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媒體小鋪電子報NO.40 █▇▆▅▄▃▂▁╴
2002.11.21

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存在是為了:認識媒體、批判媒體、改造媒體。
從知識與行動中,建造新的媒體生活。
..............................................................................

《小二叨絮》

這期的電子報作了一些「順序」上的改變,也許您會更喜歡,如果
不習慣,記得來信告訴我呀!信箱在最後頭滴...
                     (影印班長)



《硬是NET》

創作者才是數位內容的核心

文/劉昌德

行政院最近畫了一個大餅,在國發計畫「兩兆雙星」產業中納入「數位
內容」,五年內將投資100億元以上經費,並交由包括文建會等跨部會
及產業界共同組成的「數位內容文化委員會」負責統籌。這項政策包含
在開發基金300億元、預期引導總規模1000億元的創投計畫中,對象還
有IC、TFT-LCD、及生化科技等。數位內容文化計畫在這當中的特點,
不只是與文化有關,同時還在於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所說,它比其他
大型科技產業能夠較快展現投資績效。

行政官僚的看法頗發人深省:原來「文化」是一種可以速效的投資。
當然,政府在此所稱的文化,是一種商業化、大量製造的文化工業;
而所謂的「數位內容文化」,主要也只包括網路動畫、甚至網路遊戲
等。政府的政策目標非常簡單,希望在2006年時讓台灣「數位內容」
總產值達到3700億元。至於實際「內容」的文化性究竟何指,並不在
以數目字衡量世界的產官學界人士的考量當中。

與過去放任市場機制扼殺本土文化的狀況相比,政府願意以政策輔導
本地文化產業,無寧是令人欣喜的進展。然而問題在於,這個政策結
合的是以利潤為主要考量的相關業者,我們擔憂其中究竟有多少可讓
本地文化創作者「雨露均沾」,而又有多少是以本土文化為考量的輔
導措施。因此,即使達到了政策目標,可能對於本土文化與文化創作
勞工,反而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舉例來說,計畫核心中的動畫業代表宏廣公司,一直以來是為國外業
者、包括迪士尼等跨國公司代工為主。由於政策並未明確指出將把宏
廣與國內動畫往那個方向導引,如果為求「速效」而仍舊加強業者替
跨國公司代工的能力,如此對於本土動漫畫創作者的創作、以及台灣
文化為本的動畫產製,將沒有太大的幫助。

輔導文化產業的政策方向,一方面應以鼓勵業者投資創作為主,才能
讓本土文化創作者、例如國內的漫畫家間接受惠。另一方面,則應拋
棄以「數位」為唯一補助對象的科技迷思,因為數位內容的創作,仍
必須根基於傳統形式而來;例如,沒有優秀的動漫畫創作者,就不會
有值得期待的「數位」動畫創作出現。因此政策輔助的對象,應該是
各文化產業的創作者,而不單單是數位內容業者,因為創作才是文化
產業的價值所在。



《流行開講》

當減重變成一種暴力

文/魏玓

前兩天實踐大學營養系的同學,在廠商贊助以及公關公司運作之下,
發起所謂「減重糾察隊」活動,在校園裡面「糾察」「過重」的同學
,說服他們加入減重的行列。糾察隊振振有詞地說這是為了同學的健
康,要「把肥胖趕出校園」。眼看著一群「瘦」同學在校園中像圍捕
獵物般地追逐「胖」同學,讓人怵目驚心:「什麼時候,胖變成了一
種罪行?」

大約在十年前,台灣開始出現瘦身、塑身風潮,幾家大型塑身美容公
司以大量的平面和媒體廣告鼓吹特定的美貌標準和美容觀念(1995年瘦
身公司的廣告金額居各項產品之冠)。瞬時之間,許多的女性處於巨大
的外貌標準壓力和焦慮之下,而塑身業者的業績一飛沖天。根據台大
教授張錦華1997年針對高中職學生的調查,有將近四成的受訪者認為
女性有「標準身材」這麼一回事,而35%的學生認為「修長的全身比例
」就是這個好身材的標準。

幾年後,瘦身的觀念和標準更成為台灣社會的「常識」(common sense
),塑身業者退位成為配角,平面與電子媒體積極主動地推出相關的節
目和報導,減重的新方法永遠比其他疾病的治療更受重視(也許唯一的
例外是壯陽藥),名女人高興地公開分享她們的塑身成功經驗。塑身減
重取得無比的正當性,相反的,肥胖和不減重則成為懶惰的代表,一句
「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讓多少女性心驚膽跳、深感罪惡。

另一方面,肥胖甚至直接被視為一種疾病。肥胖固然容易引發某些疾
病,過度肥胖本身也可能是某種身體機能不正常的徵兆,但是畢竟不
能和疾病劃上等號;反過來說,苗條或是瘦身也不直接等於健康。最
近台北市長馬英九提出全體市民一起減重的口號,說是要和市民共同
追求健康,也是一個錯誤示範。

