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媒體小鋪電子報NO.45 █▇▆▅▄▃▂▁╴
2002.12.26

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存在是為了:認識媒體、批判媒體、改造媒體。
從知識與行動中,建造新的媒體生活。

............................................................

《小二叨絮》

媒體小鋪電子報在智邦生活館的首頁:
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
那兒有討論區,也有投票哦…
(影印班長)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

與誰共舞?

文/管中祥

又有一個媒體監督節目要誕生了,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與東森集團旗下
的廣播電台ETFM,15日起聯合製播「媒體目擊者」節目,探討目前台
灣的諸多媒體亂象。

這並不是台灣第一個媒體監督節目,地下電台時期便有專門性節目對
媒體現象提出批評,1995年,記協才剛成立,就曾在超視播出由李永
萍、馮賢賢主持的「媒體怕怕」,之後也曾在台北電台及TNT電台開闢
媒體觀察節目,類似的節目還包括環球電視的「媒體搞怪」、民視的
「頭家看媒體」,以及媒體觀察基金會先後於台北之音、台北市政電
台與教育電台製播的廣播節目。可惜的是,除了少數與非營利電台合
作的節目外,大部分都因收視不佳而停播。

就如同台灣媒體批評團體一樣,雖然有這麼多的監督節目,但對媒體
環境的影響力卻總是有限,一方面是因為台灣民間監督團體或節目大
多著眼於內容批評,忽略根本的制度改造,再加上這些團體大多採取
「道德勸說」,缺乏積極的對抗行動與法律制裁力量,也使得批評團
體格外疲累。

在商業媒體中批評媒體本來就是一種尷尬,特別是台灣媒體不具反省
力的特色,更無視於內、外的論斷。但對於媒體監督團體而言,這種
作法不僅能夠在主流媒體批評媒體,並且是直接又能壯大聲勢的方式
。更弔詭的是商業媒體也會在不影響收視、沒有對其正面批評的情況
下,願意提供時段,以顯示其廣納百川的宏大雅量。因此監督團體就
必須在矛盾中求生存,何時會停播?批評時該如何拿捏?則成了這類
節目擔心的問題,當然,這也影響了火力與效力。

這樣矛盾也可能降臨在記協與東森的合作上,事實上,台灣近年來各
類的媒體問題幾乎和東森脫離不了干係,不論是所有權壟斷所造成的
無競爭、無選擇、無多元的市場環境,或者,先資遣舊人再招募新人
以節省成本的手段,以及為刺激收視而播出的腥煽內容,件件都是東
森的代表作,有趣的是,這些也同時都是台灣記協與目擊者雜誌曾經
批判的行徑。

台灣記協未來的尷尬不言而喻,當批評的對象就是東森時,一但衝突
發生,是該為能繼續播出而收手?或是堅持原有的理念勇往直前?將
會是記協最大的考驗。不要忘了「馬妞報報」殷鑑不遠。



《流行開講》

男性的魔戒,單調的電影

文/魏玓

繼《哈利波特第二集》之後,眾所矚目的續集電影《魔戒二部曲─雙
城奇謀》接著在全球推出,同樣席捲各地電影院。根據報載,各國首
日總票房收入達4200萬美金,是「首部曲」的兩倍,在歐洲許多國家
都打破了首日票房紀錄。「首部曲」的預算一億九百萬美金,全球的
電影院票房收入約五億美金。「二部曲」的預算略減為九千四百萬,
但預估票房收入並不會比第一集遜色。

還記得今年初「首部曲」在台灣以破紀錄的96個拷貝聯映,這回「二
部曲」拷貝數再增加到119個,許多多廳戲院幾乎將所有的放映廳排映
這部電影,嚴重壓縮了其他電影的放映空間。「二部曲」受到如此的
「優惠」,究竟好不好看?或者問,至少有沒有比第一集好看呢?

