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888十一月底,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規劃下,全台第一座社區型震災紀念館,即將在埔里鎮桃米社區誕生。館內除了紀錄居民九二一震災記憶和重建行動外,也希望藉此接續許多失傳的農稼文化。 8888俗稱「土人仔」的土壟(toolioong,又稱土礱)是台灣早期脫稻殼的 工具,也是昔日農稼人的共同記憶。但隨著水力及電力輾米的興起,佔空間、花人力的土壟,也走向沒落、遭毀損之路。四十多年前,桃米社區內仍留存幾座土壟,而今不僅不見蹤影,連製作的技藝也沒被傳承下來。 8888為了讓土壟能在桃米再現,桃米社區自主營造小組特地到國姓鄉北港村,參觀葉村長家中的土壟。這座土壟是葉村長家住桃園龍潭、八十多歲的叔叔所製作的,72歲擅於印土角、製作竹編器具的桃米自主營造小組成員徐福財與鍾金發組長,兩人專注地盯著土壟端詳、研究。帶著旺盛學習精神的徐福財老先生感嘆地說:「以前庄內會做的人也就兩個,都已上百歲,早『回家』了。現在我們能做一個土壟來展覽,讓後輩子孫來看,他們就較知道以前的人是怎麼過活的呀!」 8888土壟的構造類似石磨,分上下兩層,外圍以竹片編製,內裝紅土充實,製作過程是很費功夫的。早年「土壟師」是十分受人敬重的行業,製作土壟約莫十五至二十個工作天,除了得準備全套材料給師父使用外,還要提供吃住。俗話說:「殺雞才會好挨」,巧妙地傳達重達三百多斤的土壟,推轉起來能否省力,除了取決於師父技藝的精巧外,也要端視地主的招待是否周延。 8888年過八旬的王粗茸老太太,19歲就嫁入桃米黃姓富農家,由於家中人口眾多,從碾米、煮飯、挑柴、擔菜到街上販售,都是由妯娌共同完成。男性從田裡收割稻穀後,接下來的工作就由女性承接,曬稻穀,挨土壟,再用風鼓分離粗糠,將粗米用舂臼搗過後,篩掉米糠後才變成一粒粒的白米。「每一粒米都是用汗水累積的!」王老太太回憶當時,直呼:「入土壟間,勿駛驚堙。」這句話娓娓道來庄稼人的艱辛百態,挨土壟除了滿室的塵粒外,還得忍受碎穀粒所引起的皮膚過敏、發癢。 8888在新科技不斷取代人工的現代,蘊含在土壟中,腳踏實地的傳統精神,仍要如「一個推轉,一粒米」般的傳遞下去。土壟雖然消失它的實用舞台,但在桃米震災紀念館內,將重新勾起現代人對山村農業生活的緬懷與新想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