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08/21》═════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十大基本能力是不可能的任務?
◎ 搶救古校大作戰
◎ 他山之石 新聞教育原地踏步
********************************************************************
◎ 教育論壇
文/廖雲章
十大基本能力是不可能的任務?
根據教育部國民教育九年一貫的綱要所指,教育改革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十大基本能力(詳細參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出版,90年1月),教育部並邀集專家學者針對十大基本能力詳列出對應的分段能力指標,然而,有了如此詳細的「教戰手冊」與教育政策,是否真能教育出十項全能的未來主人翁?
十大基本能力在某一程度上是延續過去「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概念而來;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變遷,十大基本能力更為細緻而具體的描述何謂能力。然而,根據筆者的田野研究,發現如何培力(empower)學生達到基本能力,是教師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意即教師本身有無這樣的能力去培力學生、教師對於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教改能否成功的關鍵。
事實上,沒有人是十項全能的,或許教師們能夠以「十大基本能力」的能力指標,撰寫出完美的教學檔案,卻沒有人能夠保證,完美的教案可以教出十項全能的孩子。所謂多元能力的培養,不是樣樣都要出色,而是針對學習者本身的資質與特長,發展出適性適才的學習,才能落實真正的「多元」能力。
參加教師研習就像集點數、對對樂?
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的教師研習,是推行九年一貫的配套措施之一,因為師資體系對九年一貫實施的措手不及,使得不管是出身正統師範體系的師院生,或是半路出家的師資生,在培訓的過程中,都只侷限於智識的教育,缺乏對於大環境的相對因應能力,因此,許多學校或民間單位,到處開設教師研習會,empower教師。
教師對研習的看法多半是「有去就好」,認真的教師不在少數,但也有很多教師是衝著研習條去的。不管是教師甄試或是年度考核,「研習」都被視為一個標準,不少學校都視研習時數為重要的門檻之一,如果研習時數不夠,可能連甄試的門檻都進不去。
我曾在一個研習場合聽一位教師抱怨學校要求的36小時研習時數太多,害她只好一直努力參加研習「累積時數」,也聽聞另一位教師說:「36小時根本不算什麼,我們很多老師都已經1百多小時了。」研習本是美意,也是教改人士的重要改革之一,但是現實的體制不變,徒然只是「勞師傷財」而已。對於教師能力的「向上提升」功能有多少,令人存疑。
當研習正確成為白色恐怖
更糟的是,如果研習時數被視為教師認真與否的「標準」,是否又會落入另一個「數大便是美」的迷思,好老師一定參加研習,參加研習才會是好老師?那些自有想法的老師,不想參加研習的老師,在這種「研習正確」的氣氛下,會不會落入另一種形式的白色恐怖?
中小學教師長期以來被賦予「穩定、保守」的形象,教育改革主張要將教師從僵化的體制中解放出來,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可是,一個沒有能力自我學習的教師,如何培養多元能力的學生?如果教師連學習都沒有自主權,一定得靠教育局核可的研習會來認定,這樣的學習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勞動壓迫。被壓迫的教師,如何解放學生的學習?
如果教育當局願意承認,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也許他們會願意放這些基層教師一馬,不會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提出九年一貫的「評量績效」,否則,基層教師自顧不暇,哪來的能力去empower學生?更何況,學習應該是開放的,連研習都要被「規定」,教師的主體性何在?雖然古人說「青出於藍」,但沒有能力的教師,如何帶給學生「基本能力」?這樣的想法與做法,實在矛盾。
◎他山之石
搶救古校大作戰
編譯/盧永山
西奈山中學灰撲撲的地板和塌陷的牆,微弱地提醒阿拉巴馬州民,黑人在實施種族隔離制的美國南方猶如棄兒的處境,以及慈善家羅森瓦德(Julius T. Rosenwald,1862~1932)試圖援救他們的過往。
西奈山中學是「羅森瓦德學校」的其中一個。羅森瓦德是芝加哥的慈善家,1900年代,他在美國最傑出的黑人教育家、也是塔斯基吉大學(Tuskegee University)創辦人華盛頓(Booker T.
