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小鋪電子報NO.43 █▇▆▅▄▃▂▁╴
2002.12.12
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存在是為了:認識媒體、批判媒體、改造媒體。
從知識與行動中,建造新的媒體生活。
................................................................................
《小二叨絮》
智邦的訂報平台新首頁,你可以看到《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專屬版面,也可以到那兒幫小鋪打分數,或者參與討論。網頁就在:
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
「南方電子報」成立了新的BBS,大家可以到那兒逛逛,挺有意思的。
就在:bbs.esouth.org
(影印班長)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
解決壟斷才能解決問題
文/管中祥
ESPN代理權的爭議已經轉向國家是否應該介入市場管制的討論,有學
者認為,目前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規模太小,不合經濟效益,以致業者
要求ESPN降價以符成本,因此主張取消有線電視的分區限制,並以分
級付費的方式使其合理經營。
分級付費是可能解決價格爭議的方法,但實施之前有其條件。首先,
以目前有線電視垂直整合的經營型態,不論是頻道、代理、系統早以
淪於東森等少數資本集團之手,財務狀況複雜曖昧,購片交易其實只
是左手與右手的互換,到底是否真如其所宣稱的「不符成本效益」,
實在讓人一頭霧水,因此,財務透明化是讓閱聽者能夠甘願改變收視
習,同意分級付費的第一步,換句話說,業者及主管機關有必要清楚
交代目前有線電視的錯綜複雜的股權關係,以及實際的成本與利潤分
配。
其次,分級付費所造成知識差距也是不可忽略的問題,頻道分級必須
以國民實際的消費能力為考量,將大多數的頻道劃分為一般觀眾有能
力負擔的基本頻道,才能減少因經濟能力而產生的資訊鴻溝。
然而,分級付費只是一種方法,解決壟斷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事實上
,有線電視的壟斷導致的無競爭正是衝突的癥結,垂直整合使得頻道
無法選擇代理商,水平整合導致觀眾無從選擇系統,最後讓獨霸的電
視霸權毫無忌憚地對非集團內的頻道與觀眾予取予求,這正是不合理
的市場。
過去有線電視產業型態與現今已有差異,目前的分區制度有檢討的必
要,不過業者提出取消劃區限制的作法,卻將使壟斷更為嚴重,同時
影響地文化的保存與再生,因而,維持地理及行政區域的區分仍有具
意義。一方面,雖然電信產業已漸整合媒體平台,但目前有線電視仍
有地方媒體的特質,另方面,近年來不論政府或民間在社區總體營造
及地方文化產業的實踐上,都有必要將有線電視視為地方意見溝通與
文化交流、保存的介質,不能輕易降格為單純的跨國或全國性節目的
轉播工具。
如何解決系統經營規模限制與打破壟斷性的媒體結構,是國家不可推
諉的責任,兩者兼顧的作法便是在有線電視地方特質的前提下重新調
經營區域,例如,依實際經營規模需要減少台北縣原有的8個經營區域
至2-3區,但國家必須透過強制釋股、不對稱管制、聯合經營限制等方
式保証競爭,同時提高特種基金比例作為地方公共頻道所用;另一方
面,則修改公司法有關交叉執股等規範並強化公平法之落實,以減少
因有線電視壟斷所帶來的不公平競爭與閱聽人傷害。
《流行開講》
生產和流通一樣重要
文/魏玓
二十一世紀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媒體整合巨人,結合「新媒體」與
