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和不少年輕人談過試婚,也看過不少以身試法的例子,有很多人認為「試婚」
是一個很好的建議。「不然,我怎麼能知道我們適不適合?要是他會打呼呢?要是她很邋遢呢?要是他是個守財奴呢?要是她碗都不洗呢?總而言之,要是我們結了婚才發現我們不該住在一起呢?先試試看,可以再結,不可以就分開,不是可以減少很多力氣甚至悲劇嗎?」
我們許多的想法是以「想當然耳」的思路自行推斷,聽起來有理就把它奉為圭臬。聰明的人時常和別人的想法不同,這其實是件好事;然而,若以為自己想得似乎有理便認定它是真理,而不去探索事實是否真的如此,這就是極大的危險。想當初哥倫布拼命要眾人相信地球是圓的,大家卻看他是瘋子:「明明看起來就是平的,怎麼會有人發顛,說大地是圓的?這真不是普通的瘋。」
這個教訓就是:「想當然耳」的想法,很可能經不起考驗。
「試婚」的想法,大概就是其中一個。
如果有興趣,先打中文「試婚」進去網路的搜尋引擎,你可能看到一堆相關新聞,什麼誰誰誰跟誰怎樣了,或是現代試婚訪問等等,幾乎看不到學術方面的說法。我們在心理研究領域實在仍是貧瘠之地。
現在再打英文:「Trial Marriage」。這次結果完全不同:你會看到許多文章警告試婚及同居的不良後果。更甚的是,它們全部有研究根據;大概美國在六○年代性開放以來,便引發了許多長期的科學分析研究以探討這一個社會現象。
以下例出的不過是部分研究試婚和同居所得到的結果:
1.
同居以後結婚,其離婚率比直接結婚高(註一)。
2.
同居的女性比其它女性受虐(包括暴力及性虐待)的機會高兩倍(註二)。
3.
同居的女性比結婚的女性得憂鬱症的機會高三倍(註三)。
4.
同居男女的性生活比結婚男女更不滿意,甚至有性焦慮(註四)。
5. 同居男女的關係滿意度偏低(註五)。
6.
同居過的婚姻比直接結婚的婚姻有更多的衝突和溝通不良(註六)。
……
這一堆觸目驚心的,活生生的研究數據,已經不用再多加解釋。不論一個想法聽起來多有道理,不論這個想法從那個名人、名嘴、有力人士、或甚至專家的嘴裏說出來,只要它和研究結果相抵觸,它就得修正。
但是,為什麼試婚這個聽起來很合理的做法,會得到相反的研究結論?為什麼試婚傾向於越試越糟?
許多學者公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婚姻關係最重要的主軸之一,是「承諾」的問題。
婚姻是很深刻的合作關係。要合作,就需要有決心。如果一個人想要開創一個事業,他必須下定決心,很努力地為這事業作準備,並且全力以赴,不能三心兩意。要是看這個也好,看那個也不錯,什麼都不能決定下來;好不容易想要決定,又怕日後反悔而退縮,結果什麼也沒做好,當然一事無成。
試婚本身就有三心兩意的本質,不能下決心,反而在為自己留後路。「試」的雙方都想著「我們只是試試看,一有不合我就走它娘的,他/她別想控制得了我」。換句話說,兩個人之間沒有承諾,雙方都隨時準備要抽身而出。在這樣的關係裏面,兩個人都傾向於有所保留,而不會完全付出──蓋要是全部付出以後還是分開了,那不是大大吃虧?這樣的關係不是愛,倒比較像交易。既然是交易,你就得承擔風險。
我們不是說只要同居就死定了;或許也有人同居同居得快樂無比。然而同居所要面對的問題和後果比直接結婚來得巨大得多,那些少數「快樂」的同居者或者是問題還沒發生,或許是幸運。
而你,不一定能夠那麼幸運。
資料來源:
註一
Booth, A., & Johnson, D.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272.
Bumpass, L., & Sweet, J.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 615-625.
Nock, S. (1995). A comparison of marriages and cohabi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6, 53-76.
Stanley, Scott. (2002). Presentation at the Smart Marriages /
Happy Families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註二
Stets, Jan E. (1991) Cohabiting and marital aggression: The
role of social isol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669.
註三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Survey
註四
Perlman, S. D., & Abramson, P. R. (1971). Sexual
satisfaction among married and cohabiting individual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6, 27-32.
註五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註六
Thomson, E., &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259-267.
深林◎個人電子報:野人的太陽|站地手札|明日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