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生俱有追求美的原動力,而追求解脫就是找到做內心真正的美。─ 金閣寺
金閣寺其實應該叫做鹿苑寺。因為鑲滿金箔的外觀而被世人稱做金閣寺,是京都代表性的風景,特別是在
晴好天氣,可欣賞到倒映在鏡湖池中金壁輝煌的金閣和蔚藍色的天空,如同隨處可見的風景明信片裡,金
閣寺在雪景中出現,在黃昏的夕陽下出現,在蔚藍的天空下出現,在碧綠的湖面倒影中出現,但金閣寺到
底有多美?到底是為什麼被形容成世間絕美的景致呢?小眼睛先生亟欲得知真正的答案…
金閣的每個部分都充滿了美,而且另有一種含蓄美,每一種美都互相依存,形成金閣美的主題。這種美的
構造還有一種虛無的預兆,虛無即此美的構造主因。─ 金閣寺
進了金閣寺的大門,經過彎曲的小徑,不消多久功夫,金閣寺就這麼的出現在午後的金黃色太陽下。
「這就是夢想中絕美的金閣寺啊~」小眼睛先生心想。
就視覺的描述來說,金閣寺可以這樣子的描述:「午後的太陽下,略嫌狹小及簡陋的竹欄前,金閣寺佇立
在低矮的小丘之前,小丘上生意盎然的高大樹木,將金閣與其的視覺距離拉近,使得金閣寺的身後些許空
曠也被填滿;而金閣之前呈現墨綠色水塘平靜無波,倒映著金閣與身前身後的一景一物,而水中的金閣佔
據了大半的水塘,留下的空曠天際少的可憐,因此,金閣寺並不如想像中的孤寂空曠,更遑論絕美。」
這種並非稱讚的描述並沒有動搖金閣寺在小眼睛先生心中的地位。
因為金閣寺,其實早不存在關西大阪,而是透過三島由紀夫的描述與引導,早早根深蒂固的矗立在小眼睛
先生的心裡…
由認識的眼光來看,世界是永遠不變的,也是永遠在變的。或許你會問這些話的立意為何,我們不妨說,
為了忍耐難受的生存,人類才持有「認識」這武器。因為生存的難耐,認識才成為人的武器,但是難耐的
程度並未因此而減輕。─ 金閣寺
幻想讓時間迅速流逝,雲彩飄動,屋頂上的鳳凰依舊,只是天色已黑,皎潔的月光掛在漆黑的天空中。
夜晚的金閣寺讓人更覺空寂。
小和尚老是在晚上凝望著金閣寺,幻想著他心中的絕美。
三島由紀夫筆下的金閣寺,意義深沈,遊走在醜陋與高尚,冷漠與激情,虛偽與純真,堅持與妥協,真實
與虛幻,渺小與偉大,靜止與流動,忍耐與解脫,存在與毀滅,片段與永恆等種種的對比與矛盾之中。
為了追求絕美,為了保存絕美,為了不讓絕美的感覺遭受任何人破壞、挑戰與分享,因而選擇毀滅。
「或許生命的存在注定無法掙脫旁人加諸的限制,注定將被剪掉可以飛翔的羽翼,但為了追求自由,徹底
的自由,所以決定放棄一切,毀滅一切,為的只是在另一個世界,恣意的飛翔而那另一個世界,或許是天
堂,或許是地獄,但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除了自己以外的眾人,皆無法接近,更遑論到達…這或許就是
所謂的絕美,也或許是三島由紀夫、芥川龍之介、COBAIN KURT、JIM MORRISON,甚至是三毛及其他選
擇了早一步離開這個世界的人的想法吧?」小眼睛先生如是想。
忍耐生存沒有別的方法嗎?沒有,除非發狂或死亡。─
金閣寺
在金閣寺前,小眼睛先生帶著笑容與金閣寺合影留下紀念,心裡卻想著,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的那一刀,
那深入腸肚之中的一刀,劃開了皮膚,也劃開了他與眾人的世界,溢出了腸肚,卻保留住了他心中幻想的
世界,那個充滿黑暗、鮮血與死亡的世界,那個絕美的世界…
「或許這就是金閣寺真正絕美的地方吧~」看著於一九五五年被火燒毀後重建的金閣寺,小眼睛先生如是
想。
火車行駛時,乘客是靜止的,等到車子停了,乘客必定要走出車廂,行駛停止,休息也停止了。死是人生
最後的休息,但是也不知道它會持續至何時。─ 金閣寺
這是我的金閣寺,我想要如此的描述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