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他山之石 美國大學生 心情糟透了!

═【立報】════════════════════════════

                                  

═══════════════════════《2002/10/14》═════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他山之石 美國大學生 心情糟透了!

 

   教育論壇 如果家長會成為「學校議會」

 

   法蘭西視角 代課老師非正式教師

 

【教育小報報】

********************************************************************

       他山之石 美國大學生 心情糟透了!

 

編譯盧永山

 

前言:大學生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學校課業壓力和社會環境,經常承受不小的壓力和焦慮,進而產生心理問題。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建議,大學生除了服用藥物外,也可以尋求心理諮商或藉由休閒活動,以減輕壓力和焦慮。

 

壓力來襲 諮商中心人滿為患

 

大學生可以辨識出一些壓力徵兆,如頭痛、胃痛、疲勞和失眠。但在麻州安赫斯特學院主修體育和音樂的米凱拉說,最糟的是罹患了「焦慮攻擊(anxiety attack)」,那是一種讓人難以呼吸的症狀。

 

米凱拉說:「你感覺經神緊繃,即將泫然欲泣,無法釐清事情頭緒;你感覺對所要做的事情很有把握,覺得事情是可以支配的,但你只是想哭。」

 

當米凱拉唸大二時,曾爆發過2次的焦慮攻擊,導致她必須到心理諮商中心,接受心理輔導。她說,與關心自己的人談談,有助於解決問題。

 

專家指出,根據一項調查,過去3年來,學生在校所感受的壓力已創下紀錄,而且並無紓緩的跡象。「大專院校心理諮商中心主任協會(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Counseling Directors)」會長史諾葛拉斯指出,某些大學的心理諮商中心,在新學年的頭兩週,人滿為患。

 

心理問題嚴重個案 急遽增加

 

心理學家試圖找出校園壓力的根本原因,並了解是什麼因素使學生如此脆弱。根據「美國大學健康協會」去年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92%的學生說,他們偶爾會被要做的事情壓得喘不過氣來;有13的學生說,他們的壓力嚴重到導致他們輟學或拿低分。該項調查指出,大約12%的學生被診斷出有沮喪和類似的心理問題。

 

匹茲堡大學教授加藍弗指出,過去5年來,超過80%的大學校園指稱,學生患有嚴重心理問題的比率大幅上升。儘管評估本學期學生心理問題是否更加嚴重還為時太早,部分心理諮商人員已表示,他們變得異常忙碌。

 

目前亦擔任西南德州大學心理諮商中心主任的史諾葛拉斯說:「今年,我們處理有危機行為的學生數量大幅增加。一名學生試圖自殺,許多教授也接到自殺威脅。」匹茲堡大學教授加藍弗的調查數字顯示,每年,將近2%的大學生想要自殺。加藍弗說,去年,有125名學生自殺,過去3年來,一直維持這個數目。

 

史諾葛拉斯利用電子郵件對同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校園壓力急遽升高的學校,西南德州大學並非唯一個案。一名心理諮商中心主任就回應說:「本校曾送6名學生住院。」有些心理諮商中心任則說:「本校情況沒那麼嚴重,但預約諮商的人數明顯增加了。」

 

心理諮商人員和心理學家說,嚴重案例的增加,可以從服用抗憂鬱藥或其他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人數上升獲知;這些藥物可以協助罹患沮喪或類似問題者繼續唸大學。

 

焦慮來源 較之過往更為複雜

 

大學生所遭受到的各種壓力和焦慮,其原因明顯有別傳統的挑戰,如成長的適應或離家在外地求學。

 

史諾葛拉斯說:「學生所成長的年代,比起從前來得更為錯綜複雜。他們面對更多的競爭,許多人的家庭經濟狀況甚至很不穩定。過去1年,我們看到面臨財務壓力的家庭,比前1年還要多。此外,美國現在想發動戰爭,儘管學生不會涉入此項議題太深,但我想每個人多少會感受到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感。」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心理學教授薩克斯說,學生很可能將壓力歸咎於難以管理時間。每年都進行「美國大一新鮮人調查(American Freshman Survey)」的薩克斯說,去年,30.7%的大一新鮮人經常被要做的各種事情壓得喘不過氣來。賓州大學新鮮人安薩伊德說:「即便在大一這一年,新鮮人還是有機會備感壓力,因為每件事都直衝他們而來。像我就忙得像狗一樣,幾乎什麼事都做,我沒有睡飽,我也搞不清楚我為什麼可以應付得來。」

 

在哥倫比亞大學踢美式足球,每天得練45個小時的大三生班魏斯伯說:「不管你多行,每天就是有做不完的事。這就像我教授說的,想把大學的所有指定讀物唸完,就像是用消防水管喝酒一樣。」

