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3/04/24》═════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教育苦旅57
緝菸大作戰(下)
◎ 他山之石
思考戰爭的哲學意義
◎ 5月徵文
********************************************************************
◎ 教育苦旅57 緝菸大作戰(下)
如果可以將吸菸納入正式的管理體系,
學生不需要躲躲藏藏,
吸菸帶來的滿足感就不會這麼明顯,
這樣疏導的方式,
會不會比防堵、查禁來得好呢?
文▓Syrman
記得以前在學校修教育學程的時候,其中有幾個學分是關於兒童福利及青少年心理學的課程。這些學科是由歐美發展起來的,在發展之初,主要是針對歐洲中古世紀對於兒童的態度做一反省而來。
小型的大人
歐洲中古世紀對於兒童的看法,是將他們看做「小型的大人」,認為他們在身體上和成人沒有什麼差別,只是比較小罷了,沒有考量到成人和兒童或是青少年的心理層面發展有極大的差異。因為當時的人看事情的角度如此,所以將成人的食物、衣服、工具予以縮小或減少,就是兒童適用的了。
也因為如此,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的兒童和成人根本沒有什麼差別,一樣在磨坊裡工作、一樣在田裡面揮汗如雨的耕作、一樣在街道上流竄、一樣說著粗俗且不堪入耳的話語,甚至在「性」方面,成人和青少年之間也沒有什麼區隔或是避諱。
現在的社會就不比從前了,極力將青少年、兒童與成人做一區隔,兒童絕對不是成人的縮小版;這是基於一個保護他們,以及讓社會可以正常且正向發展的立場。不希望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之中,遭受成人不良的影響,讓他們的心智可以更為順利的成長。
之所以會先提這些,是因為在這海線的小鎮待了快一年半了,常常可以在街道上看到一些孩子或蹲或坐、大剌剌的盤據在街頭的某個角落,大聲的說話,努力的抽菸。之所以說他們「努力的抽菸」,主要是因為他們抽菸時的表情:
用食指和大拇指捏著菸屁股,深深的吸一口之後,眉頭深深的一緊,彷彿是要將這一口菸裡的各種味道好好的體會一下;由口腔到咽喉,整個鼻腔之中都是滿滿的香菸味,之後再兩眼瞇瞇的,從鼻孔和口中緩緩的噴出之前所吸進去的濃濃白煙,讓他們整個人都陷入一種煙霧飄渺的迷幻感中。
這樣子的吸菸表情,實在是一點都感覺不出來他們正值青澀年少,反而有一種「他們已經是老菸槍」的老油條感覺。每次看到他們這樣子對於香菸依賴如此之深的神情,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之前所修過青少年心理學,或是兒童福利課本裡所描寫的中古歐洲青少年、兒童語句。
全家一起抽根菸
至於這種現象的關鍵,在於家庭教育。根據個人不怎麼嚴謹的統計,在我手上這些已經習慣抽菸的孩子,在家中也會抽菸。而且大部分的孩子在家抽菸時,家長不但不會加以制止,親子之間更會以香菸來做為彼此溝通,甚至是認同的工具。晚飯後,親子之間因為香菸而有了同樣的嗜好;彼此溝通時,也會因為香菸的關係,而拉近親子之間的差距。
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訊息時,真是有點驚訝!這樣的親子關係,還真像是朋友或同儕之間的關係啊!可惜,這樣的好關係只是表面,親子之間不會因為香菸而真正拉近彼此之間的心,更不會因為香菸而去傾聽對方的心聲。香菸在這個親子關係之間,只是一種象徵性的符號而已,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正面效應。
既然在家裡抽菸是這麼稀鬆平常,他們自然會認為「為什麼不能在學校抽菸」?在我來到學校之前,輔導處就曾經和當地的醫院醫師共同合辦了一個「戒煙營」的團體輔導,希望藉由專業人士的幫助,讓這些尚在成長的孩子們可以遠離菸害,但是成效有限。
我來到學校服役之後,也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即使我一直向他們灌輸:「吸菸是有害身體健康的,所以教育部有規定,國中年紀的你們不可以抽菸。」他們也不認為我所說的有什麼說服力,因為長久以來,抽菸已經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份了!「就像寫字要拿筆,吃完飯不就是要來根菸嗎?」這個比喻聽起來實在是沒什麼道理可言,但是從他們口中說出來,還真是理直氣壯呢!
