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溪落日
文/白子易 (現為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暨管理系助理教授)
驅車疾駛行過亙長的橋面準備進入南投縣境,側面落日餘暉攫獲我的視線;心裡忽然有一陣想捕捉這瞬間影像的悸動,於是急踩腳剎,拿起相機、腳架下車。
回中部任教已年餘,雖然每天到校、返家都須經過橋面,卻甚少駐足。此時已過交通顛峰,橋上往來車輛漸少,晚風襲人,靜謐的河水,在落日餘暉掩映下變化萬千,佇立橋面,注視著落日怔怔出神。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千年前,詩人在黃昏吟哦成詩;轟然一聲,電光火石之間,我也在暮色下吟誦這首詩。然而,縱使千年過往,河水仍靜寂潺流。
河水流動,無涉歷史興亡,無關乎物是人非,只是地球形成四十五億年來,大自然所演化的定律。但是如今,億萬年歲月所推衍的規律,正在一點一滴隳壞。
億萬年前進入地球的日光,其能量首先被植物固定,轉換成大部分為碳分子的植物組織;植物進一步被動物食用,亦轉換成大部分為碳分子的動物細胞。而後,由於山
崩、地震等地殼變動因素,以動植物形態存在的巨大太陽能便被埋入深邃的地層,形成煤炭及石油。
人類輝煌的文明必須仰賴巨大能量而建立,於是,億萬年前被埋藏於地層深處的太陽能再度被挖掘出土,伴隨組成大部分動植物組織的碳,而流竄於地球大氣層,造成
溫室效應。封印億萬年的巨大力量再度甦醒,地球的熱平衡就像遭受魔咒而異常。
山川河湖變成暴怒的巨龍,動輒以驚天動地的力量,摧毀城市、村莊、林地、農田,破壞人類的建築、道路、橋樑、堤防,吞噬人類脆弱的生命。但,人類還是無法擺
脫使用化石能源的詛咒。
望著逐漸埋入黑暗的河水,思考漸次進入深層,腦海剎那間浮現成千上萬的微分方程式,躍動繽紛的數學符號。是的,我總是以微分方程追逐水分子,追逐流動的污染物,可是,即使能精準抓住它,是否能夠弭平它的破壞力量?是否能夠阻止地球隳壞的腳步?
思索至此,心裡一陣波動。望向落日盡處,遠方的中二高早已蜿蜒成燈火通明的長龍,竄入無邊無際的黑暗。看看錶,該回家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