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社論】私營電視媒體與台灣民主未來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08.10

 

───────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私營電視媒體與台灣民主未來

 

【教育小報報】

 

******************************************************

【社論私營電視媒體與台灣民主未來

 

台灣媒體的經營自由在解嚴後一日千里,除了報紙增張、解除黨禁之外,最大的特點在於電子媒體的蓬勃發展。其中,電視生態的改變堪稱最鉅--從原來由黨、政、軍把持的無線3台,迅速增加到100多個頻道,除公共電視外幾乎全由私營財團或是頻道代理商經營。資本主義下企業擴張的趨勢,在台灣電視媒介的市場中表露無遺。

 

然而,電視頻道市場雖看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饒富多樣性,但多樣性已墮落為資本主義競爭的遁辭,真正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元的意識形態,反倒被同質的市場關係規範所掩蓋。2個多禮拜以來,霸占新聞時段的其實只有3則新聞:鄭志龍與高金素梅的誹聞案、鄭余鎮與王筱嬋撲朔迷離戀情,演變到「養小鬼」等怪力亂神的神囈,以及陳總統掀起波瀾的「一邊一國論」。也難怪美國社會學者吉特林(Todd Gitlin)認為,電視新聞「有時是煽動的同謀,有時是體育和娛樂產業的分支,有時還是犬儒主義的活動。」

 

由私營企業經營的電視新聞頻道,控制了訊息的流通與公眾意見的表達。電視新聞的綜藝化,題材選擇的八卦化,以及政治的統獨化,這都不是單純的巧合,而毋寧是電視媒體的特性與媒體老闆的政經地位使然。首先,電視訴諸於人的直觀印象,所以電視製作人投射給閱聽人的只是直觀反應,而不提供深刻的思索內涵;第二,統獨問題在台灣雖是永遠存在的矛盾,但將問題焦點完全集中在統獨時,也就排擠了其它重要社會、經濟議題的討論時間,這些問題卻是現代公民所必須了解的。有線頻道晚間的政治談話節目,哪個不是將統獨及其相關問題視為「唯一的政治問題」?

 

或許有人質疑,call-in節目不是促進了公共討論與民主的參與嗎?真實情況恰恰不然。透過電視中介,政治行為變成了一種觀看儀式,同時這也是被動參與的經驗,雖說現場直播在轉瞬間將民眾與快速變化的事件連接起來,卻又將之有效分離。質言之,電視媒體所提供的不過是虛假的公民參與意識,對經營業者而言,哪有什麼公民?不過就是群收視率調查中的消費者罷了。

 

不斷膨脹的企業權力,表現在台灣的媒體生態中,已對公共領域成長帶來莫大危害,長遠觀之,這對參與式民主的發展也會帶來不利影響。然此問題遠非「政黨輪替」所能解決,它所反應的是,當前企業力量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的現實,政治終結了所以理性討論、對話的預兆。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