「舊媒體」的美國線上時代華納(AOL-Time Warner),近來憂喜參半。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儘管最近華納出品的《哈利波特》第二集電
影創造票房佳績,另一預期賣座巨片《魔戒》第二集電影準備接棒演
出,而包括《六人行》等熱門電視影集也繼續維持高收視率,但是「
新媒體」部分的美國線上卻一再出現營運危機。
當初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的結合,許多觀察家都認為前者代表的新媒
體活力,將推動停滯不前的後者。目前看來這個預測顯然是完全錯誤
。近來美國線上的網路訂購者不增反減,廣告收益也不如預期。內部
預估美國線上2002年的稅前提列收益十七億美金,到2005年時將僅剩
八億三千萬。
面對這個狀況,公司高層的最重要策略,卻是讓當初認為應該是負擔
的舊媒體部門,反過來當作火車頭。時代華納擁有大量的電影、電視
節目、印刷和有聲出版品庫存,以及持續不斷的生產力。這些「內容
」才是讓消費者願意付費訂購「管道」(寬頻網路服務)的最重要誘因
。因此美國線上將充分利用姊妹公司的「內容」資源,讓整個公司扭
轉乾坤。
不過,如果我們要就此結論,說文化產業裡最重要的是內容的生產,
而不是傳播管道的擴張,倒也太過急躁。如果沒有建立已久的「舊媒
體」流通管道,像是電影發行、電視節目銷售,以及唱片發行的網絡
,時代華納的內容產品(先不論內容的品質和意涵)不但無法獲得巨大
的「交換價值」,也無法建立和提高其「使用價值」。網際網路與寬
頻等等新媒體管道,也終將有一天變成某種意義上的舊管道,也就是
成為同一批內容產品的不同流通出路。對於所謂的媒體整合企業來說
,這才是真正的「總體效果」(synergy);而對媒體環境來說,內容與
管道的真正整合也意味著資訊多元性降低的憂慮將愈來愈真實。
在討論台灣影視產品發產困境問題時,有人認為諸如播映配額和系統
管制並無效果,因為沒有「好」的本地內容產品。然而一旦有「好」
的產品,卻面對無處可流通的困境,同樣是徒然。美國線上時代華納
的例子,雖是跨國大企業的壟斷之道,卻也可以給我們另一種啟示。
內容和流通管道,其實一樣重要。
《硬是NET》
網咖命運大不同
文/劉昌德
各國網咖的外貌或許大同小異,但由於使用者對這個空間的堅持與策
略不同,因此各地網咖的命運也就不一樣。舉例來說,台灣的網咖一
直無法擺脫「網路電動玩具店」的形象,而受到政府以「特種行業」
加以管制;另一方面,西班牙的網咖卻在網路運動者正確的抗議策略
下,得以免除政府的不當管制,讓青少年繼續保有上網的權力與空間
。
西班牙的馬德里地方政府,原計畫修改規定,將網咖視為「賭場」來
管制。根據這項修法,馬德里的網咖將因此成為青少年的「禁地」;
而調查顯示,約有20%的西班牙青少年,透過網咖電腦連上網際網路。
如此一來,將大大損害青少年上網權益。另外由於馬德里是西班牙首
善之區,所以修法一旦通過,可預見其他地方政府都將起而效尤,讓
全國網咖都淪為賭場。
因此,在一個名為「網路龐克」(Cyberpunk)網站的號召下,當地的
網路使用者展開抗議,訴求「讓下一代擁有上網權利」。這個網站除
了在網上散發訊息、發動連署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已經認識到網
路的抗議活動,絕對不能單靠網路這個虛擬空間。因此網路龐克著手
組織支持者,開始動員準備「挨家挨戶」說明請願活動,希望在現實
世界中擴大民意基礎。
果然這樣的動作取得了效果,馬德里地方當局上個月底宣布放棄這項
修法計畫。過去西班牙網路運動者也曾經發起不少抗議活動,但多限
於網上的虛擬動員,因此成效不彰;例如西班牙政府就在近期不顧網
路上的反對聲浪,要求所有的商業網站除了購買網站名稱之外,還得
再跟政府註冊。因為不管網上的抗議有多強烈,只要沒有擴散到實體
世界,對以選票為唯一考慮的政客來說,就還構不成壓力——畢竟,
網路使用者還是選票中的少數。