Washington)的建議下,興建西奈山中學,並在偏遠的美國南方興建超過5千所類似的學校。位於美國15個州的這些「羅森瓦德學校」,提供難以計數的南方黑人上學唸書的機會。
但這些「羅森瓦德學校」在1960年代偏遠學校整併風潮中幾乎全數關閉,許多學校被夷為平地,有些則被轉作住家、穀倉或社區中心。在數十年的忽略後,今日,一些唸過「羅森瓦德學校」的學生及歷史保存人士,正努力挽救羅森瓦德所留下的珍貴遺產。
非營利的國家歷史保存基金會,將「羅森瓦德學校」列為本年度美國最危險的歷史建築,州級的保存機構也試圖找出這些學校的位址,以進行翻修保存的工作。
搶救「羅森瓦德學校」最力的是唸過這些學校的學生。例如,為搶救西奈山中學,麥克豪瑟就加入一個募款團體。麥克豪瑟還記得,1942至1952年間,他頂著阿拉巴馬州幾令人窒息的高熱,在西奈山中學教室唸書的情景;也記得在冬天時,他替學校4間教室破暖爐找柴火的情景。
這4個暖爐僅剩1個放在西奈山中學的老教室裡,此外,老教室裡還有好幾十張的硬木書桌、最早使用的鋼琴、以及好幾架子的藏書,其中包括一本1926年出版的英國文學教科書。
1961年自西奈山中學畢業的塞諾比爾說:「那時候,我們要記一大堆東西,包括歌曲、歷史、誓言、以及聖經。從這裡畢業的人,有很多後來都變成醫生、律師、和其他專業人士。」
早期的「羅森瓦德學校」沒有電力和自來水,只有大扇窗戶和戶外教室。每所學校都有花園,並開設職業教育和家政課程。
國家歷史保存基金會(Natianal Trust Historical Preservation)的康諾指出,儘管「羅森瓦德學校」已被列為瀕危需保存的建築物,但沒有人知道究竟還有多少所學校還保留著。阿拉巴馬州的389所「羅森瓦德學校」中,州政府維持不到20所學校仍保留著。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市的25所僅剩下4所。而有1萬1千所新建的白人學校,因採用「羅森瓦德學校」的建設藍圖,也使得歷史學家難以判斷這些建築是否符合真正的羅森瓦德風格。
猶太裔德國移民之子的羅森瓦德,曾擔任美國大型連鎖百貨店席爾斯(Sears, Roebuck and Co.)的總裁,他與黑人教育家華盛頓(Booker T. Washington)結成至交,並且在1912年捐贈2萬5千美元給黑人中等學校。華盛頓說服羅森瓦德,從2萬5千美元中撥出部分,作為偏遠地區黑人學校的獎學金。
羅森瓦德持續捐款,且額度逐年擴增。1932年,他已捐贈420萬美元協助興建5千3百所學校,而黑人社群也捐了近470萬美元。羅森瓦德的孫子艾斯柯里說:「我們得牢記,黑人在興校上所做的貢獻高於我祖父羅森瓦德。」
地方政府也編列預算協助興建「羅森瓦德學校」,但部分學校在開始運作,校董事會並遭白人控制後,他們未編列更多經費,以致於許多「羅森瓦德學校」的圖書老舊,資源稀少。
當某些慈善家因擔心得罪白人,而不願捐錢協助教育南方黑人時,艾斯柯里說:「羅森瓦德未受阻礙,他根本不在乎這個,他只是覺得自己應勇往直前。」影響慈善家捐款意願的其他的障礙包括,在某些地區,3K黨反對興建「羅森瓦德學校」,在阿肯色州,他們甚至非法縱火燒毀一間學校。
在西奈山中學,古蹟保護人士近來獲得州政府提供的18,600美元維修經費。該校的天花板和部分窗棱已經更換。
許多西奈山中學校友每年7月會重返母校團聚,這所老學校偶爾會被用作社區中心,但歲月漸漸摧殘其容顏,校舍外觀處處可見腐朽的木頭,部分建物傾倒至地。麥克豪瑟希望保存這所老學校,好讓畢業校友仍有機會回家探望它。
(取材自美聯社)
◎他山之石 新聞教育原地踏步
【記者張約翰輯自中央社】美國遭遇911恐怖攻擊之後,接著爆發恩隆公司引爆的企業醜聞,政府同時面對史無前例的對外戰爭與國內經濟大變局,新聞界的事後報導雖令人滿意,報章讀者或電視觀眾卻不禁問道:為什麼觸角敏銳的新聞界事前毫無警覺?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波靈傑將其中原因歸咎於新聞界熱中追逐「形式與技巧」,忽略了「深度與廣度」。
曾任波士頓環球報編輯、現任哥大全國藝文新聞計畫主持人的詹衛教授說,美國的新聞業必須與時俱進,朝培養具備深度與廣度的記者改革。
他說,這方面的改革不但會讓新聞界「健壯」自己,還能讓美國人成為真正「資訊充足」的國民,進而鞏固美國的民主政治。
詹衛在8月17日紐約時報社論與評論版撰文指出,20世紀初以來,美國的法律、經濟與醫學教育分別歷經重大轉型,唯獨新聞教育一直沒有「觀念改革」。
他舉例說,羅斯福「新政」之前,哈佛、耶魯等大學的法學學者就將經濟學和金融體系等領域的知識融入法律教育,並創造出第一套規範美國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大學的商學院開始提供企業管理碩士(M.B.A.)的課程,讓學生開闊經濟與管理的眼界。
最近,著名的醫學院也開始擺脫舊式的「執業員」訓練方式,將倫理學融入課程,讓醫師們思考科技進步對「救人性命」行業的衝擊。
詹衛說,法律、經濟和醫學教育都經歷過這些觀念的轉型,唯獨新聞學院照樣遵守「忠實、客觀報導」那一套教育守則,沒有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進行教育觀念的改革,以致於過去幾十年當中,新聞機構無法對國民提供「見識卓越、深入淺出」的資訊。
他說,客觀報導、判斷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是新聞業的永恆價值,不必隨時代而改變,大學部就訓練得出這種人才,不像律師、企業主管和醫師,需上研究所進修,新聞業者也沒有這些專業人士的執照認證問題,於是新聞機構就懶得投資於從業員的進修。
波靈傑認為,社會在改變,新聞業也得隨而改變,新聞研究所的教育應該增加「深度」與「價值觀」的訓練,才能培養出有能力「預判」危機與企業高層潛在危機、而不是只會「收拾善後」的人才。
詹衛建議哥大新聞研究所碩士班的課程從目前「密不透風」趕進度方式的10個月延長時間,讓學生得以從容選修科學、經濟學、環保、管理、文藝等副學位,甚至將新聞學演化為結合「都市社會學」或「國際關係學」的新學門,由有關方面的資深從業員傳授「實戰經驗」給年輕一代的新聞業者。
他說,大學的新聞研究所能夠朝上述目標改革的話,才可能吸引那些「聰明又有志氣」的年輕記者前去進修,否則他們根本沒有興趣去拿個老掉牙的新聞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