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的文化、水的政治--之一 (張釗維) ┌─────────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0/05/18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south.nsysu.edu.tw ────┘ ==========================【今日主題文章摘要】===================== ◎ 水的文化、水的政治--之一 (張釗維) 在和煦的春日午後﹐我們出發;聽說五十年前﹐運煤的輪船可以藉 水道直上汐止﹐而今坐著乘載量不滿五人的舢舨﹐只能到松山。春風 微微﹐異香撲鼻﹐從位在污水放流口的碼頭啟航﹐沿途經過右岸雄偉 火燒過的圓山大飯店﹐有一對新人在橋墩下拍婚紗﹐河中漂流著樹枝 、空罐與保力龍碗﹐左岸新近完工河濱親水公園﹐有人民在散步騎腳 踏車 ---- 該處視野遼闊﹐有山有水有大草坪有人工間歇噴泉﹐是連 在國外知名都會市中心也難得一見的賞心悅目好風景;阿扁準備在此 親自划龍舟以取悅全國媒體﹐以及媒體所操弄的老百姓。對面擋水牆 上「基隆河的故事」壁畫中﹐屈原以優雅的姿勢投水。 ===============================【人文活動、訊息】================== ◎(台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系觀光學術論壇 (5/19) (以上活動、訊息請至 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action/00/05/000518.htm 閱讀詳細資料 ) ============================【人文書訊】=========================== ◎凱倫‧海瑟 :《風兒不要來》 本書採用散文詩的寫法,以類似日記的形式寫出一個小女孩成長的 故事。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必須面對父親失手殺死母親的悲劇,在沒 有任何人可以幫助他的情況下,她只能自己面對傷痛,祈求風兒吹走 她心中的塵埃………。 ※進一步的資料請至博客來網路書店查閱: http://www.books.com.tw/exec/item/0010013213 ===================【其他電子報寄出最新文章摘要】================== ◎【全盟電子報】地震頹牆角落裡的天使 (洪馨蘭) 埔里鎮有兩位媽媽,雖然自己也是受災戶,但在地震發生後隨即以 豐富的愛心參與佛教團體安置獨居老人的工作,並且以自身曾經的幼 兒教育經驗,針對房屋全倒、半倒戶家庭的小孩,提供短期費用全免 的安親教育,從事非正式的課業輔導。這段從地震發生後為期兩個月 的免費安親,安置了許多嚴重受災戶的小孩,為政府社會單位收容了 許多地震後經濟狀況相對嚴重的邊緣幼童。 ◎【婦女新知電子報】體檢男權綜藝節目 (新知 & HerCafe) 台灣綜藝節目歧視、物化女性的惡習由來已久。我們經常看到:電 視節目製作單位恃其掌有媒體資源的權力,將女性來賓一律視為「當 然性對象」,恣意評論女性身體與外貌,或以帶有性意味的低級笑話 夾雜訪問之中。製作單位以娛樂為名,複製、強化男權社會侵犯女性 身體自主權、性主體性的意識型態,是明顯的性別歧視。 ◎【人本教育電子報】一則關於「鏡子」的故事 (藍劍虹) 有許多人常喜歡用鏡子的比喻來說明藝術和世界的關係,說藝術是 現實世界的一面鏡子。它事實上是一面特殊的鏡子,是藝術家的創造 物,是想像力的運作結果。 ◎【電子破報 E-Pots】坎城影像學,史上最神秘競賽片單 (Balthus) 五月,你會對甚麼樣的事情專心? 你想到光影。黑闇。蔚藍海岸。 坎城影展。第 53 屆,2000/5/10-2000/5/21。坎城影展或許不是世 界上最重要的事,但至少是比較有趣的事。 (以上文章請至 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welcome/welcome000518.h tml 閱讀 ) ===========================【主題文章】============================ ※以下文章由「米蘭昆電子報」提供,不代表「南方」立場。 如需轉載,請直接與提供單位聯絡。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回應 與挑戰。 ───────────────────────────────── 標題:水的文化、水的政治(之一) 作者:張釗維 (Milankun@url.com.tw) 來源:米蘭昆電子報 ───────────────────────────────── 蟑螂共和國之基隆河導覽 歐陽水雷 日前因為拍片之故﹐得以有機會乘坐阿輝伯平日用來撈捕紅蟲的 小舢舨﹐作了一次基隆河之旅。細細小小的紅蟲﹐用來釣魚或餵金魚﹐ 以前只有下水道裡才有﹐現在則遍佈基隆河兩岸。 在和煦的春日午後﹐我們出發;聽說五十年前﹐運煤的輪船可以 藉水道直上汐止﹐而今坐著乘載量不滿五人的舢舨﹐只能到松山。春 風微微﹐異香撲鼻﹐從位在污水放流口的碼頭啟航﹐沿途經過右岸雄 偉火燒過的圓山大飯店﹐有一對新人在橋墩下拍婚紗﹐河中漂流著樹 枝、空罐與保力龍碗﹐左岸新近完工河濱親水公園﹐有人民在散步騎 腳踏車----該處視野遼闊﹐有山有水有大草坪有人工間歇噴泉﹐是連 在國外知名都會市中心也難得一見的賞心悅目好風景;阿扁準備在此 親自划龍舟以取悅全國媒體﹐以及媒體所操弄的老百姓。對面擋水牆 上「基隆河的故事」壁畫中﹐屈原以優雅的姿勢投水。 接著我們繞了好幾個彎﹐有一些抽沙的工程正在進行。岸邊被放 生的烏龜﹐以及灰灰的白鷺鷥與暗公鳥看到有稀客來﹐跳水的跳水、 展翅的展翅﹐紛紛逃生去;只有一兩隻有點狼狽的白番鴨(也是被放 生的)﹐既無法跳水也無法展翅﹐只能拼命划動雙腳。在我看來似在 優雅前進﹐那純白在河水與河岸烏黑的對照之下﹐令人頓時有超現實 之感----好像浴缸裡的塑膠白鴨鴨。 兩岸下水道放流口不斷有潺潺水流﹐阿輝伯眼尖看到出水口兩側 淤沙連綿不斷浮著大片大片的腥紅色塊﹐那就是紅蟲;牠們靠吃污泥 維生。舢舨作了個小轉彎﹐靠岸﹐阿輝伯下水﹐不帶手套地跟黑黑污 泥中的紅紅紅蟲打招呼﹐順便撈出幾尾翻白的鯽魚和吳郭魚。 烏的、白的、紅的﹐烏白紅﹐構成基隆河岸動物生態的三原色; 這是此時此地這片好山好水賜給我們的天然色彩﹐也會是保育團體賞 景時的視覺焦點。 我並不很想用反諷的筆調來描述這一切。但這似乎是在面對這片 飽受污染的好山好水﹐以及阿輝伯因長年浸泡在髒水之中而紅腫的手 掌時﹐唯一可以暫時聊以自慰的心情吧。 在一些其他的訪查當中﹐我知道了台北市正致力於下水道的建設 ;暫且不論髒官與刁民會使建設打多少折﹐這些訊息的確讓我開始幻 想: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基隆河上飛鳥成群、鴨子聒噪、帆影點 點、渡船忙碌﹐其中有一艘是阿輝伯重操舊業、撈補蜆仔與魚鮮的小 舢舨....;而投水的屈原也可以高高興興撈粽子吃﹐因為他是真的淹 死的﹐不是臭死的。 我順著微微春風﹐在撲鼻異香當中屏息想像這一切﹐不禁心曠神 怡起來﹐悠然做起白日夢;突然碰一聲﹐小舢舨似乎卡到什麼東西。 阿輝伯一邊皺著眉頭把馬達抬起來檢查﹐一邊咒罵這個笨桶政府;他 解釋說﹐基隆河淤沙嚴重﹐而兩岸不知何故存在的的消波塊一路鋪到 河底﹐這些都使得螺旋槳很容易碰壞。上次他求償八萬塊﹐只得兩萬 。他把竹竿插入水中再拔出來﹐水位不到五十公分。 天色突然稍暗﹐霞雲掩映;小舢舨的速度慢了下來﹐阿輝伯指著 水中央某處說﹐當年拆橋沒有拆乾淨﹐鋼筋沒拆掉﹐有的冒在水面上﹐ 有些則淹在水面下﹐躲避官員的檢查﹐所以他必須小心翼翼地避開這 些詭雷。 我看到了一根﹐醜惡地冒生在水面上﹐於是了悟了我先前的幻想 有多天真。要叫此地的政府與人民把上有污染下有暗樁、危機處處的 基隆河徹底整治成人與魚蝦可以通行的河川﹐簡直是癡人說夢;還不 如另外開一條運河給佛牙繞境巡行用。 這是徹底的絕望了----除非革命﹐否則我們無法有夢。或者﹐在現況 之下﹐咱們就死心塌地做一隻終日惶惶惑惑、用力求生存﹐但不知何 時會被踩扁的蟑螂﹐隨著污濁的河水浮沈漂流吧。但小心別卡在河底。 ───────────────────────────────── 兩年前,接拍公共電視的水資源系列節目;我負責的一集是關於下 水道。為此,我們走訪了曾經在台北市下水道出入的阿輝伯;上面這 篇文章,就是那時候的所見所聞所感,後來曾刊登在「石皮客」上頭 。 前陣子報載,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也走訪了這個位在劍潭基隆河 畔的三腳渡以及阿輝伯,說是想要把這一帶弄成一個具有歷史、文化 、生態等意義的親水公園。照片上看到幾位官員坐上港邊的小舢舨, 阿輝伯依舊站在船尾馬達邊他的老位置;只不知,他們是否有出港一 遊? 龍應台想藉用水來活化台北的文化氣質,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出發 點;真正在基隆河上泛舟,且先不談那些暗樁、污泥、異臭與死魚, 對我個人來說,要比泰晤士河或塞納河都來得舒服,來得開闊,更讓 心靈有飛翔的空間;但是,我們逃得掉暗樁、污泥、異臭與死魚嗎? 