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08/26》═════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他山之石 興建貼補住宅
◎ 法蘭西視角
********************************************************************
◎ 他山之石 興建貼補住宅
解決嚴重教師荒
編譯/盧永山、實習記者蘇婕瑤
在通往弗蒙斯(Falmouth)高中的林木茂密入口上,樹立了一塊弗蒙斯高中是「上好之家」(Home of the Clippers)的石碑,但弗蒙斯高中更貼切的叫法是「家」。
由於鱈角(Cape Cod)不斷飆漲的房租,當地教師的薪水根本負擔不起,弗蒙斯鎮公立學校今年秋天將提議保留一小片的弗蒙斯高中校地,以興建12棟補貼住宅(subsidized housing)公寓,給新進教員居住。據信,這是麻州所有學區中的第一個,也是全美極少數學區之一,採取如此的具體策略,以吸引和留住教師在此地任教;否則,有些教師根本無法負擔任教地區高額的房租。
但在開放、景色宜人的鱈角興建住宅,不管是高級住宅區到補貼住宅,都會引發當地居民擔心會失去更多土地。此外,學校教員有承租補貼住宅的優先權,也引發了另一個明顯的問題:其他有「房事」問題的公家機關人員,如輪調的警察,又該怎麼辦?
弗蒙斯鎮住都局局長莫鮑伯指出:「只要給我一塊地,我就能安置好公務員,我們會把房子建好。政府高層應視此為提供公務員宿舍的方法,並且也是吸引和留住公務員的方法。」
當私立學校購屋並租給他們的教員行之多年,薪水較高的公立學校卻沒有積極處理教員的「房事」問題。在美國多數學區已將教員「房事」問題列為頭痛議題之際,那些面臨嚴重教師荒的學校,已開始運用一些誘因,如提供廉價住宅,來說服教師留下任教。
在房租節節高升嚇壞不少老師的同時,麻州公立學校採取的行動正加速進行,因為他們極需新的教師,以替換未來5年內打算退休的2萬名教師。弗蒙斯鎮的房地產經紀人麥傑克指出,南塔基建設公司已取得在校地上興建12棟公寓的執照,並打算以極高的折扣租給教師,如果建設經費沒有問題的話。
邦斯特柏(Barnstable)學區督學丹羅素也提出一個類似的方案,希望在明年能夠在公有地興建補貼住宅。丹羅素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想法。」
這也是弗蒙斯學區督學克拉克希望見到的結果。今年秋天,克拉克和學區官員在鎮公所會議中提出了興建補貼住宅的草案。一些準教師(prospective
teacher)因弗蒙斯鎮昂貴的房租,而不願到此任教,這使得克拉克面臨到徵募教師的頭痛問題。未來4年,弗蒙斯鎮375名教師中至少有40%想要離職或退休。克拉克說:「興建補貼住宅使我們擁有優勢,可以聘用擁有特殊技能的教師到此任教,而不會去其他學區。但問題尚未消失!」
在弗蒙斯鎮,房租飆漲問題持續惡化。根據弗蒙斯住都局調查指出,今年前半年,每戶家庭平均開銷飆高到26萬美元,比6年前足足高出2倍之多。同時,根據麻州教師協會調查,擁有大學學位、初任教職的老師,6年之間年薪調高21%,至3萬2,220元。
弗蒙斯學區督學克拉克和弗蒙斯鎮住都局局長莫鮑伯都希望,貼補住宅公寓能縮小上述落差,但他們也警告,必須解決興建補貼住宅公寓的法律問題。弗蒙斯鎮官員希望能向民間募得1百萬美元來興建12棟公寓,鎮公所因此可以分毫不出。在鎮公所會議的祝福聲中,南塔基建設公司已取得營建許可,並將於明年春天動工。
