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漁光情 教育夢 看創意遊學如何救山區學校

═【立報】════════════════════════════

                                  

═══════════════════════《2002/11/08》═════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漁光情 教育夢 看創意遊學如何救山區學校

 

    舊漁光校友的口述歷史

 

【教育小報報】

********************************************************************

  漁光情 教育夢 看創意遊學如何救山區學校

 

一旦廢校,

 

老漁光校友勢必失去童年記憶的依附,

 

開墾的足跡與生態教材也都將淪落荒煙蔓草間,

 

加速萎縮山城社區的文化生活。

 

校長郭雄軍不忍見這幅光景發生,

 

因而發展出茶香撲鼻、自然健康的週末遊學……

 

圖文■實習記者林佳蓉

 

在手機都收不到訊號的坪林山中,有15位小朋友在校長郭雄軍的帶領下,向外界投出信心的訊息。環抱在清爽撲鼻的茶香及豐富的林種資源,漁光國民小學的教學團隊把腦筋動在這得天獨厚的環境上,發展出一系列的創意課程,吸引外流的學童回鄉就讀。

 

科技蓬勃發展,帶動人口向市中心湧入,對漁光國小這樣的山區小學造成前所未有的危機。民國74年,離漁光國小7公里的闊賴國民小學,就因為4名學生畢業,剩下的6名學童被縣政府指派專車送往坪林就讀,等到他們畢業後宣告廢校。山區小學的處境淒涼可見一斑。

 

假日遊學 再現漁光風華

 

有鑒於此,漁光國小今年8月新上任的校長郭雄軍,為了拉近與城市學生的距離,特別想出「假日遊學」的方案吸引學生回鄉就讀,預計明年3月開始實施。除了以該校豐富的景觀生態(如竹柏、蓮花、菜圃、鯉魚池、藥用植物)設計出一系列的遊學單元,還向外延伸到對面5千公尺長的茶園觀光步道以及茶葉博物館。

 

課程的活動方式以週休2日為考量。除了提供市區學生自費去漁光住宿遊學外,通過一連串的考驗後,還頒發遊學結業證書。課程的內容包羅萬象,在校內,他們闢了一條綠色神秘小徑,通往自然生態教學區,裡頭櫻花、茶花、杜鵑花百花爭妍,蟬鳴、蛙鼓、鳥語聲聲不絕。到了晚上,繁星點點的夜空,不僅是大家分享交流的好環境,還可以上一堂隨時令而變的天象星座課。走在菅芒叢旁,說不定剛好有螢火蟲一閃一滅輕靈地飛過呢!

 

隔天早晨7點,做做晨操,趕跑瞌睡蟲後,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朝學校對面的大舌湖茶園、坪林當地著名的茶葉博物館以及生態園區邁進。在這天寬地闊的大自然懷抱中,小朋友可以隨自己的喜好,拾起地上的枯枝,繞上有韌性的藤草,來進行藝術創作。如果嫌玩得不夠,還有森林冒險和大地遊戲等著有人來闖關。

 

漁光國小自民國9年建校,至今已82年,因此校內有兩項歷史見證,一個是國父的百齡紀念像,端正巍峨的坐在石製的粗糙座椅上,左擺著用石頭雕成方形的三民主義,右刻著五權憲法;雖不如國父紀念館的氣派豪華,但持著相同敬重的心,卻是不分遠近的。另一個是民國70年,台北市立天文科學博物館所贈送的三用日晷,用以勸勉學生惜時守時。這兩樣代表性的東西同時對人文和科學加分。

 

倘若能吸引大台北地區30萬名學童中的2%來漁光遊學,將出現6千張的結業證書;又假如其中的1%願意設籍就讀,對漁光來說將增加60名外來學童。在旁的許金佑老師樂觀的說,等到明年底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新店南港地區到這只要花半小時,一但解決了路途遙遠的問題,配合學生對遊學經驗的累積,屆時對招生人數將產生一線生機。

 

積極作為 掀起另一高峰

 

為了縮短城鄉間的教育差距,郭校長還大刀闊斧的提出,小朋友上學6天及每天上8節課的規定。他謙虛的表示:「小學嘛!雖不至於太卓越,但也不會上了國中還跟其他學生差太多,主要會加強在國、英、數這些基本科目上。」E化的腳步有沒有踏到這呢?有的,他們也擁有電腦等硬體設備及英語教學。

 