 

今年剛轉至奧斯汀德州大學的莎拉薩,總共修了5堂課,每天下午還得與高爾夫校隊練球,並參與巡迴賽。她說:「昨天,我差點呼吸不過來,喉嚨腫得像蘿蔔。我得做完所有的功課,好參加星期五舉辦的巡迴賽,即便我還沒取得參賽資格。」

 

沮喪族群 女性遠遠高於男性

 

當專家檢視是什麼因素導致學生承受壓力的能力降低時,他們發現,學生智力高低不是最主要因素。相反的,性別不同,導致學生面對壓力的反應也不同。去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的調查顯示,36.6%的大一女生說她們經常被壓力逼得喘不過氣來,而只有17.4%的男生有如此感受。

 

加藍弗的調查也指出,在測量焦慮、職業不確定感、學業壓力、身體形象、驚惶感或不穩定感時,女學生的程度高出男學生很多。

 

研究女學生心理的肯塔基大學護理學教授安潘登指出,1824歲的女學生有13有沮喪的問題。她說:「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女學生常以負面思考(negative thinking)看待自己,並且自信心過低所致。」

 

自信心和親友支持 驅逐煩惱

 

以負面思考看待自己,是導致學生不易面對壓力的部分原因。一項針對聖伯納迪諾加州州立大學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對自己的智力、外表、幽默感和社交能力最感自信的人,最不會感受到壓力。

 

賓州大學狄克森學院大二學生潔西卡,是個很有自信的人,她老早就知道,當自信心開始滑落時,壓力就可能增加。潔西卡說:「如果你已經小報告寫了1個星期,到今天清晨4點時,你還在寫,你就會開始質疑自己,好像自己是個不會思考的呆瓜一樣。」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是否正面思考自己,取決於人格的顯著程度。然而,我們還是有可能幫助天生就憂鬱的人,改善他們的外觀,許多心理諮商人員也試圖透過個別會議或團體工作坊,來協助這些人。

 

波士頓「身心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德克洛,最近和63名哈佛大學學生試行一套為期6週的壓力管理課程。在90分鐘的課程中,德克洛教學生深呼吸和一些放鬆的技巧。他們也參與「負面壓力循環(negative stress circle)」的討論。

 

德洛克說,這個概念是要找出負面的思考,並且挑戰它們,以打破這個循環。上這堂課的學生,在壓力和焦慮測量上的得分,明顯低於其他學生;他們在1年半的課程中,都沒有感受到太多的壓力。

 

找時間休閒也可以減輕壓力。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可能獲得休假機會。部分心理學家說,這種趨勢有助於保護男性。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心理學教授薩克斯說:「男性比女性花更多時間從事休閒活動,如做運動、參加舞會、打電動玩具、看電視,這些活動可以減輕他們的壓力。」

 

毫無意外的是,心理學家發現,來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可以減少學生的壓力。更重要的是,這些支持可以避免爭端和更糟的狀況發生。

 

一項針對俄亥俄州立大學大學部學生所做的研究顯示,如果大學生沒有負面的社會互動(negative

 

social interaction),他們比較可能有良好的情緒和身體健康。

 

分手或失戀特別會對學生造成龐大壓力或焦慮。心理諮商人員說,分手或失戀是學生尋求諮商的主要原因之一。德州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麥卡錫特別針對結束戀情的學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學生與父母關係較佳者,較容易熬過分手的痛苦。

 

麥卡錫說:「學生可從父母那裡,學習處理情緒的規則和策略,他們可以學到,即便發生了不好的事情,情緒跌到谷底,他們仍能妥善面對。」

 

(取材自紐約時報)

 

 

(回目錄)

 

教育論壇 如果家長會成為「學校議會」

 

文■欣南

 

九二八教師遊行之後,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會見游揆,要求制定「學生家長參與教育法」。家長關心子女教育、儘速淘汰不適任教師是理所當然,然當家長們為不適任教師傷害孩子受教權而擔心的同時,我們老師又何嘗不擔心惡劣的家長讓家長會質變為「學校議會」?屆時良莠不齊的成員、不同目的的操作,除帶給學校更多的紛擾外,將更不利於孩子的教育。

 

日前看過一篇小短文「關心教育,就不要管太多」,內容是一位家長抱持著監督、考評、指導者的角色心態走入校園當義工,無事不管的結果,引來其他義工媽媽的不滿,認為她管太多。學校和老師深受其擾,卻又不敢表態,因其「份量」不輕;有位校長朋友,該校有兩位家長委員合包學生午餐食材,但因品質不佳迭遭師生及家長反應,屢勸無效後學校斷然中止合約。從此校園不得安寧,兩委員惡意抹黑,四處散佈不利學校及校長之謠言,校長不堪其擾又不願與之纏鬥,只好選擇退休。此等家長干預學校行政、干擾老師教學的事例不少,只是沒有被端到抬面上而已。

