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12/03》═════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媒體識讀與文史工作的結合
文史與社區發展議題的思考──咱兜在十四張
◎ 來去紫禁城
中國考研
********************************************************************
◎ 媒體識讀與文史工作的結合 文史與社區發展議題的思考──咱兜在十四張
在新店的民生路,
位於十四張的一大片稻田中,
有幾座古厝聳立其間,
它們屬於劉氏家族所有,
其中的「廣文宅」又被稱作「三落」。
講者■夏聖禮
紀錄整理■王冠棋
前言
華夏文明以儒家思想為主要的道德規範。不管是平常的待人接物,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儒家」的哲學都是最大的依靠。
在儒家哲學中,家庭與氏族往往占據了生命中最核心的價值,遠遠凌駕在個人的生死榮辱之上;易言之,當我們要完整了解某個地方區域的今昔時,一個地方大家族的歷史與文物就是最好的憑藉。
在大坪林地區的劉氏,就具有這樣舉足輕重的角色。
除了80%大坪林土地曾經為家族所擁有之外,在十四張劉利記派下的族人,對地方的貢獻非凡。舉凡指南宮、大豐國小、南強中學的建立,以及擔任大坪林圳的管理委員等等,家族們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見劉氏家族的興起,乃至於今日的繁華漸落,皆同步紀錄著大坪林地區,以及大新店地區發展的歷史軌跡。
劉氏家族的崛起與劉廷玉
劉氏祖先於西元1750年前後由福建安溪山坪來台,落腳於景美的十五份,後再分移至新店的大坪林一帶發展。在經歷約莫百年之後,劉氏家族漸漸在台灣史以及中國近代史當中嶄露頭角,而扮演劉氏家族興起的關鍵人物──劉廷玉,也在這個時候出生(西元1846)。
劉廷玉是清末秀才,同時也是新店大坪林十四張一帶劉姓望族的後代。在清末,中國內憂外患頻傳的多事之秋,他跟隨著大時代的浪潮而崛起。
劉廷玉當時協助來台擔任巡撫的劉銘傳經略台灣,並在中法戰爭中防守暖暖、大水窟一帶有功,而後又辦理有關屈尺地區原住民教撫的相關事宜,與當地的原住民頭目達成開墾文山地區的協議,設立撫墾局於屈尺,同時招募業者在屈尺與桶坪之間墾植茶葉。另外,劉廷玉也在當地設立教育所,為在地的教育事業投注心力。
「三落」的象徵
在新店的民生路,位於十四張的一大片稻田中,有幾座古厝聳立其間,它們皆屬於劉氏家族所有,其中的「廣文宅」又被稱作「三落」,為一2進4護的宅院,往往被認為特別具有文史價值。
之所以特別具有文史價值,乃是因為劉廷玉曾經在此居住。從外觀的建築設計到內部陳設,皆可看出劉廷玉身份地位的不凡。
另一方面,從「三落」所呈現出的精細工藝技術中,我們也彷彿看到了中國的清朝帝國文明,在大坪林十四張地區的重現。
更重要的是,劉氏家族本身的歷史,在大坪林地區的發展脈絡中,原本就是絕對不可能缺少的一部分,而劉氏一族的光芒可以說都濃縮在劉廷玉,這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中。如今昔人已乘黃鶴去,留下的居所值得我們懷念,更富有在地歷史地位的實質意義。
都市計畫下的文化資產
劉氏家族的古厝「三落」與其週邊環繞將近8、90公頃的寧靜田園,歷經百年至今仍在,和大新店地區這20年的發展呈現明顯的對比。
大新店地區在80年代中後期之後,由於台北市的地價飆漲,導致大批中產階級以及新興的科技產業向北市週邊郊區尋求住宅及發展空間。新店、永和、板橋等地區,皆成為台北市內城擴張之後,承載通勤人口的衛星城鎮。
可以想見,為了容納大量湧入的人口,整個台北市近郊的城鎮都歷經了新一波的都市計畫,而劉氏家族的古厝似乎也不能夠倖免。
雖然先前由於地方派系與政經勢力的交錯,使得劉家古厝以及週邊的田園,得以遠離侵擾而暫時歇息;但是都市化所帶來的再結構力量,似乎容不下這座百年古厝的悠然自得。
2002年以後,這片農地,以及劉氏一族所擁有長達百多年的歷史見證的三落厝,恐怕都將消失。
「三落」因氏族而生、也因氏族而殞落?
