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課本裡的人
真實有很多面──立體派畫家畢卡索
◎錢滿姿
談到二十世紀的畫家,一般人都不會忽略畢卡索這個名字。畢卡索在歷史上之所以重要,除了他在長達92年的一生中,不斷地創作,留下幾萬件風格多變的作品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發展了許多種「看世界的方法」。怎麼說呢?
如果你第一眼看到畢卡索的畫--「亞威農的姑娘」,你一定會很好奇,他為什麼要把女人的身體畫得這麼奇怪?她們的身體被線條分割成一個個塊狀,臉上幾乎沒有任何表情。畫面中的四個女人,有兩個女人的臉被畫成像非洲的面具,還有一個女人的鼻子被畫歪了。畢卡索說: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人注意到女人的鼻子。雖然這幅畫後來被當成立體畫派的代表作,可是當時的藝術家很不能接受畢卡索這樣的作風。
畢卡索在19歲時,就已經離開故鄉西班牙,到巴黎居住。你可能會以為,在巴黎這個世界藝術的中心,藝術家的包容性應該很大才對。不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他們還是會用習慣的眼光去看作品,連畢卡索的朋友都對「亞威農的姑娘」這幅畫嗤之以鼻,甚至覺得這幅畫就跟抹布和煤燈油一樣不堪。
在畢卡索所處的時代中,大家都比較偏好寫實的作品,因為大部分的藝術家出身於正統的美術學院,也非常注重所謂的基本功,就是古典、靜物、人物素描和油畫的訓練。因此,同樣出身於美術學院的畢卡索反其道而行,當然會受到大家的批判。
不過,畢卡索這樣的做法並不是他原創的,他延續了法國畫家塞尚,以圓柱體和圓錐體畫世界的方法,繼續將眼中看到的世界加以分析。而以畢卡索等人為首的「立體主義」,再過兩年便形成了一個藝術圈內的運動,畢卡索的畫也在一位畫商的幫助下,有不錯的銷路。
立體派所謂的立體,並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三度空間的立體,而是把看到的景物或人物,分解成不同的立方體。之後還發展到,要把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情況在同一個平面表現出來。
在畢卡索這類的畫中,最常看到的是,人物臉上的五官會呈現奇怪的分布,不是眼睛和眼睛之間的距離太寬,就是嘴巴歪一邊,或是臉上突然腫一塊。這並不是因為畢卡索畫的都是長相怪異的人,而是他想要表現一種想法--我們在看的時候,以為我們看到的那一面才是真實的,可是真實應該有很多面。畢卡索用他的畫筆顛覆了人們對真實的看法。
後來,畢卡索把這樣的做法發揮到淋漓盡致,他在為畫商佛拉爾做的肖像畫中,完全看不到主角完整的形象,但是卻可以從剛硬繁複的線條和顏色中,隱約分辨主角壯碩的體型和凝重的表情。從寫實到抽象,又從抽象到另一種寫實,這是一個很微妙的過程。
畢卡索和很多畫家不同的是,他成名的時間很早,在28歲左右就名利雙收。除了沒有間斷的創作以外,他比別人幸運的地方是,他總是遇到很欣賞他又有生意手脕的畫商,幫忙他將畫作賣出去。
一個人成名了以後,最困難的就是堅持自我。可是畢卡索依舊不管別人的眼光,堅持畫自己想畫的。他曾說過一句話:「我畫的不是我看到的,而是我知道的。」畢卡索的作品中,除了素描、油畫、版畫以外,還有雕塑,他用的質材有木頭、鐵皮、銅和陶土。有一段時間,他以蒐集破銅爛鐵為樂,並以此拼湊出一個個動物像和人像。有一次,他拿腳踏車的坐墊和橫桿組成公牛頭,這有他獨到的眼光,也是另一種對傳統藝術的反叛。
1936年,西班牙爆發了內戰,共和黨員起來反抗法西斯黨政府。到了1937年,發生了歷史上一個慘絕人寰的事件--法西斯黨的佛朗哥政府,聯合德國納粹,轟炸西班牙北部的格爾尼卡城,造成2000人喪生。正在巴黎的畢卡索,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畫了幾百張草圖,最後完成了一幅巨大的壁畫,在法國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展示,這幅畫的名稱就叫「格爾尼卡」。畫中人物的臉上充滿了驚訝,紛紛朝天吶喊。畢卡索以簡單的黑、白、灰三種顏色,描繪了一個荒誕卻真實的景象。
