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新媒體革命時代 ──當媒體素養教育進入學校大門時

═【立報】════════════════════════════

                                  

═══════════════════════《2002/12/23》═════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新媒體革命時代 ──當媒體素養教育進入學校大門時

 

【教育小報報】

********************************************************************

   新媒體革命時代 ──當媒體素養教育進入學校大門時

 

實習記者林曉薇專題報導

 

「黛安娜王妃是怎麼死的?」在一場談媒體環保的課程中,主講者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余陽洲突然丟出這個問題,只見一個高中生馬上直覺地回答:「狗仔隊!」

 

民國86年8月31日英國黛安娜王妃因車禍猝死,之後,台灣的兩大平面媒體中國時報與聯合報,都以頭版頭條加上全版的方式處理。余陽洲老師指著圍繞狗仔隊報導的報紙,標題上說:狗仔隊殺了黛妃。就在事隔兩年之後在88年8月31日報紙的國際新聞版角落,刊出法國警方調查終結,證實黛妃是因司機酒醉駕車及涉嫌嗑藥而導致車禍身亡,因此事後沒有任何一名新聞記者遭到起訴。

 

台灣新聞頻道設立的密度高居全球之冠,在廣電基金會去年年底對我國3至18歲青少年所做的收視行為調查當中也發現,近7成的受訪者每天都看電視,自媒體獲得資訊逐漸成為大家生活的重心,因為媒體的引導,閱聽人會關心遠在歐洲的新聞;因為媒體的報導方向,在黛妃已逝世超過5年的今天,許多人還是直指狗仔隊是元兇。

 

今年8月,我國教育部推出全亞洲第一本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提供未來媒體素養教育結合九年一貫課程施教的目標與願景,也顯示台灣的媒體素養教育將進入正式學制的意義。

 

 

 

 

*捍衛精英文化 媒體教育之始

 

媒體教育在國外已行之多年,最早其實是源於英國「捍衛精英文化」的概念。

 

30到60年代電影、廣播、電視相繼問世時,大眾媒體文化被視為是降低過去精英藝術層次的不入流文化,社會上開始產生辨識「好」東西的行為,他們相信,優秀的精英文化能與時間並存,同時淘汰低級的大眾文化,所以,早期的思想背景與現在談論的媒體教育概念有所不同。

 

進入大眾媒體大量湧入、銳不可擋的70年代,尤其當傳布精英文化的教授者本身也在大眾傳播環境下成長的時候,大眾文化的正面價值開始被正視,學習自我區辨資訊的能力,取代了捍衛精英文化的權威性。

 

到了70年代後期,由於「批評主義」及「文化教育」的蓬勃,素養教育產生相當大的變動。首先是從批評理論中找到對「批評」的深度了解,因此,破除過去教育不斷複製主流價值(有權階級的意識型態)的框架,開始反思媒體品味判斷的準則在哪?

 

另外,文化研究的題材「回歸人間」,從前看電視被認為是不入流的,現在也可以當做研究的主題。正因如此,媒體教育得到很好的支撐點,之後英國學者也以此為媒體素養教育的基礎。

 

*認識媒體 使用媒體

 

目前,全球媒體素養教育共同的趨勢是觀念越來越普及,而內涵越來越因地制宜(本土化)。我國的媒體素養教育大部分皆承襲英國的核心概念,不過,在白皮書中特別放進「傳播公民權」也就是「接近媒體使用」(access to media)的概念,成為一大特色,「因為這是這塊土地最匱乏的!」吳翠珍教授如是說。

 

由於先進國家的媒體與人民較具備這方面素養,所以這正是我國媒體教育特別要強調的地方。吳翠珍提到:「就像公園一樣,每個人都可以進去join它,而且它要準備好讓每一個人進去。」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教授管中祥表示:「『傳播公民權』簡單來說,即是每一個人都有利用媒體發表意見的權利,當你想說話的時候,可以聯絡媒體來拍你。」然而,很多民眾不知道有這樣的權利。

 

管中祥同時強調:「媒體素養教育絕對不只是表面的『認識』、『解讀』媒體,更重要的目的,在於教育閱聽人不再成為被動的資訊消費者,而是要成為主動的媒介使用者。」

 

不過,吳翠珍說,當這樣的概念傳達出來之後,也一併點出了兩個須克服的問題:一是技術門檻的跨越,有關單位必須提供媒體技術層面的支援,幫助主動閱聽人熟悉資訊產製過程;二是公共領域的開闢,使公共意見發表有放置之處。

 

目前有線電視台雖有依規定規劃,但是皆因商業考量未曾真正實踐。唯有兩者都健全了,「傳播公民權」的概念才能更有效的被落實。

 

 

 

* 非關道德 只論品味

 

正如白皮書中所言:「若稱媒體為第一教育體制並不為過」,媒介與學生的關係已比學校教育更靠近,因此,教育部宣佈媒體教育將列入九年一貫課程,也有計劃地深入中等、高等,甚至社會教育。

 

然而,媒體教育並不存在於任何一個教育體制中,它不是一個科目、一堂課,甚至沒有標準的評量方式,這樣的教育不是單方面的價值判斷,而是由了解媒體與個人的關係,自行進行資訊多元化的解釋論述。

 

正因媒體素養教育是從個人切入而非施教者,所以,老師不是知識的給予者,而是協助學生了解媒體與個人社會的關係與給予影響多元論議的可能。吳教授闡明:「媒體素養教育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品味問題,道德與品味是兩件事。媒體教育若訴諸道德判斷,可能一句話就結束了!」不能以老師的品味去取代個人的品味,而是經由交互論述逐漸產生出公共的品味。

 

 

 

*隨時隨地 機會教育

 