如今,塑身減重甚至取得了「糾察肥胖」----實施某種集體暴力----
的正當性,令人髮指。雖然說外貌美醜在社會中的符號作用及社會效
果,有其深刻的歷史和結構根源,如果我們無法立即去翻轉這套系統
,至少不要成為這套系統的幫兇,是最起碼的道德。再怎麼說,身體
是我自己的,與你何干?主辦這個活動的老師和學生,都應該好好反
省;將不必要的減重觀念糾察出來,才是營養系的師生應該做的事情




《傳工在線》

媒體省錢的怪現象

文/Richard

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開源節流措施,媒體當
然也不例外,只是這波低迷寒流實在太冷,讓各媒體紛紛祭出許多駭
人聽聞的「省錢」絕招,也許這是最後一搏的手段,也許是老闆看準
員工不敢隨意跳槽的惡意壓榨,如果真的是這樣,媒體人還有明天嗎


歸納下來,媒體老闆省錢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一、欠薪
真相電視台、自立晚報在結束營業前就傳出積欠員工薪水的消息,最
常聽到資方的說詞是要員工共體時艱以度過難關,但是員工越是積極
配合,做白工的機會越大,除了明日報之外,勞資不歡而散的主因都
是積欠薪資的問題,而且通常積欠的薪資都是好幾個月,甚至連員工
的勞健保都不願意繳納。

二、減薪
減薪原本是不得已的措施,大部分的手段都是從取消加班費、伙食費
、車資津貼等費用開始,讓員工的實質收入減少,也有公司更狠,直
接減半薪,想想看,一個月三萬五的薪水砍一半只剩下一萬多塊,在
台北怎麼生活?員工當然會受不了而自己離職,既可省員工薪資,又
可逼們離職,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三、遇缺不補
一個企業都有一定的員工流動率,有的離職是因為進修,有的是因為
跳槽,但不論如何,遭逢經濟不景氣,遇缺不補是最常用的手段,不
過這可苦了線上的工作人員,因為相同的工作量,卻由於人手不足,
以致於必須「自願加班」來完成任務,有的企業更單方面取消週休二
日,改回隔週休,勞動條件更為嚴峻。

四、業務外包
為了減少人事成本,許多媒體早將部分業務外包,或另行成立子公司
,藉此規避母公司的優渥待遇,進而減少人事支出,例如印刷廠的員
工以契約工的身份聘用、電視台將節目整個外包給股票節目,這都是
常用的方法,業務外包除了無法讓經驗傳承之外,高流動率也不利留
住優秀的人才。

五、兼職業務
大環境的廣告量縮減,第一個影響到的就是媒體的業務金額,所以記
者被迫要推銷報份、拉廣告,並有最低的額度限制,甚至有媒體集團
通令所有員工推銷關係企業的信用卡,並要親朋好友安裝所屬「固網
」,業績列入年底考績的評判標準。

六、資遣/裁員
我想這是媒體及員工最不樂意見到,因為在資訊社會中,優秀的媒體
員工是企業生存的主要命脈,媒體裁員不僅是企業營運的警訊,也容
易造成反淘汰的效果,亦即一流的人才會及早尋覓新東家,而留下的
通常是競爭力比較差的員工,惡性循環之下,媒體的內容品質會趨於
低劣。

七、補充新血
既然大環境不景氣,為何還有公司願意招考新人?一來可以向大眾顯
示公司營運沒問題,二來透過公開招募新人,因為以原來六七折薪資
雇用人才,可以對舊有員工產生減薪的壓力,並逼迫步入中年的老員
工提前退休,也可以同時進行組織改造。

當然啦!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公司還可能以諸如調動工作地點、調
整職務、調動上班時間等方式來逼迫員工離職,更可惡的是,部分公
司在員工離職的時候還對外放話說是因為「不適任」、「無法跟上時
代腳步」,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可憐的員工除了回家吃自己之外,
還得接受「污名化」的社會異樣眼光。

企業老闆省錢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如果只是一昧的想從降低勞動條
件下手,這樣是不會吸引到優秀的人才,整個媒體環境只會更加沈淪
,也許媒體寒冬是提供資方及勞方一個共同思索未來發展的好機會。

媒體工作甘苦談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dickchen/index.html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

回復閱聽人的公民身份

文/管中祥

雖然教育部才剛頒佈「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教育的政策白
皮書,不過,「medialiteracy」在台灣卻有不同的翻譯與詮釋,有人
稱之為「媒體識讀」,有人翻譯成「媒體素養」,也有人將其定位為
「媒體公民教育」。三者雖然在中文的字義上有所不同,但卻共同強
調透過媒體教育的「解放」和「賦權」,讓閱聽眾從單純的消費者角
色回復的公民的身份與權力。

