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3/01/30》═════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當書店擺上CLOSED吊牌之時
◎ 飛揚的蒲公英──新莊故事媽媽的故事(四)
********************************************************************
◎ 當書店擺上CLOSED吊牌之時
我真的相信當書店掛上「CLOSED」的時候,
明天還會再開門營業。
只是,要縮短這樣的過程,
有賴於書店經營者更深切的思考及觀察,
書店經營者們得要更站在讀者及消費者的立場,
了解我們的需要,
如此簡單而已。
文▓孫寅瑞
那天,很努力的看完新聞。當我看到即使知名如金石堂也陷入財務危機,而結束了4家直營店的營運;70年老店正中書局只剩下20坪的小小店面;光復書局爆發財務危機,同時也讓台灣國民小學的教科書供應陷入了緊急狀態等等,一連串關於書店不好的新聞,我陷入了沉沉的思考之中。
思考各大書店紛紛關門的同時,我又想起前一陣子才看到的數據:據統計,台灣人每天閱讀的時間平均不到1小時。我首先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我是不是很久沒有買書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每個月一拿到薪水,便會走到最近的書店去買幾本每個月都一定要看的書。此外,我每個月也都會收到2份訂閱的雜誌。同時,三不五時的我還會上網逛逛網路書店,或是利用郵購的方式購買我想要看的書籍。所以對於我而言,書還是生活中頗為重要的一個部分。
人與訊息
因為大腦餓了,所以閱讀
更進一步來想,我每天放在閱讀上的時間有多少?想了一想,幾乎可以確定「台灣人每天閱讀的時間平均不到1小時」的統計數據應該是很狹隘的,我沒有看過他們統計所使用的問卷,不過我可以確定他們一定非常著重於書本閱讀,忽略了網路已經逐漸取代書本傳遞訊息及知識的功能。
我相信這樣的新聞一播出來,一定會有人把這件「台灣各大書局的經營陷入危機」當作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認為台灣人對於知識或是訊息的渴望,似乎也隨著經濟不景氣荷包縮水、肚子無法吃飽而逐漸消減了。
其實,我一直認為腦子就好像肚子一樣,也會感到飢餓,大腦飢餓的時候,就需要靠閱讀書籍來補充;腦子也會像肚子一樣,也會有選擇,會知道什麼時候想找些什麼樣的書來看;大腦也會像肚子一樣,讀到一本好書,就好像吃到一道美味的料理一般,全身感到無比的幸福。尤其在這樣四處充滿不安全、不景氣的情境下,閱讀應該是多多少少可以發揮穩定心情的作用才是,只不過現代人由於生活資金緊縮,花錢更會精打細算,買書的習慣也就不同於以往。換句話說,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台灣人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了!
小型書店
因為貼近鄰里,所以存活
這年頭什麼事情都不好做,都講求專業及服務,書店自然也是如此。其實在書店經營困難的新聞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不同於傳統書店經營模式的現象出現了。傳統書店經營就是書店向出版社進了一些書,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之後,自然會有暢銷及不暢銷的書,於是就把比較好賣的書進多一點,放在醒目的地方;不暢銷的書就進得非常少,而且放在書店最潮濕的一角。
不同於傳統的經營方式,許多小型的書局,他們在大型連鎖書局壓低書價競爭的同時,找出自己的生存方式。他們以社區書局自居,和鄰近的學校緊密結合,為學校提供許多服務,像是幫老師訂書、訂考卷、訂參考書、影印和文具提供等等。
除了和學校做結合之外,店裡面的書絕對不會是什麼冷門書,一定是漫畫或是休閒雜誌之類流動性高的書籍,這樣店面不需要太大,又可以省下不少租金及倉儲費。至於其他更多種類的書籍,就交給那些殺得劍拔弩張的大型連鎖書店來處理。
連鎖書店
因為多角經營,所以獨大
大型連鎖書店則紛紛改變原本店裡面的裝潢,向誠品書店看齊。說真的,當我看到這樣書店裝潢誠品化的情形,我就知道情形不妙了,因為這表示他們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市場,只希望可以模仿市場上成功的例子來做挽回。可惜,客源流失是難以挽回的,因為誠品已經大規模的擴充連鎖,而且大手筆幫忙城市人找出閱讀的時間:24小時營業;再者,將店裡面的書做專業的分類,讀者可以馬上找到自己想看的書籍,而且有舒適且適合的閱讀空間。
更恐怖的還有,誠品書店不止有賣書而已,還多角化的經營,西門町的誠品簡直就像是一家百貨公司。這些連鎖書店在誠品大口吃下市場以及無法深入社區、左支右絀的困窘下,大筆的店面租金、倉儲費及裝潢費用,使得這些原本在台灣書市叱吒一時的大型連鎖書店,不免也顯得英雄氣短。
折扣書店
因為便宜書多,所以特別
在社區書店以及誠品這樣的怪獸夾擊之下,其他的書店還有沒有生存的空間呢?答案是有的。很簡單的一個作法:薄利多銷!