興建貼補住宅,是美國各地學區,甚至美國政府,用來吸引新老師的其中一種方法。美國住宅暨都市發展部有個「與教師為鄰」(Teacher Next Door)的計畫,希望在貧窮社區,以提供50%的租屋折扣優惠,來吸引教師前往任教。 康乃迪克州提供教師低利抵押(mortgage);加州則提供教師低利貸款;麻州布洛克頓鎮的8家銀行共同出資,提供在冠軍市(City of Champion)購屋的教師低於市場利率的抵押。這類計畫的目標在於,誘使教師住在市中心區,並在貧苦、條件較差的學校任教,因為這些學校通常都難以吸引到合格教師。然而,當郊區或小鎮的租屋費高的讓教師難以承受時,這些地區該怎麼辦?某些社區所採取的策略就比弗蒙斯更積極,例如,房價甚高的矽谷區,某一學區就自費數百萬美元,建造了40單位的公寓住宅。
弗蒙斯鎮興建補貼住宅的計畫在麻州是前所未見的,特別是這些公寓將位於弗蒙斯高中校地上,與教學大樓遠遠相隔。弗蒙斯高中的教學大樓是樓高兩層的平房,座落在97畝的土地上,周圍有操場、及由橡樹和松樹混合而成的樹叢。這項計畫預計把公寓建造在2畝的弗蒙斯鎮教育局所有地上,屆時,鎮公所將進行區域重劃。
弗蒙斯鎮住都局局長莫鮑伯指出,補貼住宅一旦完成,1人房公寓的租金是6百到7百美元;2人房公寓則需9百到1千美元,內含家具。莫鮑伯說,要如何吸引教師或其他鄉鎮居民承租公寓,還有待研究,但所有的房客必須符合收入規定。
莫鮑伯指出,他和其他官員打算向住在弗蒙斯高中旁的居民宣傳這個計劃。在弗蒙斯鎮住了15年的消防隊員狄柏伊說,他從來沒有聽過這項計劃,但對此計劃持保留態度。狄柏伊說:「我認為,我們需提供公務員負擔得起的房屋。他們真的會建補貼住宅嗎?我不知道。因為,鎮民都在討論擴大弗蒙斯高中的問題,他們說要把高中足球場移到那裡。」(取材自波士頓環球報)
◎法蘭西視角
吸毒及酒後駕車
暑假的第一殺手(下)
文/駐法記者陳美琳
徹底實施吸毒駕車的檢測
除了酒醉駕車之外,吸毒、抽大麻煙後駕車,亦增加車禍死亡的機率。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儘管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學子吸毒,但針對吸毒後駕車的測驗,卻鮮少在法國境內徹底實行(事實上,此亦為世界各國的共同狀況,因為世人對此並無共識;此外,針對毒品的測試,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儀器),一般刑警僅有測驗酒精程度的設備,諸如吹氣、簡單的身體反應等,來測試駕駛人是否酒醉。
然而,吸食毒品後駕車,所造成的車禍後果,遠比酒後駕車後所造成的車禍事故更嚴重,因為駕駛人吸毒後的視覺範圍、平衡能力、腦部運作能力、動作反應等,都比酒後駕車的身體狀況更低弱。此點為反吸食毒品後駕車協會所極力強調,如果執政政府不對此點提高警覺,大眾自然會忽略此方面的警惕,結果將會是更多的無辜受害者。
毒品合法化
在鄰近的英國境內,毒品走向合法販賣的趨勢,但在法國境內,則為地下黑市局面。在此情形之下,年輕學子必須自行想辦法以弄到手,往往透過舞廳、社區內的毒品二手商、或是透過學校內有管道、內線的學生等等;再不,則經朋友介紹而購買得到,因此,所吸食毒品的來源、品質、吸毒量等,自然為年輕人所忽略,導致的後遺症不外乎年輕學子因吸食過量的毒品而身亡,再不,則染上毒品後無法脫身,而犯下社會刑責等。
是否應該將毒品的販賣合法化?