過去台灣網咖的使用者面對地方政府的管制條例,首先無能把網咖空
間從「電玩業」扭轉回「網路接近使用」的場所,所以只能任由政府
與業者在「離學校方圓幾公尺」的枝節問題打轉;其次只在網路上發
發牢騷,也就無法對官僚體系形成任何壓力,制訂真正合乎需要的政
策。網上訊息傳布的快捷與方便,讓許多網路運動者忽略了實體世界
才是抗爭重點所在;跨不出這一步,往往就註定了運動訴求的失敗。
《傳工在線》
地方新聞的生態
文/Richard
日前由於南下支援高雄市長選舉轉播,而有機會與南部的大學同學聚
首,談談彼此的工作心得,同時逐漸瞭解到地方記者不為人知的一面
。
以前就曾經聽其他在南部跑新聞的同學說,地方記者彼此間的感情會
比較好,而且常常會互通有無,不像在台北,因為記者多,競爭又激
烈,同業間的感情比較淡。其實只要出了台北,除了台中、高雄有幾
組記者輪流應付之外,多數電視台在各縣市通常都只有一名地方記者
,而這個記者除了要身兼文字、攝影,還要當駕駛,在繁重的工作情
況下是難以應付所有的突發事件,而同業間相互支援的情誼在此時就
顯得非常重要。
我的同學畢業沒多久就返回南部家鄉服務,並在當地的有線電視系統
台當記者,有一天寒流過境,凌晨警察局通知所有電視台記者說公園
裡凍死一名流浪漢,由於當天太冷,記者都懶得出門,於是大家就講
好不發這條新聞,結果一位無線台的記者沒被通知到,隔天他就莫名
其妙地發了一條「獨家新聞」,事後他還向其他人抱怨為何晚上沒通
知到他,害他晚上為了跑這條新聞而沒能睡好。我想這是因為類似的
社會新聞每天都很多,而電視台在有限的的時間之內會優先抽掉死傷
少的災難新聞,所以地方記者只要不漏掉大新聞就可以安枕無憂,或
是大家輪流「值班」跑新聞,再將新聞互通有無,否則單靠地方記者
一個人的力量,是難以面面俱到。
也許多數人會認為地方記者是墮落的一群,可是在地方人力明顯不足
的情況下,要一個記者同時顧及地方的黨政、社會、文教、司法等路
線,恐怕是很不切實際,這還是記者有上班的前提之下,若遇到記者
休假,那要誰來跑新聞?這時也只有同業會伸出援手,台北的總公司
只是薪水單上的一個名詞而已。
由於台灣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各類資源都聚集在台北,這也
導致地方新聞常常會被邊緣化,加以公司有意無意的忽視,都很容易
讓地方新聞產生種種弊端,而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這也是
目前待解的難題。
媒體工作甘苦談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dickchen/index.html
《巡行大文山》六
地方家族與文化資產保存議題的思考
主講:夏聖禮 紀錄整理:王冠棋
「咱兜在十四張」這部紀錄片已在11月底完成,目前尚未對外發表,
如果安排得好的話,我將在元月份辦個十四張研討會,在研討會中放
映這部作品,期待大家指導!
為了在世新大學「媒體識讀─文史傳播」課程中與同學們有個針對地
方家族對地方發展探討的議題,我先在課堂上放映了此片,也有個小
小的討論,以下就是此次探討的重點文章。
華夏文明以儒家的思想為主要的道德規範,不管是平常的待人接物或
者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時,「儒家」的哲學都是最大的依靠。
而在儒家的哲學中,家庭與氏族往往佔據了生命中最核心的價值,遠
遠凌駕在個人的生死榮辱之上;易言之,當我們要完整了解某個地方
區域的今昔時,一個地方大家族的歷史與文物就是最好的憑藉;在大
坪林地區的劉氏就具有這樣舉足輕重的角色,除了80%大坪林土地曾經
為家族所擁有之外,在十四張劉利記派下的族人對地方的貢獻非凡,
舉凡指南宮、大豐國小、南強中學的建立以及擔任大坪林圳的管理委
員等等,家族們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見劉氏家族的興起與開展
