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英倫趴趴走 半裸男,半裸女,鴛鴦浴?

═【立報】════════════════════════════

                                  

═══════════════════════《2003/01/22》═════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英倫趴趴走 半裸男,半裸女,鴛鴦浴?

 

    教授爸爸週記 書蟲最需要空間

 

   他山之石 傾聽,使學習更有效

 

【教育小報報】

********************************************************************

   英倫趴趴走 半裸男,半裸女,鴛鴦浴?

 

文▓Hey Sweet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看著我的英國樓友(註1)奔進浴室。英國樓友習慣在大清早洗澡。這些英國學生通常只圍著一條浴巾,我只要走出房門,就會看到女孩們豐滿到快要溢出的大胸脯、男孩們宛如猛男的健美身材!

 

兩位樓友的狀況

 

讓我大飽眼福的英國樓友分別是珍、蕾娜塔、納夫和普拉卡許。包括我在內,我們這個flat共有7名學生,除了4名英國學生,還有1名馬來西亞男孩Wong Cheng、1名中國北京男孩Peng,除了我是研究所學生,他們6人都是大四學生。可是你若走進我們的Flat,只會感覺到我及4名英國樓友的存在,因為Wong Cheng及Peng很少出現,彷彿這裏只是他們夜晚暫時歇腳的旅館。

 

Wong Cheng晚上在校園內的酒吧打工,下班後已是午夜,不過他仍然不肯上床休息,經常跑去找朋友,到了白天才呼呼大睡,很少去上課。由於曠課次數太多,一位女同學還特別送來一封正式信函,提醒他要去上課。我挺擔心他是否會被學校退學。因為他晝伏夜出,我和普拉卡許私下謔稱他為batman(蝙蝠俠)。

 

中國男孩Peng在英國也待了4年,不過他都跟中國友人膩在一塊。他告訴我英國人很冷淡,所以他不想跟英國佬打交道。Peng的確從來沒有在我們的Flat煮過飯,我偶爾在深夜看過他回來洗澡。我跟4名英國樓友只能在深夜聽到Peng跟Wong Cheng開門關門的聲音,可說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儘管Wong Cheng及Peng跟大家都不熟絡,這兩名男孩都很友善,看到人還會打聲招呼,英國女孩珍就十分冷淡,很少主動跟打招呼,連對她的英國同胞蕾娜塔、納夫、普拉卡許也是愛理不理的,讓大家十分感冒。

 

英國人愛洗澡

 

在我們的Flat,除了我在就寢前洗澡,其他英國樓友幾乎都是在早上洗澡。普拉卡許說因為他晚上睡覺會流汗,所以一大早起床一定要洗得香噴噴的。他還不只是在早上洗澡,跟朋友碰面前,他都要洗得香噴噴的,再噴上香水才肯出門,所以一天洗上一至少兩次澡是家常便飯。

 

我可以理解普拉卡許在大白天頻頻洗澡的原因,因為外國人流汗後若不洗澡,體味還滿重的!既然身體都洗得這麼徹底,就更不用說口腔衛生了。一整天下來,普拉卡許大概至少刷5次牙,因為他很害怕口臭!近來我也變得十分愛刷牙及洗澡,希望自己現身在人群之中時,聞起來清香可人。

 

男女混住不會比較髒

 

染得一頭俏麗紅髮的蕾娜塔,要去pub狂歡時,也是洗得香氣襲人才肯盛妝出門。剛來英國時,常見蕾娜塔跟納夫兩人緊緊摟在一塊,由於英國人見面時習慣以擁抱來表示問候,所以我以為他們兩個是交情好到不得了的朋友,好得超乎我的想像,蕾娜塔會從納夫背後緊摟著他的胸膛,後來我才明白他們兩人是情侶。因為大四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樓友,所以他們兩人在大學最後一年,刻意申請住在一塊。羨慕吧!台灣的大學生大概不可能有這種機會。

 

在英國大學的宿舍,你可以選擇跟同性住,也可以選擇男女混住。大部份來英國的台灣男生,都選擇男女混住的宿舍,原因不難理解;不過英國女生塊頭都滿壯的,讓瘦小的台灣男生有點卻步。

 

少數台灣女生選擇跟同性住,因為跟女生住會比較乾淨或安靜。不過事實證明,跟一群女生合住或一群男女合住,完全跟乾淨扯不上關係。運氣不好的話,就算整間宿舍是女孩子,也可以搞得跟豬窩一樣。特別是廚房這種公共區域,到處油滋滋,還有放了很多天沒洗的碗盤!有的宿舍髒碗盤累積多日,到了連廚房也擺不下的地步,只好全部堆到浴室!

