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課本裡的人
科學第一人‧文藝復興人
達文西
文/盧玲穎
說到達文西,大家應該會先想到那幅世界名畫--「蒙娜麗沙的微笑」。那是一位婦人,在畫中對你微微的笑,有人說那是世界上最有魔力的微笑,也有人說,無論你走到畫的右邊、還是畫的左邊,都覺得蒙娜麗沙的眼光在跟著你跑。
在達文西生活的時代,畫家受到委託去為人畫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達文西也不例外,不過,因為這幅畫像一直留在達文西的身邊,沒有送到委託人的手裡,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到底畫的是誰。有人說他是在畫一位貴族的第三任妻子,但也有人說,達文西是在畫他自己,畫一種人的完美形象。
這幅畫為什麼沒有送到委託人的手上呢?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只是因為達文西畫這幅畫畫了很久很久,他自己說,「因為一直沒有畫完,所以還留在身邊」。
難道委託他畫圖的人不會氣得跳腳嗎?當然會!但是這就是這位「大畫家」的個性--他很會「拖」,常常畫一幅畫要畫很久還畫不完。在他畫「最後晚餐」這幅作品的時候,大家常常看到他默不作聲的瞪著作品好幾個小時,手抱在胸前,走來走去看著他自己未完成的作品,然後突然畫個一兩筆,又不見人影,直到幾天天才出現。
他到底在「拖」什麼呢?有人說,這是因為達文西總是花很多的時間在研究、思考。例如,他堅持用「真人」的面孔來畫「最後晚餐」裡的使徒和耶穌,所以他花了很多時間在米蘭的大街上走來走去,看人的面孔、記人的面孔,以求達到人物表情的寫實。
曾經目睹達文西畫這幅「最後晚餐」的人寫下了這樣的記錄,他寫著:「達文西描繪一個人物時,會先思考這個人物的特性和本質,等他決定了這個人物應該是什麼樣子,他就去他知道這類人會聚集的地方,觀察他們的臉孔、儀態、服裝和身體動作,把心得記在他永遠放在皮帶裡的小本子上。」
這段描述,完全吻合這位「文藝復興人」的特質,他有一種熱愛觀察和研究的精神。而且達文西不只研究人,他還研究任何他好奇的事物,再把這些事物記錄下來。
例如,達文西一直很想把事情的「構造」搞清楚,無論是人、動物、植物、建築物、還是機械用具。在他小時候,就曾經把蜥蜴、蛇、蝙蝠拿來解剖,再用素描記錄下來。他也解剖過非常非常多的人體、細緻觀察過很多的植物與動物。他曾經寫過一本《論人類身體》的書,就是他解剖觀察的記錄。在這本書裡,他揭示了一個貫穿他思考的觀念,他認為「人類是世界的模型」。
怎麼說呢?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張很有名的圖,這張圖在Windows的螢幕保護程式裡面有喔,就是一個全裸的、頭髮捲捲的男人,兩手張開面對著你,沿著他的手跟腳,畫著一個圓和一個正方形。他畫的這個人,被稱為「維特魯威之人」,達文西認為,人體這種和諧的形狀,正是一幢建築物所應該有的均衡,所以畫了這張圖來表達人體與建築之間的關係。達文西認為,人體結構、建築比例、還有音樂的和弦結構之間,都有共通的關係,所以他的筆記本裡,會同時出現米蘭大教堂和人體的素描。
有這種「世界上的知識有共通道理」的想法的人,當然不會甘於只當個畫家,很多人說,其實達文西最想當一個機械發明家,「繪畫」是他餬口的工作。所以,達文西畫畫很會「拖」,也是因為他老是去做一些有的沒的工作的緣故。
例如他在畫《博士來拜》這一幅畫的時候,也一邊在畫著一些機械設計圖。在他他留下來的一堆人物草稿中,出現了一個很不搭嘎的「濕度計」草圖,這幅草圖畫的是一塊海綿掛在一根有刻度的槓桿上面,他認為海綿會逐漸從空氣中吸納水分,槓桿就會移動,我們就可以知道空氣潮濕的程度。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達文西對科學的著迷。
在達文西生活的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剛好是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除了我們熟知的藝術文藝復興外,那其實也是一個發明與創造的時代,有印刷術、火藥及羅盤等三大發明傳入歐洲,還有從阿拉伯傳入的煉金術、玻璃等等技術,一種「發明」儀器讓人類更方便的未到在空氣裡面發酵。