乃至於今日的繁華漸落,皆同步紀錄著大坪林地區以及大新店地區發
展的歷史軌跡。
●劉氏家族的崛起與劉廷玉
劉氏的祖先於西元1750年後由福建安溪山坪來台,落腳於景美的十五
份,後再分移至新店的大坪林一帶發展,在經歷約莫百年之後,劉氏
家族漸漸在台灣史以及中國近代史當中斬露頭角,而扮演劉氏家族興
起的關鍵人物-劉廷玉也在這個時候出生〈西元1846〉。
劉廷玉是清末秀才,同時也是新店大坪林十四張一帶劉姓望族的後代
。在清末,中國內憂外患頻傳的多事之秋,他跟隨著大時代的浪潮而
崛起;劉廷玉當時協助來台擔任巡撫的劉銘傳經略台灣的相關事宜,
並在中法戰爭中防守暖暖、大水窟一帶有功,而其後又辦理有關屈尺
地區原住民教撫的相關事宜,與當地的原住民頭目達成開墾文山地區
的協議,設立撫墾局於屈尺,同時招募業者在屈尺與桶坪之間墾植茶
葉,另外,劉廷玉也在當地設立教育所,為在地的教育事業投注心力
。
●●「三落」的象徵
在新店的民生路,位於十四張的一大片稻田中,有幾座古厝聳立其間
,它們皆屬於劉氏家族所有,其中的「廣文宅」又被稱作「三落」,
為一兩進四護的宅院,’往往被認為特別具有文史價值,而之所以特
別具有文史價值的原因,乃是因為前述劉氏家族的重要人物劉廷玉就
曾經居住在此宅。從這棟住宅外觀的建築設計到內部陳設皆可看出當
時劉廷玉身份地位的不凡,另一方面,從「三落」所呈現出的精細工
藝技術中,我們也彷彿看到了中國的清朝帝國文明,在大坪林十四張
地區的重現;更重要的是,劉氏家族本身的歷史在大坪林地區的發展
脈落中原本就是絕對不可能缺少的一部分,而劉氏一族的光芒可以說
都濃縮在劉廷玉,這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中。如今昔人已乘
黃鶴去,所留下的居所恐怕是更值得為我們所懷念,以及更富有在地
歷史地位的實質意義。
●●●都市計畫下的文化資產
劉氏家族的古厝「三落」與其週邊環繞將近八、九十公頃的寧靜田園
歷經百年至今仍然存在,和周邊大新店地區這二十年的發展呈現明顯
的對比。大新店地區在八零年代中後期之後,由於台北市的地價飆漲
,導致大批的中產階級以及新興的科技產業向台北市週邊郊區尋求住
宅及發展空間;在這個時間點上,新店、永和、板橋等地區皆成為台
北市內城擴張之後,承載通勤人口的衛星城鎮,可以想見,為了容納
大量湧入的人口,整個台北市近郊的城鎮都歷經了新一波的都市計畫
,而劉氏家族的古厝似乎也不能夠倖免,雖然先前由於地方派系與政
經勢力的交錯,使得劉家古厝以及週邊的田園得以遠離侵擾而暫時歇
息,但是都市化所帶來的再結構力量似乎容不下這座百年古厝的悠然
自得,2002年以後這片農地以及劉氏一族所擁有長達百多年的歷史見
證的三落厝恐怕都將消失。
●●●●「三落」因氏族而生、也因氏族而殞落?
如果把都市計畫當作是「三落」古厝即將消失的外部因素,那麼什麼
是相對的內部因素呢?其實這棟聳立百年的房子,只要擁有所有權的
族人們,願意將這棟「三落」提報為「古蹟」,並且交由政府公部門
加以認證並通過之後,這棟百年老宅就可以被留下來,同時運用公費
來加以翻修,而劉氏一族位於十四張附近的古厝也可以藉由古蹟保存
來納入整體規劃,使這片園地成為「古蹟文史園區」並結合多種豐富
的意函於其中。但是這樣的想法卻為家族人士,特別是持有所有權的
族人所不能接受;他們的意願大多認為:古厝目前對他們而言已是一
種承受不起的負擔了,裡面早就沒有什麼人住在裡面了,他們希望政
府的都市計畫快快將這片土地徵收,能夠讓他們不要再為此事煩心。
在「三落」族人〈持有重要房子所有權者〉不願意將「三落」提報為
古蹟的前提下,政府也無能介入使其成為古蹟。在這樣的過程中,我
們發現了氏族力量在歷經百年之後,受到了歷史巨流的貫穿,早已失
去了原本緊密的認同,因此當氏族的重要象徵物-「三落」面臨消失
危機時,理性目的與思維方式取代了情感認同的層面,是否有利可圖
?跨越了大家族的百年歷史回憶以及保留在地歷史見證的契機,而這
難道不值得我輩加以批判反省的嗎?