 

家長爭子女受教權是天經地義,教師爭尊嚴權益、爭教育環境的改善、爭全體學生的學習權又何錯之有?難道老師權益必得將之窄化到剩下「鈔票」與「放假」而已嗎?9月29日中時報導,台北市家長協會蕭理事長指出「教師上街說要爭『尊嚴』……從孔子以來,老師在社會都是非常受到尊重的,即使現在也不例外」,「行政院長、教育部長……與老師溝通,恭賀教師節快樂;很多學生獻花給老師……」所以「老師的社會地位未跌落過」。今日教師是否受尊重?是否有尊嚴?老師們點滴在心頭,不是某些人說有就有。如果幾個家長的觀點就可以設定「教師尊嚴」的有無,那教師尊嚴的意涵也未免過於粗淺簡化了;如果說長官賀節、學生獻花所帶來的「一日尊榮」就肯定教師地位未跌,那教師地位的定義也未免太表相了。

 

時代變了,說老師「清高、神聖、偉大」太沉重,老師們承受不起,今日老師們所求只是「安心、專心、全心」於教學本職工作而已。如果加諸老師身上許多行政雜務、教學干擾、不受尊重……而延宕教學成效,老師們仍無所知覺;如果教學環境惡化至此,老師還能默然承受;如果學生在教改的粗糙與錯亂過程中,承受著學習的茫然挫折與痛苦,老師們卻無動於衷,那才真是教育的不幸。

 

家長走進校園協助學校,師生當然歡迎感激;但如果假協助之名,而欲遂行個人私利,或只為希望校長老師多關照自己的孩子,那絕對無助於教育的提升。我們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是熱誠真心的,然當一個團體無法有效控管少數人的為所欲為時,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遠大於正面成效。看看國內各級民意代表,常因著少數人以監督為名,行謀求私利之未果,而癱瘓行政運作,此等事例不勝枚舉。未來學校家長會權利過度膨脹形成「學校議會」,造成不當權利污染校園,恐將是催化教師再上街頭的另一新導火線。

 

(國小教師)

 

(回目錄)

 

法蘭西視角 代課老師非正式教師

 

■駐法記者陳美琳報導

 

法國教師必須擁有學士學位,而後,通過國家考試的篩選,接受為期兩年的師資訓練,修滿所有學分之後,才有資格在各級學校申請教師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名額的分派,並非由教育部來安排,而是由剛領到師資資格者,自行視地理環境(住家、氣候等因素)、或其他私人理由,去申請教師名額。

 

在此制度下,近年來常出現的情形是,許多具教師資格者,在修滿兩年的教師學分之後,卻苦苦申請不到教師的飯碗(可能申請的地理位置太熱門,僧多粥少的前提之下,順利申請到的情形自然減少),這群教師候選人退而求其次,接受代課老師的飯碗,每年如同候鳥一般,在各校到處遷移。除了必須適應新學校的制度、新同事之外,如果學校地理環境遙遠,還需每年搬家,其中面臨的障礙,自然為這群擁有教師文憑、卻只得到代課老師職位者不滿。

 

另一極端的情形則是,在偏遠城鎮(氣候太熱、太冷、太偏僻等因素)、或是大城市近郊的紅燈學區(往往是貧民學子,其中以阿拉伯人、黑人居多,校園問題層出不窮,教師常受到學生的肢體或言語攻擊),往往沒有任何候選人來申請教師的名額。

 

但真正站在第一線的教師,有6%的比例,尚未修滿兩年師資訓練基本學分;換言之,這類教師並沒有真正的教師資格。由於授課時數佔去大部份的時間,這群教師可以延長師資訓練學分的修習時間(平均從兩年延長到5年),且透過函授的方式來領取師資文憑,因此,各方皆對此制度感到相當不滿。

 

對於其他擁有教師資格,卻苦無正式教師職位者來說,這些非正式的老師,無疑搶走了他們的飯碗;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質疑這類教師的能力,亦可算是人性自然反應之一,如同病人無法安心讓醫學院學生進行開刀手術或治療一般。

 

近年來,教師紛紛走上街頭,進行遊行以及抗議的活動,因為,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法國生育率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但教師名額卻無法趕上進度,早已呈現教師嚴重不足的窘態;除此之外,教師制度在各級學校中,都先後顯出其中弊端,法國教育部在面對龐大的社會壓力之下,是否能夠一一改善箇中問題?則是法國教育界的改革重點之一。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hyouki@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