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媒體小鋪電子報NO.58 █▇▆▅▄▃▂▁╴
2002.03.13
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存在是為了:認識媒體、批判媒體、改造媒體。
從知識與行動中,建造新的媒體生活。
............................................................

《小二叨絮》

《2003地方志影展》將在4月11-13日熱烈展開,放映場次已經出爐了
,選單拉到後頭就看得到了!還有,後頭有一篇《重傷害書評》不可
不看哦…

(影印班長)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


吃不到蘋果的工人

文/管中祥

「蘋果日報來了!」不少商業雜誌以斗大的標題預言蘋果日報即將帶
來的腥風血雨,這個繼壹週刊之後,黎智英旗下的另一狠角色準備進
軍台灣市場。台灣的傳媒,特別是幾家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報紙,無不
整軍經武,摩拳擦掌準備對這個來台分食大餅的外來客迎頭痛擊。不
過,這場蘋果戰爭未必只是零和遊戲,從壹週刊與台灣雜誌的競爭經
驗來看,還可能把餅作大,換句話說,本地的媒體就算未能拼得過蘋
果日報,但卻可能分享加大容量的蘋果派。

為了因應蘋果日報「降價割喉」加「圖文整合」的勝利方程式,台灣
媒體早已人仰馬翻,多家報紙研究如何重新調整版面,計算多大的降
價幅度是可以撐得下去的底線,同時也打算將內容調整為大眾可接受
的口味,避免因「曲高和寡」、「憂國憂民」而失去了市場。

不過,最直接的影響還是人員招募與裁撤。蘋果日報就像許多台灣有
線電視新聞頻道剛成立時一樣,以高薪挖角或招募新人,然而,和過
去不同的是,以往被挖角的媒體還會相對提高條件以免人員流失,這
次許多媒體反而趁機調整人力。因此,就在蘋果日報募集新血的同時
,其它的媒體卻進行裁員或優退。

媒體的裁員或優退未必就是付不出高薪留住人才,有時候只是單純的
節省成本,所以在通常「逼退」老人不久後,他們就立即招考新人,
或者和學校建教合作,找一些便宜的學生跑跑新聞,這一來一往可以
省去不少薪資、獎金、福利的支出。

在這些資本家的眼裡媒體工人的勞動力其實只是單純的「薪資」、
「商品」,「創意」、「經驗」未必是最重要的。一但發現你不合成
本效益,就會想盡辦法讓你拍拍屁股走人,因此這些離職的員工若未
能轉進到其它媒體,也很難享受這塊蘋果大餅。

其實即使「有幸」加入蘋日報的勞動者也未必就能分享蘋果美味,蘋
果日報的好兄弟壹週刊當初不也是高薪禮遇孤臣孽子、英雄好漢,共
創宏圖大業,但實際上卻是出了名的工作量大、流動率高的工作環境
,許多人進入壹週刊最後卻落得疲累不堪,還沒吃到大餅就搞得身心
俱疲,若是蘋果日報也玩相同的把戲,一切的美夢都得重新打造。蘋
果來了,工人被逼走了,工人始終吃不到蘋果。



《流行開講》

新浪獅要回家

文/魏玓

台灣職籃運動瓦解之後,由戰績最好、球員水準最高的宏國隊轉型成
明基新浪獅隊,在一年多前出走台灣,落腳中國蘇州,加入了大陸甲A
職業籃球聯賽。幾天前,新浪獅經營階層突然做出決定,在第二個球
季尚在進行期間,迅速退出甲A聯賽,準備回到台灣;掀起兩岸籃球界
一陣波瀾。

新浪獅當初的出走,跟近幾年來台灣企業出走到大陸去發展有些相似
之處,都是因為台灣的經營環境出現困境,而中國方面卻提供可以發
展的條件。一般認為,新浪獅到中國發展之後,雖然也獲得不少蘇州
人士和當地台商的支持,但是因為勢單力孤,資源也不如其他中國隊
伍,加上球員適應不良、家事牽絆等等因素,不但戰績因此持續不理
想,也使得新浪獅終究要離開甲A聯賽。

