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10.10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什麼是政黨輪替?
【左右看】凱達格蘭大道的交會
******************************************************
【社論】什麼是政黨輪替?
巴西即將政黨輪替。勞工黨總統候選人盧拉,於10月6日的第一輪選舉中大幅領先執政黨推出的人選。左翼將在10月27日的第二輪投票取得政權,當無疑義。
巴西人口1億7千5百萬,是中南美洲第一大國,在其103年的共和國歷史中,當權者一直是上層階級的社會菁英,親美、服膺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是這個階級的共性。盧拉的出身是冶金工人,曾多次入獄,他得以在這次總統大選中脫穎而出,對於被視為美國「後院」的中南美洲,是項重大警訊,對於自由市場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逆流。
盧拉所代表的勞工黨成立於1979年,當年的綱領是以推動社會主義的實現為目標,如今立場當然已逐漸向現實主義妥協。但是,其成員囊括了革命托洛斯基派、游擊毛派,盧拉本人則多次公開宣稱崇拜古巴首腦卡斯楚。這樣的政治組合,「反美」必然是其基調,對於當代國際社會自由市場的遊戲規則,也難免會存心挑釁。
盧拉大聲疾呼「要和資本主義體系斷絕關係」;對於美國所主導的,預定於2005年完成的「美洲自由貿易區」,盧拉痛斥其程序「根本不是整合,而是兼併。」巴西的國民生產力相當於中南美洲的一半,很自然地扮演區域領導者的角色,巴西一旦反對,「美洲自由貿易區」註定要碰壁,而且是堵銅強鐵壁。盧拉同樣反對主導全球金融市場的「國際貨幣基金會」,他說:一個求乞於IMF的國家,是不可能往前邁進的!
「盧拉當選,巴西翻身」,這是政見場上響徹雲霄的口號。工人盧拉這次競逐總統,在巴西掀起中下階層的龐大動員,政治觀察家指出:盧拉所提出來的訴求以及勞工黨的勝利,對整個拉丁美洲而言,象徵著一場即將爆發的「文化大革命」。有人甚至認為,美西封港事件具體展示了碼頭工人團結的驚人力量,也不妨視為是,這波新興文化大革命的浪頭。整個世界即將因此產生重大轉變。
台灣政黨輪替後,整個社會竟是在「舔耳事件」的茶壺風暴中浮沉,我們的領導人則在「總統金孫」的歡暢中展現「家天下」(家即天下)的肚臍眼格局。看看巴西,看看外面正在急速變換面貌的世界,我們的政治,究竟輪替了什麼?
【左右看】什麼是政黨輪替?
【左看】大道上的教師與災民
■倪世傑
9月28日,十萬教師提出「組工會、要納稅」的訴求,齊聚凱達格蘭大道之前,用雙腳和手中高舉的手電筒呼籲執政當局,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人民組織結社是憲法保障的權利。10月9日,人數雖然不多,但卻足以代表921震災3年來苟延度日的災區底層民眾,選擇在國慶日前夕,同樣選在總統府前方的凱達格蘭大道上,「與社會進行對話」。
慣常將社會運動與浪費社會資源劃上等號的既得利益人士,總是認為社運是「脫序」的,其意並不是指遊行就一定會爆發肢體衝突,而是當前社會與政治上的機制,無法將這些遊行請願民眾的偏好妥當的表達。言下之意,似乎是誰叫你們沒有人挺,政治領域中沒有代言者,只有隨人顧性命囉!面對這種似是而非,骨子裡對缺乏政治與社會資源的「無力者」抱持嘲弄心態的統治菁英,我們不禁反問:同樣是納稅人,國家又為這些底層民眾做了些什麼?
面對經濟困頓之局,可以花一兆搞金融重建基金,但是卻不願解決最最基本的災區居住權問題;總統若真有心落實競選承諾支持教師組工會,他大筆一揮不就過了,何必煩勞游揆與黃部長大唱雙簧?何況現在又以軍公教課稅暫緩,企圖拖延教師組織工會。「人權政府」,難道破功了嗎?(政治觀察人士)
【右看】居住權運動的實踐與展望
■樂熹薇
3年前921集集大震重創中台灣。地震震波雖然逐漸消失,但災區的帳篷與組合屋,已然成為台灣歷史中無法磨滅的集體記憶。3年後,象徵災區苦難的帳篷與組合屋逐漸從地表上褪去,卻不是因為災區重建功德圓滿,而是一個無能協助重建的政府,強力採用斷水、斷電等對付「八大行業」的手段,強制驅趕至今仍無巢可棲的弱勢受災戶,使得至今只能棲身組合屋的最弱勢災民,猶要面對社會指責與異樣的眼光,於國慶日前夕,攜手到總統府前向社會訴說他們的悲慘與不幸。
這些苦難的受災戶3年後依然無法「翻身」,不能簡單歸因於經濟景氣不好,導致就業機會減少。若果將社會上一切成功、失敗都歸諸於市場因素,那我們要國家何用?災區失業率偏高是已經存在2年多的事實,政府高層可以在2天內,鎖定「舔耳事件」中的「舌尖歸屬」,相形下對解決災區就業問題就顯得誠意不足。因此,災區居住權運動不只是要公屋住宅,我們還要政府提出整套廣泛的災區就業重建方案。
除了災區外,失業問題也是當前最重要的社會問題,許多家庭因失業付不出房屋貸款,甚至付不出房租皆大有人在。依賴市場機制調節,只會製造出大量掃地出門人口,建立廣泛的房貸協調、房租協商機制,或許是居住權運動可以思考的下個運動方向。(企劃編輯)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