如果把都市計畫當作古厝即將消失的外部因素,那什麼是相對的內部因素?
其實只要擁有所有權的族人們,願意將這棟「三落」提報為「古蹟」,並且交由政府公部門加以認證並通過之後,這棟百年老宅就可以被留下來,同時運用公費來加以翻修,而劉氏一族位於十四張附近的古厝,也可以藉由古蹟保存來納入整體規劃,使這片園地成為「古蹟文史園區」。
但是這樣的想法卻為家族人士,特別是持有所有權的族人所不能接受;他們大多認為:古厝目前對他們而言已是一種承受不起的負擔了,裡面早就沒有什麼人住,他們希望政府的都市計畫快快將這片土地徵收,能夠讓他們不要再為此事煩心。
在「三落」族人(持有所有權者)不願意提報為古蹟的前提下,政府也無能介入使其成為古蹟。我們發現,氏族力量受到歷史巨流的貫穿,早已失去原本緊密的認同,因此當氏族的重要象徵物──「三落」──面臨消失危機時,理性目的與思維方式取代了情感認同的層面。
是否有利可圖,跨越了大家族的百年歷史回憶以及保留在地歷史見證的契機,而這難道不值得我輩加以批判反省嗎?
古蹟的存在意義與反省
從「三落」的故事,我們可以很清楚的體認到,這座古厝早就不僅是劉氏一族的私人財產。
先不提建築物本身的藝術價值,它的象徵意義是大坪林地區,乃至於北台灣的先民開發史,滿清末年的中國、台灣在國際舞台的展現過程,以及一個後代幾千人的大家族藉其飲水思源、弔念祖先以維繫傳統等等豐富多元的意義。
如果單單只以「私人財產」視之,恐怕就會流於刻板且視野不足。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政府公部門在都市計畫以及古蹟維護的相關法令上彈性不足、思考不夠周密,才導致今天這種「退步」的古蹟維護模式。
建議與感想
在從事這次紀錄「三落」的工作時,目標主要是放在「三落」這座具有古蹟價值的建築,如何在政府部門相關政策的被動、保守風氣之下,失去立足的空間。
但進行拍攝的過程中,我們才發現,三落厝的族人才是古蹟保存能否成功的關鍵。
政府目前的法令,是以建築所有人的同意為前提,才能進行古蹟維護與認定,因此「人」便成為我這次紀錄十四張劉氏古厝「三落」的主體。但是「人」也是需要交流溝通的,因此我現在覺得或許住在那兒跟僅存住在三落的族人會有更好的交流。
在紀錄拍攝的時候,我建議以2人的作業組合為佳,並不需要一組攝影班,這樣比較不會給對方(被紀錄者)壓迫感。
當拍攝的對象不合作、不讓你拍攝時,有一些不同的思維方式要用上,用點小技巧使得你的作業順利是需要的,當然這完全是站在紀錄者誠摯善意心態下的作為。
另外,各位若要進行古蹟維護的文史紀錄課題時,紀錄片相信是比較具有衝擊力的,它容易讓人涉入紀錄片所想要表達的情境。
在課題上,我認為劉氏家族仍有許多的空間可以讓各位涉入,因為這個家族歷史很長,同時跟在地的連結也相當緊密。
當各位在進行拍攝時,要將焦點集中,不要太過於龐雜,問題的關懷必須明確。雖然不一定成功,但是相信透過各位努力的「過程」,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互動之下所流露的情感、所建立的關係,還是能夠使人感動的。而結果如何?三落厝是否留下來了?則非我們能力所及的了。
◎來去紫禁城
中國考研
莘莘學子齊頭向北大仰望,
從四面八方蜂湧而來,
造成一股無以名之的壯麗之美。
也就是這麼多的希望和氣魄,
終於造就了北大,
也造成了北大之所以為北大了。
文■魏宏晉
又到了中國大學研究所報名考試的季節,在北京大學校園裡,我幾乎每天都會碰到幾個前來報名問路的莘莘學子。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如果能擠上北大,代表著前途見到了曙光。
寒窗苦讀 只為進北大
為了這改變人生命運的考試,他們可能已經準備了好幾年.他們會提前數個月到北京來,也許就租個3百人民幣1個月的小床位窩著苦讀,沒有書桌、櫥櫃等長物,支撐意志的就是無比的決心。
熬過了冬天,四月就是上戰場的時候,等到6、7月放榜,榜上有名雖不比鯉魚躍過龍門,但也前途一片看好;至於不幸名落孫山的,為了長遠的未來,有決心的就來年再戰吧!