雖然說台灣有許多企業到中國去發展也經常鎩羽而歸,也會因為法令
、人事問題而水土不服,但新浪獅面對的問題,跟一般企業並不完全
相同。一般企業看中中國環境的是較低的人力、土地和原料成本,以
較高的獲利率維繫基本上相同的生產活動,最後的市場並不一定在中
國。但是新浪獅作為一個企業,中國所提供的是一個卻主要是一個籃
球市場(以及這個籃球市場運作所需的聯賽環境),讓它可以出售特殊
的產品(籃球表演)。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如果新浪獅戰
績不好(提供的產品水準下降),又無法進行有效改善(缺乏穩定的引進
新球員管道),遭到市場淘汰也就是遲早之事。

不過,體育活動作為一種產業,跟一般生產事業更大的不同在於,體
育活動有濃厚的文化成分和地緣聯繫。即使是以全球操作為主要策略
的美國職業籃球NBA,至今仍不免要顧慮地緣關係。每個球隊所在地的
住民支持,還是這個球隊能不能持續經營、維繫人氣的關鍵。回頭看
看台灣,由於棒球跟台灣社會和平民文化有長遠且深刻的連結,這正
是今年起職棒得以重新出發,廣受歡迎的最重要支柱。新浪獅以台灣
球隊的色彩進入中國職籃,卻因為政治和經濟因素脫離了地緣關係,
就像失根的花朵,勢必枯萎。但是,跟職棒不同,台灣職籃在NBA的
擠壓下,已經喪失發展的條件;新浪獅要回家,雖然尋到了根,恐怕
土壤和水仍不肥美。




《硬是NET》

誰殺了音樂家?

文/劉昌德

上週五傍晚,總是燈紅酒綠的紐約市百老匯(Broadway)劇場,一反
常態地少了大批等待進場的音樂劇觀眾。大多數音樂劇都已經取消,
不是因為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戰雲密佈,而是因為負責音樂劇演奏的百
老匯樂團工會(Local 802 of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Musicians),在與資方協商破裂之後宣布罷工。這次罷工使得18齣百
老匯音樂劇停擺,包括目前當紅的Hairspray與The Producers等戲碼。

百老匯罷工的導火線,是資方想取消目前合約中每齣音樂劇的樂團人
數下限規定。這個數字依照劇場規模大小,從3到26人不等。代表資方
的美國劇場與製作人協會(League of American Theatres and
Producers)認為,這是強迫雇主超額雇用的不合理規定,剝奪了資
方依成本等需求來決定的自主權。但工會則清楚指出,資方為了節省
成本,不斷地裁減樂團人數,而傷害了勞方的工作權,也將犧牲了音
樂劇的藝術基本要素之一--現場音樂演奏。

資方敢於裁減現場樂團、不顧勞方與觀眾的可能反彈,是有恃於其替
代方案--虛擬管弦樂團,也就是電腦合成音樂的技術。根據報導指出
,由百老匯資方如Disney所轉投資電腦合成音樂公司研發的技術,已
經可以讓劇場的音控人員按照歌舞表演者現場的狀況,隨時調整節拍
速度等,因此某種程度上可以取代現場演奏。在百老匯演員工會與劇
場工人工會於上週五加入罷工行列之前,資方本來就打算在這次勞資
爭議中,趁勢引入虛擬樂團,一舉摧毀不聽話的樂團工會。

音樂表演者的工作權受到科技的威脅,並不始於今日。過去電影默片
時代的電影院樂手,在有聲電影技術出現之後,遭到劇院老闆的無情
逼退;四○年代唱片工業技術發達之後,原來廣播電台的現場樂隊,
也被這些新科技所取代。在台灣,我們也看到類似的情況:過去三家
無線電視台的大樂隊,逐漸消失沒落,許多綜藝節目中只見「孔鏘」
帶著電子keyboard、一人包辦所有演奏。

