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 體 觀 察 電 子 報 〈第六十七期 2002.08.22〉 流行文化的超級褓姆! ‥‥‥‥‥‥‥‥‥‥‥‥‥‥‥‥‥‥‥‥‥‥‥‥‥‥‥‥‥‥‥ ‧訂閱人數:28,310人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 http://www.mediawatch.org.tw ˙媒觀共享網絡社群: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mediawatch_group/ ˙媒體觀察電子報編輯: mediawatch.tw@yahoo.com.tw ˙媒體觀察服務信箱: mediawatch@mediawatch.org.tw ˙訂閱/退訂電子報: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編輯室手記=========================== 最近流行的是什麼?我們經常在街頭、在親朋好友的交談、在新聞 、在電視或其他媒體管道看到流行訊息。流行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政 治、財經、有影劇體育休閒娛樂、有文化醫藥健康、有國際觀點、有 生活萬象.....有都會城鄉故事、有產業科技、有消費活動...林林總 總,真是教人數不勝數、目不暇給。 那麼,我們到底要關心什麼呢? 其實,生活的情境雖然受到社會環境、家庭及人等因素影響,每一個 個人的實質生活是有其主觀認知的,我們常說要『跟上流行』、拒絕作 個落伍的LKK,其實都是自己的主觀選擇加上『意見』影響,至於意見 影響來自何方?或許每一個人都兼具『傳播者』及『訊息接受者』的 角色吧! =======================《本期精華》========================== ◎【媒觀評論】:傳播媒體的「專業」何在?(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媒體觀察】:媒體監督 何需左右(丁永祥) ◎【專欄專評】:後現代媒體政治的迷夢(黃浩榮) ◎【媒體活動】:「2002全球化瞄準台灣」生活營(8/25截止 報名要快!) ◎【投稿】:一起來對媒體提出批判、評論與觀察!! ◎【媒體動態】:2002/08/09~2002/08/21 =====================《媒觀評論》============================= *作者:沈世華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主題:傳播媒體的「專業」何在? 談到所謂資深平面媒體記者是否應該上電視節目的問題,真是充分反 映出臺灣社會這個多元環境的活動力,除了民眾可以在街頭巷尾充分表 達自己的意見的高度彈性,表達民意的管道也愈來愈多元。 解嚴後十多年的民主進步,臺灣的大眾傳播媒體已經完全被『激昂』 的民意攻佔,以往戒嚴時代電視台、電台所需的森嚴門禁,現在完全被 網路科技及難以阻擋的電話通訊所取代,call-in單元、網路民調躍身 成為各類節目製作的重頭戲;另一方面,早年文人辦報、知識份子書寫 評論的嚴格訓練,也被網路時代事事講求時效性的『鐵律』取代;因此 ,臺灣社會現在瀰漫著的氣氛,是『即時反應』、是『最新消息』、是 『網路傳聞』;然後,我們看到速成的新聞、速成的民意,還有透過大 眾傳播媒體蔓延的『速成文化』! 再說到新聞傳播專業,除了學界今年熱烈討論的『傳播學的眾聲喧嘩』 之外,一些曾經在學校讀過新聞守門理論或傳播學『涵化』分析的媒體 工作者,可能在離開校園之後,就不再有機會回憶曾有研究顯示電視影 響的『主流效果』是形塑社會價值觀的一環。當許多『資深』的媒體工 作者逐漸藉由超強的『電子媒體』滲透率,和同時搭配的『平面媒體』 深度報導或專欄影響力,漸漸成為社會大眾『民意』的指標或『崇拜偶 像』時,專業與辯解、新聞主觀與客觀、還有傳播媒體作為社會公器、 探討公共議題的社會責任,都變的非常模糊。不是反對平面媒體記者參 與電視製作或增加個人曝光率,只是提醒,在資訊與『知識』流通的過 程當中,個人意見是要特別留意的,新聞的專業意理何在?媒體工作者 在掛上『資深』的頭銜時,代表的應該是『某個』經營多年、已具備社 會公信力的機構,而不是個人。