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支點教室日記
偷錢的孩子怎麼了
文◎曾威凱
昨天,有孩子偷了補救教學義工媽媽手提袋裡的錢。
從低年級導師的口中得知這件事,有點驚訝,也希望老師在跟家長說明情況之前,能讓我先跟孩子聊聊。聊什麼呢?都已經「人證」、「物證」俱全了,難道能翻案不成?
讓老師帶來支點教室的小涵,應是知道自己「做錯事」,而頭低低的,沒什麼表情。小涵跑到我桌邊的窗邊,用窗簾把自己全身捲起來,小聲的說:「威凱老師,我要跟你說對不起。」我說:「為什麼要跟我對不起啊?」這倒不是我明知故問的裝傻,而是因為我不是被偷了錢的「苦主」,自然就沒有跟我道歉的理由。
「我昨天偷了埔里老師的錢。」孩子的這句話雖然小聲,也應該是費盡所有力氣才「擠」出來的。因為進行補救教學的義工媽媽都來自埔里鎮上,孩子也常會這麼叫著他們「埔里老師」。
「真的喔!那你昨天晚上有沒有很害怕啊?」小涵不是第一次偷東西了,所以先前絕對有很多大人用盡心機,以「嘴巴」跟「雙手」(還包括手可以拿到的『物品』)讓孩子知道偷東西不是件好事,以及必定會有的「下場」。但即使是多次下來,孩子總是會害怕的。害怕的也許不只是皮肉之苦,還有更內心深層的東西。
「有啊!我還作夢夢到鬼呢!」「我夢到埔里老師變成鬼要來抓我。」七歲的孩子也許想像力豐富,但看他說得餘悸猶存,孩子的確是害怕,怕的是不被喜歡,不被愛。
「真的啊,埔里老師聽到一定會很難過的。他那麼喜歡你,一定不希望讓你害怕、作惡夢。」小涵仔細的聽我說著,大人因為他的害怕,而會有的心情與感受。
「你為什麼要偷拿埔里老師的錢呢?」我接著問道。雖然我不想扮包青天辦案,但總覺得這可能是關鍵。
「因為我那時候肚子餓,想吃東西,但早上爸爸沒有給我錢。」孩子無辜地說。以孩子家庭的狀況,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小涵跟家裡的哥哥,經常因為早上沒有吃早餐,而上課時覺得頭暈不舒服。
「這樣喔,肚子餓一定很難過喔?那小涵如果以後下午的時候肚子很餓,可是身上沒有錢,又不能偷拿別人的錢,那該怎麼辦?我們一起來想想好不好?」我相信當時的表情比我說的話還要更「認真」。
「我可以來找你啊!」孩子笑著說,我也笑了,讓人信任的感覺很好。
「好啊,你來找我的話,我可以幫忙想想辦法。可是我有時候不在學校,那怎麼辦?」我在想,最好有千百種方法。
「我可以找林老師(孩子的班導師)跟埔里老師啊!」孩子繼續說。
「對喔,你看,小涵可以找好多人來幫忙想辦法,因為我們都好愛你喔!」孩子笑了,放下重擔似地笑了。
有一種可能,孩子說了一個謊,矇混過關。但即使是這樣,大人其實損失不了什麼,只是要不放棄地讓孩子說出真話。但反過來就糟糕了,我們會用不相信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學會「信任」與「誠實」。
希望下次,孩子在內心掙扎時,感受到了這些大人可能因為他這麼作而會有的感受,就像我們總是認真感受他的感受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