許多科技是因應資方需求而發展,因此往往被用來「節省人力成本」
,而造成許多勞工工作不保。科技,就是如今百老匯資方用來殺戮音
樂表演者的凶器。勞工目前最有效的籌碼,也只有如這次百老匯的各
個工會一樣,彼此團結、才能以集體力量抗衡科技殺人的無情戕害。



《傳工在線》

從傳播看傳銷

文/Richard

也許是因為失業率越來越高,不少社會新鮮人都急著找工作,導致求
職詐財越來越多,而其中多數都是用「多層次傳銷」的手法讓求職者
受騙。有許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容易上當?我想沒有真正
去看過的人,實在不知道傳銷真的把傳播中的說服技巧發揮得淋漓盡
致。

還記得當讀五專時,就被一個朋友邀請去聽一門教導如何致富的課,
到了現場才知道是傳銷的說明會,由於先前已有同學因為從事傳銷而
惡名昭彰,這也更加強我排斥的心理,我正想瞧瞧他們要如何說服我。

當時我被帶到一間裝潢相當豪華的辦公大廈,進出的人莫不西裝筆挺
,個個好像都大有來頭,一進門就被帶到大會議室聽講,我已經忘記
當時的內容,只記得台上演講的人一直敘述傳銷可以讓人白手起家,
並且自己作老闆,同時他不斷炫耀自己的財富,要我們趕快像他一樣
有錢,我當時就很好奇,只聽過「財不露白」,怎麼會有人一直自誇
自己多有錢呢?當我快要呵欠連連時,我們就被分成以數人為一個小
組並被帶到一間小會議室。

在小會議室內,同樣的內容只是換了不一樣的演講者,同樣在闡述他
是如何依靠傳銷發跡,現在月收入六位數,這時他也逐漸與我們互動
,並以激勵的口吻希望拉近與我們這些菜鳥的距離,這些人身經百戰
,對於眾人的疑問都回答得很漂亮,爾後我們這群菜鳥又被專人帶領
進入另一個會議室做一對一的面談。

由於當時我已經很不耐煩,所以我就打算讓他們這群人難堪,於是我
就故意對面談我的小姐故左右而言他,一下子誇獎她長得很好看,一
下子又說她的髮型不錯,順便誇獎她的香水很有誘惑力,反正就是在
言語上吃她豆腐,搞到後來她講不下去,就請來朋友的姊姊親自為我
一對一「上課」,雖然我不敢再胡鬧,但因為我的態度已經逐漸寫在
臉上,她也只好匆匆結束話題。

原本以為我這樣就可以一走了之,沒想到一下子又進來兩個人,三個
人一搭一唱地向我直誇傳銷的優點,並說只要我簽名加入會員就可以
享受各種福利,由於我當時死都不簽,他們也就在那裡耗著,並且用
各種激勵法、激將法要我當自己的主人,彷彿我加入他們會員就是得
救了。

最後的結果是,因為我還要去書店打工,所以只好說先買產品目錄,
但他們卻說公司的產品目錄是非賣品,這下可好了,既然是非賣品,
那我連這點錢都可以省下來,而當我要出大會議室門口時,卻有一位
小姐將目錄「免費」送給我,想當然耳,我回家之後就將目錄馬上丟
到垃圾桶,同時把這個朋友當作拒絕往來戶。

姑且不論傳銷是是好是壞,我都會建議讀傳播的學弟妹一定要去聽傳
銷的上課,因為他們都善於利用正反並陳、先入為主、晚近效果、團
體壓力等各類說服手法來吸引會員,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一時失去理
智而不明不白簽下加入會員的「賣身契」,或是買了一堆用不完的化
妝品、牙膏、醫療器材、健康食品等,到最後不是賣不出去,就是因
為向朋友推銷而被「訐譙」,並逐漸失去自己的人脈。

