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社論】美國侵略伊拉克之後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4.01

 

───────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美國侵略伊拉克之後

 

【左右看】左右看真假反戰

 

【教育小報報】

 

******************************************************

【社論美國侵略伊拉克之後

 

不論戰爭的結局如何,美國入侵伊拉克事件必將改變未來的國際局勢,以及人們對世界的看法。這將會影響世界未來的走向,值得注意分析。

 

首先,石油及其他能源的爭奪將更加白熱化。眾所週知,美國這次入侵伊拉克,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在於控制石油資源。兩個基本因素使得這種爭奪未來只有更尖銳:一、石油在今天人類物質文明的重要性;二、石油資源是有限的。依據各方專家估計,以目前人類石油消耗速率,地球石油資源大約只夠50年使用。50年是很短的時間。當石油礦產日益枯竭之際,各強權對石油爭奪必將更形劇烈。從這次美國對伊戰爭,不難想像:未來半個世界還有更多個戰爭是為石油的控制而戰。易言之,未來人類更難有長期和平可期。

 

其次,美國與歐洲間的明爭暗鬥將激化。我們過去曾論述,美國攻打伊拉克,潛在目標是要制衡日漸成形的歐洲國。以法、德為軸心的歐洲統一運動,已然度過化解百年世仇、貨幣統一這兩個最重要關卡,歐洲國的出現已是指日可待。由於歐洲國的總體經濟力量可與美國相比,這就使得美國的單極主義受到嚴重挑戰。由於法、德佔有伊拉克油田大量股份,美國攻伊具有破除這種所有權分配的形式,終而可以用石油做為制衡法、德或歐洲國棋子的作用,有如以台灣做為對付北京政權般。

 

德、法等國不會如中共目前那般忍讓。美國的強勢作風,勢將激起歐洲國家嚴重反彈,屆時兩者發生硬碰撞,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並非完全不可能。再者,美國這次侵伊戰爭,正引起全球規模浩大的反戰浪潮。一如30年前反越戰曾啟蒙了一代知識份子,這場全球反戰運動必將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預料不到的影響。若我們考察二戰後國際思潮的大脈絡,越戰可說是個重要轉捩點。反越戰教育了資本主義世界新一代年輕人。

 

但這股啟蒙運動到了80年代中期便中斷了。新保守主義展開了以「全球化」為名的反撲,從生產關係到意識型態,新保守主義在每個領域,都徹底清洗了70年代的反思與進步思潮。隨著蘇聯與共產集團的崩解、NTO的成立,美國逐漸展現了她新帝國主義的面貌。全球大大小小的國家與個人,幾乎無法抗拒這個伴隨全球化而來的保守大浪潮。

 

美國侵略伊拉克戰爭正在這時刻發生了。我們雅不願看到這場侵略戰爭的出現;但戰爭既然爆發了,世界反戰運動又成了人們反思當前資本主義弊端的契機。一個類似30年前進步思潮的再現,從而為飽受「全球化」凌遲的人們找出一個方向,似乎可以期待。

 

石油爭奪、美歐對立,在美伊戰後將明朗化;而人民也因美伊戰爭而覺醒。世界將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了。

 

(回目錄)

 

 

【左右看】左右看真假反戰

 

【左看】當戰爭販子開始反戰

 

▓鄭谷雨

 

這次美伊戰爭可以說是引起了空前的反戰聲浪。911事件後,美國以受害者的姿態,企圖博取國際輿論的同情,名正言順地以「反對恐怖主義」遂行侵略擴張。攻打阿富汗的戰爭,似乎在各國政府一致支持下,順利進行;也由於反人民的塔利班實在不得人心,所以美阿戰爭阻力甚小。

 

但是伊拉克之役就完全不同了。戰爭的非正義性太過明顯、正當性太過牽強,引發了全球的反對怒吼,連法、俄、德、中各國都同聲反對。

 

但是我們怎麼認識這些強權的反戰態度呢?俄軍在車臣發動的戰爭還未平歇;法國仍繼續武力介入象牙海岸內戰,希望保持身為前宗主國的支配力;德國當年以身為北約陣營成員,對塞爾維亞狂轟濫炸可是毫不手軟;更無論中國惡劣的人權紀錄。這些國家可都不是慈眉善目的和平主義者。

 

其實,法、俄、中皆和海珊政權簽約採油(例如1997年中伊簽定的阿勒達布油田開發合同),期待一旦解除制裁,各國石油財閥就能坐享暴利,所以當然反對美國出兵。強權的反戰是因為利益之分贓不勻;當戰爭販子開始反戰,我們一方面得明白,在這場侵略戰爭背後還有強權的利益角逐,世局還將繼續動盪,一方面也得頭腦清醒:反戰運動可不能靠戰爭販子來反對另個戰爭販子,更別指望它們能在聯合國主持什麼正義公道。

 

【右看】當心假反戰、真反台

 

▓林國斌

 

新世紀美國發動的第二場戰爭已經開打了。出乎意料之外,美國的勝利之路似乎不是那麼好走。在歷經聯合國十多年經濟制裁和武檢後,伊拉克民生凋敝、兵疲馬困,美國可說是穩操勝券。但是美國在軍事戰場上不如預期順利,連在政治戰場上也陷於孤立;不但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同聲反戰,許多美國傳統盟邦也表態反戰,甚至不少英美兩國人民都不支持本國政府,胳臂向外彎,忘記了愛國的本分。

 

美國遭遇如此反對聲浪,並不是不可以理解,別國反戰聲音也有值得同情之處,畢竟和平是大家都希望的。只是台灣得仔細盤算利弊得失,算清楚國家利益何在,再表示態度。

 

在反戰諸國中,中國算是一個。雖然中國急需美國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所以不敢公然唱反調,但是為了反制美國勢力的伸張,為了鞏固在伊拉克和中東的石油利益,中國當然還是得祭出聯合國這張王牌來牽制美國。美中兩國利益有所矛盾,是舉世皆知的事實,中國對台灣的領土野心,也是司馬昭之心。敵人的敵人自然要爭取成為朋友,這是非常淺顯的道理,何況台灣的戰後起飛也多虧美國的支撐。而就中國一方來說,要實現領土野心,要反對台灣建立主體地位,美國也是最大障礙,台灣切莫在此時此刻站錯立場、選錯邊,變成了假反戰、真反台。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 hyouki@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