「消費者」似乎已成為現代社會對「閱聽人」的另一個稱呼。媒體經
營者將觀眾當作是市場,「購買力」成了媒介販賣資訊的準則。閱聽
眾的消費能力越強,媒體越願意提供他要的商品,反之,使用者的購
買力太差,除非特殊理由,經營者通常不會把消費者放在眼裡。

閱聽人也把自己當作是消費者,想像自己能自由市場中,因著自己的
需求與能力主動選擇想要的產品,不僅享有充分的自由,而且還能讓
不喜歡的產品自然消失。只是現實上並非如此,消費者只能在媒體的
提供內容中選擇要或不要;這個或那個,並沒有太多的主動權,媒體
反而會把亂象怪罪給消費者的主動需要。

另一方面,消費者不喜歡的內容未必真的就會在市場消失,例如,有
線電視一些收視率低或常遭批評的商業頻道依然屹立不搖,其原因在
於頻道代理商或系統業者沒有能力或意願提供更多元的頻道,只好以
現有的內容勉強充數,再加上部分壟斷性媒體集團利用這些頻道採取
聯賣策略搭售廣告時段,也使他們得以繼續生存,但這是媒體集團壟
斷造成的結果,和消費者的選擇又有什麼關係?

顯然的,「消費者」大多只能在既有產品中選擇,至多只是「交易」
時的主動,在實際的生活世界裡,不僅難以改變媒體生態,同時也是
被動地參與到資訊的生產過程,自己的意見很難在媒體中展現。相反
的,「公民」卻是積極的概念與角色,公民不但是政治社會的一員,
也是媒體資訊的生產者。讓閱聽人從「消費者」回復到「公民」的媒
體育目,除了是身份與心態的轉換,另方面則是改造媒體的起步。一
但當我們認清使用媒體的目的不在於單純的接收資訊與娛樂,而是透
過媒體認識彼此、共創媒介文化,並且有權決定資訊的生產與內容時
,媒體改造也許會更積極而有力。



《巡行大文山》(三)

小碧潭的Amis

主講:夏聖禮   記錄整理:黃靖嵐

Amis是台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群,而由於近年至都市發展的數量
增加,也產生了所謂的都市阿美族。在小碧潭,亦住著一群阿美族人
,他們在這裡定居、生活,相信離開土地的腳不踏實,不願住進國宅
而寧可忍受不便及自然災害不定時的侵襲;他們不怕自己做不好工作
,卻深受找不到工作之苦;希望能帶給孩童更好的教育環境,卻擔心
失去作為原住民的認同。這是一段關於都市原住民如何在這塊土地上
努力而平凡過活的故事。

‧都市原住民之產生

台灣的阿美族人,散居在東海岸和花蓮、台東兩縣的花東縱谷平原上
,北起花蓮的立霧溪,最南到達屏東的恆春,人口約有十三萬多人,
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一族。由於分布地域遼闊,交通阻隔,各
地區的語言及風俗習慣難免有不同之處。民族學者將阿美族分類為南
勢阿美族、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台東阿美及恆春阿美族,近來因
為阿美族到都市謀生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也產生了所謂都市阿美族
,例如台北的汐止鎮、高雄地區的草衙,以及台中、桃園地區都有他
們的蹤跡。

‧小碧潭的都市遊牧原住民族群

在新店溪與北二高速公路交會一帶,亦住著一群都市Amis;與相隔一
條街的退休國代住宅區不同,在1997年時這裡沒有規劃良好的房舍、
沒有穩定的供電系統、沒有自來水供給,雖然僅是相隔一條街道,但
所呈現卻大相逕庭。

這裡的Amis居住的是所謂的「違章建築」,他們當初為了減輕經濟壓
力,而在尋找野菜的途中發現此塊臨河的區域,憑著多年工地經驗,
自行搭建住宅,而由最初幾戶人家,逐漸擴張至數十戶。居住在此,
不必擔憂微薄的薪資付不出台北寸土寸金的高昂房租,臨河空地亦可
種植果,雖然水電取得困難,但利用買油發電及在數年前集資購買的
抽水機,此項問題亦有所改善。

‧萊茵計畫及水利法造成的拆遷

在基本民生問題逐步解決後,接踵而來的是政府一連串的都市計畫及
水利政策。縣政府自數年前,為了整治河川周圍環境,而推行「萊茵
」計畫,欲建造河濱公園的運動文藝設施及親水空間;另外由於當地
建築缺乏完善規劃,房舍過於相鄰而又欠缺妥善的防火措施,這裡曾
發生幾次大火,造成損傷;另外,住宅聚落過於鄰近水源,亦造成在
颱風季節的澇災問題,及引起是否會污染水源的爭論。而為解決在此
居民的問題及進行河濱綠地開發,在住宅戶普查後,與當時四十餘戶
進行協商,允諾將協助搬遷;但隨著時間流逝,縣政府開始進行搬遷
進入中正國宅的同時,居民的戶數亦有所增加,而超過當初協商時的
四十餘戶;在此縣政府的態度是只願辦理當初協商者,而之後增加的
居民,則不在受理範圍。

