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他山之石 2002美國高等教育回顧 艱辛年代來臨了

═【立報】════════════════════════════

                                  

═══════════════════════《2003/01/01》═════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他山之石 2002美國高等教育回顧 艱辛年代來臨了

 

   槍靶子治校 阿富汗校園喋血

 

    教授爸爸週記

 

【教育小報報】

********************************************************************

   他山之石 2002美國高等教育回顧 艱辛年代來臨了

 

編譯■盧永山編譯

 

學生入學人數暴增,州政府撥給的經費卻大幅減少;言論自由的議題在大學校園吵翻天;大學招生是否實施「優惠性的差別待遇(affirmative action)」,近來開始成為頭條新聞;外國學生獲得更嚴密的安全監視,很多人發現自己陷入簽證的夢魘中。

 

補助減少 學雜費用逐步上漲

 

如果我們回顧2002年,美國高等教育的紀錄就像是股市波動的曲線圖,一路狂跌。我們將記得這一年出現許多倒退的現象。例如,在享受多年豐厚的預算後,許多州削減了高等教育的預算,並調漲公立大學的學雜費。

 

「美國州立大學院校協會」的雷多表示,2002年,在美國43個州中,至少有29州面臨預算危機,這一年的不景氣使得許多州產生龐大的預算赤字,因此不得不刪減高等教育預算。雷多指出:「這簡直是晴天霹靂。如果低收入學生付不起學費,我不知道這對美國的社會整合會產生什麼結果。」

 

維吉尼亞大學1999年的學費減少了20%,但該校計畫在年中增收特別費(surcharge)。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新生的學費調漲了18%,舊生則調漲9%。

 

同時專家預估,在歷經一整年股市的疲軟後,私立大學院校可能會刪減更多預算。去年,大學所獲得的捐款減少了3.6%,今年很可能會少得更多,這是1970年代以來,大學捐款首度連續2年減少。

 

反猶與否 引發言論自由爭議

 

2002年高等教育突然出現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過去以來備受珍視的學術理念,如校園多元化、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等,都面臨了挑戰。

 

2002年9月17日,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日在一場與學生和教員的祈禱會上警告,全世界已興起一股反猶太的聲浪,這使他成為新聞焦點。但最引人注意的是,學界人士要求各大學應放棄與以色列有關企業之捐款,以改變以色列對於巴勒斯坦的政策所發起的請願行動,也遭桑默斯強烈批評。

 

擔任哈佛大學首任猶太裔校長的桑默斯指出:「嚴肅和深思熟慮的人或者本意不是如此,但他們在倡導和發動一些反猶太的行動,卻達到了反猶太的效果。」

 

由於哈佛大學在學術議題上通常具有領導地位,深思熟慮的人無意間支持反猶太人的說法,在各大學間引起激烈迴應。部分人士表示,桑默斯的評語可能損及言論自由。麻省理工學院語言暨哲學教授法克斯(Daniel Fox)說:「學界發起的請願行動,不管在意圖或效果上都與反猶太無關。」協助籌組此次請願行動的法克斯,本身也是猶太裔。

 

國安考量 留學生處境更艱難

 

2002年,引發檢討的不只是以色列和言論自由這兩項議題。強化國內安全的法律,增加了對拿外國簽證者的監視,使包括中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在內的留學生成了眼中釘。「美國愛國條款(The USA Patriot Act)」和「生物恐怖主義條款(Bioterrorism Act)」,也都引發學界擔心可能損及學術自由。

 

變相歧視 多數族裔抗議反彈

 

2002年,校園族裔多元化的問題也浮上台面。過去十餘年來,許多大學在招生時會實施「優惠性的差別待遇」,但現在各大學卻合法的聲稱一種變相的種族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

 

在這個月,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它將審議2起控告密西根大學的案件,一件是由葛蕾茲(Jennifer Gratz)所提,另一件是由葛魯特(Barbara Grutter)所提。2位女學生在1990年代初控告密西根大學,她們聲稱,平均成績和考試分數都偏低的少數族裔學生,在申請密西根大學入學時,獲得入學許可,但成績很好的她們卻遭拒絕。

 

之後,轉唸他校的葛蕾茲挑戰密西根大學大學部的入學政策;有2個小孩的葛魯特則挑戰該校的法學院,她說她仍想就讀該校。葛魯特說:「我決定對密西根大學提出訴訟時,其中一項考量就是小孩。不管官司是輸是贏,我想我的小孩會覺得很驕傲,因為我為正確之事挺身而起。」