臺灣社會不需要過多的媒體英雄或明星, 再說,『資深』二字,是十年、二十年,還是更久呢?! =====================《媒體觀察》============================= *作者:丁永祥(學生) *主題:媒體監督 何需左右 據『媽媽監督媒體基金會』統計,節目『旗開得勝』被評為『總體違 規次數最高』,該節目製作人對此表示,其為『極右派』意見,不能代 表大眾,並強調必須維護多數收視族群之權益,甚至諷刺該團體與時下 年輕人脫節。筆者對此甚表不以為然。 首先,所謂左右派之分,除了在道德認知的分野上有所不同外,尚應 包括對商業利益考量之折衝尊俎。左右之分隨著時代演進向來保持其廓 清之模糊性,例如,自由市場哲學的倡導者在十九世紀被視為左翼,而 在今日一般卻將其歸入右翼;媒體觀察組織對娛樂節目堅持不懈的監督 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挑戰商業邏輯的另類思考,並與『台灣廣告 主協會』配合,直接撼動收視導向市場之中樞神經。製作人將此監督力 量片面打入『極右階層』,不僅暴露其二元對立的簡單思考模式,事實 上,也證明台灣的綜藝節目製作產業正逐漸與左翼方向失聯,自此,到 底誰為『右派』,不書自明。再者,聲稱『維護收視族群權益』的論調 ,也符合節目製作者開?社會責任的一般原則;娛樂節目為求立即效果, 慣於挑動感觀知覺,以幻覺、恐懼、煽情、刺激性的圖像卸除觀眾理性 思維的武裝,等到支配觀眾的意義包圍網形成,不願接受者,只好堅壁 清野,最後落得被譏為『與時代脫節』,而默默承受者,其收視率數字 被堆砌成『收視權益』的佐証,這種反果為因的詮釋方法,不但加深現 代文明反哺蠻荒的倒退情形,也反映了電視娛樂產業自律行動的欠缺誠 意。 『旗開得勝』中滑稽戲謔的模仿鋼管舞秀,被解釋為藝術展現,『TV 三賤客』中遊走尺度邊緣的製作,也抱著『反正不違法』的心態去執行 ,或許在製作人眼中這代表著創意空間的無限延伸,但站在閱聽眾的立 場,我們只看到多元文化場域充斥著次流行符碼。筆者認為,綜藝節目 並非只有青少年才是收視族群,娛樂的本質是輕鬆(relax),而非麻痺 沉溺(narcotic),節目製作者在面對收視率及觀眾權益的拉扯時,一方 面應拿出勇氣正視監督團體的提醒,另一方面也不該使庇護之詞成為氾 濫,自陷於被『收視數字』支配的迷思當中。 ─────────────────────────────── ※投稿刊登:http://www.mediawatch.org.tw/media/sendarticle.asp =====================《專欄專評》============================= *作者:黃浩榮(媒觀專欄主筆) *主題:後現代媒體政治的迷夢 「電視政治」/「格子政治」(Box politics)已成為後現代社會政治 現象的首要表徵。它打破傳統朝野政黨二元對立抗衡的政治體制,政治 人物經由電子媒介的即時聲光傳輸,跨越政黨政治的層層束縛,直接面 對選民、訴諸選民;它不受時間、空間的範限,透過新聞媒體全天候的 不間斷播送,政治人物得以無時無刻現身於選民面前,表現自己、說服 選民;它的「去疆域化」(de-territorization),使得政治重心,由 傳統「政府與代議國會互動」,出現位移至「政府、選民與國會三方直 接互動」的跡象,菁英政治的邊界業已模糊難辨。 誠如傳播學者麥克魯漢名言,媒體乃「身體的延伸」(the extension of man)。在傳播科技尖端發達的後現代社會裡,市民社會的每一份子 均得藉由電子媒體發送的第一手訊息以隨時監督政府,穿過媒介形構的 「電子接近」(tele-approach)親身介入政治活動,彷彿置身國會廟堂 之中,身歷其境地參與了政治決策的每一片刻。面對著資訊浪潮的衝擊 ,傳統的布爾喬亞政治體系再也無力劃地自限,普羅階級獲得權力的解 放,從而躋身成為政治遊戲的民意王牌。然而,傳播科技的躍進是一把 兩面刃,或可建構出直接民主的「電子烏托邦政治」(teletopian politics)理想典型,卻也可能引爆一場無以回復的社會浩劫。 電視政治主宰的時代,政治人物屢屢試圖凌越民主政治中賴以規範政 府權力的憲政機制,跨過國會與在野政黨的抗衡監督,透過電子影像的 即時傳播,直接向支持群眾訴諸立場、表明政治困境。經由電視單向度 傳播的特性,政治人物對選民進行日以繼夜的催眠儀式,麻醉閱聽眾的 多元思考意識,遂行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再鞏固;煽動群眾激昂情緒, 塑造非理性的民粹主義。