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支援耳朵革命 大大樹音樂圖像    大大樹電子報44號


........
支援耳朵革命  大大樹音樂圖像  大大樹電子報60號........
 
印巴開戰前,聽
Nusrat Fateh Ali Khan頌讚和平
◎黃若農(本文轉載自誠品好讀七月號)


       
       日來,南亞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之間劍拔弩張,大規模戰事似有一觸即發的味道,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兄弟和印度教徒的表面衝突再度到了極限。然而,在1947年前的印度次大陸歷史上,兩教其實是可以和平共存的,不知是天意或巧合,隨著Qawwali一代宗師Nusrat Fateh Ali Khan1948~1997,以下簡稱Nusrat)的殞落,和平與愛的祈求之聲在這塊土地上也漸不可聞。

        頌讚阿拉  求愛與和平

        Nusrat是近代Qawwali敬神樂中,最為活躍且國際知名度最高者。Qawwali是伊斯蘭教蘇非教派特有的宗教歌樂,其意義源自於阿拉伯文的Qao(格言、箴言),也就是將可蘭經、聖訓或其他先知的文學著作配上音樂後,在頌禱敬拜時演出,藉以表達對阿拉與先知的敬意或端正淨心之用,這種歌樂長久以來在印巴地區廣為流傳,甚至成為現代世俗音樂或電影配樂的濫觴。

         其實,蘇非派本是伊斯蘭教當中,相當少數的神秘主義教派,由於早期鼓吹此一教義的講師多身著羊毛(Suf)織成的道袍而得其名。他們不認為穆斯林一定得在死後經過審判才能與真主同在,而可藉由平日的苦修經驗中得到阿拉的意旨。因此,在伊斯蘭主流派下令禁止讓樂曲出現在禮拜齋戒儀式後,蘇菲派信徒為了在南亞傳教之便,融合了印度教和阿拉伯Samah歌曲的音樂傳統,在13世紀時由一位具有詩人和音樂家身份的先知Hazrat Amir Khusrau,確立了Qawwali歌樂的基本形式,希望藉由不斷頌讚阿拉的歌聲中傳達天人合一的訊息。

        
雖然蘇菲派源自於禁欲主義的主張,但顯然在Qawwali歌樂並不完全具有禁欲的考量,除了堅持以男性歌者代代相傳的傳統外,烏都語和旁遮普語是最常見的演唱語言,其表現的主題廣涉敬崇阿拉、穆罕默德與任何世俗之愛有關的題材,在婚葬儀式或生子、習經的場合都可得見。演出形式相當簡單:通常是一位領導者擔任Qawwal主唱,其它幾位(歌黨)則擔任合聲與伴奏,伴奏的樂器也只是Harmonium(手提型小風琴)、Tabla(對鼓)或Dholak(雙面手鼓)和Sarangi琴而已,另外,也會加上擊掌聲來強化其節拍。

         敘述看似平淡無奇,但其現場演出的效果,無論就形式上或實質上,每每讓雙方(包含聽眾與歌者)如同基督教會裡演唱福音歌曲的信徒一般,在精神上達到類似靈魂出竅或感應神諭的狂喜境界。這種奇特的聽覺體驗,經由Nusrat的積極拓展,跨越了宗教與文化的藩籬,讓世界上的非穆斯林信徒也能從其歌聲中領略到造物者(阿拉、上帝…)的神奇奧妙。

       跨出南亞  走向世界

        1948年生於巴基斯坦東境旁遮普省的Nusrat,其家族世襲了七百餘年Qawwali歌樂演出的傳統,父親Ustad Fateh Ali Khan、叔叔Mubarak Ali Khan都是著名的Qawwal歌者。Nusrat從小耳濡目染,九歲時就已經具備了職業演出的水準,然而父親起初希望他能成為一位醫生,並不願意讓他走上同樣的路,但Nusrat卻仍然堅持在習醫和習樂上雙管齊下。

         1964年父親逝世,Nusrat取代父親成為叔叔歌黨中的一員,1971年更接替叔叔死後留下的主唱者大位,與弟弟Farroukh、堂弟Badar為核心成員的歌黨,開始在當地的EMI唱片公司大量錄製專輯,其豐富的作品和精湛的演出,獲得了巴國人民「Shahen-Shah-e-Qawwali」(Qawwali最閃亮的一顆星)的讚譽,這個稱號後來也成為他首次為Real World唱片公司錄音的專輯名稱。

