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3.15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少就是多」時代的開始?
【左右看】扁政府集資買廣告
******************************************************
【社論】「少就是多」時代的開始?
在各種聳動政治新聞的光芒遮掩下,一個重大事件正悄悄地發生了:環保署正式宣布,停建從台北到台南共計6個計畫中的大型焚化爐。終於有一次,公共工程的停建不是帶著經濟不景氣、財政困窘的陰影,而是具體地回應持續已久的社會抗議和環境治理的進步。
1996年開始如火如荼地推行的BOT、BOO垃圾焚化爐計畫,將台灣本已瀕臨爆炸邊緣的垃圾問題,和整個私有化的狂潮結合起來。一個接著一個的國內、外大財團乘著這波政策,把他們賴以發財的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污染問題,轉而變成另個發財商機。在短視近利的政策制訂者眼中,凡重大興革者,非給財團製造利多不可。造價高達幾十億元、由納稅人付帳買單的昂貴焚化爐,不管其效益如何,的確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然而真正的問題是,生意是一回事,客觀環境效應是另一回事。焚化爐昂貴的處理,不過是將全台四處橫流的垃圾,轉化成各種劇毒的廢棄和灰渣。它圖利便宜了財團,卻仍把污染留給在地居民。不管生意人及其幫腔如何興高采烈地宣傳「環保科技產業」的錢途無限,但愈來愈多人發現,焚化爐根本解決不了環境污染問題。或許,對財團而言,「治絲益棼」正是環保科技的最大美德,這樣才會製造下波更昂貴的需求。
還好,瘋狂的台灣島終究還存留著些許理性。事實有力地證明,一點都不昂貴、不高科技的垃圾減量政策,是遠比花大錢去豢養、製造污染的焚化爐,還更有效地解決了存在已久的垃圾問題。早在限用塑膠袋政策之前,各大型焚化爐已經沒有足夠的垃圾好燒了。可想而知,一個個建設完成的焚化廠,將陸續面臨愈來愈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而這卻是值得全民歡慶的成就。「少就是多」的環保原則,畢竟不是水中的月亮。
只是,停建焚化爐的決定畢竟來得太晚。我們小小的島上已出現了鉅額稅金,挹注的30座大型焚化爐,保養運轉所費驚人、後患無窮,卻很快就要沒啥「路用」了。希望當後代子孫看到這些矗立鄉間的龐然巨物,能記得別再重複我們這一代的愚蠢才好!
【左右看】扁政府集資買廣告
【左看】官商分贓 小民無奈
李亮
扁政府集資買廣告,說是操弄媒體,不如說是討好媒體來得貼切。當今之世,有哪個政治人物不在「拼媒體」?而拼媒體,除了做形象、搞公關這種投其所好的間接討好外,更直接的當然就是金錢。傳媒空間開放以來,媒體早已成為幾大財團的角力場,並挾其傳媒優勢成為政治、經濟各方必要合作的對象,經營媒體的資本家的政治經濟實力不容小看。扁政府集資買廣告,實際上是直接塞錢給這些資本家。
然而,政府干預媒體的方式不僅只灑錢一途,舊政府時代不論搞政令或個人宣傳,需要這樣麻煩嗎?扁政府之所以出此下策,正反映了解嚴至今,政府與財團的角色已然易位,過去聽命於政府的財團,如今已反過來對政府指手劃腳,反客為主。政府表現討好,實因財團的肥大化使然。
但是,這是不是表示「民主」,表示官小民大呢?非也。政府討好財團,乃因其經濟的實力;而一般民眾如你我,既無權也無錢,既不可能買媒體廣告,更不可能花大錢選公職,早被排除在官商勾結的交易之外。(文字工作者)
【右看】選舉經濟 泛藍莫怪
王放
扁政府以統一發包政令宣導為名集資數億元大買媒體廣告,在此大選年前當然引人側目,不能不令人懷疑是為扁包裝。泛藍諸君據此指責阿扁公費私用,雖說有點道理,但不能不說是缺乏遠見。
媒體近年來生意直落,廣告收入銳減,反映了整體經濟不景氣,社會上買氣低迷。值此經濟蕭條時刻,正需要透過政府投資來刺激內需市場。選舉就是這樣的投資。君不見台灣選議員需花費千萬元、立委要花上億元,正是選舉經濟的體現;從政策研究、文宣、廣告、佈樁、造勢甚至買票,無不在活絡經濟。政治人物不是常說:要為民眾生計著想不要拼選舉嗎?因此,重點是選舉的過程要讓大家有錢賺,這才是實質有利於民眾生計之事。「誰當選?誰落選?」不過只是政治人物之間的卡位戰嘛!
自從媒體空間開放後,各大媒體無不成為規模巨大的財團,產業利益之所在,當然是報導方向之所在,所謂有奶便是娘,媒體本無例外。只是這便為政商巨賈打開了干預輿論、操弄公眾的大門,所謂第四權可能不保,確實叫人憂心。
(政治評論員)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