為什麼能夠考上北大會有「翻身」的效果呢?這要從傳統與現實兩方面來說。
傳統上,中國就是重視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甚至平天下,都要靠讀書而被政權認同,才能取得晉身階,這樣的觀念在現在的中國更是被深化。
中國經過數十年的動盪,文化大革命時代迫害讀書人,造成國家整體倒退的慘痛經驗,讓現代中國人更相信:只有透過努力讀書,才可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而能夠在13億人當中,進入全國最高學府的北京大學就讀,這不單證明了個人的實力,更表示了品質的保證,所以大家就拼命來擠北大了。
不過,如果只靠聲名取勝,北大也不過就是個北大而已,真正天縱的英才,就算放到西藏大學,他也還會是個被矚目的焦點。北大成為中國學子心目中的聖殿,除了它的學術實力外,最重要是它位於中國的首都北京。
北京在中國經濟的地位雖稍遜於上海,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希望能落戶在北京城裡,以獲取較佳的生活條件與發展的可能性。
然而,中國實施嚴格的戶口制度,人民不得自由遷移,戶口不在北京,就算能在北京找到工作,但永遠還是個「黑戶」。
「黑戶」意味著在這城市裡得不到生活保障,沒有保險、小孩不能上學,甚至三不五時官方來個戶口大檢查,隨時有被遣送回原籍的危險。
一般人要取得北京市的戶口,根本比登天還難,但是北京市政府特別為高級知識份子開了一個窗口,規定凡在北京市的大學裡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只要能在北京市找到工作單位,包括其配偶與小孩就能夠取得北京市的戶口。
這幾年來,中國的土博士數目越來越多,高等學校研究所年年擴招,一般博士在北京要找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了。相較之下,還是北大招牌有保障,所以就是這個博士戶口的規定,成了讓北大研究所競爭激烈的重要因素之一。
台灣學子 探路者日增
除了中國本地考生競爭激烈外,這些年考北大研究所的台灣學生也逐年增多。今年(2002)被北大研究所錄取的碩博士生約有50位,估計明年會更多。
就我所知,現在待在北京準備考試,甚至先隨班附讀的台灣人,就不下10位,而這只是我剛巧碰上的數字而已;其他認識或不認識來諮詢我考試資訊的,也已經不下10位了。
以這樣的數目估算,明年來北大就讀研究所的台灣學生,若再成長為百人,其實也不會讓人吃驚的。
台灣學生來北大的動機,當然和中國學生不會太相同。當然,部分人也是衝著它的名頭來的,然而北大名氣雖大,說有多了不起,那倒也未必,校長許智宏就坦承,北大離世界第一流大學還有50年的差距。因此想在北大做出一番轟轟烈烈學問的,恐怕是要倍增努力才行的。
然而,具有同文同種優勢的台灣學生到中國留學,目的很少就是侷限在學校的「學問」上,大家方向雖不同,多了解這塊在21世紀被矚目的廣袤土地,以尋找機會和可能性的心思,卻是一致的。
全心治學 別處沒有的
抱著沒有偏見的眼光比較與看待,台灣學生在這裡能夠學習到的東西,是要比其他國家的學生來得多。
北大整體學術水準雖然離世界水準有一段距離,但那多是制度落後,以及一些不必要政治干擾所造成的;若談此間多數老師和學生作學問的態度與企圖心,我看是絕對已經達到先進的水準。
比如說,儘管資訊相對落後,但是世界先進的課題,如生物科技、超導等,這兒也都在做;文科方面,不只小而專的題目做,他們還勇於做整合性的大題目,並試圖提出新架構與見解,其氣魄確實令人佩服。
北大學生的用功是傳統了,校園、宿舍裡處處可見捧書閱讀的人;和同學或老師見面,除打點屁、開場寒暄,大家多會圍繞學問的話題打轉,很少例外。這是我在其他國家學生身上很少見到的特質。
中國,尤其是現代的中國,儘管還有許多令人生氣且無奈的地方,但它是深沉迷人的,比如北大的校風與師生就是。這也是中國在經過瘋狂與動盪的數百年後,卻還能維持不墜,繼而重生向上騰飛的生命韌性由來之處。
莘莘學子齊頭向北大仰望,從四面八方蜂湧而來,造成一股無以名之的壯麗之美。而也就是這麼多的希望和氣魄,終於造就了北大,也造成了北大之所以為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