 

為了對付不愛整潔的學生,學校只好規定,若宿舍搞得太髒亂,校方會對整個flat的學生罰款。若不幸遇到壞樓友,還真的挺麻煩的。大部份的英國學生都挺討厭洗碗,所以髒碗盤放上個兩三天算很正常。幸好珍、蕾娜塔、普拉卡許習慣良好,一吃完飯就馬上把碗盤洗淨。不過納夫就很討厭洗碗,他跟蕾娜塔約定若一人負責煮飯,另外一人就得負責洗碗,每次輪到納夫洗碗時,他就會找各種藉口推託。但是在女友蕾娜塔的監視下,他總會心不甘情不願地在隔天把碗盤洗淨。若沒有蕾娜塔,恐怕也會發生浴室推滿碗盤的悲劇。

 

有沒有聽過怪聲音?

 

蕾娜塔及納夫除了洗碗之事偶有口角之外,這對情侶十分相親相愛,經常一起洗鴛鴦浴,讓大家羨慕不已。有時候還一起上廁所。

 

有一次他們兩人擠在廁所內,剛好我的英國朋友史黛西來找我,撞見他們的行為,史黛西直說真奇怪,雖然我已經跟她解釋這對男女是情侶,不過她還是不能理解,為何男女朋友就一定要一起上廁所。說實話,我也不能理解。

 

不過有件事大家都挺理解的,就是所有的台灣同學都會問我,晚上睡覺時,我有沒有聽到「怪聲音」。因為我的房間左側是蕾娜塔及納夫的房間,到了晚上,蕾娜塔會跑到男友的房間睡覺,有時是納夫跑到女友的房間,所以台灣同學都很好奇是否有「限制級音效」演出。呵呵!我從來沒有聽到他們傳出什麼聲音,倒是意外地聽到另一名樓友的房間傳出怪聲音,而且不限於夜晚,大白天也有精采演出,不過不告訴你們是哪一位……。

 

(註)學校宿舍每層樓有很多戶(Flat),像公寓一樣,有浴室及廚房,不過沒有客廳,每一戶的學生一人一間房間,不需跟別人共享臥房,所以沒有所謂的室友(roommate),只有樓友(flatmate)。

 

(回目錄)

 

教授爸爸週記 書蟲最需要空間

 

他在台電大樓附近買了一間三十幾坪的舊房子,

 

總價4百多萬,

 

為了書架及裝潢,又加花了近2百萬,

 

目的只是為了儲存他買的各種工具書。

 

文▓賴鼎銘

 

前幾天,在萬卷樓碰到常常上電視Call in節目的名軍事評論家張友驊,一聊之下,才知他也是著有歷史的上癮書蟲之一。當天他向我抱怨,書都已經堆到天花板,現在不太敢買書了。從他口中,我知道他收藏了不少大陸出版的孤本書,尤其是大陸早期翻譯的西方軍事名著。他自豪地告訴我,前一陣他才將一本孤本書借給國防大學影印,以便存放在他們的圖書館。

 

出版社的廖老版,也是買書買到收手的人。他的客廳早已變成書庫,都是一排一排書架。他有沒有再買新書,他太太由書的擺放一看就知道。廖老版以前是明目書社週四早上11點開箱的操刀手之一,只要有人先比他把手放進箱子裡拿書,就會遭他一陣斥喝!但他對我最客氣,我這個親自為圖書館挑書的館長,讓他對我禮讓三分,常常讓我先挑書,並吆喝大家把好書先讓我。他的哲學是:個人收藏可以慢一點,但圖書館的選書是為了全校師生,因此必須優先。

 

但買書買到最令我驚奇的,卻是參考書編著者宋裕先生,及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的林文寶教授。

 

宋裕先生專門為高中老師及學生編著國文參考書,因此他需要大錄???出版的各種字、辭書作為參考。最近他告訴我,他在台電大樓附近買了一間三十幾坪的舊房子,總價4百多萬,為了書架及裝潢,又加花了近2百萬,目的只是為了儲存他買的各種工具書。

 

有時在萬卷樓碰到時,我們會聊天,聽聽我也會心動,我溫州街的房子已然太小,家裡的書確已對生活空間遭成影響,如果買一間當書房,豈不是一大樂事?不過到最後想一想,我賺的錢不如他編參考書賺得多,實在養不起,只好作罷!但宋裕先生的理想,最後是想把這間藏書閣變成開放的教學圖書館,讓有需要參考的老師及學生可以利用。

 

最令我咋舌的收藏家,就是林文寶教授。爽朗的笑聲是他的特色,他屢次提及,為了收藏自己多年收藏的圖書,他在台東買了一棟三層樓的房子。換句話說,他等於擁有了自己的私人圖書館。但糟糕的是,他買書的速度實在太快,最近幾年空間又已經不夠了,所以他只好斷斷續續把不常用的書捐給圖書館。他是我所認識書蟲中,為了藏書進行空間投資的超級大戶。有時為了平衡我們的忌妒心,只能說,台東房子那麼便宜,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私底下,都不得不佩服他為愛書所做的不惜血本的投資。

 

其實,從我與認識的這些收藏家的對話中,他們會花這麼多錢買書及尋找可能的空間,主要的原因是圖書館的收藏太過不足。圖書館員對藏書選採的敏感度一向不夠,買書速度又太慢,要找的書又常常沒有。偏偏學者講求的是,要找的資料最好就在旁邊,不要東奔西跑,最後仍然空手而回。林教授更常向我抱怨,連他要捐書給圖書館,館員有時都不要!看來國內圖書館界確實需要重新思考館藏收集的問題。