 

提升價值 人文學科嘗試量化

 

自我檢查(self-scrutiny)在2002年也是一項重大的校園議題。許多學界人士試圖把被稱作高等教育「黑盒子」的部分予以量化(quantify)。傳統上人文學科,如英語、歷史和藝術,都不重視數字。威廉斯學院前任校長奧克萊(Francis Oakley)就是領導人文學科量化的其中一人。

 

奧克萊的前提是,人文學科知道有多少教員和學生上了哪些課,或讀了哪幾位作家的書,是一件好事,就像自然科學所提供大量豐富的數據一樣;例如,統計有多少學生主修英語,畢業之後從事的工作是新聞傳播或公關。將這些資料予以量化,或許可以展現整個人文學科的價值,並凸顯人文學科教員需要更高的待遇。

 

從一個歷史學教授的觀點來看,當一些要花很多經費的學門,如法醫學(forensic science),想要在校園受到歡迎,並成為熱門主修之際,學門的量化就顯得更為必要。相反的,以數學系作為主修的學生漸漸減少。2002年7月的一份調查發現,1999至2000年,拿到數學學士學位的人減少了19%,儘管整體的大學生人數成長了9%。

 

學生學習 做作業時間減少了

 

2002年,也出現了很多反省高等教育的檢討報告。至少有3項有關美國高等教育效率的重要研究出爐。其中1項針對全美各州的學生就讀高等教育機會、學生是否做好讀大學的準備、和他們讀完大學的比例,予以評分。而只有「全國學生學習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的報告,針對學生在大學的學習狀況進行調查。

 

「全國學生學習調查」還發現,學生花在家庭作業的時間愈來愈少。學者指出,學生每週至少得花40小時準備功課,但調查發現,僅12%的新鮮人每週花26小時以上做家庭作業,63%的新鮮人每週做家庭作業的時間不到15小時。

 

「全國學生學習調查」主席、印地安納大學教授辜喬治指出,這不是個好現象,因為學生僅學習他們在課堂上讀到的東西。(取材自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回目錄)

 

他山之石 阿富汗校園 槍火四射

 

槍靶子治校 阿富汗校園喋血

 

喀布爾大學學子因抗議生活環境送命

 

編譯■賴明芝

 

十一月某個週一晚上,阿富汗警方衝進喀布爾大學的學生群中,對這群年輕學子開火,當時,這些學生正在示威,抗議生活環境太糟。結果,有4人死亡,數十人受到槍傷。週二的時候,還有更多的槍彈出現在校園,因為有學生在為前一晚的衝突抗議。

 

當學生集結在骯髒不堪的學生宿舍外時,他們高喊著:「殺學生的劊子手該死!我們要求正義。」學生聚眾的地點是喀布爾最動盪不安的地區。

 

學生暴動發生時,正值晚餐時間,數百名的學生當時聚集在宿舍,正排隊等候晚餐,等到沒有食物可以供給的消息傳出後,騷動立刻發動。對學生來說,那頓晚餐是當天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回教齋戒月的緣故,他們被禁止進食好一段時間。

 

根據阿富汗警方表示,學生開始投擲磚塊和木棒。消防隊員被傳喚至現場,用鎮暴水槍制止學生騷動。包括一名軍官在內的目擊者表示,當學生試圖將遊行隊伍移到總統府前時,警方開槍射死4名學生。然而,內政部次長希拉爾伍汀(Hilal Uddin)表示,只有1名學生送命。

 

報導宣稱,在當週週二上午前往美國之前,阿富汗總統卡札(Karzai)舉行高層會議,試圖解除這項危機。稍後,十幾名學生代表被准許和內政部長及副總統會面。高等教育部長的顧問札赫瓦哈德(Zaher Wahab)告訴路透社的記者說,學生們要求懲罰開槍打死學生的警察,並且治療受傷的學生,還有改善他們宿舍的生活品質。

 

這些學生大部分是帕施圖人(Pashtuns〉,帕施圖是阿富汗人數最多的族群,這些人覺得受到其他族群的歧視。1990年代時,帕施圖的神職人員曾大力支持塔利班政權,現在,這個族群的人覺得受到塔吉克人的懲罰,塔吉克人曾經幫助解放阿富汗。目前阿富汗許多很有份量的內閣成員,已經改由塔吉克人取代。