我的答案是沒有。當然,我想有很多人不同意(至少,跟我一起在電影
院中,對許多大場面特效不斷發出「嘖嘖」讚嘆聲的人不會同意)。不
過我有我的理由。

就《魔戒》系列擅長的特效來說,「二部曲」顯然比「首部曲」還要
更上層樓。小至以電腦製作出來,栩栩如生的人物「咕嚕」,大至這
集最引起討論、震撼感官的「聖盔谷大戰」,都充分展現出好萊塢特
效技術的超高水準。不過,對於原本就以這些特效元素為主要訴求的
電影來說,續集在這方面的表現進步,已經變成了理所當然,帶給觀
眾的衝擊也就不可能像初看第一集時那麼大。因此,單是這方面的技
術性進步,顯然是不足的。

撥開華麗的特效外衣,能夠感動觀眾的還是劇情和故事。可惜的是,
「二部曲」在這方面並未能有所突破,還是沿襲第一集那種毫無來由(
至少沒有什麼說服力)的男性情誼和片面強調的陽剛氣概(男精靈也和
男人類講義氣!),從頭到尾不斷的殺、殺、殺。據說,「二部曲」中
導演傑克森特別加入了原著沒有著墨的男女戀情,讓亞拉崗、精靈公
主和洛汗國王女兒伊歐玟談起三角戀愛,試圖沖淡過重的陽剛味。問
題是,這些溫柔美麗的女性像是著了魔般地愛戀著亞拉岡,而伊歐玟
在片中耍了幾劍想要加入殺敵,也不值亞拉岡一笑(最後伊歐玟還是沒
能上戰場),這種情節骨子裡其實還是不折不扣的大男人主義;其實這
也正意味著電影內容的貧乏與單調。





《硬是NET》

個人工作者的「彈性」焦慮

文/劉昌德

衣著輕便的都會型雅痞,帶著一台筆記型電腦,在異國風光的咖啡館
中敲下自己的靈感,然後插上電話線連上網路繳交作品後,幽雅地啜
一口香濃的咖啡。這是媒體建構出來的個人工作者--過去習稱為SOHO
族--的刻板印象。在這形象的想像背後,是以為科技的進展,能使勞
工擺脫辦公室的拘束與長官的監視,在彈性的地點與時間,依照個人
喜愛的步調,享受彈性工作的樂趣。

不過個人工作者的處境,畢竟與電視偶像劇天差地遠。以電腦軟體工
程師為例,根據美國加州大學社會系的一份實地的調查研究指出,他
們的工作條件並沒有因為彈性工時與工作場所而提升,反而是由於同
儕之間強烈的競爭、以及無時無刻籠罩在期限將屆的壓力下,使得他
們在孤獨的環境中不眠不休地工作。這份調查形容這些個人工作者的
勞動條件,跟「十九世紀的工廠黑手相似」。

更有甚者,在如今經濟不景氣的陰霾當中,這些個人工作者還必須擔
憂飯碗隨時可能不見。同樣以這些電腦軟體工程設計師為例,網路達
康的泡沫化之後,高科技產業裁員動作不斷,讓他們飽受工作權不保
的威脅。這股趨勢並沒有緩解的跡象,美國ISP市佔率最高的AOL預估
明年的網路廣告與電子商務等收益將大幅減少50%,因此在近期計畫將
要再裁員上百人。裁員風不斷,使得美國加州矽谷所在地的Santa Clara
郡,失業率從2001年1月的1.7%、攀升到2002年10月的7.9%,是1983年
以來的新高點。

同時,在當今所謂「十倍速時代」中,電腦軟體工程師由於身處科技
進展的核心,還得不斷地進修與自我培訓,才能夠跟上技術革新的腳
步。而在包括行動電話與網路等通訊器材普及之後,他們雖然沒有朝
九晚五的限制,卻變成隨時都得待命,長官或客戶一通電話或email就
得馬上開始工作,而成為每天二十四小時、每週七天的「彈性」工作者