 

走向數位化,真能滿足這些書蟲的需求嗎?從他們收書的過程、我與他們對話的結果,這樣的走向是不可能滿足愛書者的需求的,他們要的還是拿在手上實質的東西。話說回來,目前大陸那麼多出版品中,又有多少是已數位化的?此時不買,難道要等絕版,再找這些書蟲影印?(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回目錄)

 

他山之石 傾聽,使學習更有效

 

編譯▓盧永山

 

人類一開始先學會聽,然後是說、讀和寫,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研究顯示,在這些技巧中,聽是我們每日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但小學老師常會假設學生知道如何聽,因而略過其重要性,專注於教導學生讀和寫。

 

聽力可以訓練

 

過去數十年來,倡議人士一直在推動一種概念:人可以被教導如何更好地使用耳朵。3年前,這項運動以成立首個「傾聽社(listening club)」的形式,出現在德國。大約50個傾聽社定期會在赫塞邦、巴伐利亞邦和色林吉亞邦聚會,許多老師和學生說,他們獲得的成效還不錯。

 

在法蘭克福市的菲德瑞奇弗羅貝小學(Friedrich Frobel School)教書的戴奇西勒說,班上學生的自信心明顯的改善了。其中一名學生漢娜,藉著改善閱讀技巧,甚至充分運用了這項天份。

 

「傾聽俱樂部」是由8名10歲的學生所組成,第一堂課就是注意力練習。8名學生圍成圈圈,戴奇西勒傳遞一張白紙,每名學生必須捏緊白紙的邊邊,不讓它落地。接下來,戴奇西勒點燃一根有香味的蠟燭,並給學生彩色鉛筆和紙,然後按下錄放音機,播放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夜鶯(The Nightingale)」,學生開始將他們所聽到的畫在紙上。在國王被發現還活著,並安坐在寢室裡時,學生開始討論他們畫了什麼。

 

戴奇西勒的俱樂部也錄製了他們演播的廣播劇。去年夏天,學生用錄音機收集各種聲音,編演出一齣一匹馬不願待在馬廄裡的馬的舞台劇。

 

德國第一齣廣播劇是在1924年錄製,在納粹時代,廣播劇被用為政治宣傳的媒介。1950年代,各式各樣的廣播劇類型出現,包括諷刺詩、說教式寓言和心理獨白,這些類型在今日都經常聽得到。德國學生說,神怪小說(mystery)才是他們的最愛。

 

人類互動的前提

 

1979年成立於美國的「國際傾聽協會(ILA,網址:www.listen.org)」開始發揚傾聽的重要性。德國「傾聽基金會」其中一名創辦人伯格表示:「傾聽對所有人類的互動是一項重要前提。」「傾聽基金會」是「國際傾聽協會」的會員,專門提供德國學校免費的課程。

 

將「國際傾聽協會」引入德國的法蘭克福大學教授伊霍夫指出,她是在研究過注意力和專心度後,才開始對此一概念感到興趣。她了解,過去以來學界對於視覺刺激的過程所知甚多,但有關聽覺的部分,相關研究就很少了。

 

伊霍夫也觀察到,各文化對於傾聽的重視程度是不同的。她說,與德國人相較,美國人非常重視溝通訓練,也很注意非語文符號;然而,德國人較能夠領會傾聽的美學樂趣,他們也理解到,傾聽很花時間,但不見得很有效。

 

學會發現問題

 

傾聽社其他的活動包括:在不同的聲音環境中散步、捕捉聲音、製作廣播廣告和訪問。「傾聽基金會」執行長、目前亦擔任巴伐利亞廣播公司(Bayerischer Rundfunk)」家庭暨社會部主任的古呂亞克.雷文表示,在訪問練習中,每個小孩可以思考,在訪問時如何傾聽伙伴的聲音、他們問了哪些問題、聲音環境狀態、及哪些聲音進入他的腦海裡。

 

這樣的練習幫助年輕人辨別不同的聲音,並傾聽某個聲音的音源。部分學生已開始注意自己的傾聽習慣。例如,如果學生無法解決某個數學問題,他們會了解到,可能是有某股噪音讓他分心。有些學生則更注意音量,並決定將吵雜的電視或收音機音量關小。

 

畢克波勒是菲德瑞奇弗羅貝小學傾聽社的成員。他的媽媽克麗絲汀說,1年的傾聽訓練已改善他的注意力和記憶。克麗絲汀說:「我們在早上聽收音機,畢克波勒會記住一些歌詞和諺語,晚上時可以復頌出來。」

 

支持傾聽社的人,將其視為協助移民兒童整合入德國社會的重要機制,這是許多學校目前都沒做到的部分。他們正在撰寫一套跨文化課程,利用遊戲的方式幫助移民兒童學習德語。

 

(取材自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hyouki@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