       
八○年代可說是Nusrat的人生轉捩點,他從印度半島走向全世界,讓更多非伊斯蘭教徒也能感受到他歌聲中愛與和平的訊息。1980年他首次在英國登台演出,接著認識了英國搖滾大將Peter Gabriel,後者邀請他參加1985年第三屆WOMAD世界音樂演唱會的演出,從此聲名大噪,廣為英國樂迷熟悉。同年他還順道去了法國巴黎,與法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唱片品牌Ocora灌錄了五張一套的巴黎演唱會現場實況錄音,這趟音樂外交之旅著實提昇了巴基斯坦的國際知名度,使得他隔年獲得了巴國總統頒獎嘉許。

        1988Peter Gabriel成立Real World唱片公司,專門出版世界各國頂尖樂手的民族音樂作品,Nusrat的《shahen-shah》即為其創業之作,後來還陸續合作,灌錄了十張專輯。這種情景與六○年代披頭四成員喬治.哈里遜邂逅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的情況頗有相互輝映之趣,同時因為WOMAD音樂節輪流在歐洲各國演出,也拓展了他在西方社會的知名度。

        1988年大導演馬丁.史科西斯的電影《基督最後的誘惑》,請了Peter Gabriel擔任電影配樂,而Nusrat順理成章地演唱了主題曲(Passion),這部電影同時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與金球獎的提名,促成Nusrat赴美演出的機會,1989年他首次在紐約登台,旋即以其爆發力十足的音色和類似爵士樂Scat的唱腔,引起樂壇的注意。

      宜古宜今  半神半俗

        此時,Nusrat也開始與西方樂手展開密切的互動,灌錄了許多實驗性十足的跨界音樂作品,像19901996年兩度與加拿大前衛吉他手兼製作人Michael Brook合作的專輯《Mustt Mustt》和《Night Song》,就是這一類實驗中較出色的傑作。曾參與《Mustt Mustt》混音的英國電子樂團Massive Attack更因此而得到啟發,開創了Trip-HopTrance舞曲的新境界,另外像與倫敦名DJ Bally Sagoo結合Bhangra舞曲(同樣源自旁遮普的民俗舞樂,卻在倫敦舞廳裡發跡)演出的《Ecstacy》等專輯,也是相當成功的嘗試,Spin雜誌也把他的選輯《Supreme Collection Vol.1》名列「九○年代90張最佳專輯」中的第30名。

         一向嗅覺靈敏的好萊塢電影工業,也注意到了Nusrat鵲起的聲譽和音樂的張力,1994年奧立佛.史東倍受爭議的電影《閃靈殺手》借用了他一首頌讚阿拉的Qawwali歌曲當作強暴戲的配樂,讓Nusrat相當不滿。相形之下,1996年由提姆.羅賓斯執導的反死刑電影《越過死亡線》,則讓Nusrat有較大的發揮空間,與搖滾樂團Pearl Jam主唱Eddie Vedder創造了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

       
怎料,就在1997Nusrat甫與一位從事電影配樂工作的澳洲鍵盤樂手Graeme Revell,合作發表了一張以13世紀蘇非派詩人Jalaluddin Rumi作品為題的跨界音樂專輯《Vision II》,聲勢正是日正當中之際,卻從倫敦傳來了他因為糖尿病而併發肝腎衰竭的死訊,只留下他與繼承衣缽的姪兒Rahat Fateh Ali Khan灌錄的《The Last Studio Recording》、《Swan Song》等幾張專輯作為絕響。英年早逝,實在令聞者為之扼腕。

       
哲人其萎,曾經有樂評認為他與西方樂手的合作,是把神聖的Qawwali導向腐敗之路,他卻認為傳統音樂並非一灘死水,他有責任作出契合時代的演繹。我們該如何看待?唯有聽了才知道。


★印巴音樂在大大樹★
 

TMCD-311
印度有個孟萊塢



TMCD-300
迴旋上天堂
伊斯蘭蘇菲樂音


 

TMCD-291
舞曲萬華鏡
印巴迷幻新聲


TMCD-152
揭開印巴玄秘之音



    


大大樹網站http://www.treesmusic.com
欲購買所有大大樹產品請至http://www.treesmusic.com/frame-ser.html
或親至
米倉音像食館(可試聽) /
北市潮州街24號1樓 / 2351- 4796 /營業時間:11點半- 凌晨兩點

大大樹BBS討論區《543音樂站》telnet://music543.com
大大樹智邦生活館電子報http://iwebs.edirect168.com/enewstyle/category.asp  
請先登入信箱後,再開始勾選電子報。
(第一次訂閱者必須先填寫個人資料才能繼續訂閱)
關於電子報或網站如有疑問或建議請來信trees@treesmus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