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11/04》═════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美國麻塞諸塞州的體育教育
強調智育 捨棄體育 胖孩子 有學習困擾
◎ 法蘭西視角
藉著重罰以加強家長的責任心法國各界對此紛紛表示不同意見
********************************************************************
◎ 美國麻塞諸塞州的體育教育 強調智育 捨棄體育
胖孩子 有學習困擾
編譯■盧永山、實習記者周怡仿
由於麻塞諸塞州政府要求各校協助學生控制肥胖,迫使部分學區再度正視體育課。過去,由於預算刪減、教改的需要、加上部分擁擠和小型學校無空間蓋體育館,體育課常被硬生生的犧牲掉。
亡羊補牢 重建體育課價值
今年,麻州劍橋學區的公立學校開始試辦實施一項用資料庫追蹤學生體重、活動性及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計畫,並寄發通知函提醒家長注意。中高年級學生也記錄他們在看電視或使用電腦上所花的時間,以對比於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這是除了一週兩次各55分鐘的體育課外,校方鼓勵學生增進體適能的現代方法。
劍橋學區支持體育計畫領導人麥高文指出:「我們教學生如何從事健康的社團活動,我們讓他們學習瑜珈術、旋轉課程及騎單車。學生愈健康,他們在學校會表現得愈好。」
大約有5百名教育及營養專家日前齊聚華盛頓,召開全美「健康學校高峰會(Healthy School Summit)」,如何促使學校幫助學童吃得更健康,將是大會的核心議題。但如何讓學校強調體育的重要性,大會也將進行討論。
參與這次高峰會的華盛頓特區非營利組織「一生體育(P.E for Life)」主席弗蘭納利表示:「這不只是體育課要不要開的問題,而是體育課的真正價值,必須被教育社群所認可。」
美國州教育主管協會(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所編纂的統計資料顯示,麻州只有17%的高年級學生每天上體育課,而全國平均是32.2%。(這份資料也顯示,10%的麻州高年級學生體重過重,全國平均是10.5%)
壓力貧窮 惡化孩童肥胖問題
在「健康學校高峰會」上,有一場論壇將著重在討論體適能如何改善學業表現。其他幾項研究──包括由塔夫茲大學和美國公共衛生部所進行的──顯示,學生在校期間體育活動增加,專心度也會提高,數學和閱讀測驗的成績更好,干擾性行為(disruptive behavior)變少。
體育的重要性,身為家長的朱妮塔無需什麼研究報告告知。這位51歲的媽媽搞不清楚為何她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兒詹翠絲,老是有做不完的功課。她說:「詹翠絲的情緒始終很低落,且老是吃個不停。」最後,朱妮塔了解女兒的煩惱所在,10歲的詹妮絲說:「我一直希望自己變得很瘦,可是我怕我永遠瘦不下來。」因此,朱妮塔帶詹翠絲到波士頓醫療中心(Boston
Medical Center),今年夏天,那裡的醫生幫重143磅的詹翠絲減掉了21磅。朱妮塔說,減重過後的詹翠絲,功課立刻獲得改善。
但即便詹翠絲學會如何在學校吃健康午餐,她所上的制式體育課仍然很少。富勒小學雖然有休息時間,卻沒有體育館。因此,詹翠絲只好在放學後到波士頓醫療中心的體育館打籃球或慢跑。詹翠絲的醫生卡洛琳指出:「學校要體認一個事實,很多學生都是不健康的,他們可以盡其所能地幫助這些孩子。」
擔任波士頓醫療中心兒童體重控制門診部「一生的營養和體適能(the Nutrition and Fitness for Life)」計畫主任的卡洛琳說,許多孩童沒有健保,因此,他們無法獲得營養學家、體適能專家和其他醫學專家一對一的幫助。這項計畫幾乎幫助了所有8到18歲的低收入戶和少數族裔學生。
卡洛琳表示,不良的飲食習慣,加上經濟蕭條和壓力,是兒童肥胖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特別是住在貧窮市中心區的兒童。貧困的父母不願讓孩子到街上去,因為擔心他們會遭殺害。所以這些父母寧願讓孩子待在家裡看電視。