另一項新政是在九年一貫的多元學習下,漁光國小把腦筋動到自己的校園上,星期六固定有自然課搭配戲劇、直排輪或直笛等特色課程,星期三則是閩南語和枯枝藝術輪番交替著。教材的編排也融入當地的應用,如黃正元老師設計的「茶的饗宴──茶飲料的介紹」中就提到:「坪林鄉是茶的故鄉,這兒有聞名全世界海內外的文山包種茶,請問你知道文山包種茶每年出產的茶有哪些呢?(例如:春茶……)」不僅加深對自身環境的認識,還能儲備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當做假日遊學時的小小解說員。

 

到校就任第三年的自然科學林大成老師表示,「自然」就是要到山裡尋找才有意思!在特色課程中,他透過一些有趣的方式來跟小朋友互動,如「人肉照相機」,意思是由一位小朋友帶著另一位矇眼的小朋友到任何一棵樹面前,然後打開矇著眼睛的布5秒當做快門,接著再綁回去,最後要他們畫下樹的樣子,以這樣的方式融入攝影的原理。類似的課程活動還有像「瞎子摸樹」,同樣是要矇著眼的孩子去找出自己剛剛摸的是哪棵樹,難度似乎更難了點吧?老師說,不會,因為那些小朋友都知道走幾步被帶到哪裡去。藉著這些方式,以身體實際認識這片土地。後續的課程發展,老師打算要小朋友找出這些植物的中英語學名,做成牌子,當做他們的身分證;或者紀錄一些花草植物、綠豆蔬菜等食物的生長過程。種種課程的設計,老師說:「就是玩嘛,培養興趣才較重要!」

 

同是特色課程中的戲劇老師陳守二,由於是第一次上課,因此要小朋友演個東西給其他人猜,有人聯合演字母、有人一起演寄信,其間老師要3個圓圓的小朋友用手指頂著鼻子,猜對了嗎?答案是「三隻小豬」。不同於教授高中生演出情緒的表達,老師得在這些不按牌理出牌的小腦袋中,整理出他們的特質,為他們打造一齣代表漁光國小的戲碼,讓到時候來學校的小遊學生驚嘆不已。

 

問老師要以什麼取向為主?老師說以自然資源方面,記者雙手向外打直問道:「該不會要學生演樹吧?」老師幽默的說:「那也是一棵會動的樹。」充分發揮戲劇的想像力。

 

李秀蓉老師的小學士班是記者打入這所小學的第一站,簡單的4張課桌椅上有3張正在用餐的可愛小臉,他們好奇這個陌生人怎麼會出現在他們教室,記者很慶幸他們懂得「陌生人」這個攸關安全的名詞。相較於都市的教學,老師認為這邊的小朋友多出一種單純和熱心,正印證在記者身上。他們帶記者放營養午餐的碗筷、拉著記者跑遍全校屬於他們各自的秘密基地,有飲水機、洗手台、後山小花圃,他們把自己當作一個秘密,狡兔三窟的等待別人來發現。

 

安土重遷 沒天時人不合

 

教授閩南語課程的許金佑老師本身就是種茶高手,經歷過茶葉的黃金時期,難免還是會對身邊來來去去的人和環境的不可變有些淡淡的感慨。

 

回到民國79年,當時股市曾飆高到1萬3千點過,百業俱興,茶葉熱賣自然不在話下。誰也沒料到民國84年起股市漸走下坡,一些經商失敗的人回來了,重新整理起自己的茶園。有的人想發展有機茶葉,但是一方面成本太貴,二方面因為沒有噴灑農藥,反而被蟲吃掉而不划算。環境的限制,無疑是對茶農的生活改善雪上加霜。

 

因為臨近翡翠水庫,政府嚴格限制水源遭受污染,因此只允許茶農種樹或輕微的土地翻修,要不就被政府徵收。種樹的投資報酬率太低,因為養成一棵樹不是靠3年、5年就可以擺平的,往往需要10年、20年,甚或更多的時間,這中間應該不是靠喝西北風就可以飽的。政府雖然有誠意說要徵收,但也得等政府本身經濟充裕,所以大多還是守著這片土地,靜待時機好轉。

 

