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若問什麼是「有機」?(賴青松) ┌─────────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3/03/03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 ======================【今日主題文章摘要】====================== ◎ 若問什麼是「有機」?(賴青松) 所以有不有機?重點絕不在於有沒有農藥或化學肥料,重要的是人類 是否遺忘了如何與大自然好好地相處下去。隨著人類技術的不斷進步, 或許不久之後,會有更多跨國企業宣稱他們發明了對人類無害的「安 全農藥」,或是製造更多基因操作而成的天下無敵新品種。直到有一 天,我們才回首發現,其實自己真正需要的,只不過是一方乾淨的土 壤,還有一顆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種籽。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 南方免費撥接電話號碼: 全台灣(苗栗、台東、金門除外):4066-1234 苗栗地區:4266-1234 台東、金門地區:4666-1234 撥接帳號:esouth 撥接密碼:esouth 初學者學習網頁: http://www.esouth.org/dialup/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文/陳豐偉) http://www.esouth.org/scci d/s/20030123.htm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 感謝涂建豐捐款 1000 元。 (2/24) ◎ 感謝曾灣妹捐款 1000 元。 (2/19) ◎ 感謝曾灣地捐款 1000 元。 (2/19) 南方目前資金僅夠支付工作人員兩個月薪水,有您的捐款贊助,「南方」 才能長期維持獨立生存,讓這小眾、人文的媒體通路繼續發聲。敬請依下 列方式捐款: 一、劃撥至 42130461 宋明珠帳號。 二、以 ATM 轉帳至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銀行代號:822), 帳號:196533419205,轉帳後煩請寫信至 grief@esouth.org, 註明您轉帳的帳號、時間和捐款數目,以便核對帳目。 三、線上信用卡捐款,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s/20020725.htm ==========================【人文通訊】========================== ◎ 找對地方,投身教育 -- 森林小學 2003 春季師資培訓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今年寒假,參加過人本舉辦的教師研習後,一個國小實習老師振奮的 說:不只是教育,對自己的人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理念與規劃了! 另外一個國中英文老師則愉悅地說:這課程讓人反思,用新的角度去 看事物而非重覆舊知識、認知。有一種活著的感覺。 人本的課程總是這樣給人希望與力量,因為這兒有──森林小學。十 四年來,人本在森林小學實踐教育的理想、克服教學上的難題,更為 台灣豎立起教育改革的燈塔。 如果您對教育有熱情、對孩子有疼惜、對自我有憧憬,這裡就是您學 習與投身的地方。 選對課程、投資自己。找對地方、投身教育。 邀請你 參加森林小學 2003 春季師資培訓。 ※ 詳情請見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30303-1.htm ◎ 邀您一起來做自然的孩子! -- 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團台北總會第一團招生中 ◎ 誠徵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一或二名 ※ 以上人文通訊請至 http://www.esouth.org/comm20030224-0307.htm 閱讀詳細資料 ==========================【主題文章】========================== ※以下文章不代表「南方」立場。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與作者聯 絡,或至 telnet://bbs.esouth.org 的 south 版發言,或者請加入 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提出 您的回應與挑戰。 ──────────────────────────────── 標題:若問什麼是「有機」? 作者:賴青松 (http://sioong.groups.com.tw) 本文責任編輯:傅鉛文 ──────────────────────────────── ◆ 什麼是有機? 「什麼是有機?」相信大多數的朋友,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問題時,少 不了都要在心裡畫個大問號!