達文西十幾歲、還在畫家工作坊當學徒的時候,就畫了一大堆機械草圖,包過用在戰爭的機器裝置,例如「十字弓和投石器」;他還設計了很多跟「水」有關的機械,例如抽水的裝置跟貫通河道的設計草圖,他還曾經大刀闊斧的做了一個城市的更新規劃,結合建築、水利等等設施。
這個一直想當機械設計家的畫家,在年老的時候,終於受到器重,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把他請到了法國,希望他為法國設計一個理想的城市。他就把年輕時為米蘭設計的城市藍圖拿出來修改,但是因為他已經生了重病沒有辦法好好工作了,這個改造城市的願望,也就沒有達成。
達文西的一生,最痛恨抄襲別人的人,相對的,他也很擔心他自己的創作被抄襲,後代某些人還因此覺得他有被迫害狂想症,怎麼說呢?還記得我們剛剛提過,達文西是一個想到什麼好點子都會把它記錄下來的人嗎?那他怎麼防止被抄襲呢?是這樣的,剛好達文西是一個左撇子,他就把所有他寫的東西跟人家顛倒過來,包括字的形狀、閱讀的順序,全部都顛倒。這讓後來的人花了很多時間整理的他的草稿,還好,有整理出來,我們能看到那麼多的智慧與奇想。
達文西,就好像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吧!他從來不劃地自限,他東玩玩、西玩玩,他用他的眼睛他的手他的腦袋去看、去畫、去設計,即使他很會拖、即使他時時刻刻擔心著自己的想法被抄襲,但他卻一直保持著一種「有趣」、「我要知道」、「我可以創造出些什麼」的心情。很單純的,卻也需要信心才能堅持的下去。
編按:本專欄與《教改e點靈》節目合作,於教育廣播電台每週一到五晚上十點十分全國聯播。
<Top>----------------------------------------------------------------------------------
教育新聞
國中小組織再造 因應需求更彈性
教育部昨日進行國中小學組織再造,及人力規劃試辦計畫進行檢討。發現部分學校將行之有年的教訓輔總行政組織調整得更具彈性,並擴大與社區的結合,政務次長范巽綠指出,經初步小量試辦後,未來擬推廣到更多學校進行改革。…(台灣立報01/08)
< Top>---------------------------------------------------------------------------------
校長的寫作課—森林行吟
沒有誰比朱朱更抓得住森林小學的神韻。
孩子的一顰一笑,看在朱朱眼裡盡是生命的節奏,
朱朱是擅長說故事的人,
森小的教學實況在她的筆下栩栩如生,
孩子的心靈,像敞開的大門迎接宇宙。
繼《森林日記》、《森林紀事》後,
《森林行吟》紀錄森林小學的寫作課,
紀錄孩子內心 未曾被發現的—思想。
《森林行吟》定價350元
訂購熱線:02-23642952
劃撥帳號:17508340
戶名: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出版部
森林小學系列:
森林日記(200元)、森林紀事(200元)、
森林小學綠皮書(200元)
訂購熱線:02-23642952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四個節目,分別是:
■「教育好伙伴」:(週一到週五08:10~09:00)由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蕭慧英主持,以家長為對象,幫助家長參與教育
■「教育新航線」:(週一到週四18:00~19:00)由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主持,以教師為對象,提供教師各種教學的新點子
■「教改e 點靈」:(週一到週五22:10~23:00)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馮喬蘭主持,則以家長與學生為對象,協助學生與家長認識教育政策、瞭解學習
■「發現新校園」;(週六、週日22:10~23:00)由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王欣欣主持,介紹各大專院校科系特色。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