支持群眾基於對政治人物的個人信任與崇拜情 感,往往受其策動而進行盲目、激情的抗爭動亂,圖以「民意」/「民力」 直接向在野勢力施壓脅迫,益使統治意識形態實踐在每一次的反動中。 在「部分民意」寡斷的氛圍裡,與當權意識相悖的思潮被迫壓縮,抑或 噤若寒蟬,政治意見場域趨同於「單元化」的危機日漸浮現。 再者,『格子政治』透過電子媒介向全國傳播的性質,亦使代議人員 慣於採取特立獨行、譁眾取寵的政治手段,招徠媒體與其共舞;賣力提 高議論質詢的音量,語不驚人死不休,將國會視為個人綜藝秀場,只問 自身媒介能見度的增加,成為當日新聞焦點,但卻任憑政治風氣、品質 的沉淪墮落,罔顧立法效率的拖宕不彰。所謂的「國會議事論壇」,往 往落為政黨勢力意氣之爭的角力場所、政治明星的活躍舞台,各自標榜 個人的功績,宣揚政黨的政治教條,爭奪自身的權力私益。然各方唇槍 舌戰之際,政治之終極價值 --全民福祉 --卻屢遭塵封閒置、乏人問津 ,政治的本質於焉扭曲異變。 近來台灣的政府與國會,頻頻上演電視政治與秀場政治的戲碼,也首 見政治人物訴諸民粹的脫軌作風:政客們透過媒體狂放厥詞、玩弄媒介 權謀策略,煽動情緒、鼓動對立;奇門遁甲式的問政手法,散播謠言緋 聞,製造爭端議題,一切「國不國,朝不朝」。民粹主義式的激情抗鬥, 更是屢見不鮮,政黨擁護者竭力賣命地為當權者護盤,但理性不足的抗 爭手段,卻無異使得整個國家付出難以估量的社會成本。然而,權力爭 鬥的任何一方,有誰看到了民眾想要的政治經濟安定?有誰耳聞民眾呼 籲停止政爭的聲音?真正的「民之所需」又有誰願意傾心聆聽?政府、 國會、群眾各自高唱的「民意喉舌」,不過是狐假虎威,藉以謀私圖己 的虛妄口號罷了! 『後現代主義』標示著反科學、反有限的工具理性,企圖跳脫現代主 義的「理性」桎梏,探尋「人」的非理性,以及其他層次之本質意涵。 然而,身處「人性科技」高度先進的後現代社會裡,在攸關國家百年大 計的政治領域上,無疑地,我們需要的卻反而是更深層的理智與理性, 俾以有效約束人性潛藏的非理性因子,抗拒統治階層的意識形態催眠與 媒介單向度洗腦,並開拓多元思辯的邏輯能力,反覆論證政治社會與市 民社會互動的本質,從一波波號稱「民意主流」的幻夢中,醒覺過來! =====================《我要投稿》============================ ★<號召>全國關心媒體的朋友一起來對媒體提出批判、評論與觀察。 快點寫下您所關心的「媒體觀察」議題: 寄至:mediawatch.tw@yahoo.com.tw, 媒體觀察基金會編輯部收 就可以囉! 《投稿注意事項說明》 §來稿請附 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及聯絡電話。 §請註明來稿題目;信件以600-1200字以內為佳。 §本會對來稿者有刪修權,不願刪稿者請註明。 §投稿注意事項: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 、聯絡電話(辦公室及家中),俾便刊出後奉酬。媒體觀察編輯室對來稿有 刪修權,不願刪稿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原則上不退稿。 §投稿信箱:mediawatch.tw@yahoo.com.tw §欲知更詳細說明可至網站查詢:http://www.mediawatch.org.tw =======================《媒體活動》========================== ◎ 「2002全球化瞄準台灣」生活營 ‧活動簡介: 「2002全球化瞄準台灣」生活營由今年甫成立的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 (FOG)主辦,FOG的成立即是要促進反全球化運動在台灣的紮根,以及 相關議題的研究與討論。在台灣加入WTO之後,全球化對每個人的影響 將更為深遠,因此,我們希望在這次的營隊中可以藉由共同的討論來 剖析全球化的諸多問題,並且加強台灣對於反全球化運動認識。 ‧主辦單位: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Focus on Globalization)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8/25截止 ‧報名方式:填妥報名表請寄至fog@mail2000.com.tw,或傳真至 (02)2304-3254 ‧時間:2002年9月7、8 日(週六、日) ‧地點:台北縣烏來迷你谷(台北縣烏來鄉烏來村啦卡路20號) ‧費用:FOG會員800元,非會員900元(含兩日住宿及餐費) ‧繳費:請劃撥至17874533, 戶名:楊偉中 ‧營隊內容與課程: 馬上上網精采課程查詢: http://fog.ngo.org.tw/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fog@ms51.url.com.tw;fog@mail2000.com.tw, 詳細活 動內容將會再行通知。 生活營中除了課程活動與討論之外, 現場尚有反球化運動的圖片展覽。您也可http://fog.ngo.org.tw/ 進一步了解我們。 ======================《媒體動態》=========================== ◎東森電視數位化 30億貸到了 王令麟:2年內能否超越大陸 政府態度是關鍵 東森電視為了增添數位化設備,已取得19家金融機構聯貸共30億元, 但東森電視集團董事長王令麟私下卻放砲,過去電腦e化是由行政院推 動,電視數位化層級卻降到經濟部工業局的一個推動小組,他覺得政府 似乎應再提升層級,尤其大陸已宣布2008年為電視數位化時代,我國也 提出「挑戰2008」,兩岸為電視數位化開始賽跑。 【2002/08/20 聯合報 】 ◎媽媽媒體監看 不良內容台視旗開得勝 在「媽媽監督」下,檢視出時下一些綜藝節目呈現不妥內容,三台分 別都有綜藝節目在不同項目「拔得頭籌」,台視「旗開得勝」、中視「 周日八點黨」和華視「TV三賤客」,節目被點名讓「媽媽監督」覺得不 妥,製作人們則認為節目一方面有在加強自律,一方面希望媽媽觀眾要 多吸收開放資訊。 在「台灣廣告主協會」所委託的「媽媽監督媒體基金會」監看統計下, 去年八月開始對國內四家無線電視頻道的綜藝節目進行監看,從幾項不 妥內容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在各種不妥內容中,以「不當語言」 的發生次數最高,而依據節目內容和秒數計算,台視「旗開得勝」在「 引起不良仿效」的不妥內容居冠,中視「周日八點黨」在「具色情動作 方面」的不妥情況高居第一,華視「TV三賤客」則被評為在「侵犯隱私 方面」是最為不妥的節目。 對於「旗開得勝」被「媽媽監督」評為「總體違規次數最高」的節目, 製作人沈玉琳則有另一番思考。沈玉琳將這群媽媽團體譬喻是社會上的 極右派,既然是非主流團體,她們的認知,自然與社會大眾脫節。對於 她們的關心,沈玉琳表示尊重,但強調節目不可能因為這些極少數人的 意見,而犧牲掉大多數收視族群的權益。他舉例,之前節目祭出何妤玟、 季妹妹的鋼管舞秀,媽媽團體同樣看了覺得不雅,可是,沈玉琳認為鋼 管舞也是一種舞蹈、一種藝術,再說兩人又沒有在節目中裸露,何來不 雅之有。沈玉琳並建議這群媽媽團體,多吸收年輕人資訊、多看電視, 不要斷章取義、與年輕一代脫節。 「TV三賤客」製作人黃煜昇則表示節目是依照規定尺度來製作,黃煜昇 表示曾與「媒體觀察」團體開過會,他一方面高興社會有這種具有道德 感的團體,但也強調:「時代進步了,新聞局也開明很多,創作空間變 大。我尊重民間團體監督的動作,不過我們節目並沒有超出法律尺度, 拿太高的道德標準衡量我們並不公平。畢竟我們是綜藝節目,不是兒童 節目。」 【2002/08/19 星報】 ◎公視互動電視研討會 業者擠爆 電視業者對互動電視製作研討會反應熱烈,遠超乎主辦單位公視預期, 公視研發部主任李懿文十六日表示,事實證明,高畫質電視已經沒有人 再提了,互動電視才是未來最大商機,以新加坡的例子,發展遊戲、競 賽的節目軟體,是炒熱冷門時段的最佳利器,也是電視台未來競爭不可 忽視的籌碼,而設計競賽或遊戲軟體的工程及資訊人員,是電視台最搶 手的人才。 公視日前邀請丹麥及新加坡互動電視專業人員,來台舉辦研討會,原 定70人的會議室還未開始,即擠得水泄不通,臨時更換成240人的大會議 室,仍需在走道上加滿小椅子,才勉強容納與會的電視業者。公視昨天 檢討這項研討會,除了認為相當成功及切合電視業者的需要,同時指出 互動電視軟體在國內尚有很大發展空間,而互動電視鎖定的觀眾群,在 16歲至26歲之間。 根據國外發展的實例,吸引觀眾最有效的互動節目,不外有獎品或獎 金作為誘因的競賽及遊戲節目,未來數位化之後,遊戲變化多端,將有 更大的互動空間。 