或者,有人會說,那些不屬於「文化」的範疇,因為那不是文化局( = 文化人士?)該管、管得了的事? 如果是這樣,那我會覺得深深的悲哀 ---- 為我們逐漸在起步中的 中產階級城市文化。 近十數年來,透過國民觀光與學者文人廣告界的大敲邊鼓,我們不 斷地用歐美文藝青年的眼光來審視、想像自己,想像自己也可以有「 左岸咖啡館」(現在在淡水捷運站旁,面對著滿是墳墓與電塔的觀音 山,將來還可能有快速道路切過眼前),以及各種「河畔美景」;因 此基隆河濱公園也蓋了高高的噴水池,引進自來水,讓來到河邊、但 無法以阿輝伯的方式來跟河水親近的市民,好歹也摸得到水.... 但 無疑地,這是一種阿 Q 式的、自我閹割的文化想像。就好像,藉由 高科技之賜,我們看到了墾丁珊瑚下蛋,但無視於核電廠以及墾丁日 漸觀光化、異化的扭曲場景一般。 那麼,這種文化閹割,就是這兩三年來紛紛成立的縣市文化局,乃 至傳說中的文化部所要幹的事嗎?抑或,我們的文化建設其實根本就 是自我閹割,而我們的文化局也將(很不幸地)等同於阿 Q 局?我 想,這不會是寫過「野火集」,做過百年思索的龍應台要幹的;但是 ,她如何面對現實與理想之間,巨大而且明顯得無法逃避的落差呢? 然而,這不是龍應台一個人可以解決得了的;那種自我閹割,似乎 普遍存在於大多數人的意識深處。親水公園這東西,在我後來拍其他 片子的過程裡,也曾成為主題。有一次,我們來到台南的鹽水,憑著 地方報紙上說此地將有親水公園的建設,就隨意詢問了路邊的年輕人 ,想知道這公園的預定地何在;這幾位年輕人這樣回答:「你們有沒 有搞錯?親水公園不是在宜蘭嗎?很遠呢!那個叫什麼河的(我們回 答:冬山河).... 對啊對啊。我們這種小地方,哪會有什麼親水公 園?」我們幾個聽到都傻了。 從現今帶著一點點進步性的中產階級美學角度來說,當然可以嘲笑 這些年輕人是井底之蛙;就好像嘲笑新竹關西那已經蓋了近十年的「 親水公園」,當年落成之初曾被驕傲的展示在外國來賓的眼前,但事 實上,跟許許多多台灣河川的現況一樣,這個親水公園不過是把溪的 兩岸用水泥包得緊緊的,再種上一排不合時宜的柳樹與路燈罷了;或 者嘲笑水泥消波塊把美麗的花東海岸弄成四不像(而那曾是今年金曲 獎得主陳建年曾詠歎過的海洋)。但是,顯然這種井蛙式或自我閹割 式的文化想像,已經成為普遍的人民現狀,那我們的文化建設單位, 是要去「配合」這想像、然後自我閹割地做出一點諸如親水公園之類 的政績來媚俗一番呢?還是不知好歹地去改變這深層的意識型態以及 整體環境(那會是文化法西斯式的雷厲風行、包山包海的全面管制與 橫掃嗎)?又或者,應當重新檢討的是,我們腦袋裡、眼睛裡的文化 ,到底是什麼,而文化建設單位又是什麼? 面對我們的溪、我們的河,以及四面環海的島嶼們,我們端出來的 是什麼樣的關於水的「文化」,而背後,又是什麼樣關於水的政治? ※訂閱「米蘭昆電子報」,請至 http://www.url.com.tw/ENewsV2/ ==================================================================== ■ 負責人:陳豐偉 (roach@esouth.org) 「南方電子報」主編:張育章 (tm@esouth.org) ■「南方」編輯部 (TEL: 07-3878717, FAX: 07-3878706, Email: south@url.com.tw, 通訊信箱:高雄郵政第 23-16 號信箱宋明珠收 ) ■ 訂閱∕退訂請到:https://enews.seed.net.tw 或到智邦生活館(http://www.url.com.tw)申請 free email 後訂閱 從智邦訂閱者欲退訂時,請回到智邦進行。 ■ 「南方」需要您的贊助,請劃撥 41830863 陳豐偉帳號 或至 http://www.mall.net.tw/south/ 以信用卡捐款 ■ 系統支援:中山大學網路組/智邦生活館 電子商務系統由亞特列士 (http://www.atlas.net.tw/) 贊助 ==================================================================== =================================================== 【智邦生活館】負責協助發送本電子報 (http://www.url.com.tw) 【電子報訂閱】用戶要訂閱或取消本電子報請到 (http://www.url.com.tw/E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