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社論】知識與生活化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12.18

 

───────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知識與生活化

 

【左右看】我政府贈美蘭嶼獨木舟

 

【教育小報報】

 

******************************************************

【社論知識與生活化

 

緣於對僵化與記憶性知識的不滿,如何「活化知識」或將知識與生活結合,便成了教改的主訴求之一,同時更明文載入成為「國中生基本學測」與九年一貫課程的目的。然而卻因為眾家教師對於知識生活化的理解各有差異,因此在指派學校作業或段考出題時,經常造成許多爭議。由於知識的生活化是這一波教改中相當重要的核心概念,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就這一主題進行更多的探討。

 

知識生活化的最基本認識應該是在於:如何將學校授課中所觸及的各種知識應用在生活的經驗裡,同時,由於生活經驗本身並沒有明顯的學科分化,因此知識的生活化也牽涉到了知識或學科之間的統整。換句話說,教師們所致力的,是在知識和生活經驗之間求得一個介面,使學生得以運用知識去解釋生活現象,更進一步的,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去改善生活。

 

然而知識的生活化在其具體實踐過程中,卻經常被操作成為「向生活看齊」,例如,在不久前發生學生作文程度與能力低落的爭議時,便有教師或學生主張,「白話文就是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語言」,因此流行在青少年之間的用語、刻意的錯別字,甚至網路語言、符號等,都可以被運用在作文之中。這樣一種認識,並非是知識生活化的原意,反而是知識向生活投降,使知識失去了引導生活的意義,甚至將使得知識的成長停滯。相同的例子還有許多,例如便有許多教師認為「腦筋急轉彎」式的題目也是一種「生活化」,因此出現了類似「漱口水:猜一數學名詞(即『函數』)」這樣的題目;而以網路上所流傳的笑話做為出題構想者更是比比皆是。

 

知識的生活化原本的立意,乃是在於企圖恢復知識和生活之間的互動與相互辯證的成長關係,然而跳脫了過去那種記憶性的僵化知識傳授窠臼之際,卻又落入另一極端,誤以為「我所經驗的生活就是知識」。此一現象至今雖未見憂心教改者提出檢討建言,但影響所及,恐怕將比各種教改措施更為深遠,若不能及早釐清並予以適當界定,知識水平的降低即將是不可避免的嚴重後果!

 

(回目錄)

 

 

【左右看】我政府贈美蘭嶼獨木舟

 

【左看】達悟民族的悲哀

 

范天新

 

達悟民族的悲哀是什麼?這個答案十分簡單,又十分複雜。簡單地說,悲哀來自於壓迫。哪些壓迫呢?太多了,說不完,只能舉一個最具體的例子:被堆置在蘭嶼的十餘萬桶核廢料。

 

試問:全世界有哪一個少數民族的窄小棲地被放入十餘萬桶核廢料之後,還能完整地保有尊嚴、保有文化、保有生存?又有哪一個真正尊重少數民族的政權,會在縮首迴避巨大的民族與階級壓迫之餘,卻還敢放言空談重建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自然生態、人文景觀以及「國際級文化觀光環境」呢?

 

是這個政權,懍於美國軍火核電壟斷資本和美國政府的要脅,繼續興建核電廠,製造核廢,絲毫不顧在「核廢家園」中,逐一罹癌逝去的達悟族兄弟姊妹們!是這個政權,一方面言之鑿鑿要落實「非核家園」,一方面卻不顧達悟族人的反抗,決意要用盡一切手段續租蘭嶼土地充作核廢料暫貯場!

 

諷刺的是,這個政權如今還把達悟族人的智慧結晶當成親善贈禮,獻給強逼我輸入核電的美國!諷刺的是,獲贈此珍品的新港博物館所在地,正在建造最新的核子航艦!

 

難道,在統治者的壓迫下,強權的博物館將是達悟族人唯一的歸宿嗎?(社會工作者)

 

 

【右看】南島文化的榮耀

 

溫育和

 

達悟族是台灣南島民族當中,少數還保有航海習慣的一族。不僅其歲時配合著飛魚的捕撈時節來計算,其遠近馳名、被俗稱為蘭嶼獨木舟的「拼板雕舟」,更展現出台灣南島民族的海洋文化高超而細緻的造船工藝水平。

 

「拼板雕舟」的主結構是以番石榴樹幹所結成的龍骨構成的,舷板則是由21塊至27塊不等的木板所拼接而成。為了防止船身滲水,達悟族人並利用搗碎之後的樹綿,塗佈在舷板與舷板之間的接縫處。尤其令人驚嘆的是,整艘大船在製造過程中,竟然完全不需要用到任何一根釘子。

 

達悟族人的拼板雕舟,無疑是一項足以讓台灣人民在國際舞台上引以為傲的文化成就。這次我政府能代表台灣人民贈送蘭嶼達悟族拼板雕舟予美國新港海事博物館,對提高台灣文化的國際能見度而言,應當具有正面作用。一如當年澳洲政府重新肯定澳洲大陸上原生的毛利族文化的作法,不僅將其傳統文化推向國際,成為澳洲文化的獨特標誌,更增進了澳洲的國際形象、光耀了飽受壓抑的毛利民族。

 

對台灣原住民而言,新政府的一小步,同時卻讓台灣的南島民族文化走出島嶼、航向世界,憑添一份新的榮耀。(文化工作者)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 hyouki@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