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 幻 科 學 報
http://mail.apol.com.tw/~scisci/
http://iwebs.edirect168.com/scisci/
▏▏▎▍▌▋▊▉█
本期內容 ▼〈No.162〉2003.04.08
══════════════════════════════
作家專欄 ■ 科幻與未來世紀──序《鼠城記》
艾西莫夫科普開講 ■ 小說改編電影
科學小視窗 ■ NASA公布宇宙形成初期資料
══════════════════════════════
────────────────────────────────
▌編輯的話
────────────────────────────────
這期為大家送上的是黃海在重新出版的科幻小說《鼠城記》中
所做的新序,序言中提到了一些科幻與現實的互動情形,相當值得
一讀喔!
另外要跟讀者們說聲抱歉的是,上一期的「艾西莫夫科普開講」
放錯篇文章了,這期為大家補上艾西莫夫的〈小說改編電影〉,如
果讀者對於這一系列文章還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貓頭鷹出版社的
艾西莫夫科普開講這三本書喔~
嘉恩
星艦學院編輯小組
mailto:scisci@mail.apol.com.tw
────────────────────────────────
▌作家專欄
▌科幻與未來世紀──序《鼠城記》
▌黃海˙著
────────────────────────────────
(〈鼠城記〉2003年3月紅狐出版社出版)
時光之輪帶我們踏進二十一世紀沒多久,便發生舉世驚駭的九
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隨之而來的生化戰爭、核子戰爭陰影也揮之不
去,讓人無法想像當年美國登陸月球之時,我們這些年輕人對二十
一世紀的夢幻憧憬。年輕人都是富於理想的,回顧二十世紀中期的
台灣,那時環保意識還待萌芽,政治的集權與春宮電影是同樣的戒
備森嚴,真不知那保守封閉的社會,是怎樣掙扎過來到今天百無禁
忌情況。那時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總懷著無限敬畏神往的心情瞻
望二OOO年,雖然只是幾十年後,卻幾乎認為是另一輩子的事,
在理性上認為,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災難,「二OOO」應該是一個
高度發達的科技社會,相信科學最後能實現許多人類出奇的想法,
只有虛構的小說或電影情節會以種種的悲劇來呈現,藉以激發警惕,
前瞻省思未來的可能災難。
一九六O年代在美國迅速發展盛行「未來學」。杜佛勒(Alvin
Toffler )的鉅著《未來的衝擊》在一九七O年代成為世界性
的暢銷書,衝擊著新思潮,杜佛勒提醒人們,我們是處在超工業革
命中,由於科技進步的迅速變化,未來的社會生活變得趨向一時性、
新奇性、多樣性,會造成人們許多適應上的壓力,可說是一種未來
的「休克」(Shock),它是一本探索「近未來」的書一一相對於科
幻小說常常探索的「遠未來」,或「不可測的未知」。杜佛勒的「
未來學」概念受到舉世矚目,也帶進了台灣的文化知識界,對於科
幻作者的思考加上一層新滋養。
張系國當時在《書評書目》雜誌評論,《未來的衝擊》所討論
的只不過是全世界百分之三人口以內產生的問題,是基於大國沙文
主義者的立論,「有許多不過是作者自己的猜測,不可盡信。」他
讚揚其中對於「一時性」的分析最為精彩可信。當時的淡江學院或
許受到未來的衝擊,不但有明日世界》雜誌出版,也開設了「未來
學」講座,每一堂課邀請不同的作家或學者來作前瞻性的演講,主
持人賴金男教授一九七八年出版的《未來學導論》,是一部集大成
的中文學術論述,綜合敘述論列全世界各國的未來學研究情況,希
望未來學能夠達到西諺所說的:「 一盎司的預防重於一磅的治療」,