畢卡索對於藝術家的使命感,曾說過一段相當精采的話,他說:「你認為藝術家應當是什麼呢?是一個只長眼睛的畫家?只長耳朵的音樂家?只有七弦琴的詩人嗎?藝術家是政治生物,充分意識到世界上所有事件的破壞、焦慮與幸運,而跟著變化。人怎麼可能躲在象牙塔?怎麼可能不關心別人?無動於衷的把自己隔離?繪畫不是用來裝飾牆壁,而是用來攻擊敵人、保衛自己。」
家境不錯的畢卡索,從20歲開始,對苦難就充滿好奇。他常常描繪一些貧苦的人物,有在寒冬中赤著腳的小女孩;有家徒四壁,正在準備用餐的盲人;還有穿著戲服,臉上卻黯淡憂慮的小丑。也因為抱持著對生命的疼惜,畢卡索的作品總是脫離不了人。
從8歲開始到92歲過世之前,畢卡索都保持著充沛的體力。在他晚年的一位女友所寫的回憶錄中,曾談到畢卡索60多歲時,每天仍然可以連續站著工作3到4個鐘頭,畢卡索對她說:「當我工作時,我把身體留在門外,就像回教徒進清真寺之前要脫鞋一樣,這就是畫家通常都很長壽的原因。」從這段談話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畢卡索的幽默。
很多人都將畢卡索視為一個傳奇人物,不過,除了天賦的才能和運氣以外,畢卡索不斷突破自己創作的習慣,將自己的時間和熱情全部投注在創作中,這應該是他能有所成就的真正原因吧!
編按:本專欄與教育廣播電台《教改e點靈》合作,於每週一至五晚間十點十分播出。
<Top>----------------------------------------------------------------------------------
教育新聞
九年一貫五領域 課程綱要公布
教育部昨天公布「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代原先的暫行綱要,改變較大的是語文領域,例如鄉土語言音標教學原則上延後至小三,仍不統一音標;鄉土文學改為台灣文學,並在國中社會課程增加「認識台灣」的內容;至於國小英語教學部分,則明訂各縣市及學校應優先聘任教育部培訓的師資,確保教學品質。…(聯合報01/23)
大考中心:一綱多本 命題不擇單一版本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曹亮吉表示,學科能力測驗的目的,在於檢定考生在高中學習的基本程度,淘汰篩檢的門檻是低標準,而非高標準,所以,儘管高中的教科書屬於「一綱多本」,但學測的命題內容絕不偏向任一版本,考生只要以平常心來看待即可。
…(中時晚報01/23)
< Top>---------------------------------------------------------------------------------
校長的寫作課—森林行吟
沒有誰比朱朱更抓得住森林小學的神韻。
孩子的一顰一笑,看在朱朱眼裡盡是生命的節奏,
朱朱是擅長說故事的人,
森小的教學實況在她的筆下栩栩如生,
孩子的心靈,像敞開的大門迎接宇宙。
繼《森林日記》、《森林紀事》後,
《森林行吟》紀錄森林小學的寫作課,
紀錄孩子內心 未曾被發現的—思想。
《森林行吟》定價350元
訂購熱線:02-23642952
劃撥帳號:17508340
戶名: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出版部
森林小學系列:
森林日記(200元)、森林紀事(200元)、
森林小學綠皮書(200元)
訂購熱線:02-23642952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四個節目,分別是:
■「教育好伙伴」:(週一到週五08:10~09:00)由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蕭慧英主持,以家長為對象,幫助家長參與教育
■「教育新航線」:(週一到週四18:00~19:00)由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主持,以教師為對象,提供教師各種教學的新點子
■「教改e 點靈」:(週一到週五22:10~23:00)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馮喬蘭主持,則以家長與學生為對象,協助學生與家長認識教育政策、瞭解學習
■「發現新校園」;(週六、週日22:10~23:00)由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王欣欣主持,介紹各大專院校科系特色。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