常為大眾以及相關人士所關切,既然毒品確實存在於社會各角落,與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毒品繼續日前的走向,何不效法其他歐洲國家,將毒品正式提到檯面上,以控制毒品的品質、避免吸毒者購買到不肖人士的劣質毒品(因此而喪身)、年輕學子亦不會因此與黑社會打交道、販賣商同時可以告知年輕學子毒品的正確用量?原則上,販賣毒品合法化的確有上述的正面影響。
大多數家長皆贊成子女服用避孕藥,或是使用保險套,此舉表示家長確切得知子女從某一年齡開始,很可能有性接觸的經驗,但對毒品的認知則表示相當忽略的態度,反毒品家長協會大衛德(David
Coyne)對此表示極深的感慨。大衛德在兒子不慎吸毒死亡後,透過各種管道向社會大眾以及家長呼籲,年輕學子在步入高中階段後,有90%以上的機率會與毒品接觸(家長以及政府有關單位應該面對此事實),不同的只是學子是否只因好奇而嘗試毒品,或是染上吸毒習性,以及毒品的吸食量輕重。因此,毒品應該為大眾切身的問題,而不是不良少年才可能接觸到;毒品合法化、毒品認知普及化,的確為防範年輕學子因吸毒而喪身的良好措施之一。
更嚴厲的法律制裁
在法國境內,酒後駕車、超速駕車、吸食毒品後駕車……等肇事者的法律制裁相當輕微,在有不幸死傷的慘痛悲劇情形下,肇事者最多只會受到5年至7年的牢房制裁(最普遍的刑責則為3年),著實讓遇難家屬心有不服。這方面的法律明文,的確有待加強。隨著法國新上任政府的交接,民間各大小機構、組織以及協會,紛紛極力呼籲政府徹底探討此方面的法律條文,以藉此警惕所有駕駛人。
家長協會紛紛表示,年輕學子可能因為自身的疏忽、或因酒後駕車、吸食毒品後駕車而喪身,亦可能因為其他成人駕駛人的疏忽而喪身,如果法律條文能夠更嚴厲地懲戒這些疏忽的駕駛人(常被稱為交通黑手黨),才能提高所有駕駛人的警惕之心。事實上,世人對殺人犯被犯重刑、無期徒刑、死刑,大多感到相當正常;但因一時疏忽、因超速、搶紅燈、酒醉、吸毒後駕車而釀製車禍,甚而導致他人身亡的肇事者,卻不認為此類駕駛人有極大的過錯。然而,平心而論,這些交通黑手黨與殺人犯並無不同之處,兩者都造成他人的不幸,但世人有此體認者卻不多,因此造成世界各國對於車禍肇事者的法律刑責,都有低調處理的趨勢,車禍事故自然成為年輕人的第一死因。
法國卡車不符合歐洲規格
家長在子女考上駕照後,除了擔心子女的駕車技術仍處新手階段之外,亦要求子女同時要避免與其他粗心的駕駛人碰撞上,尤其是車型與體重龐大的卡車。根據統計數字顯示,法國境內去年卡車車禍事故中,便有將近2千人因此身亡。事實上,當一般轎車與卡車碰撞,一般轎車無法抵擋超重的卡車,所產生的車禍悲劇自然更嚴重。
令人感到無奈的是,法國境內的卡車設備,並不符合歐洲國家的卡車規格。卡車前方的防衝擊裝置、以及後方的緩衝器,往往被工廠取消,因為法國政府並無明文規定此類裝置為必需品。因此,同一家卡車設備工廠,在製作同一模型的卡車之際,如果是販賣給法國境內,則可免除此類裝置;但若販賣給其他歐洲國家,此類裝置則必不可缺。此事著實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另一極受評論的爭論點在於卡車司機的駕駛車速。法國法律條文明文規定,卡車車速不得超過90公里;但事實上,卡車司機的駕駛車速往往超過130公里(高速公路上)。法國警局在經費預算的窘境(測試卡車車速的雷達偵測器費用不貲),以及歐洲卡車工會的集團壓力下,選擇對此放任的態度,法國轎車駕駛人只好自求多福,最好別與卡車產生碰撞或車禍,否則,因此身亡或是終身殘廢的機率自然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