對於加速改變的世界比較有心理上的準備。國際上一群知名的專家
學者,以研究「全球經濟、政治、自然和文化之間的關係」為主旨,
一九六八年組成的羅馬俱樂部,在一九七二年發表了俱有醒世震撼
性的《成長的極限》,警告人類無限制地消耗能源,最終將在二十
一世紀末耗損殆盡,人類也將被汙染所毀滅,這時台灣在第一次石
油危機之後,文化知識和產業界應該在這時期開始有了「未來感」,
有了未來的警覺。雖然幾十年來《成長的極限》也受到各地專家嚴
酷的批判,畢竟它也達到了警世的影響力。
科幻小說真的能達到預測未來或警告未來的效果嗎?回顧科幻
小說的歷史演變,它對科技發明的預測曾經有過輝煌風光的一頁,
它提出的諸多科幻事物不斷地向科學挑戰,促使一一實現成真。像
電燈、機器人、坦克、電視、人造衛星、潛水艇、原子彈、月球旅
行…幾乎人類所能想像的事物,都曾經在科幻作品出現過。平心而
論,科幻世界是以童話式的想像和直覺,對未來所做的趣味建構,
科幻作家的想像力是無遠弗屆的,但也有疏漏之處,以科技發達的
今日反觀昨日,至少有兩件事物是科幻作品中所不曾預言到的,那
就是電腦的發明和二十世紀婦女走入社會工作的情況。如果沒有電
腦,就沒有辦法完成登陸月球,但在太陽神登陸月球之前的電腦都
是笨重無比的,一九五O年代的科幻作家憑著直覺「預測」手錶型
通訊器、口袋型電腦,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電晶體即將問世。
由學者專家所做的「趨勢」觀察報告,和由科幻作小說呈現出
的未來景觀或事物,在以學術體系為貴的現代社會中,科幻小說是
不能與前者相提並論的。也只有像英國的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這位世界級的科學家、科幻作家說的話,鼓舞了有未來主題的嚴肅
的科幻作品,他說:「只有科幻小說的讀者或作者才真正有能力來
討論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上個世紀之間,數以千計的科幻故事
已經探討了所有想得到和大部分很難想到的可能性……如果有人想
要預先看到未來十年的人類生活變化,那麼以具有鑑賞能力的眼光
來閱讀科幻小說乃是必要的訓練。未來的事情幾乎無法被那些對新
奇想法不熟悉的人想像出來……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超過百分之一
以上的科幻小說讀者會是可靠的預言家;不過我的確暗示,幾乎所
有可靠的預言家會是科幻小說的讀者或作者。」身為科幻小說作者
的我,一樣關心人類未來的。
科幻作品啟示未來
在那純樸的世代,西方科幻電影不似今天這樣以過度的娛樂俗
爛氾濫而毫無深度,幾部深刻而令人震撼的科幻片,帶來了未來的
新奇、恐懼與哲理思考。卻爾頓‧赫斯頓主演的兩部電影格外發人
深省:《超世紀謀殺案》是根據哈利生(H.Harrison)的作品所改
編,描寫人口爆炸以死人的屍體製作食物的奇景,被指定必須消滅
的老人,先去安樂死中心欣賞大自然美麗風光的電影,那是世界早
已消失的綠意;《浩劫餘生》描寫未來的地球已經被人猿所統治,
人猿科學家還在研究辯論過去是否曾經存在過人類,而太空旅行者
回到不知名的星球,被人猿抓走,逃出後才知道,這個經歷核子浩
劫的世界原來就是地球;還有一部還公認為偉大的科幻經典作品:
史丹利‧谷比力克,根據英國著名的科幻作家克拉克著的《看守者》
改編導演的《二OO一年:太空漫遊》,在一九六八年公映,成為
人類探索太空、思考未來哲理的一座電影藝術里程碑。那時我們在
台北豪華戲院所看到的,是以新藝拉瑪體大銀幕放映,令人如入其
境,嘆為觀止,深刻得一生難以忘懷。今天一般的中年人已經很少
像過去一樣,在大型電影院裡一坐兩個鐘頭,在全神灌注中進入電
影中的世界。
回顧:二十世紀中葉十項「預測」
回顧二十世紀中期的人怎樣來看二十一世紀,也許會有啼笑皆
非之感。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在一九七四年以「二十一世紀」