我想喜歡書的讀者,一定很少不知道有一間書店叫做「水準」的。水準位於台北師大附近,小小的一家店,小到讓人有著只想趕快買完書就出去的心情,這家小書店「書多人更多」,老闆卻有本事喊出「全國最便宜的書店」!
除便宜之外,水準還有一個對讀者而言非常重要的服務,也就是只要您可以說得出書名和出版社,給他們時間,老闆一定想辦法幫您找到,而且價格也一定讓人滿意!這絕對不是社區書店或是大型連鎖書店做得到的!
教改走調
孩子忙補習,書局跟著倒店
書本和教育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特別是教育改革火熱進行的今天,其實書店應該因為教育改革的關係,而變得更為吃香,因為孩子們需要思考、討論及研究的刺激,得靠更多的書籍來幫助他們進行各方面的學習,師長們應該介紹更多的書籍給孩子們來閱讀,書籍市場應該是更加蓬勃才對。可是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原本市場應該更為活絡,卻反而萎縮了。原因何在?
因為教育改革的走向不如預期,反而又走入了另一個死胡同裡。因為有更多的孩子因為教育改革的弊端而更可憐了,為了「應付種類更多的入學考試」,而紛紛走進了補習班,除了補習課業之外,還要必須補習各項才藝。原本應該著重思考、討論及研究的學習方式,被這樣扭曲了。孩子們的遭遇在令人不勝欷噓的同時,書店也同時陷入了經營困境,這難道不更讓人難過嗎?
我相信書店的重要性及必須性,我也相信當人們面對這樣的新聞,可以深入思考以及檢視自己的閱讀習慣。書店的經營還是有所希望的,因為閱讀真的是生活之必須。我真的相信當書店掛上「CLOSED」的時候,明天還會再開門營業。只是,要縮短這樣的過程,有賴於書店經營者更深切的思考及觀察,書店經營者們得要更站在讀者及消費者的立場,了解我們的需要,如此簡單而已。
◎飛揚的蒲公英──新莊故事媽媽的故事(四)
文▓盧永山
肆、故事媽媽的「撇步」
俗語說,要抓住先生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而要抓住小朋友的心,故事媽媽也必須使出看家本領。
新莊地區的12個校園故事媽媽團,以及由小大讀書會衍生出來的各個社區小大讀書會,因為接受說故事訓練的課程不同,大致發展出兩種說故事模式;不過,隨著每個故事媽媽的成長、故事團的發展及小朋友不同的需求,說故事的方式也增加了更多變化。
(一)看圖說故事
第一種模式是由「小大讀書會」的林真美所推動,可以泛稱為「看圖說故事」:說故事者拿著繪本,坐在一固定位置上,以不急不緩的速度,忠實的朗讀繪本的文字,讓聽故事者從心體會創作者的意圖,及欣賞優美精緻的插畫。當然,說故事者可以透過抑揚頓挫的語氣或充滿變化的眼神,來詮釋故事的意義。基本上,它仍是屬於比較靜態、以繪本為主的說故事方式。
林寶鳳至今仍是這個模式的支持者。
「看圖說故事」模式常被人批評形式過於單調,因為說故事時,故事媽媽就坐在小朋友面前,「照本宣科」的把一本繪本讀完,故事媽媽的主導性較強,小朋友在過程中很難提問題;如果故事媽媽對繪本內容不熟,口語表達能力不佳,很有可能將故事唸得斷斷續續,容易造成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而繪本也可能限制小朋友的想像空間。此外,因為繪本有漂亮的圖畫,小朋友經常為了看圖畫而忽略故事媽媽所講述的故事本身。部分小朋友在看到漂亮的繪本後,經常會要求父母購買,造成父母不小的經濟負擔,特別是大多數的繪本價格昂貴。
已有7、8年說故事經驗的林寶鳳深知這些問題,因此她在詮釋繪本故事時,會在家先將故事反複朗讀多次,以掌握作者想要表達的故事節奏和情感。由於說故事的情境和對象一直在變,每次詮釋故事時的心情也跟著不同,而每講一次故事,便對作者的創作意念有新的體會。
林寶鳳說:「當作者和說故事者的情感合一時,就能將故事做最好的呈現。」