最後還是那一句,去聽傳銷時,一定不能動搖自己的意志,但要仔細
觀察這些人的一舉一動,也許透過這些活的範本,會讓你對枯燥的傳
播理論有另一種新的啟發。

媒體工作甘苦談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dickchen/index.html


《重傷害書評》

魚目與真珠的糾葛:評《百年報人》

文/林元輝

書 名:百年報人(六冊)
作 者:鄭貞銘
出版日期:2001年
出 版 社:遠流出版社

是國民黨史觀的報人群像,也是新聞官史觀、甚至新聞管制官史觀的
絕後作品。

傳播學門的史著嫌少。2001年總算又有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鄭貞銘編纂的套書《百年報人》六冊出版。此作殺青,《聯合報‧文
化版》短期內就兩度發新聞報導,顯然視為大事。

自太史公司馬遷創紀傳體,將古來人物的重要言行分門別類紀錄,
成就《史記》的菁華以來,人物傳記一直是我們史學傳統的重心。由
此傳統論,六冊《百年報人》編寫了恁多報人的傳記面世,的確是新
聞史研究的大事。但此作出版經年,未見學刊評介,作者難免孤寂。
鄙人試為拙評,願有以拋磚引玉,以窺作者力作五年之得失。

此作蒐羅之報人典範,從廿世紀初創辦《蘇報》、《俄事警聞》等刊
之蔡元培,至當代揚名美國影壇之導演李安,計得百例。其中言創辦
星島報系之胡文虎,續及克紹箕裘之養女胡仙;言創辦China Post之
黃遹霈,併及事業搭檔之能妻余夢燕;言開創電視時事call-in節目之
李濤,兼及同業配偶李艷秋,實際共標舉了一百零三人。

五年世事倥傯且人聲喧嘩,作者獨專注於耙梳文獻,勾勒報人榜樣,
思有以激勵來者,果真如其自白「對傳播情深,對教育義重」,用心
可感,積勞亦足敬重。但百年間標舉了百零三典範,是不一年即有一
巨擘出焉,我們過往的新聞事業果真如此輝煌?既有恁多前賢風範,
何以今日新聞界竟成國人公認的大亂源?豈非作者思辨不無粗率,而
標舉楷模未免於浮濫?

拙見以為,此作有幾樣明顯缺失。其一厥為不協調,首見於書題為「
百年報人」,卻收納儘多非報人入傳,如電影企業家邵逸夫、鄒文懷
,導演李行、李安,專業廣告人賴東明等;平生未入新聞事業的學者
,如李瞻,也視如報人。都不無湊數之嫌。

第二類不協調的是史觀。作者分明仍循國民黨的論述窠臼選樣,於早
年的革命報人,如許于右任為翹楚,尚能名副其實;但於國民黨掌權
且嚴厲統制言論階段,作者標舉的報人表率竟包括專責管制言論的高
級黨官,計達14例。這些以限制多元言論與新聞自由為能事的黨官,
竟與同時代為爭取新聞自由而奮鬥不懈,甚至犧牲生命的民間報人並
列模範,史觀之錯亂,莫此為甚,難怪屢受獄災的報人陸鏗會投文《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明言周知他恥與某人同冊(2001.9.1)。其
他如歷任國民黨文宣刊物高官者,也幾乎皆許為楷模,數達13人。而
外國報人足為表率的,只聊備了21例,但其多數終身念茲在茲的執業
理念,又往往可為其中國同業榜樣的反諷,作者似乎也不自覺。

第三類不協調者乃行文體例。如介紹張季鸞身世,尊稱其父為「張翹
宣公」,全段也措辭拘謹;交代胡文虎家承,則逕書乃父胡子欽名諱
,文如白丁口語。胡文虎父女文也嫌絮絮不斷;林白水、蕭同茲等文
則短絀薄弱,忒不相稱。他如一下子陳其美,另下子陳英士,或呼名
,或稱字。類似不諧,難勝枚舉,其彙抄史料而未加整潤之病乎?