從個人工作者的處境來看,或許部分處在金字塔頂端的菁英工作者--
例如明星作家、或大牌軟體工程師等--能夠享有科技的彈性便利。但
對其他大多數的勞工而言,網路等科技或許消解了工作場所、使他們
成了無辦公室的工作者,但是原有的工作壓力卻隨著科技伸展進了生
活每個角落。個人工作者這場科技美夢轉眼成空,只剩下焦慮無所不
在的夢魘。


《傳工在線》

有線無線的差異

文/Richard

相信有許多電視人都會抱怨生不逢時,在我們入學時恰逢傳播業蓬勃
發展,但熬到畢業找到工作的時候,卻遇到媒體環境最為惡劣的時期
,即使好不容易擠進人人稱羨的無線電視台,但在營收一年不如一年
的情況下,也只能苦等寒冬過去。曾經有朋友問過我,何不跳槽到有
線新聞台?我只能說,有線電視台也好不到哪裡去。

眾所皆知台灣的有線電視普及率高達八成,與其他國家相比,這個比
例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就連美國也望其項背,但這是「訂閱」有線
電視的比例,至於系統內頻道的普及率,則還需視各地區而定,舉例
來說,A是有線電視頻道,但是在各地區有線電視系統不一定都有的情
況下,即使有相當高九成的普及率,八成乘以九成僅得七成二,亦即
一百台電視裡只有七十二台看得到這個頻道,不過無線電視頻道的普
及率則是百分之百,因為就算沒有裝有線電視,還是可以透過架設天
線來接收訊號。正因為如此,AC Nielsen的收視率調查母體都是裝設
有有線電視的收視戶,但卻忽略了沒有裝設有線電視的另外兩成收視
人口,間接影響到收視率調查的準確性。

另外,有線電視多是專業頻道,諸如新聞、財經、綜藝、戲劇、電影
等,不像無線電視台是綜合頻道,收視人口多元,一個廣告可以涵蓋
各類階層的閱聽人,這也是一般針對普羅大眾的廣告都希望主打無線
電視台的原因。

對基層的從業人員來說,無線電視台因為有相當的根基,即使現今面
臨不景氣,但是公司的變化相對於有線頻道來說是比較緩和,而且其
工作型態與環境較容許員工在職進修,如果在有線電視台,早就被操
翻了。

一位在新聞台當主編的同學就說,雖然他目前的月薪有六萬元,但是
一天工作十三個小時的上班時間讓他也感到吃不消,這還只是沒有重
大新聞事件的時候,若遇到大事,就更別想回家了。他預計再待個三
年,等錢賺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換工作,否則現在年輕還可以這樣
撐,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這樣的工作環境只會讓他喪失健康與婚姻、
家庭。

如果早一點讓我知道新聞傳播工作的狀況與條件,我想我不會再走這
一行了。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dickchen/



《鬥陣相挺》

重建區民族學院—南投縣暨台中縣原住民部落教育中心

91學年度秋季班聯合成果展

夏末秋初,我們灑下第一把種子
在原生的土壤裡,吸取部落的養分與長者的智慧
冬盡春來,我們想與您分享萌芽的喜悅!

成果展時間:2003年元月4日 9:00 ~15:30
成果展地點:牛耳石雕藝術公園(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四段1號)
成果展流程: 9:00 - 10:00 入場
10:00 - 10:30 開幕式
10:30 - 12:00 秋季班結業式頒獎
12:00 - 13:30 傳統美食班聯合美食展
13:30 - 15:30 成果展


※費用:牛耳石雕藝術公園門票每人80元 (優待票)、美食餐卷每張義
賣100元
◎ 指導單位: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主辦單位:台中縣政府、南投縣政府
◎ 承辦單位: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洽詢電話:049-2421167
重建區民族學院 敬邀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
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
價與共享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
媒體小鋪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