為題,向一些專家學者徵求意見,預測二十一世紀的情景。以下是
綜合歸納後發表的十項預測,由於時間上屬於「近未來」,這些內
容大致合理而不是很「科幻」的:
‧電腦這種不可思議的機器,將成為家庭裡最常用的裝置,以
安排家庭雜務的時間,處理家庭財務、幫助計稅、買東西。
‧各種人造「太陽」將繞地球環行,以取得太陽能,並利用雷
射傳達到地面以供使用。
‧汽車更簡單安全,差不多完全無汙染,長途旅行有自動交通
電子控制器管理。
‧每周工作只有三天或四天,休閒娛樂事業大為蓬勃。
‧大規模的海底採礦、食物抽取、燃料加工使用及海水淡化作
業,核子發電廠建在海底,有意外不致造成災害。
‧電視螢幕有牆壁一般大,附有印錄機,能使任何節目或印刷
品印出來。
‧大規模造雲,減弱颶風威力,為滑雪者造雪,調節雨量適應
農人需要。
‧太空交通車來往於地球與月球之間,人類在月球建立殖民地,
前往火星探險將大有進展。
‧大多數的癌症可以治癒,製造出可供移植的人造心臟。
‧青年更早熟,對國家事務擔當更廣泛的任務,美國選民降低
到十六歲。
台灣、大陸在文化上比較接近,但是就現代化的程度和思考模
式來說,台灣比較像美國,而不是像大陸,把當年美國的十項預測,
拿來對照今日台灣的人文科技景觀,核對這些預測也未嘗不可。我
們可以發現十項預測中只有電腦多媒體系統和錄影機、傳真機、影
印機的普遍情況,可以說是被預測中了,其他各項不是落空便是還
在努力實現中。
前瞻:複製人、冷凍人的世界
我們站在二十一世紀的門口瞻望未來,不需要藉助未來學家所
提供的大堆數據或推論,只要用現實的知識鼻子聞一聞,至少可以
肯定的有幾件重大事物,會在二十一世紀有更大的突破發展,那是
目前已見端倪的:電腦、機器人再精進、遺傳工程科技所可能造成
的爆炸性的大變革,至於核子融合發電如果能在二O五O年完成就
應該是過於樂觀的估計了,如果核子融合發電成功,能做為商業用
途,到時候人類整個經濟社會面貌,可能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也
許在二十一世紀後期的某一天的我們會說:「下個月我要搬到火星
去住了。」就像今天我們說的:「下個月我要移民到澳洲去了。」
利用生物科技複製人類,在二十世紀還是可能的傳奇,2003年
一月27日卻由法國的雷爾教派所資助的法國科學家宣稱:全球第一
個複製寶寶出生,雖然至今未能獲得證實,複製人會有突破應該只
是遲早問題,在「十項預測」中並未將它列入;然而二十世紀六O、
七O年代的科學家早已警覺到,人類對自己進化所做的干預,會產
生極大危險,也有倫理道德和法律上的禁忌。一九七八年美國的作
家羅維克出版了一本受到舉世爭議騷動的書《照他的形象──人的
無性生殖》,他是以科學紀實的筆法寫的,敘述一位百萬富翁因為
自己不能生育,經由祕密管道組織了一個出色的生化醫學小組,將
去掉細胞核的卵子和他的細胞產生融合作用,再移植入孕母的子宮
代為生育,複製出一個在遺傳上和自己一模一樣的嬰兒,做為自己
的後代,這本書被認為「若非本世紀最大的騙局,便是本世紀最重
大的消息。」時間證明它是屬於前者,它只是想增加銷路的惡作劇
致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已體認到無性生殖技術時候來臨了,學理
上可能,還不應該輪到人類。
複製人往好的方向看,也可以造出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工程師、
為人類社會服務,創造更大的福祉;或是以DNA重組技術與「造
人」技術合併,製造出無論在體力智力都大大優於一般人類的「超
人」,或是以DNA生物科技製造心肝賢等臟器和組織供病理移植
之用。
如果有一天科學家被獨裁者利用,複製出軍隊去打仗、或當奴
隸,將不不堪設想。伊拉‧李文的暢銷科幻小說《巴西來的男孩》
(電影由葛雷哥萊畢克主演《納粹大謀殺》),就是講複製另一個
希特勒的故事。
一九七二年拙作《新世紀之旅》科幻小說的主要場景便是二O
二O年,那時候遺傳工程科技當道,到處可見到複製人,如今我們
