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新聞稿第030號 注意防治亞洲棕櫚象鼻蟲 亞洲棕櫚象鼻蟲為台灣棕櫚科作物的新害蟲,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呼籲花農加強注意防治。可以五種藥劑44.9﹪陶斯松乳劑 (ChlorpyrifosR)、44﹪大滅松 (DimethoateR)、40.64加保扶水懸劑 (CarbofuranR)、9.6﹪益達胺 (ImidaclopridR)、10﹪福瑞松粒劑 (Phorate R),除福瑞松處理外,其於藥劑防治效果均佳。於田間防 治則以40.64%加保扶水懸劑 (Carbofuran)效果最好。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表示,亞洲棕櫚象鼻蟲於民國86年10月間被發 現在彰化縣田尾鄉為害棍棒椰子,隨後於12月間又陸續在台北縣三峽 、八里及深坑等地之黃椰子上發現其為害。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於民國 87 年2月於屏東縣鹽埔鄉及高樹鄉之黃椰子上亦發現此蟲之蹤跡,因 此推測本蟲很可能已分散至台灣西部各地 (目前除花東地區尚未被發 現)。 該蟲原產於菲律賓群島,於1976年曾在日本沖繩縣之棍棒椰子上 被發現,然並未受到重視。直到1993年11月此蟲再度被發現亦能為害 甘蔗,已成為當地甘蔗之主要害蟲,並造成相當程度的危害,必須採 取防治措施,才能避免經濟損失。 由實驗室研究亞洲棕櫚象鼻蟲之生活史得知,該蟲飼養於25℃恒 溫下估計一年約有1-2世代。在田間調查發現此蟲危害黃椰子之莖幹 尤甚,特別在潮濕地區容易發生,其發生消長隨季節與寄主植物而異 。田間調查黃椰子受害情形發現,每年5-9月為發生高峰期,此時大 多以成蟲出現,而12月至翌年之4月發生密度較低。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指出,至目前為止,分布於台灣的亞洲棕櫚象 鼻蟲族群並未於甘蔗田有大發生的現象,但其具有危害甘蔗潛力,甚 至以甘蔗園做為孳生源,待甘蔗收穫後,再遷入棕櫚科作物園危害之 可能性。因此,在甘蔗田及棕櫚科作物園,監測亞洲棕櫚象鼻蟲棲群 動態是必須加強重視的。本場持續密切注意此害蟲之發生消長,掌握 監控其擴散,以免造成甘蔗及觀賞切葉棕櫚科 (包括檳榔、椰子... 等)鉅大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