【2002/08/17 聯合報】 ◎推動「媒體環保日」 新聞主播齊聚拍廣告 「這一天,你有沒有清潔你的心田,種上什麼樣的種子,長出什麼嫩葉...。」 9月份起,觀眾就可以看到這支由各新聞台主播合拍的 MTV在電視上曝 光。昨天,華視莊開文、中視梅聖旻、台視石怡潔、民視許建國、東森 靳秀麗,以及緯來劉虹蘭、佛光衛視趙寧、宋、STARTV總經理袁志業, 齊聚一堂拍攝這支MTV,希望媒體自律「不暴力、不色情、不扭曲」,提 升閱聽品味。 佛光衛視攝影棚昨天下午熱熱鬧鬧的聚集了多位電視台主播,原來是 為了響應由新聞局指導,各大電視、報紙媒體主辦「媒體環保日」活動 ,主播們除了拍廣告,也約定在9月1日一起再到大安森林公園參加誓師 大會。積極推動這項媒體自律工作的佛光衛視,計劃從8月28日起,展開 一連串的講座活動,主旨皆以「談媒體對社會的責任」為中心,跨電視、 報紙及雜誌三大媒體。 【2002/08/12中國時報】 ◎電視數位化 三集團出擊 進行測試年底推「機上盒」 如何收費是成敗關鍵 電視數位化將讓電視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革命性的角色,目前東森、和 信及卡萊爾等三集團,已悄悄進行測試,預定今年底換約時會掛在系統 台一起推「機上盒」,一些收視不佳的頻道屆時將面臨壓縮,甚至被淘 汰命運,但最值得收視戶關心的是,被淘汰的頻道是否會影響他們的收 視權益,以及「機上盒」的使用費用將由誰來負擔? 卡萊爾集團的台中群健有線電視系統,已從本月 1日開始推「機上盒」 (即 SET TOP BOX 使用者可用來互動,點選服務項目的設備),跨出數 位化第一步,之前新聞局最關切的「機上盒」使用費的問題「群健」將 以出租方式給收視戶,每月酌收租用費;東森集團則預定在10月開始推 「機上盒」,會以賣斷或出租等兩種方式讓收視戶選擇,至於和信集團 則不打算另外向收視戶收取任何費用。 另一個與收視戶權益有直接關係的是,電視數位化後,勢得將目前的 頻道,拿出三至五個來壓縮,有業者形容這波數位化具有「頻道清道夫」 的效用,把一些收視不好的頻道「淘汰」。東森媒體科技業務長趙世恆 說,被「淘汰」的頻道都是同質性高、收視率每日低於6及頻譜上排在 70頻道以後的位置,對收視戶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而可以激勵頻道商製 作高質感的節目。 和信集團中嘉公司副總經理蔡俊榮說,電視數位化後,日常生活將發 生革命性改變,比如訂購電影票、飛機票、火車票,甚至繳付稅款等瑣 碎的事項,都可利用電視數位加值功能來服務,中嘉已在台北縣開始測 試,初期會拿三個頻道壓縮,但都是屬於收視率較差的,直到全數位化 後,會再歸還,嚴格說,收視戶權益絲毫不受影響。 未來電視數位化將造成分眾市場,除了目前基本頻道不變,收視戶如 果要看比較不一樣的節目,就得依使用者付費的概念,花多少錢看多少 節目。 【2002/08/09 聯合報】 **************************************************************** ★媒體觀察電子報全文檢索可以瀏覽過去精采的電子報喔! ^(@@)^ http://lib.edirect168.com/enews/enews.asp?CH=202 **************************************************************** ★投稿-刊登: http://www.mediawatch.org.tw/media/sendarticle.asp ═══════════════════════════════════ 台 灣 媒 體 觀 察 教 育 基 金 會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 http://www.mediawatch.org.tw ˙媒觀共享網絡社群: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mediawatch_group/ ˙負責人:賀德芬 (mediawatch@mediawatch.org.tw) ˙「媒體觀察電子報」主編:沈世華、許景泰 (mediawatch.tw@yahoo.com.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