早在教育部之前,有些老師或校方已經帶著這樣的觀念對媒體教育下了功夫。目前在台北市國中任教的陳老師,擔任二年級導師時就要求學生看社論,並回家與家長一起討論當週國內外大事,再利用每週班(週)會時間安排討論活動,和學生互相交換意見。

 

另外一位在台北縣崇林國中教歷史及公民教育的陳老師,利用吃午餐的時間與班上學生一起看新聞,當學生針對新聞議題展開討論時,陳老師就會從中引導學生多方面思考,順便列入公民教育課程的教材。

 

關於媒體的影響力,目前就讀數理研究所、之前也是國中導師的孫老師體會很深:「學生一早來學校,話題總是圍繞著昨天連續劇的劇情進展。」於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需要先於學生從媒體吸收大量的資訊,了解他們的語言、思考模式,在學生面對媒體時便可適時提出導引,隨時實踐媒體教育。

 

然而,還有許多的老師在自己也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顯得戰戰兢兢。台北市萬芳高中學務主任廖碧雲認為,其實老師因應未來教學不用恐慌。教材鬆綁、課程自主是目前教育多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即便過去,也曾有新科目的加入,況且媒體教育不是單純的科目教育,它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堂課的討論,與生活無所不在。

 

萬芳高中每週都有半天的時間開闢教師時間,老師們會交換教學方法或校外研習心得,也會共同討論教案。藉由這個方式,可以使教授者應對沒有標準答案的媒體素養教育,並收到最顯著的成長成果。

 

廖碧雲對媒體素養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的結合大表贊同,她還特別強調要加強相關的法治教育,因為法治是整個社會行為的準則。未來,廖碧雲希望教育部在推動媒體素養教育進入校園時,能提供完整的教材資訊,最好由教授者親自參與教案的製作,那麼,對於媒體產製過程與識讀的引導都會更有心得。

 

 

 

*「別小看我」 要觀眾變聰明

 

公共電視製作的「別小看我」,是國內唯一以媒體素養教育理念為核心的節目,以國小高年級兒童至國中青少年為目標對象,目前已經播出52集了。

 

當初接下這個計劃時,製作人鄧潔參考過所有國內外的媒體教育節目,發現它們都缺少讓孩子喜歡看的趣味。然而,「別小看我」選擇以國小5、6年級及國中的學生擔任小記者,讓孩子成為節目主體、參與各種體驗,以他們的眼光,多元呈現他們自己的聲音。

 

就在今年,這個節目獲得今年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和「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的雙料肯定,更抱回第六屆亞洲電視節的「最佳兒童節目獎」,揚名國際。

 

然而鄧潔表示,這樣的節目不會因為獲獎而在整個媒體生態中造成多大影響,因為這是媒體大環境的生態問題。「『別小看我』要做的是讓觀眾變聰明,培養對媒體鑑賞的高品味,看電視就會變得較理性,自然而然淘汰惡質的節目及頻道。」

 

「別小看我」身負媒體機構執行媒體教育的重任,目前已用政府編列的預算製作「『別小看我』媒體教育互動教學手冊」,附上節目菁華濃縮而成的光碟,贈送給有需要的團體和學校,作為教師九年一貫課程的教材。

 

 

 

*掌握現實 執行不僵化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靄玲,對公部門在實行媒體教育上提出幾項建議:「不要脫離現實,要掌握時勢,適應科技與社會動態日新月異的腳步,如果把媒體教育當一個科目來教,白紙黑字化,馬上就會落入僵化的迷思中;另外,要懂得傾聽。在上位的人要去傾聽基層的聲音,才能了解什麼是執行上真正需要的。」

 

3年前,富邦接下教育部「媒體探索列車」的列車長工作之後,在媒體教育的路上已成為民間團體的龍頭。她說,民間團體的優勢就在迅速的動員能力,不若公部門因公文傳送等繁瑣的行政程序而曠日費時,所以她們扮演資源整合的角色,如今,樂見媒體教育將深入學校教育中,相信這會強化它對大眾的影響力。「未來,只要是媒體教育還需要我們,我們都樂意再繼續推動,因為學校教育不足的地方,總是還有社會教育可以彌補。」

 

 

 

*專業養成 無可取代

 

日後,經由媒體素養教育的訓練,全民都將具有辨識解讀資訊的能力。反觀傳播相關科系學生,將來在專業的學習上該具有什麼樣的能力與定位?吳翠珍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回答:「家裡的媽媽都會做菜,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到五星級大飯店做菜。」

 

她說,專業就是專業!大學要培養的是專業的「準備」,傳播專業要準備的是一套更有系統的知識,以及對議題涉入的深度,「我們不是要剪接才學剪接,而是為了訓練視覺美學和詮釋而學習它。」專業要尋求的是通達事理、看事物的縝密思考及遠見,這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

 

 

 

*別再作不知水的魚

 

傳播大師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說過:「我們不知是誰發現水,但肯定不是魚發現的。」暗喻魚就是人,水就是媒體所提供的環境。

 

人們每天生活在媒體創造的資訊環境裡卻對它的影響毫無所覺,可能直到現在發現黛安娜王妃車禍的真相,發現想吃漢堡腦時中便會不自覺地浮現麥當勞,才意識到影響如何的深入,所以,「思辨媒體」相信將會是未來每一位公民必修的課題。很多閱聽人在反制媒體的行動上直接選擇拒看,余陽洲教授搖頭說:「資訊社會的成員無法離開獲得資訊的管道。正如魚無法離開水。」唯有集合眾人的力量,以各種形式,例如:電話批評、網站留言、寫信投書等作為向媒體單位反映,才是最積極有效的辦法。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hyouki@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