在學校裡修過化學的人,可能會立刻聯 想起「有機化學」或「有機質」這些專業名詞,至於學文科的朋友, 或許會想起那些報章上經常出現的官方說法 ─「建立政府機關與民 間的『有機』性互動」,如果您把這個問題,拿回去問庄腳老家的阿 媽,她或許會說;「乖孫仔!是安怎愛『有雞』,甘未當『有鴨』?」 然而「有機」究竟是什麼?或者說得更明白些,什麼是「有機農業」? 什麼又是「有機栽培」?近幾年來在台灣至為風行的「有機食品」、 「有機商店」熱潮,葫蘆裡賣的又是什麼藥?談到這些,自己少不了 又得扮起白髮蒼蒼深宮女,話說上個世紀人類曾經做過的一些糊塗事。 ◆ 話說從頭 假想現在我們搭上小叮噹的時光機,回到一百年前的台灣,當時的台 灣還沒有嘉南大圳,也沒有日月潭水庫,廣大的嘉南平原並不像今天 那般,是稻穗低垂、黃金波浪擺盪的大穀倉,而是荒煙蔓草,在夏季 偶遇季節性的雨水降臨,才能勉強收些甘藷雜糧的看天田。 當時的台灣也沒有如今這般便利的南北縱貫公路與鐵路,劉銘傳新政 所留下唯一的一條鐵路,也不過從基隆通車到新竹,從新竹以南到屏 東。每逢夏季颱風來襲,人車交通全數中斷,整個台灣頓時被分割為 大大小小的洪流中的孤島。即便如此,當時的台灣還是世人眼中物產 豐饒的寶島,因為絕大多數的山區,仍為實行焚墾漁獵的原住民所據。 這種歷二、三十年一個循環的墾殖方式,古來即為世界各地的原住民 族所採用,甚至在戰後的日本都還見得到它的蹤跡。這種方式將人類 的農耕活動,限制在土壤地力再生的範圍內,在林地休養生息的這段 期間,同時也成為野生動植物棲息的樂園。 因此,台灣才能夠成為當時全世界出口梅花鹿皮與樟腦原料的最大國。 而且儘管移民年年渡海湧入,墾戶們所承受的稅賦也數倍於中國內地, 但是卻鮮少發生糧荒或飢饉的悲劇。 ◆ 資本主義市場的影響 然而隨著日本殖民資本深入台灣,為將台灣納入日本資本主義市場的 一環,如何打破原有拓墾留下的大租小租制度,土地所有權交錯重疊 的現況,建立現代人所熟悉的土地私有權觀念,以利於日方資本的進 入剝削,並且將原本自給自足型的混作農業,改造為大規模單一的經 濟作物,成為殖民統治者的首要目的。 於是乎,大規模的水利灌溉建設,成了初期幾任台灣總督的重要工作。 而為了取得農田用水,農民們也被迫遵從統治者的農業生產計畫,這 使得稻米與甘蔗成為台灣最大宗的農產品,只不過增產部份的利益, 卻源源不斷地流入日本資本家的口袋裡。而且歷經兩三百年移民開墾 的土地,如何經得起如此年復一年的失血輸出,所以氮素肥料成為那 個年代,農業台灣的政策下,最大宗的進口物資。 ◆ 印度的例子 同樣的戲碼也在大英帝國統治下的印度上演。18世紀中葉以來,英國 為了扶植本國的紡織工業,不僅大力打壓織工細、質感高級的印度手 工棉織業,而且還強力控制當地豐富的棉原料。在美國南北戰爭年間, 因美國棉花的來源斷絕,英國商人為因應外銷市場需要,更加緊控制 印度棉的流通。結果在盛產棉花的印度,當地人卻落得只能纏破棉布 的下場。 進入 20 世紀中葉,印度獨立之後,西方諸國為避免當地農民因生活 困頓,最終走上共產主義的道路,遂透過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投入 稻麥等新種子的開發。誰知這些需要大量灌溉與肥料的種子,表面上 眼前的收穫量雖然增加,卻破壞了印度農民數千年建立起來的永續農 業體系,讓許多歷經千百年本土風水馴化的種子,成了無土的失根草, 強勢基因而逐漸流逝。 ◆ 一生難以擺脫的負債 更糟的是經過一、二十年之後,單一大面積栽種的「高產量」品種, 卻引發了難以處理的病蟲害,農民們必須花更高的價錢,去購買外國 種苗公司的新種。而為了栽培這些新的外來品種,所需大批肥料與用 水的投資,就此轉變為在地小農戶們肩上一生難以擺脫的負債。 南半球的紐西蘭也一樣,在 19 世紀中葉,第一艘移民船抵達之後, 原本有如婆娑大洋上閃亮珍珠的島嶼,在外來移民的無知開墾之下, 在短短百年之間,從蓊鬱茂林變成牛羊遍地,一望無盡的寂寞草原, 原有的豐富生態也一逝不返。二十世紀初的美國開墾史亦然,奧克拉 荷馬州的黃塵地帶,便是這種西方義和團式開墾的偉大成果。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向思考 挾西方產業革命的洶洶之勢,近乎整個地球的人類,都被這股「頭痛 醫頭,腳痛醫腳」的合理主義思考所吞沒,這股洪流碰上最後也是最 強的對手 ─ 就是生育世間萬物的大自然。從西方實證主義的觀點出 發,一株植物生了病、長了蟲,最簡單而直接的方式,就是發明一種 武器或一種藥,把病菌跟害蟲殺死,這樣問題就解決了!抱持這種想 法的人,他們不問植物為什麼會生病,他們只想著如何把病打敗。這 種想法在十八世紀的英國人身上極為明顯,在他們的眼中,固守著村 落共有的生產農地,每年撒下二三十種甚至更多的種籽,勞動終年的 結果,卻只不過勉強換來一口飯吃的印度人,是多麼地愚蠢! ◆ 古老的智慧 但也並非所有的英國人都如此蠻橫無知,1889 年,為了推廣印度農 業上農藥的使用,John Augustus 博士受印度部部長之邀,前往印度 當地進行調查,幾年後他提出如下的報告 ─「我無法贊同印度農業 是原始而落後的。事實上,在印度的許多農業地帶,當地農民所採行 的耕作方式已近乎或等於完美。至於那些目前農產成績欠佳的地區, 主要的原因也不在於耕作方式,而是他們沒有餘力建造更好的農業設 施。說得更明白些,與其對印度的農業提出建議,倒不如對英國的農 業提出建言來得容易。