香菸成人式
即使抽菸對他們來說已是生活的一部份──超過一半的孩子天1至少1包菸,但是在學校裡抽菸就是觸犯校規,就是會有老師去抓他們。但是偷偷帶來的菸又不能拿出來抽,學生摸著它在自己的口袋裡滾來滾去的,手就會不自覺的發抖起來,嘴巴裡面也會不由自主的口渴起來,「有時候真想說:『管他是什麼地方、管他誰會看見,老子現在就是要抽,看誰可以拿我怎麼樣!』」當這些孩子說出這些想法時,我心裡還真是倒抽了一口冷氣,如果他們真的這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了再說,學校的處置又不妥當的話,校規簡直就是蕩然無存了。
對於這些國中生來說,除了生理上已經對香菸產生依賴性之外,在同儕團體之中,會抽菸的人還有一種很高的心理滿足感。當他們聚在一起時,有人將菸拿出來,就會讓其他不會抽菸的同學對他們產生一種成人式、值得信賴的感覺。這種感覺很抽象,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滿足了這些會抽菸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優越感。再者,如果他們嘗試抽菸之後,卻沒有被學校的師長發現,同儕更會投以欽佩的眼光,同時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聰明無比的,心理上更滿足。
人手一罐茉莉綠茶
雖然這些孩子們是這麼的聰明,但是學校對於香菸還是視同水火,校長和學務處會根據自己緝菸的經驗來防堵校內菸害蔓延。可是,我卻常常看到這些孩子為了要抽一口菸,攪盡了腦汁也要想出辦法。
他們反覆鍛鍊自己的反應力及腳力,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做完拿菸、點火、吸菸、丟菸頭這幾個動作,即使被師長們看到,也能一溜煙的消失。他們身上會隨身攜帶幾樣東西:手扒雞的塑膠手套、竹筷子、茉莉綠茶。手扒雞的塑膠手套和竹筷子的功用是一樣的,也就是拿菸的時候可以不用手指,手上不會留有菸味。手上不留菸味,但是口腔裡總是會有菸味吧!基於這個考量,所以他們都會隨身攜帶茉莉綠茶,因為根據他們反覆實驗的結果,茉莉綠茶最能夠消除口中的菸味。這樣即使被師長查到要聞菸味的話,口中也是一點味道都沒有。
當我聽到他們為了吸一口菸,這樣努力的鍛鍊自己、這樣充滿實驗的精神時,我真的打從心裡面佩服:他們真是聰明!
抓吸菸不如管吸菸
其實,緝菸這問題不單單只是學校師長的問題,家庭其實更為關鍵,因為這些孩子抽菸的習慣絕少是在學校養成的,大部分都是家長對於香菸的認識不足,也不認為香菸會對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什麼影響;這些家長他們也是從小就開始抽菸了,所以孩子在這個年紀抽菸一點也不奇怪。
對於這一年多來在學校緝菸,我深深的認為:香菸對於青少年的影響,除了身體之外,心理層面更是嚴重。為了要抽菸,他們認識到了「不見得要遵守學校的校規」,在學校這麼長的時間,怎麼可能不吸上一、兩口來過過癮呢?而且手上那一根菸,可以換來多少尊重的眼光!這是在課業尚無法獲得滿足的他們,唯一可以滿足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可以將吸菸納入正式的管理體系,學生不需要躲躲藏藏的,吸菸所帶來的滿足感就不會這麼明顯,這樣疏導的方式會不會比防堵、查禁來得好呢?