缺失之二,則在遺珠稱多。或因見識不足,如不知日治時代有臺灣報
人林呈祿(1886-1968),彼者操持守護本土報業廿五年,天天揮筆與
殖民者爭,堅苦卓絕為臺民喉舌,且收容許多臺人子弟菁英於《臺灣
民報》系列刊物之編輯部,培養了不少後繼人才,日後皆見器宇風骨
,甚至殉業全義。或因史觀作祟,如不收《大公報》出生入死歐洲戰
場的銳眼兼好筆記者蕭乾(1910-1999),不收敢攖國民黨威權體制逆
鱗的《自由中國》雜誌社社長雷震(1897-1979),不收創辦《中報》
報系的傅朝樞(1922-2002),遑論因辦《民報》而殉業的本土報人林
茂生(1887-1947)、因《人民導報》而殉業的宋斐如(1903-1947)
、王添燈(1901-1947),更別提前仆後繼創刊《臺灣政論》、《美麗
島》等系列政論雜誌而功在臺灣民主改革的黃信介(1928-1999)、康
寧祥、張俊宏、許信良等人。

外國報人中,除路透、梅鐸,表率竟全許諸美國業者。豈歐陸數百年
報人中無一巨擘?日本百餘年來成就《讀賣新聞》、《朝日新聞》、
《每日新聞》等舉世數一數二大報的社會中,也無值得佩服的報人,
只能以一新聞學者小野秀雄湊數?還是作者對這些進步地區的新聞史
無知識可言?

若因篇幅限制而致遺珠,焉能不體諒,但缺失之大者,尚在諸多魚
目混珠,徒費楮墨。如徐鍾珮從業不過五年,陳香梅在業更短,兩氏
果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瞬間事功?否則何以為百年翹楚?另如李濤雖
開臺灣電視時事call-in節目之風氣,但是將節目淪為國人近年公認的
社會亂源;與他同業的配偶李艷秋曾當眾自比為傀儡業者,目前主持
之《新聞夜總會》甚至在2002年「涂醒哲vs.鄭可榮與李慶安」事件中
涉嫌媒體審判,致疵議雲集,而有比之為專業蟊賊者,作者竟然也許
之為模範!這些不過極端之例,未至於此但難副典範的亦多,以事涉
當事者情緒,也就不一一辨偽了。

全書錯誤嫌多,下舉者百不及一,聊供證謬而已。如于右任寫悲歌〈
望大陸〉,日期著為1928年1月24日(I:51);所謂董顯光寫了一本
「以信教生活為主旨的日記」,董氏身後已有仁士揭明此札不過抄錄
美哲智言以自勵,所以董氏生前也未付梓,不意作者卻仍捨是就非(
I:104);張騫乃漢人,如何為邵飄萍著作題字?(I:113);于右
任寫葉楚傖墓誌銘多奇句,作者卻錄出「青蛙布襪寒哉儒」(I:133)
,「青褂」成「青蛙」,哀哉葉楚傖!講《大公報》「內容『華而不
實』,品質優良」(I:172),也是怪事;許浙人顧培根1947年10月
10日在臺開辦《自立晚報》為臺灣第一家晚報(I:275),目中全無
臺人歷史,無視於臺灣早自1924年6月1日起即陸續有多家發行全島的
晚報,臺人的新聞事業也自1934年3月20日起即日夕刊俱備,戰後早於
《自立晚報》的,更有銷路可觀的《大明報》,只是二二八變後毀於
國民黨軍之手;中央政治學校新聞學系更是作者畢業母系的前身,設
於民國24年,非23年也(Ⅱ:122)。

此書另一特點是作者本人也入傳冊中,但顯然不便自撰,改由門生潘
健行等五人聯名執筆,許作者為「堅守新聞教育的百年磐石」(Ⅵ:
179)、「傳播教父」、「記者老師」(Ⅵ:183),眉為「後記」,
但文長卅八頁(Ⅵ:179-216),占全書最長之篇幅,是事功顯赫之中
央社創辦人蕭同茲傳之三倍有餘,或高節殉業之林白水傳之四倍有餘
。顯然作者自覺亦堪列為報人典範,所以任由弟子稱頌,特為收編入
冊。是全書實共舉楷模104人,蔡元培率先,而作者壓軸,開史上少見
之奇例,值得關心人類新聞史的君子一讀。

(本文作者林元輝現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媒體小解放》

地方志影展放映大秀場-2003地方志影展開鑼了!