●●●●●古蹟的存在意義與反省
從「三落」的故事,我們可以很清楚的體認到,這座古厝早就不只是
劉氏一族的私人財產了,先不提古厝的建築物本身的藝術價值,它的
象徵意義所承載的是大坪林地區乃至於北台灣的先民開發史,滿清末
年的中國、台灣在國際舞台的展現過程,以及一個後代幾千人的大家
族藉其飲水思源、伄念祖先以維繫傳統等等豐富多元的意義,如果單
單只以「私人財產」視之,恐怕就會流於刻版且視野不足了,但是在
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看出政府公部門在都市計畫以及古蹟維護的相
關法令上的彈性不足,思考不夠周密,才會導致今天這種「退步」的
古蹟維護模式。
●●●●●●建議與感想
在從事這次紀錄「三落」的工作時,目標主要是放在「三落」這座具
有古蹟價值的建築,如何在政府部門相關政策的被動、保守風氣之下
,失去立足的空間;但是進行拍攝的過程中,我們才發現三落厝的族
人才是古蹟保存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為政府目前的法令就是必須以建
築所有人的同意為前提,才能進行古蹟維護與認定,因此「人」便成
為我這次紀錄十四張劉氏古厝「三落」的主體,但是「人」同時也是
需要交流溝通的,因此我現在覺得或許住在那兒跟僅存住在三落的族
人會有更好的交流。在紀錄拍攝的時候,我建議以2人的作業組合為佳
,並不需要一組攝影班,這樣比較不會給對方(被紀錄者)有壓迫感,
而當拍攝的對象不合作並不讓你拍攝時,有一些不同的思維方式要用
上,用點小技巧使得你的作業順利是需要的,當然這完全是站在紀錄
者誠摯善意心態下的作為。
另外,各位若要進行古蹟維護的文史紀錄課題時,紀錄片相信是比較
具有衝擊力的,它容易讓人涉入紀錄片所想要表達的情境,而在課題
上,我認為劉氏家族仍有許多的空間可以讓各位涉入,因為這個家族
淵源很長,同時跟在地的連結也相當緊密;而當各位在進行拍攝時要
將焦點集中,不要太過於龐雜,問題的關懷必須明確,雖然不一定成
功,但是相信透過各位努力的「過程」,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互動
之下所流露的情感,所建立的關係,還是能夠使人感動的,而結果最
終如何?三落厝是否留下來了?則非我們能力所及的了。
(本文為世新大學「媒體識讀課程」之「文史傳播組」上課內容,同
時刊登於「台灣立報」、「街頭報電子報」)
●街頭報電子報:http://mychannel.epaper.com.tw/channels/c/h/chdvp/content.htm
《長知識.作運動》
【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專題討論會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簽訂後的九年──
時間:2002.12.21(六)下午2:00—5:00
地點: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四樓(台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主講者:金寶瑜(美國底特律市Marygroove學院經濟系教授)
◆活動簡介: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
)是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在1993年底簽訂、1994年實施的一個自
由貿易協定,使得在北美製造的產品可以享有關稅優待。北美自由貿
易協定使美國跨國公司可以更自由地利用加拿大的自然資源以及墨西
哥的廉價勞工,並且可以不必付出環境保護的成本。
在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墨西哥大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工人激增至超過總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墨西哥的空
氣污染程度比以前增加了兩倍,且加工出口區內的畸形、無腦胎兒、
流產率也大幅上升。
台灣正擬和美國簽訂台美自由貿易協定,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惡果
正可以作為我們的前車之鑑。金寶瑜教授將詳細解說北美自由貿易協
定簽訂的背景、其重要內容、以及簽訂九年後產生的種種情況,來幫
助我們了解何謂自由貿易協定,並讓我們思考我們是否要受這樣的自
由貿易協定。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
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裏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
價與共用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