已經置身在逐漸迫近的科技巨影下,接受與否全在於我們的抉擇。
小說的書末,曾經了附了一篇論述,展望未來科技社會,其中所提
到的冰凍屍體等待復活的可能性,就是目前喧騰報章的所謂「急凍
人」新聞事件(新聞標題為了迎合熱門電影,用「人」其實是「屍
體」)。原書中第一篇的小說《來自一九七0年的人》,發表在《
落花生》月刊,敘述被以超低溫冷凍的屍體在五十年後被解凍醫治
復活之後,爸爸比兒子年輕幾十歲,後來主角又去遊覽二十一世紀
的世界。今天拿來與現實比較,它只是「純科幻」罷了。
科學的腳步並沒有如科幻小說一般快速進展,就如小說中所提
到的:人造人、人工冬眠、肢體再生術、人腦與電腦結合、傳心術、
心靈控制術、反引力控制、腦部矯治移植、次光速飛行、外星人出
現,這些在當時縱使是相當新鮮引人的題材,如今都已是老生常談
的科幻。很巧的是,最近兩岸相互交流後,我才從大陸的科幻小說
選集中知道中國大陸的葉至善(名作家葉聖陶的兒子)早在一九五
七年就由大陸的《中學生》雜誌連載了《失蹤的哥哥》,是與我的
科幻點子「所見略同」的冷凍人故事,說到一個誤入冷凍庫的人,
十五年後被找到,利用什溫技術解凍救活他,結局是二十二歲的弟
弟抱住十歲的哥哥哭起來。這個科幻故事的「現實版」是一九六七
年美國的貝德福教授,死後屍體被用攝氏零下一百九十六度的超低
溫冷藏起來,希望將來更進步的醫學技術來到時,把他解凍再醫治
復活,這也是剛剛在台灣鬧出所謂「急凍人」事件的案子,這是根
據化學家艾丁格教授(R.C.W.Ettinger)所倡導而執行的理念。其
後的好多電影、電視影集或小說,也有不少以冷凍人復活的題材來
加以發揮的。有一部由克里夫羅勃遜演的影集就是講他被冰山活埋
多少年後,被發現救活,也是爸爸比兒子年輕的故事。科幻構想有
時候是會「所見略同」的。
電腦、超微電腦與傳播媒體
《新世紀之旅》書末的論述中,如今已經成為過去的「未來史」
,內中引述了加拿大傳播學界的大師馬克魯漢(Herbert Marshll
McLuhan)對印刷媒體即將沒落的預言,他認為二O二O年以後報紙
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全是映像化的,連圖書館也是。由於全球環
保問題的日趨嚴重,不使用紙張可以減少砍樹,減少不必要之惡,
電子媒體的蓬勃發展,電腦又與文學結合,將會帶來怎樣的變革?
是個全球矚目的話題。目前趨勢是,印刷紙張時代好像不斷的在被
迫提早結束。麥克魯漢早在一九六七年的暢銷書「媒體的理解」中
預言的情況,已經在望。而台灣的媒體委託國際性的聯亞公司(S
RT)所做的大規模的讀報率調查,也發現了一個可驚的結論:整
個台灣閱讀報紙的人口在不斷的下降中,與美國的情況是一樣的,
報業的競爭對象不是它的同業,而是電視媒體。
百年之後的人類,若回顧今天的人類藉著砍樹造紙印刷文字儲
存資訊,做為保存文明的手段,必定會認為我們還在幼稚的搖籃時
期,不顧地球生態,只知道殘害植物,無止境的揮霍資源,自稱是
萬物之靈,卻無異是萬物的暴君。將來的出版家變成了文字與畫面
聲音的整合者,書籍變成另一種型式的文字電視劇或文字MTV,
也許只有少數經得起考驗,以優美雋永的文字見長的作品,有歷史
價值的文學作品,才能以紙張書籍的型式存在,並被當作古董保存
下來。
電腦的最後發展,也許會達到像約翰‧安德生(John J. Anderson
)在一九八九年三月的Macuser雜誌所說的:「電腦科技的最終目標
,可以說是要讓電腦消失,讓使用者感到『透明』的科技,實際上
也就是電腦不存在了…在這種完美的形式下,人類和電腦在溝通時,
面對的好像是另外一個人。」或是如超微科技的倡導人艾瑞‧德瑞
斯勒(K.Eric Drexler)認為,電腦可以「小到細胞的百萬分之一,
然後指引分子機器感應細胞裡面的結構,修復細胞的損壞部分。」
他投入了畢生精力在「超微機器」的創造,理論上說人類總有一天
能夠做出只有幾微米的超微機器,那時候可以一原子一原子的製造
任何東西,機器可以像牛隻生理上所做的一樣,直接用稻草做出牛
排,而不必養牛再殺牛吃牛排,一棟房子也可以在幾天之內一原子