政策傾斜 體育課失卻地位
根據「健康學校高峰會」籌辦人所公布的資料,過去30年來,體重過重孩童的人數增加近2倍,過重青少年增加則達3倍。這些「小胖子」多半出現在1970年代末期,且還伴隨著兒童第二型糖尿病的急速攀升
專家指出,當麻州教育局於1996年廢除保障體育課最低時數的規定時,體育課就開始不受重視。以往,麻州州法規定,體育必列為必修課,且各年級的所有學生都授予該課。但部分人士指稱,許多學校因教育改革、及希望讓學生標準化測驗成績更好,被迫犧牲體育課,因此上述規定已束之高閣。
由體育老師組成的「麻州健康、體育、娛樂和舞蹈協會(Massachusetts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執行長克勞福表示:「為了扭轉目前對智育的過於重視,我們打算推動體育活動,它是孩子每日在學校裡的重要部分。」該協會希望體育能再度列為必修課,且規定最低上課時數。
波士頓公立學校系統督學佩尚特認同體育課十分重要,但他說,在學校奮力督促學生拿好成績時,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增加必修課。他說:「我們需要延長學校的上課時間,這樣才能做想做的事。」
目前,波士頓地區的高中生必須通過兩學期體育課及一學期的衛生健康課,才能畢業。然而,二、三年級學生可以參加過的一些活動抵免體育學分,包括軍事訓練及劇場表演。而波士頓學區正打算運用上週才拿到的30萬聯邦補助金,推行它的體育計畫。佩尚特也說明,有好幾個課後計畫目前已增加體適能項目。
在林恩學區,因預算限制的緣故,部分學校被迫在開體育課和聘用老師之間做出選擇。例如,杜威克小學保留圖書管理員、布里奇特小學續聘工藝老師、卡拉漢小學選擇留任閱讀和電腦老師,而不願聘任體育老師。
「一生體育」組織主席弗蘭納利說:「這對孩子的健康真是一大危險。」部分家長也同意,麻州的體育教育要求過於鬆散。
兒子即將唸中學的家長波特洛夫指出:「當我兒子告訴我,他的學校每週只有兩堂各45分鐘的體育課時,我無法形容我有多驚訝!體育教育在此刻不受重視,完全與美國各界公布的肥胖和孩童糖尿病研究相矛盾。這不只是孩童身材好壞的問題,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超過他們能否做10下伏地挺身,而是體育課教導他們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它也教導孩童團體合作,及如何與能力不一的同伴一起工作。」
波特洛夫說,體育教育不應強調智育而遭犧牲。諷刺的是,有很多證據顯示,孩童在校期間若從事一些體育活動,學業表現更好。
(取材自波士頓環球報)
◎法蘭西視角
藉著重罰以加強家長的責任心法國各界對此紛紛表示不同意見
文■駐法記者陳美琳
面對學子蹺課率高升的趨勢,法國當局紛紛成立新法,希望加強為人家長的責任心,更嚴加管教子女的就學情形;此外,對於青少年犯罪率直線提升的問題,亦藉著確切的懲誡家長之道,來督促為人家長的基本責任,此舉是否為一有效的解決之道?法國各界紛紛對此表示正反兩派的意見。
學子蹺課問題的責任歸屬
學生蹺課 到底是誰的責任
面對日益嚴重的學生蹺課問題(尤其以高中階段最為明顯),校方往往束手無策,常常在告知家長之後,學子的蹺課情形仍然頻頻出現。對此,法國近年來採取的方針,便是取消家長的社會補助(CAF,子女每個月蹺課4天半以上者,在校方的通知之下,社會局便終止家長的社會補助金);更嚴重者,法國警局則對家長開罰單(此舉鮮少真正徹底執行)。
對此解決之道,60%以上家長的反應,屬於反對的意見。因為,即使家長要管也很難管,早上出門時,子女表面上去上學,家長何以知道子女卻蹺課一天,沒有去上學(高中生大多自行搭車去上學,不再由父母接送)?大多數家長承認有管教子女的責任,但同時認為家長沒有此義務;換言之,如果子女有蹺課的情形,並不應該將責任完全推給家長。