符合資格而能搬進中正國宅者,須以承租方式而未能購買,但在工作
不穩定,及在外勞引進後,缺乏價格競爭力而工作機會日益減少的雙
重影響下,一間約莫三十坪的房子,可能住進二戶、近九人,在狹礙
的空間中,除了難以活動外亦難保有個人隱私;且由於為向政府承租
,一但在工作的空窗期,則難以定期繳納房租而有被退租的危機。

‧離開土地的雙腳不踏實

上述為物質性的困難,而在心理層面,搬進如火柴盒般的公寓建築,
居住在高樓而未能「腳踏實地」,亦造成其心理壓力與不安。曾聽過
一位Amis說過:「我們的腳若不踩在土地上,則無法活著。」另一位
原已搬入住宅的Amis,亦因為母親無法習慣高樓式建築,凌空而立的
感覺讓其產生病痛,而一回到原居住地,則病情迅速好轉,亦恢復精
神,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在土地的認同與部落重建、社區營造問題存
在必然相關。土地對他們(特別是老一輩)的意義重大,但此問題在
政府為其計畫住宅時,卻往往被忽略,而僅重視外在物質居住條件。

房舍的概念基於Amis不僅是居住及日常作息的地方,同時亦是個族群
庇護的場所,居住在小碧潭,雖然外在物質條件不便,但是在那裡可
以獲得族群的認同及肯定;在開放式的住宅,居住在同區域的居民是
互相熟識,且生活作息是緊扣在一起,同時吃飯、休憩,居民彼此間
一個緊密地組合體。而至公寓式建築,由於活動範圍有限,加以各戶
房舍分散,欲維持在小碧潭的生活方式是幾乎不可能,而與族群產生
極大斷裂,成為獨立的個體,而喪失原能自族群中獲的的精神庇護,
亦是不安所在。

‧原住民生存權利

原住民過去有山胞之稱,當然,他們不是一開始就居住在山間,而是
二、三佰年來在福州、漳州、泉州的移民及日人的殖民進入後,才被
迫至深山發展,在此值得思考的一點是,他們原本就在這塊土地上生
存,卻為何成為弱勢?而他們所面對的問題究竟為何?我們在這難以
作出全面的說明,但可自幾個面向來觀察:

1. 經濟問題:由於政府的山林政策失當,基於保護的立場而設置數個
國家公園,卻忽視生存其間的原住民,在政府對山林的保護令下,昔
日狩獵、採集、種植的活動受限卻未有配套措施,導致為了生存而必
須離開山林進入都市,卻因為缺乏市場競爭力而僅能從事勞動性工作
,但到現在,由於外勞的開放引進,面對強力價格競爭,亦難維持基
本經濟基礎。

2. 教育問題:在資本主義社會,教育亦成為一種商品。雖然是為了讓
下一代有更好發展而努力工作、遷徙,但處在經濟弱勢、普遍經境狀
況欠佳的原住民,在生活窘迫之下,難以提供下一代和中產階級相同
的教育環境,在資源缺乏之下,孩童被迫在教育體制中佔下位。

3. 認同問題:特別是都市原住民,由於居住在都市,許多傳統習慣由
於搬遷而逐漸消逝;另外在教育上所重視為非原住民的歷史、文化、
語言,而逐漸喪失對於自己族群的認同。近年來,原住民自我意識提
高,主張政府承認自然主權,與恢復部落傳統領域,並引用聯合國原
住民族權利宣言:原住民族享有禁止歧視、文化完整、土地與自然資
源、社會福利與自我統治。要求自由地決定自己的政治地位和自由地
追求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此主張的意義除經濟政治上,亦包含自
我認同的問題,如果政府對於原住民的關係是施予者與受惠者,在自
認為弱勢者,需要關切、保護的情形之下,缺乏對於族群的正面肯定
,自然缺乏對於族群的認同;反之,承認其為自然主權的擁有者,為
這塊土地上最先開發、活動的一群,族群自尊心亦能有所提升,而增
加對於族群的認同感。

原住民在都市的生活及發展可以多面向多角度探尋其存在的意義,很
多可以著墨的題材,而讓我比較感動的是原住民認同自我的追尋並肯
定其與一般人無異地平凡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本文為世新大學「媒體識讀」之「文史傳播組」上課內容,同時刊
登於「台灣立報」、「街頭報電子報」)

●街頭報電子報:http://mychannel.epaper.com.tw/channels/c/h/chdvp/content.htm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
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裏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
價與共用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