一原子的蓋好。首先提出這個觀念的,是已經去世的諾貝爾獎得主
費曼(Richard P.Feynman),他是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這個點子
像他寫過那本書「費曼先生,你不是在開玩笑吧!」一樣的耐人尋
味,可絕對不瘋狂。
科幻小說史上曾經被遺漏的發明──電腦,是否將來有一天會
進步到具有人性和超級智慧的地步?科學界保持相當謹慎的看法,
誰也不敢斷言,但是讓電腦具備感情的研究早已展開,也有不少樂
觀的科學家預言,我們終將賦予電腦或機器人以「心靈」。艾西莫
夫說,也許我們本身就是構造極為複雜的機器人。美國麻省理工學
院的教授馬文‧明斯基在他的科學巨著《心智的社會》書中提出的
理論認為,將意識移植到機器之內將可能實現,要製造聰明的機器
必須使機器具備類似人類的意識和感情,由他的理論所引起的研究
風潮,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中心一直擴到了日本。果真可以做到的話,
屆時人類在肉體死亡之前,可能預先將自己的心智儲存在超級電腦
裡,達到「靈魂」不死。
遠未來, 不可測的未來
時光之輪帶我們來到二十一世紀,也必然帶我們或我們的子孫
到二十二世紀、二十三世紀…以及更遠的未來,不可測的未來。
《鼠城記》描寫二十一世紀末年,人類已經移民到火星,火星
城市卻發現鼠類的蹤跡,於是,火星城市的方義平被派到地球尋找
一對會捕鼠的貓,以便帶回火星去「行俠仗義」掃蕩鼠類。文中藉
著方義平與劉小青的邂逅交往,描寫了一個在核戰浩劫後的城市─
─大銀山的一頁興衰史,刻畫某些人類像鼠類一樣無助掙扎生存的
景況,探討人性與人的價值、機器人和複製人被誤用的後果,原想
營造有如電影《銀翼殺手》(二O二O年)的雄渾美學和氣氛,兼
顧藝術與趣味,最終呈現出來的則是比較含蓄溫婉和富於柔情感性。
《鼠城記》列為我的「文明三部曲」之一,其它兩部是《最後的樂
園》和《天堂鳥》,還有一部《第四類接觸》則是「文明三部曲」
的外一章,每本書事各自獨立不相連繫,以未來文明的發展歷史,
呈現不同的階段的景象。
對於「文明三部曲」,用一條線索把它連貫起來,看起來比較
會有系統:
《鼠城記》──人類歷經浩劫,描寫一個城市的興衰。
《最後的樂園》──人類追求永生,部分人變成永恆的機器人,
並進行星際移民;描寫一個國家的興衰。
《天堂鳥》──變成永生機器人(人類不死)以後的社會;描
寫一個星球的興衰。
未來文明是禍是福,縱然操縱在我們現代人的手裡,科幻作者
絕對有責任提出他的看法、或憂慮或警告,科幻小說唯有對文明的
未來展現宏觀思考,對過去作深切反省,才能凸顯它深刻永恆的意
義。正如已去世的美國科幻大師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所說:
「一直有一種逃避主義的文學形式,在別人尚未注視的前幾十年,
就提出原子彈、人口過多、細菌戰、月球之旅等,逼使讀者感到恐
惶;如果說科幻小說逃避,那麼科幻小說是使人逃入現實的文學。」
(註:本文係將原發表於《科學月刊》一九九七年二月號〈科
幻與二十一世紀〉一文修刪,增補為「序」)
→→完←
────────────────────────────────
▌艾西莫夫科普開講
▌小說改編電影
▌艾西莫夫˙著
葛茂豐˙譯
────────────────────────────────
故事都有其情節和角色,如果某個故事曾用好幾種方式呈現過,
會讓讀者印象深刻的,通常都是第一次所看到的表現方式。
我第一次讀洛夫廷的小說《怪醫杜立德》時是十歲,之後一次
又一次看了這本書。不過當電影版的「怪醫杜立德」上映後,我堅
決不看。為什麼呢?因為根據書中的描述,怪醫杜立德是個其貌不
揚的矮胖男子。結果是誰在電影中扮演怪醫杜立德呢?是哈里森,
一個又高又瘦、有著貴族風範的知名演員。我拒絕掏腰包看這種滑
稽的東西。
另一方面來說,我第一次看到「歡樂滿人間」這個故事是在電
影裡,之後便喜歡上電影中的茱麗‧安德魯斯、范戴克以及其他所
