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1.09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拿掉嫌犯的頭套
【左右看】千名外籍英語師資壓境
******************************************************
【社論】拿掉嫌犯的頭套
內政部長余政憲正式宣布,實行不滿一年的嫌犯戴頭套規定,日後將除了少年犯之外,其他嫌犯一律取消。惟基於「無罪推定、偵查不公開」原則,警方日後也不得主動帶嫌犯讓媒體拍照。
誠如許多法律學者與人權團體所言,戴頭套與否並非嫌犯人權保障的根本問題,充其量只是手段而已,故若能真正做到「無罪推定、偵查不公開」原則,那麼就算撤除嫌犯頭套亦無妨。問題是,余部長的取消戴頭套規定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即在於各方在意的人權保障疑慮並未因此獲得消弭。
余政憲部長於去年底當場令員警摘除牛郎詐騙案嫌犯的「即興之作」,令人記憶猶新。設若,昔日戴頭套初衷在於保障嫌犯人權,則余部長不啻率先毀棄這個重要原則。足教人憂心的是,此非余部長個人作為的暫時脫線而已,更是對應平行了台灣的警察國家傾向的發展,故而戴頭套實施期間屢被民間抨擊為「保障壞人」與「縱容犯罪」的等同。在這個意義上,雖然獨責余部長並不公平,但一個幽微而明顯的趨勢則是,政治與治安的膠溶日明,否則何以會產生戴頭套、掀頭套,再廢除頭套等連串情事?
循此脈絡,無怪乎不少人對余部長的人權保障決心予以保留。然戴頭套爭議真正值得吾人細細審議的是,何以台灣老是擺脫不了秩序的崇拜與報仇洩恨的傳統「正義觀」?甚者,何以公民權的最根本要素──法治的市民權(civil right)遲遲未在台灣落土,反而出現政治權一枝獨秀的現象?社會學家涂爾幹(Durkheim, E.)曾以機械連帶與有機連帶這兩個概念,比較了傳統與現代社會之別,並指出前者講究刑法應用以維持集體意識的「落後性」。以此作為比較,台灣似乎仍陷在這個泥淖裡,故而經濟的現代化、政治的民主化仍畸形地與這個生活意識的傳統性共生共存。這或許才是吾人面對頭套爭議時,所應該嚴肅思考的當前台灣圖像。
【左右看】千名外籍英語師資壓境
【左看】外來的和尚分粥喝
■約瑟夫
教育部將在半年後引進外籍國小英語教師之舉,引起國教界一片嘩然。當初通過認證的3千名國小英語師資迄今未消化完畢,又值教職一位難求的時代,驟然引進大量外國人來搶飯碗,怎不令教師們反彈!
由於師資多元化未採取配套措施預作供需調整,拖著行李箱跑遍全台灣、一人考教甄全家總動員的教師甄試現象,近兩年愈演愈烈。無奈與台灣大環境一職難求、受僱者朝不保夕、隨時準備回家吃自己的狀況相較,儘管擠破頭、儘管比起民間企業薪水並不算高,穩定的教職,對飽受失業潮驚嚇的人們仍具有莫大吸引力。而今鍋裏的粥沒增加,又來了一批據說比較會唸經的外國和尚插隊,還盛得特別大碗,本土老師這口粥還吃得到嘴嗎?
對引進外籍教師持正面態度的教育部官員指出,英語教學不只在於教拼字文法,還得浸淫在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中,會話運用才能學得傳神,才能從皮毛學到骨子裏。道理沒錯,問題是:難道這是最新的研究成果?當初大舉培育本土國小英語師資時,怎麼沒人想到?如今為了貫徹上意,腦袋突然靈光起來?
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邊走邊改的教改已經讓人漸感不耐,當初急就章、輕率從事的後果如今一一浮現,即便想改,那些因為執政者一念之間而浪擲的青春與就業機會,又該找誰討回?
(文字工作者)
【右看】國際化戰爭傭兵上陣
■勞倫斯
當初教育部為將英語教學提早由國小開始,大舉培育國小英語教學師資,通過3千名師資認證。如今地方仍高喊英語師資不足,還得靠招募來的傭兵部隊打這場邁向國際化的戰爭,而本土師資培育機構站出來為自己人說話,大呼不能讓外國人來搶飯碗,何解?
我們看看地方的實況。民國90年,南投縣需求159名英語教師,教育部培訓的師資只有15名報名並全獲錄取,卻只有6人報到;花蓮縣預計需聘60名,實際報名24人全獲錄取,但是到了公開分發時,到場選填學校的竟然只有17人,讓縣教育局相當傻眼,最後更只有12位老師真正留在該縣任教。
一面是本土人士力拒外侮的理由,認為坑少蘿蔔多;另一面是偏遠地區師資不足,喜孜孜為城裏來的老師打點好一切,仍是門前冷清。兩種矛盾現象在上述實況下獲得解釋:原來是準老師們挑肥撿瘦,寧可暫時餓肚子,也不願上山下海。現在眼看傭兵上場,肚子恐怕得一直餓下去,能不急嗎?
說外國老師不見得比較會教英語,又挑剔口音不標準,這說服力如同金髮碧眼或黑膚厚唇的外國人,硬要說台灣老師教中文不見得比他們好一樣。再這麼硬拗,就不可憐,而是可笑了。
不如這樣:偏遠地區的國小英語教師缺,優先派遣外籍教師任教,看看誰還會反對。
(文化評論員)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