在任何普通的印度農村裡,人們都懂得如何有 效地處理雜草、汲取地下水,更不用提關於土壤與地力的知識,或是 撒種與收割的時間,至於輪作、混作與休耕的深奧知識,更是讓人自 嘆弗如!勤勉的耕作、忍耐與肥沃的土地資源正確地結合,我從未見 過比這些更神奇的農業。」 說到這裡,聰明的您或許已經發現,在許多人觀念中等於「無農藥、 無化學肥料」的「有機農業」,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兒。在 人類還不懂得發明這些工具之前,幾千年來,全世界各地的農民們, 早已懂得如何培育出最適合本地氣候風土的種籽,同時也知道如何運 用身邊所有可用的資源,從一根稻草到一堆牛糞,都能夠化為再生產 的原料。 在那個時代裡,農村根本沒有「垃圾」這個名詞,這也是塑膠袋出現 之前台灣農村的寫照。那個時代的農人們安住在大地上,他們是最瞭 解腳下這塊土地的子民,在日本新潟縣的安塚町,村旁高聳的菱之岳 是農民占卜當年農作成果的聖山。每年四月山上的殘雪漸融,開始出 現一頭奔馬的形狀時,就是村民們插秧的好時節,所以人們總說「奔 馬出,秧下土」。如果雪崩後的積雪底部寬廣,那這年肯定是個好年 冬,如果雪崩坍處的土壤顯得特別黑,那這年的風跟雨水都會特別豐 富。 ◆ 被現代的農業魔術所迷惑 這些世世代代累積下來的本土智慧與在地經驗,絕非任何外來的專家 所能取代。只不過令人汗顏的是,當少數西方的專家開始發現現代農 業的弊端,轉而求取亞洲古老國度殘留的農耕智慧時,她們的子民卻 被現代的農業魔術所迷惑。認為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甚至於基因改 造技術的農業才是真正的農業。 當然這些「先進的」技術,確實能造成短期內顯著的效果(例如單一 土地面積上,某種特定作物的增產,但是對於相對犧牲的其他作物產 量,以及因此被破壞的動植物生態卻一概不提)。但是接下來的種種 悲劇,如土壤衰疲、病蟲害轉劇與永續經營的經驗流失等等,都讓人 們失去靠自己的雙手與土地活下去的能力。 現在的農夫要耕作一片土地,他得先存錢買輛耕耘機,然後買農藥、 汽油,還有不斷推陳出新的種籽(這些商業種籽只能栽培一代,可說 是人工化、沒有生命力的種籽),而且他種出來的少數幾樣農作物, 必須在市場上秤斤論兩,好賺取下一季的耕種成本,萬一這年的市場 價格欠佳,他的生活可能比 19 世紀的印度農民更糟,至少他們還有 些雜糧能餵飽自己! ◆ 一方乾淨的土壤,一顆有生命力的種籽 回顧過去的歷史,我們知道有機農耕的起源恐怕跟人類的起源一樣早。 但是直到二十世紀之後,才逐漸為世人所注目。因為我們污染了自己 賴以生存的土地,自私地扮演起上帝的角色,殺掉我們不想要的害蟲 跟病菌,淘汰絕大多數祖先留下的糧食品種,留下少數人覺得應該留 下的作物。結果換來的是土地、作物跟人都病了!唯一讓人安慰的是, 在 60 年代美國的 Carson 女士寫下了《寂靜的春天》,70 年代日 本的有吉佐和子女士也完成《複合污染》一書。這兩本擲地有聲的反 污染好書,終於引起人們對環境與生態污染的重視,其中當然也包括 農業造成的污染與破壞,這同時也是「有機農業」出現的嚆矢。 所以有不有機?重點絕不在於有沒有農藥或化學肥料,重要的是人類 是否遺忘了如何與大自然好好地相處下去。隨著人類技術的不斷進步, 或許不久之後,會有更多跨國企業宣稱他們發明了對人類無害的「安 全農藥」,或是製造更多基因操作而成的天下無敵新品種。直到有一 天,我們才回首發現,其實自己真正需要的,只不過是一方乾淨的土 壤,還有一顆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種籽。 ======================【主題文章延伸網頁】====================== 媽媽的平靜革命 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102501.htm 共同購買--一項您也能實踐的生活共同體運動 http://forum.yam.org.tw/women/backinfo/recreation/coop/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http://ae-organic.ilantech.edu.tw/ 支持台灣生態環境從支持有機農業開始 http://evec.kta.kh.edu.tw/magazine_html/cultural10-1.htm ================================================================= ■ 南方電子報: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 日 主編群:方昱 吳易澄 貝爾‧傑 陳毅峰 傅鉛文 管中祥 執編:宋明珠 莊靜嵐 顧問:高永謀 張育章 張釗維 創辦人:陳豐偉(以上按照姓名筆畫排列) ■ 編輯部 Email: editor@esouth.org ■ 網頁: http://www.esouth.org ■ BBS: telnet://bbs.esouth.org ■ 訂閱∕退訂請到: 智邦生活館 https://enews.url.com.tw/ 或到奇摩站 http://tw.letter.yahoo.com/Picked/south/ ■ 贊助「南方」: http://www.esouth.org/sccid/s/20020604.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