為了加強與小朋友的互動,並使他們不致分心,故事媽媽在說故事時,會請小朋友一起計算繪本某張圖畫裡有幾棵樹、幾個人,或者圖畫是什麼顏色等;這種方式也可幫助小朋友熟悉數字與色彩。在說完故事後,故事媽媽也會提出問題,要小朋友試著回答和討論。
如果小朋友對故事媽媽所說的繪本故事感到興趣,故事媽媽通常會鼓勵他們先去新莊各國小或社區圖書館借書,借不到才到書店購買,如此才不會造成家長沉重的經濟負擔。事實上,新莊中正路上的甫林書店二樓兒童館,除了提供一個故事媽媽說故事的小型舞台,也擺設了非常多的繪本和兒童讀物,供家長和小朋友利用閱讀。
(二)身體說故事
第二種說故事模式可泛稱為「身體說故事」,主要是由「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所推廣。市公所在培訓第一批種子故事媽媽時,邀請基金會代訓,因此有多位故事媽媽受這個模式影響。它的特徵在於認為,故事不只是用說的,也可以用看的、演的,更可以討論。
這個模式強調說故事者應超越繪本的限制,利用身體語言來增加故事的豐富度,因此,說故事者通常都只帶著一顆靈活的腦袋瓜和一支麥克風上台。
「身體說故事」模式的特色在於,說故事者像一名演員,要有極佳的口語表達能力,豐富的肢體語言,如此才可以一邊扮演故事中的各種角色、一邊說旁白、一邊擔任第三者,隨時暫停故事,與小朋友討論內容。由於說故事者的投入,小朋友因此容易產生共鳴。另外,說故事者的心臟要夠強,記性也不能太差,否則在不靠繪本的情況下,一旦忘記故事內容,可能會僵在台上,不知所措;或者講一段漏一段,降低故事的精采度。
這個模式遭人批評之處在於,由於說故事者必須隨時停下來與小朋友討論故事情節,故事的流暢感容易被打斷,如果故事媽媽無法掌控節奏,故事就會變得十分冗長,而導致小朋友失去耐性。
由於難度甚高,所以陳雅惠說,要培養出這類「能言善道」的故事媽媽,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說故事超過5年時間的方滿花,就是箇中翹楚。現在的她在說故事時,已無需繪本在旁,因為故事內容已深植她的腦海。
當故事成為心靈的一部分時,說故事者可能隨故事角色的不同遭遇而情緒起伏。方滿花說故事時,小朋友經常把椅子向前挪,因為他們想看清楚,當方滿花說到眼睛看不見的小白兔無法盪「鞦韆」(註2),嗓音開始變啞時,她的眼睛是不是又泛著淚光。
故事媽媽的故事除了取自繪本或童話故事外,也得之於日常生活的觀察。新聞事件、流行明星、奇聞異事,在經過故事媽媽轉化後,就變成寓意深遠的故事,甚至發展成劇本。
(三)多媒體說故事
由「身體說故事」模式衍生擴大的就是「多媒體說故事」,它是指校園故事媽媽團結合音樂、聲光效果、道具、舞台、戲劇所呈現的故事,這是一種團體說故事的方式。
新莊11個校園故事媽媽團,除了學期期間每逢週二、週五早自習時間至班級說故事,部分故事團──如裕民、昌榮、中港及榮富國小,每學年結束時會籌備演出一齣兒童劇。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籌畫這齣兒童劇,裕民國小故事媽媽團還特別設置了戲劇組。
這些故事團所使用的道具和服裝都是DIY,劇本更是故事媽媽的集體創作,例如,榮富國小故事媽媽團的「榮富街上的貓」、裕民國小的「紅公雞」,都是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招牌戲,並曾在新莊文藝季演出。
在期末演出的型態方面,榮富國小故事媽媽團的兒童劇,都是由故事媽媽來擔任;而裕民國小故事媽媽團有時候會邀請小朋友擔綱演出,增加演出的趣味性,同時讓小朋友有參與感。
儘管有這3種說故事的方式,但為了提供小朋友更好的「服務」,故事媽媽們現在多半不再細分什麼「派別」,而是兼收各派別之「絕招」;事實上,只要能抓住小朋友的心,一切就大功告成。
(待續)
註2:《鞦韆》是講一隻失明的小白兔,在兔媽媽講述自己曾經盪過鞦韆的經驗後,熱切渴盼盪鞦韆,小白兔的友人小猴子為了幫助牠圓夢,自己吊在樹上扮成鞦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