾覺得,這是好事。她說,這些由18世紀的自然主義者所寫的作品,能給學生在種族分類方面詳盡但是卻無啥用處的科學基礎。潘特爾表示,學生們覺得很無聊,因為我們並非置身18世紀,在思考知識和種族差異方面,我們的方式不同。

 

與坦普大學形成對比,在普林斯頓大學這個位於紐澤西州郊區的校園,黑人研究的基礎深植於歐洲傳統。而且,黑人研究在普林斯頓只是個課程,而非科系,兩校之間有相當大的差別。在普林斯頓,黑人研究沒有能夠屬於自己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方。相反的,教黑人研究的教授,是從相關科系引介過來,特別是從歷史系和英語系。

 

缺乏影響力來聘用和創立師資,不代表普林斯頓不努力吸引魏斯特轉任至該校。魏斯特原本是哈佛大學從事黑人研究的教授,他認為哈佛大學缺乏「防止種族和性別歧視的積極行動」)。日前,普林斯頓大學發一份聲明,指出魏斯特將得到該校的教職。在哈佛大學非裔美人研究方面也有相當份量的哲學家阿派爾(K. Anthony Appiah),今年秋天也將接受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到該校教書。

 

今年3月底的時候,普林斯頓大學的教務長古特曼(Amy Gutmann)表示:「還有人隊在普林斯頓教書有興趣,我們也對他們有興趣。」事實上,普林斯頓大學也曾經對哈佛大學非裔美人研究學系的系主任亨利.蓋茲二世(Henry Louis Gates Jr.)招手。 古特曼還說:「對於本校一流的非裔美人研究課程,我們相當引以為榮。」

 

事實上,該課程目前正努力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最新的科系。如果黑人研究在普林斯頓大學只是以課程的方式進行,那將沒有辦法提供學位,只能吸引對這個科目有興趣的大學部學生。每年,普林斯頓大學大約有20名學生選修這門課,其中13的學生是白人(普林斯頓大學4550名學生當中,只有350名是非裔美人)。

 

安德森今年20歲,來自鳳凰城,雖然她的主修是人類學,但是她卻對黑人研究很有興趣。她的畢業論文是從事有關種族和老人看護的研究。雖然她原本並不確定自己是否會主修黑人研究,但是,安德森還是很失望,為什麼對此她沒有選擇權。安德森說:「這個課程似乎沒有得到校方全力的支持,也許這是第三世界心態的痕跡。」然而,這個主題對她的思考產生重大影響。她面臨了許多種族議題,比方說:「種族、階級和智力」。但是她喜歡一位黑人教授的上課方式,並且以開放的方式討論「防止種族和性別歧視的積極行動」這種禁忌的議題,或者說,以知識分子的角度加以探索。

 

在普林斯頓大學,有個新的知識上的任務:加強非洲人遷徙情形的研究。本身是歷史學家,同時也是該系臨時的系主任寶瑪,將該系的課程和比較文學系的課程相比;主要科目將著重於兩個地理區塊,比方說:美國和加勒比海或是拉丁美洲。

 

在「遷徙研究」(diaspora studies)當中,重點是各族群如何在地理空間和時間上發生變化。寶瑪表示:「有趣的問題是,一群背景和歷史如此相似的人,放在不同的脈絡底下,產生了不同的結果。我們將探討發生在遷徙過程中,『異花授精式』(cross-fertilization)的思想變化;比方說:從加勒比海移民到紐約的人,其生活的方式如何被改變。這是一種全球化的研究,只是特別強調這個種族及其歷史。」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