將來會不會真的將吸菸納入管理,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如果對香菸沒有新的角度衡量,那麼現在國中生吸菸問題一定會往下延伸,學會吸菸的年紀會越來越小。
◎他山之石
思考戰爭的哲學意義
編譯▓盧永山
是否有一種基因導致人類熱愛打仗?聖母學院哲學教授史帝芬‧維契歐說,我們確實可以找出原因。他說,自15世紀後,人類就發生過962次武裝衝突,這意謂了在任何一天,世界各地的人類互相殘殺的機會相當高。維契歐說:「這是非常驚人的統計值。」
維契歐正從中風中復原,因此這個學期他沒有開課,但他正忙著對伊拉克戰爭發表演說和寫作,而他的大學同僚也在處理伊拉克戰爭所引發的各種急迫議題。
維契歐說,戰爭是哲學家可以善用的機會,因為戰爭引發對與錯、善與惡、報復與正義等永恆的問題。在目前這種時刻,學生必須批判性地和清晰地思考,不讓情緒蒙蔽他們的判斷。
巴爾帝摩郡社區學院哲學系主任威廉‧萊斯表示:「這點實在很難做到。目前是艱難的時刻,不管在情緒或智識上。我教5堂課,每次我一走出教室,就覺得自己是條抹布。」
萊斯試圖引導他的學生,用批判性的思考和應用邏輯檢視這場戰爭。他說:「用結果來評斷這場戰爭,確實有危險。如果伊拉克人在街頭擁抱美國士兵,這就是一場好的戰爭;如果沒有,就是一場壞的戰爭。這種二分法太簡單了。」
這場討論中所觸及的是「正義之戰」(just war)這個概念。「正義之戰」根源於中世紀,20年前被美國天主教的主教所採用,它的意涵是,發動戰爭是可以被合理化的,如果戰爭符合特定標準的話。這些標準包括:發動戰爭必須面對實際且特定的危險;必須有成功的可能性;戰爭的意圖必須是追求和平及和解(而非占領領土);採取武力預期所產生的損害,必須與所產生的良善結果是成比例的等等。
維契歐指出,美國侵略伊拉克,符合「正義之戰」所需的8項條件不到一半。他說:「我不認為布希總統對這場戰爭有任何道德上的理論,如果有的話,也是天天在變。」
在西敏斯特郡的麥克丹尼爾學院(McDaniel College),馬克‧哈德利教授一堂討論社會正義議題的課,及另一堂名為「麥爾坎X和馬丁路德金恩」(Malcolm and
Martin)的課,學生在後一堂課中討論麥爾坎X(Malcolm X,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鼓吹者)和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生平和觀點。哈德利重新安排這2堂課,並利用這場戰爭做為教學討論的題裁。
對於這場戰爭,麥爾坎X會說什麼?哈德利表示,他也許會大談美國帝國主義,以及為美國打仗的少數族裔和低收入者??。
哈德利說:「麥克丹尼爾學院的學生不清楚這場戰爭的目的,就像他們不清楚阿富汗戰爭的目的一樣。他們也覺得,自己與真正的戰爭距離遙遠。對許多學生來說,除非他們投身軍旅,否則戰爭只是遠方的故事。儘管如此,情況可能會改變。在越戰的例子中,反戰氣氛是經歷了一段長時間才凝聚起來。」
哈德利:「大學校園對這場戰爭的反應,以極大的方式,不同於他們對35年前發生的越戰之反應。在越戰的例子中,學生比教員更加的開放和反戰,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
在薩利斯布瑞大學(Salisbury University),教創意寫作的麥克.華特斯說:「學生對這場戰爭的反應是如此的沉默,我們幾乎不可能鼓動反戰氣氛。我14歲唸高中的女兒,在學校參與反戰活動的情況,遠超過本校的學生。」
13年前,第一次波斯灣戰爭開戰前夕,太陽晚報(Evening Sun)刊登了華特斯所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是有關他訪視伊拉克舉行的一場詩節。當時是1986年,伊拉克和伊朗正在打仗。招待華特斯的伊拉克友人知道,美國販售武器給尼加拉瓜桑定政權的反對陣營。
華特斯寫說,他根本無需擔心,伊拉克友人介紹他是知名的美國詩人,他也受到很好的對待。當他被護送而穿過街道時,伊拉克孩子歡笑、歌唱,和向前擠以取得好的位置觸摸他。之後,華特斯發現,這首歌的內容是對海珊宣示效忠,及承諾為他殺敵。
那時是1986年,現在是2003年。
華特斯說:「當我幾年之後開始執教,我一直在想這些伊拉克孩子,並思考今日他們都到哪去了。」
(取材自巴爾帝摩太陽報)
◎5月徵文
本月主題:學生變笨了嗎?
許多聲音都反映:現在的學生真是一屆比一屆難教!不是任性不受教、就是程度太差。教育部長官腔說,不要唱衰下一代,教育最前線的老師們,你們覺得呢?
歡迎您寫下自己的經驗來與讀者分享,文長1000~1500字,獲刊登者敬贈稿酬。
投稿方式:請將稿件mail到hyouki@lcc.shu.edu.tw,註明「每月徵文」。
或是上立報的明日報新聞台-教育鬥陣行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tevena/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