有關孩子大了要送往哪就讀?住在坪林街的陳姓家長說到坪林國中,正當記者納悶為什麼沒把孩子送到離家較近的坪林國小,反而送到離家9公里的漁光國小呢?原來陳姓家長把兩個女兒送往不同的小學。就讀漁光國小三年級的二女兒,因為個性開朗活潑,又有校車接送,所以被爸爸放到山上體驗自然。漁光小學畢業,現在就讀坪林國中三年級的黃姓同學說,其實跟坪林小學沒有多大的差距,畢業之後可能會考慮讀綜合高中吧!顯示漁光國小的教學品質是受肯定的。到外面就讀國中的比例高嗎?坪林國中鄭老師表示「很少」,更是與茶農安土重遷的心態相關。

 

曾經有上百位學生的漁光國小,在社會發展條件的牽動下,從民國50幾年每班30名學生的盛況,漸漸衰退到5年前全校剩26名、至今只剩15名學童的情況。郭雄軍非常不忍讓漁光國小淹沒在社會變遷的洪流中,因為一旦廢校,勢必讓許多老漁光校友失去童年記憶的依附,多少開墾的足跡與生態教材都將淪落在荒煙蔓草間,加速萎縮山城社區的文化生活。懷抱著這種疼惜的心,郭雄軍與其教育團隊寫了一篇有關假日遊學的文章,預計出版到其他小學的課文上。秉持著「人文為本、科技為用、自然為依」的3大目標,期待漁光國小能在郭雄軍校長積極的作為下,尋回偏遠小學的春天。

 

 

(回目錄)

 

舊漁光校友的口述歷史

 

老校友陳發老的口述歷史

 

82年前 校舍是茅草搭的

 

在日據時代就讀漁光小學的陳發老先生回憶說,以前都得走上1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現在學校很體貼,有派校車接送;而且以前哪來的營養午餐,都是自己帶裝著蕃薯籤的便當上學。還原以前的風貌,草創時期的漁光還是用茅草搭的呢!等到他兒子上學,才有用紅磚砌成的。

 

 

世代炒茶、種茶為業,家裡掛了大大小小的得獎匾額,陳老公公說:「比賽只是為了好跟中盤商講價錢而已。」回想以前炒茶的克難歲月,陳老先生是用雙手去翻攪那200度高溫的茶葉,雙腳接著進行揉合的動作。從那雙長著厚繭又凹凸不平的雙手,可以看出他對自己茶葉的信心和堅持。

 

在最鼎盛的黃金時期,陳發老先生還特別從頭城僱了20個女工來採茶葉,每個人1天可領1千2百塊,足見當時經濟之富裕,這樣的規模下1天可以採收1百台斤。

 

等到以機器取代人力,要先砸下60萬的成本,有炒、有揉、有瀝乾、脫乾和發酵的機器,不僅加速製茶的作業,品質還不會被破壞。聞著滾茶葉的竹盤,裡面除了茶的清香外,還有一股認真的味道。

 

屹立了82年的光輝榮耀,老漁光陪伴我們走過日據時代與光復時期,它除了是許多老漁光校友的深切回憶,更是這偏遠山區鑿下文化教育的開端。儘管景色依舊但人事已非,安身立命的老校友們走過茶葉曾締造1斤8百元的輝煌佳績,如今卻仍無怨無悔地跟著他們一起呼吸。

 

後記

 

採訪那天既沒颳風也沒下雨,路段竟然發生一小段的坍方,搶救的伯伯就像一隻鼻子靈敏的狗,馬上在第一時間趕來,為這蜿蜒苗條的雙向道,移開她身上斜躺的路樹。看著他賣力的用鋸子鋸著比他腰身還粗的枝幹,記者忍不住想上前幫忙,老伯伯靦腆的說:「免啦!」就好像這一切是理所當然一樣。

 

看著一路上只有簡單的兩條黃線,突然想起漁光派出所前,老人們聊天說的話:「漁光的治安很好,不管發生什麼事,全村都會知道;如果做壞事,到坪林都會被一直追著打。」在他們的心中,每個人都有一把權衡是非善惡的尺,簡單又明瞭;反觀越往山下的路,設限越多,禁行機車、速限50……,只剩警察孤軍奮戰地跟惡勢力搏鬥。

 

 

漁光國小檔案

 

校長:郭雄軍

 

教師:9人

 

職員工:3人

 

警衛:2人

 

司機:1人

 

班級數:國小普通班5班

 

學生數:21人

 

交通狀況:地處偏遠,無鐵、公路大眾運輸工具;可通行大型遊覽車以下車輛。

 

地址:台北縣坪林鄉大舌湖35號

 

網址:www.yugwang.tpc.edu.tw

 

(資料來源/漁光國小網站)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hyouki@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