有人物。所以當親愛的老婆珍娜試著讓我閱讀小說版的「歡樂滿人
間」時,雖然她很喜歡這本書,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反感,不想讀它,
因為其中所描述的茱麗安德魯斯和我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不過珍
娜非常堅持,雖然我一開始極力反抗,但是最後我還是讀完了,而
且讀完後我才發現,我也喜歡小說版裡的人物。但我還是堅持這是
兩個不同的故事,電影版的「歡樂滿人間」和小說版毫無關係。
我認為大家要知道一個關鍵,書籍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
式。同樣的,舞台表演又是另外一種藝術形式。即使舞台演的是同
一齣戲,音樂劇和非音樂劇可能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皮格馬利翁」這齣戲劇是蕭伯納寫的,而由雷納和羅威寫成
音樂劇,在某些方面兩者完全相同。音樂劇還是保有蕭伯納所創作
的每個情節和大多數對白,因此它們實際上忠於原著。但是當我們
看這些音樂劇時,必須有心理準備,諒解這齣音樂劇的安排,因為
和原著比起來,會有一些不自然的地方,像是演員突然有些虛矯地
唱起歌來,或是驀然冒出管弦樂。蕭伯納可不必忍受這些。
而我們接受了音樂劇的版本。事實上,每當我看蕭伯納的原劇,
看到伊萊莎說:「哎喲」,而希金斯回應:「天堂,多嘈雜的地方
啊!」,我總會覺得就像走路突然踩到一個窟窿一樣,因為當希金
斯說出非蕭伯納的對白:「在英國人口中,這就是基本知識。」我
期待的是聽到一陣音樂響起。
因此,當小說改編成電影時,沒必要抱怨電影不忠於原著,因
為它們一定不同,電影無法等同於原著。你倒不如抱怨彩色玻璃上
的「蒙娜麗莎」並沒有捉到原畫的所有神韻,或是抱怨達文西沒有
捉到彩色玻璃的光彩和光澤。
事實上,如果電影製作人很想血本無歸,他只要製作出一部和
文字故事完全一模一樣的電影就可以了,可能你也不會喜歡這部電
影,因為在文字上是好的,不見得在螢幕上也會是好的(反之亦然
)。
這不代表一本好的小說不會拍成一部糟糕的電影,當然有可能
很糟糕,但這是因為電影製作上失敗,而不是電影不忠於原著。不
過,拍出來的電影也可能比小說還好,《苦海孤雛》雖然不是我最
喜愛的小說之一,不過我卻十分喜歡「孤雛淚」這部電影。
為什麼書本和電影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書本是一連串的文字,
文字合在一起就成了語言。雖然半個世紀之前的書本常常都有插圖,
而且圖畫的影響力不見得在文字之下(一個有名的例子是《愛麗絲
漫遊奇境》)。然而現在書籍中大多看不到插畫,所以書本只剩下
成串的文字。如果書要成功,就得好好處理這些文字,一定得要捉
住讀者的心和情緒。書本必須能夠只使用文字,就取代影像、聲音、
音調和其他所有東西。
另一方面,電影使用大量影像來發揮功效,而文字只存在於對
話之中。雖然還是有音效和背景音樂,但是影像才是主角。
從某些方面來說,如果我們比較電影的影像和書本的文字,影
像是個更微妙的工具。書本中必須用一大段文字才能描述的效果,
電影裡只需要呈現一瞬間的影像就可以了,例如一個手勢,或是突
然亮出一把刀子,或一個時鐘,幾乎每樣東西都可以。
不過從其他方面來說,文字可以呈現出各種應用方式,因此很
容易表現出靈光一現的嘲諷和機智,而且應用在長篇諷刺演說上也
會很成功,此外,文字也能很細微地揭露各種角色的特質。
每種藝術形式為了表現出最好的一面,一定會強調優點而掩飾
缺點,結果就產生兩種不同的故事,理想狀況下,兩種都會很令人
激賞。
書本和電影間還有第二種差異,不是藝術的問題,而是金錢的
花費。製作電影比出版書籍昂貴多了。
因此,一本書如果賣五千本精裝本、十萬本平裝本以及一些國
外版權,這本書就能賺錢了。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不能讓作者變得