法國各家長公會紛紛對此提出建議。學子蹺課率高的最大癥結所在,是學子對於學校課程不感興趣,校方以及教師沒有明確傳授學子就學的真正目標。換言之,沒有成功地拉住學子的學習心,導致學子認為上學很無趣,很浪費時間,在此情形之下,校方如何勸誡學子正常就學、如何安排更吸引學子的課程,應該也是解決方法之一,值得教育局加以努力的方針,而非僅將責任推卸給為人家長者。
因此被終止社會補助金的家長憤憤不平地表示,當學子蹺課之際,法國當局是否應該也懲處校方以及教師(諸如凍結校方的教育補助經費)?如果相關人士一起督促學子,是否可以更廣泛地改善學子的蹺課問題?單單家長一方的壓力與努力,勢必沒有與校方同時共同合作的效果來得強,以找出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
留級示警 學著對自己負責
面對此問題,教師工會則提出另一改革之道:當學子在一學年中,蹺課25日以上,則必須面臨「留級」的懲誡。最大的目標,是希望學子自己面對自己行為的後果,而非由家長來面對社會各方的壓力。當學子有被留級的可能性,學子或許會自動減少蹺課的行為以及次數。
除了以留級的方法來改善蹺課的高頻率趨勢之外,法國內政部亦提出其他方法。如果學子在上課時間內,在各商家、超市、咖啡廳、電影院逗留或閒逛,在此前提之下,一旦被警方巡邏到,商家將會被開罰單。內政部的用意是希望學子明白,日後在蹺課之際,將無法在街上閒逛;如果退而求其次地窩在家裡,亦相當無趣,屆時學子將可能選擇乖乖就學。
此法尚未在法國各地徹底實施,其中的反對壓力與實際障礙,為最大的原因所在:商家如何得知進入商店內的年輕人正在蹺課?外表是第一問題所在,很多高中生很早熟,根本看不出來是高中生;其次,高中生的上課時間表各不相同,商家無法得知學子該時間是否在校有課;此外,商家是否有多餘的人力,來清查上門的客戶年齡,一個個察看他們的上課時間表,是否造成其他顧客的不悅……,這些都是一般商店反對的最大原由。對學子而言,如果選擇蹺課,又不能在街上閒逛的話,亦有其他管道來打發時間,諸如聚集在某一同學家,聊天、看電視、看錄影帶等,此舉似乎無法有效減低學子蹺課的比率。
誰該面對青少年犯罪的社會問題
家長連坐 是歧視在作祟?
法國境內,日前發生一起因子女犯罪,家長亦因此被迫搬家的社會案件,該市各民間協會大感不滿,紛紛向市政府抗議,在傳播媒體報導之下,法國境內多數集團亦極力表示反對聲浪。
事件導火線在於一名高中二年級學子,因觸犯毒品走私法,被判刑6個月,該市市長進而取消該家的貧民住宅資格(HLM),在短時間之內,將必須被迫搬家。市長希望提醒各家長以身作則,嚴加管教子女,青少年犯罪的第一責任為家長,如果家長盡到為人父母的管教督促責任,青少年將不會走上勞刑之路,市長亦同時希望藉此改善貧民住宅內的眾多社會問題。
在法國境內,貧民住宅區的房租相當便宜,申請的資格必須家境清寒的家庭,由市政府管理,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郊區,區內以黑人以及阿拉伯人居多,社會問題相當頻繁,因此,常被稱為紅燈區。面對此事實,市長希望社會大眾一改貧民住宅區的昔日印象,此舉讓所有貧民住宅區的居民得知,必須規矩守法,才有權繼續在該區內居住,如果此舉能夠加強所有不肖人士的警決心,該區的社會犯罪率才會明顯減低(事實上,法國執政黨一直對貧民住宅區大感頭痛,各項措施都無法改善區內的社會犯罪率)。
面對此舉,各界紛紛表示不同的意見與觀點:
(1)此事件最燙手之處在於該家庭為阿拉伯籍,市長為極右派政黨(該黨以反外籍人士為最大政見),此舉因而被批評為種族歧視。阿拉伯人工會發言人對外表示,從未聽過法籍學子被判刑之際,該家必須被迫搬家的前例!
(2)事件發生之後,該貧民住宅區的居民,進行一項簽名支持活動,95%的居民反對市長的決策。首先,他們認為該區並無外界以及市長所謂的高社會犯罪問題(吸毒、偷竊、汽車被焚毀等事件),該區清靜地過日子,不知市長何以如此決策。此外,居民認為該戶家人並沒有責任,來替犯罪學子扛下額外的社會壓力。
青少年犯罪年齡層中,並非所有犯罪學子都居住在貧民住宅區內,亦可能有家境富裕的富家學子,如果依照該市長的「邏輯論」,是否家庭富裕的家長,必須被迫轉賣居住住宅?則為貧民住宅區居民所質疑。
(3)該戶沒有經費來搬家,另外找尋廉價的住所,整家人無疑被迫淪落街頭,亦是社會輿論指責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