 

喀布爾大學曾一度是亞洲最棒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今天,這所學校卻因為十幾年前陷入回教武裝份子的交戰,再加上懷疑教育的塔利班政權,而面臨瓦解的命運。

 

要恢復喀布爾大學過去光彩的努力,卻因為缺乏資源而一直受阻。大約3千名這在宿舍的學生抱怨,水和電力時有時無,食物又不夠,赤貧的環境讓他們唸不下書。

 

(取材高等教育紀事)

 

(回目錄)

 

教授爸爸週記

 

台大附近的好書癖者

 

這批買書成癖的朋友,

 

常在販售大陸圖書的書店出現,

 

尤其是溫州街的明目書店,更是其中代表。

 

每逢週四早上11點的拆書大會,

 

一定會吸引這些人出現。

 

文■賴鼎銘

 

在世新大學當圖書館館館長4年,如果說有什麼建樹,其一為激發館員自我完成的動機;另外一個比較自豪的,則是為圖書館建設了一些重要的館藏,尤其大陸出版及翻譯的一些重要作品。而能買到這些好書,是因為在販售大陸圖書的書店,認識了一批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法學的學者,才得以達成的。

 

這一批買書成癖的朋友,他們常常定期在台大附近販售大陸圖書的書店出現,尤其是溫州街的明目書店更是其中代表。每逢週四早上11點的拆書大會,一定會吸引這些人出現。

 

這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教經濟學的洪老師,以前幾家大陸進口書店,常常以他的名字進書,所以台大附近的書店老闆,沒有人不認識他的。他是這批好書人中的大戶,每個禮拜一定花幾千元買大陸書,而且喜歡買複本。他的哲學是一本邊看邊劃線,一本則是作為典藏之用。他幾乎什麼書都可以買,但仍以經濟學及文學作品為主。他因為家大業大,可以放書的地方不少,所以以收書為樂,以後並計畫開設一個洪氏私人圖書館。以他收藏十餘年的歷史來看,他的館藏品質不能小看,尤其是大陸早期出版,台灣現在看都看不到的書籍,恐怕只有找他才行。

 

現在在花蓮師範學院教書的張老師,去花蓮之前,也是這群大陸書狂熱者中的書蟲,家裡的書都已堆到地板,一疊疊地。他是這群人中的資訊守門員,因為學社會學出身,因此對相關學門的重要書籍及作者都瞭如指掌,只要大陸有學術書籍的翻譯出版,他都是第一個掌握線索的人,明目的老闆有時都必須靠他指點訂書,才能掌握學術書籍出版的最新狀況。可惜他去了花蓮,我們這群人頓顯寂寞了些。沒有了他,我們頓時變成散兵游勇。

 

中央研究院的葉老師,是另一個書蟲,買書的歷史也甚長。他買書講求精選,而且比較針對人類學的圖書。我對人類學的了解,來自於他的幫助不小。尤其吉爾茲的名著《文化的解釋(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也是因為他的介紹,才得以接觸。而在幾年前的一次讀書會中,透過他的導讀,我從這本書中得到不小的收獲,也才了解人類學研究中所謂的深描及淺描。

 

而我則是大戶中的大戶,自己買書以外,我不只為世新大學圖書館挑書,還偶爾為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圖書館選書。我在這一批買書人中,最受到敬重。因為從來沒有一個館長像我一樣,親自到書店為圖書館挑書。所以明目開箱時,我常常享有挑書的第一優先權。

 

但最近有鑑於家裡的書都堆到地上,晚上更睡在書堆旁,讓我不得不開始減量。一般人大概無法了解家裡書堆成一堆堆的景象,但如果我告訴各位,我的小兒子看到我的書,在某次地震像骨排一樣一排排倒下,笑得樂呵呵的樣子,應該稍可體會我們為書所苦的情況。

 

現在我買書也轉趨精選,只限於社會學、哲學、人類學等翻譯作品。雖然自覺可惜,但空間所限,不得不然。

 

其它還有一些人,如中國時報副刊主編楊澤也是常客,但買書甚少,到書店以書會友者多。尚有一批比較年輕的小夥子,慢慢有大戶之風。再過幾年,我們這些買書癖的排行榜看來必須重新洗牌,換這些年輕人當家了。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hyouki@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