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1.04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救濟型的政策、補瘡疤的國家
【左右看】釣魚台爭議再起
******************************************************
【社論】救濟型的政策、補瘡疤的國家
700億擴大就業方案眼看過年前是無法在立法院通過了。除了綁樁之類的政治考慮外,各界爭論其優劣功效時往往提出一個還算中肯的質疑:這些方案到底是救急還是救窮?是可以比較長遠地解決失業問題,還是只能暫時止痛?當然,許多人都會同意,急、窮都得救。但是,如果藉著這個議題,能夠討論失業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原因,這種爭論總還是好事。
然而,另一個更大筆的特別預算──為數上千億的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卻在一片寂靜中,悄悄地通過了立法院的初審。這是個標準的迴避結構困局、只救濟現象的方案。一工一農,受到的注意如此不同,為什麼?
一個很明顯、卻鮮少被提及的歷史趨勢是,農業政策在台灣,早就是救濟事業。整個1990年代,補助老年農民福利預算,幾乎每年都佔農委會總預算的30%左右。扣掉各單位人事費等等開支,說農保、老農年金等是農委會最重要的業務,恐怕不為過。再加上休耕補助、災害補貼等等,從今年起再加上1千億農損基金,整個台灣農政,已經非常怪誕地從以促進農業生產為宗旨,轉為以照護無法從事農耕者為主業。
眾所皆知的事實是,從1980年代起,在美國的壓力下,政府就已經打定主意放棄台灣農業了。解嚴、民主化、政黨輪替並未改變這個事實,只是讓不敢違逆上意、又想追求選票的各政黨,更努力地試圖拿納稅人的錢來補瘡疤,想要讓被逼得破產離農的農民們心裡少一點憤怒。久而久之,愈來愈多人遂對這種病態現象視為理所當然了。農業不能救、其餘好談。
農業問題上如此,在失業問題恐怕更不妙。從19世紀以來,把雇傭勞動者定期地拋出職場、大量有勞動能力與意願的人們生計無著,一直就是資本主義的一個慣常特徵。福利國家等改良計畫或許能暫時補補瘡疤,但是,在各種全球化「勢不可擋」、自由市場是「時代潮流」等論述充斥之下,台灣還沒出現福利國家,就先出現了強勢的廢除福利國家的呼聲。若無同等強力的反抗,受雇階級恐怕連補瘡疤的救濟措施都很難享受到,更遑論結構變革。
【左右看】釣魚台爭議再起
【左看】日本軍國主義復甦
李亮
在近代勃興的日本帝國主義,為其經濟政治野心屢屢發動戰爭,給周邊亞洲國家帶來絕大苦難,也使日本國民付出慘痛代價。戰敗後日本政府卻在一系列戰爭暴行如強擄慰安婦、奴工、大屠殺等問題上模糊迴避,更持續參拜靖國神社、毀棄和平憲法派兵海外,屢屢或明或暗地表現出復辟其軍國主義的野心,為已不平靜的世界局勢再添變數。
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向盟國投降後,即失去了對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即含釣魚台群島)。但根據日本讀賣新聞日前報導,小泉政權卻於2002年10月向「民間人士」承租釣魚台列嶼中的3個無人島,欲以此「強化管理」,造成佔有島嶼的法權表象,擴張領土的軍國野心實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日本政府此舉漠視、踐踏我國主權,更代表著日本帝國主義有復甦的趨勢而危及東亞的和平。台灣同胞受日本殖民壓迫的歷史殷鑒不遠,所有愛台灣愛和平的人們對此皆有深切體會,對日本圖佔釣魚台的陰謀不能不警覺。我們知道,怯懦與姑息只能令其坐大,除了由文化與歷史層次批判殖民、皇民思想之外,主權政治尚需台灣政府還擊與駁斥,才能確保主權與和平。(文字工作者)
【右看】務實看待釣魚台
王放
一則過時的新聞傳來,釣魚台爭議再起。日本新聞報導,小泉內閣在去年10月間,以每年2,256萬日圓(約650萬台幣)的代價,向日人租下釣魚台群島中3座島嶼。算算,約與李前總統關於「釣魚台屬於日本」之言論同時,兩相呼應,給吾人提出了一個必須承認、面對的課題。
李前總統不是普通人物,他的言論代表了一定數量民眾的意見。而他屢次在各種場合提出的「日本治台有功論」,更是難以輕率否定。台灣今日的發展確實繼承、利用了日人留下的種種建設成果,不論是各種學術文獻還是實體建物,都使吾人難以對日本統治的正當性作簡單否定。
更重要的是,戰後日、台皆納入自由民主陣營,與共產專制的大陸國家對峙。在此國際大架構下,日、台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合作已達共同實利,當優於歷史清算與主權顏面的無益糾葛。冷戰結束之後,經濟上突飛猛進的中國威脅不降反升,台灣欲保持獨立現狀,便不能不考慮佈局全球,如刻下正在進行的FTA(自由貿易協定)與安保對話機制即是。
由此看待釣魚台問題,實須務實地考慮台灣當前處境,切莫一味糾纏於歷史清算和主權顏面等虛物,因小失大。(政治評論員)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