富有,不過至少足夠讓出版商笑得出來,如果作者還想再寫一本,
出版商也會仁慈地點點頭。
這代表作家只需要專心經營一小群人即可,少於美國千分之一
人口都行,因此只要專心在一個較小的特定團體上,就可以衣食無
缺,而且還能成功。(這麼多年來,我靠著一小群美國科幻小說讀
者就能自給自足。)
這更代表作家有足夠的條件可以高傲,他可以寫一本完全取悅
自己的書,不需要去迎合一般社會大眾。他也可以寫一本很困難的
書,一本令人費解的書,什麼都可以,畢竟只要社會中有一部分人
口讀過他的書就能讓他成功。我並不是說作家一定都鄙視暢銷書,
我只是說如果他們願意,他們也許會這麼做。
但是電影製作人就不同了,他必須賺回龐大的投資,必須吸引
數百萬的觀眾,甚至還得要數千萬的觀眾才夠。做不到就代表會損
失一大筆錢。電影如果要取悅這麼多觀眾,一定要慎重地迎合絕大
多數民眾的口味,這種必然的壓力,就會貶低了故事的價值。
有一種迎合絕大多數民眾口味的題材就是愛情。一部小說如果
沒有愛情,它還是可以成為一部很好的小說。但是一齣電影如果沒
有愛情,你將會發現要獲利是非常困難的。這也就是說,如果把一
個有著罕見美貌的年輕女子硬塞到小說裡,幾乎可以確定,她的角
色一定無法完美配合故事的內容。
我還記得在一九四○年代中期,我曾經看過某齣改編自小說《
最危險遊戲》的電影。在故事中,主角必須使出各種本事、耐力和
智慧,才能夠在穿越蠻荒的航行中活下來,然而在電影中,這個主
角身上穿的居然是晚宴禮服和高腳跟的鞋子,要不是我已經驚訝到
說不出話來,我一定會忍不住大笑。
最後一點,電影通常取材自短篇故事,如果要拍出完整長度的
電影,就一定還得加上許多東西。因此,編劇更有機會在故事中加
上自己的創意,一個好的編劇會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改進故事內容。
不過就像其他每個領域一樣,在所有的電影劇本作家中,好的作家
有如鳳毛麟角。
(以上資料由貓頭鷹出版社提供,本文出自於由貓頭鷹出版社《竄
改基因》:艾西莫夫科普開講(三)一書)
→→完←
────────────────────────────────
▌科學小視窗
▌NASA公布宇宙形成初期資料
▌科學月刊˙提供 http://www.scimonth.com.tw/
────────────────────────────────
美國航太總署2.12公布,由最新探測衛星收集到的宇宙形成初
期資料,已估計出宇宙的年齡及組成物質,可說是近年來最重要的
科學發現之一。
航太總署去年一整年動用「微波異向性探測人造衛星」探測宇
宙。根據所得資料,研究人員推算出,宇宙大約是在137億年前形成
,組成物質4%是原子、23%黑暗物質、73%黑暗能量。另外,探測
衛星也在宇宙深層發現所謂的熱點,證實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黑暗
能量(真空能)的確存在,此發現證明宇宙不會走向塌縮的道路,
而是一直無止盡膨脹。
→→完←
────────────────────────────────
▌星艦學院發行 http://club.ntu.edu.tw/~sfa/
▌科幻科學報 http://mail.apol.com.tw/~scisci/
▌徵稿啟示
˙科幻科學報徵求各式中文科幻創作、介紹、心得及科普文章。
˙不接受外文作品及無版權翻譯作品。
˙若有版權問題,作者自行負責。
˙來稿請寄 scisci@mail.apol.com.tw,恕無稿酬。
▌關於我們
˙訪談室長期徵求問題,歡迎來信:scisci@mail.apol.com.tw。
˙讀者意見,如未特別註明,視同授權刊登於科幻科學報上。
˙活動看板一區,有任何科學或科幻活動皆可來信要求刊登。
▌關於轉載
˙網路上之非商業轉載:
若欲轉載,請勿更動版面或刪減文字,並請於文前註明
「轉載自『科幻科學報』」。
˙商業性質或其他媒體轉載,請先徵求作者同意,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