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12.31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廢除高職的教改意義
【左右看】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
******************************************************
【社論】廢除高職的教改意義
在教改的眾聲喧嘩中,又傳來一個新的改革項目,教育部即將廢除高職,改成綜合高中。
台灣的普設高職,可以追溯自1970年代、當閻振興先生擔任教育部長時。當時,正值台灣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經濟盛行時期,需要大量具有一些知識的廉價勞工。高職高工的普遍設立,正因應這個需求而出現。
長期以來,台灣國中生畢業後,升學者約有7成進入高職或五專,進入普通高中者反而僅占3成左右,正是這種產業政策下的教育狀態。這樣的教育資源佈局,雖然成就了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卻受到許多教育者的批評。將教育定位、從屬於經濟成長需求的做法,等於是將教育化約為技職訓練。本質上「教育被工具化」了,失去了建構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教育素養。許多人更把近年來台灣社會的亂象、社會公義的不彰,全都歸咎於台灣教育的工具化,而亟思加以改革之。
可以這麼說,近來台灣的教育改革,其背後的一個潛在動力,便是在於革除過去教育的工具主義成份;而國內高職教育具有濃厚工具主義色彩,顯然就成了近年來台灣教改的一個重要面向。不久前,前行政院教改會召集人、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又再度主張廢除高職,正說明教改者這種潛在的重要意向。
我們也贊同教育不應淪為經濟建設的工具,我們甚至擔心,所謂廢除高職,仍未盡褪工具主義的思維。因為,經建會的人力資源規劃早就主張,為因應台灣產業升級,高職畢業程度已不夠就業需求。若不是經建單位有此主張,教育學者的理想主義呼籲能否得到政客們的青睞,實不無疑義。因此,廢除高職是否真能回歸教育的本義,仍有待觀察。如果教育不能根除工具主義思維,則所謂的廢除高職,不過是將過去技職訓練提升到大學層次,本質上還是進行訓練職場上的螺絲釘,不同處僅在於,現在是高科技職場上的螺絲釘罷了!
教育改革不能以這種形式的改變為目的,必須落實到教育內涵,教育為誰而教,以及教育是否賦予學生了解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我們不反對形式的改革,但更期待內容的改革。
【左右看】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
【左看】戳穿泡沫就業方案
鄭谷雨
北、高市長選後,正當媒體狂炒賄選和總統大選新聞時,扁政府丟出了700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宣稱要創造11萬個就業機會。在解決失業問題的大纛下,在野黨也只能就程序問題虛弱無力的開罵,對實質內容似乎有不知如何檢討之感。
其實,民進黨政府所謂的就業方案,連凱因斯主義式的就業政策都談不上,不過是以低薪的臨時性工作來搪塞失業民眾,再以「先求有、再求好」的說辭建立其正當性,所要的也只是失業率數字的短暫下降,以利後年的政權保衛戰。更具欺騙性的是,當扁政府不斷推出各種泡沫式就業方案時,卻又鼓勵企業合併,對企業大規模裁員、推動勞動彈性化的動作,只是睜隻眼、閉隻眼;同時,大力推動公營事業私有化、人力精簡、委外經營等,不斷消除正式、穩定的工作機會,加加減減後,失去工作崗位的人數還比不上新增的工作機會,何況許多就業人口還是臨時性、非充分就業的勞動者。
在這危機年代,能真正有效解決失業的辦法,就是將一切工作崗位在全體勞動者、失業者中重新分配,以縮短工時來創造就業機會,也才能改變高失業與長工時並存的荒謬體制。只是,具有自由經濟世界觀的執政與在野黨,是沒可能走上此途。新的出路,只能由勞動者自己實踐!(社運工作者)
【右看】選舉花招 民粹政治
林國斌
2004總統大選,剩下不到15個月,當北、高市長選舉揭曉,即是總統大選開跑之時。因此,不論執政黨、在野黨,他們的一切動作只需從選舉角度來看,就能對之有充分的理解。查賄也好、自清也好都是如此。只不過有無執政資源,還是有天壤之別。
同樣是賄選疑雲,在野黨能做的只是道歉、開除、停權、辭職等,身為執政黨就能運用司法檢調單位展現「改革決心」和「魄力」,搞不好還能塑造幾個政治明星,為該黨衝鋒打拼。除了政治秀場外,社會經濟議題也是選舉的重頭戲,尤在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失業議題本是在野黨主打的好素材,只不過,坐擁行政資源的執政黨可是眼明手快,先祭出700億就業大餅,不但能杜在野黨悠悠之口,積極面來看更能爭取勞工選票,不愧是「隻字不提選舉,就得到助選之功」的最佳選舉招數。
問題是,這種短線操作式的經社政策只能坐收一時之效,卻絕不是可長、可久之計。要緩解失業問題,只有從供給面著手,透過行政革新、勞動法制改革、稅制調整等措施,加強針對企業主的利多政策,使企業主願意來台創造工作機會,捨此途是別無他法。但這種扎實功夫、長遠的工程,又豈是台灣事事為選舉的民粹政治可以做到?(自由撰稿人)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