新店場放映與座談 世新場放映加研討

地方志影展放映與研討場次內容:
●新店市文化劇場三樓演藝廳

◎四月十一日(週五)
→原民專題
14:00鳥踏石仔的噶瑪蘭/推薦作品-花蓮(42'潘朝成)
14:55揹起玉山最高峰/入選作品-南投(48'馬躍‧比吼)
15:55面對惡靈/推薦作品-蘭嶼(58'張淑蘭)
17:10導演座談30'(齊隆壬老師主持)

→社區發展與變遷(一)
18:00鄉愁對話錄/推薦作品-龜山島(20'李泳泉)
18:30開幕式(長官致詞)
19:00咱兜在十四張/推薦作品-新店(68'夏聖禮)
20:30導演座談30'(李泳泉老師主持)

◎四月十二日(週六)
→社區發展與變遷(二)
9:00穿過婆家村/推薦作品-台中(87'胡台麗)
10:40湖/特別展出-新竹(53'陸孝文)
11:45大溪之寶/推薦作品-大溪(46'楊重鳴)
12:35導演座談30'(郭笑芸老師主持)

→社區運動
13:20搶救日茂行/推薦作品-鹿港(68'陳怡君)
14:40慶塘伯的14個夏天/入選作品-貢寮(56'廖錦桂)
15:50遙遠歸鄉路/推薦作品-楊梅(75'彭啟原)
17:10導演座談30'(郭笑芸老師主持)

→地方風情系列
18:00西嶼坪14人/推薦作品-澎湖(20'朱賢哲)
18:30拜託拜託/入選作品-官田(56'莊益增)
19:40指月記/入選作品-萬華(45'黃庭輔)
20:30導演座談30'(陳清河老師主持)

◎四月十三日(週日)
→產業與生活
9:00煙與陽光/入選作品-桃園等地(46'江季芳)
9:55鹿港苦力/特別展出-鹿港(60'紀文章)
11:00沒有糖廠的副廠長/入選作品-新營(55'曾吉賢)
12:05尋找1946年消失的日本飛機/入選作品-宜蘭(30'郭亮吟)
12:45導演座談30'(廖金鳳老師主持)

→地震專題
13:30地震紀念冊/推薦作品-台中(115'顏蘭權)
15:401935年墩仔腳大地震/入選作品-台中(60'李立劭)
16:50導演座談30'(李順仁老師主持)
17:40閉幕式及頒獎典禮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小劇場

◎四月十二日(週六)
9:00慶塘伯的14個夏天56'-廖錦桂
10:05揹起玉山最高峰48'-馬躍‧比吼
11:00沒有糖廠的副廠長55'-曾吉賢
12:05煙與陽光46'-江季芳
13:00尋找1946年消失的日本飛機30'-郭亮吟
13:40拜託拜託56'-莊益增
14:45指月記45'-黃庭輔
15:40鹿港苦力60'-紀文章
16:50咱兜在十四張68'-夏聖禮
18:15一九三五年墩仔腳大地震60'-李立劭
19:30~21:30研討會:「何謂地方志紀錄片?」
世新大學廣電系齊隆壬主任主持/與談人:潘英海教授/李泳泉老師/陳
板老師/郭笑芸小姐

◎四月十三日(週日)
9:00湖53'-陸孝文
10:00~12:00研討會:「地方紀錄與社區運動」
世新大學傳播學院成露茜院長主持/與談人:郭力昕教授/吳乙峰老師/
廖嘉展先生/鍾永豐先生

●新店市文化劇場:新店市北新路1段92號馬公公園內/電話89115146
●世新大學小劇場:台北市木柵路1段17巷1號/電話:22368225

(希望大家多捧場,盡情觀賞,一年一次萬勿錯過,而且是完全免費進
場,保證不清場...)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
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
價與共享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
媒體小鋪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