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4.28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台北的俄蘭城
【左右看】和平醫院的吶喊
******************************************************
【社論】台北的俄蘭城
被強制隔離封院的和平醫院醫護人員哭喊著「我們要人權」﹐試圖衝破封鎖線﹐整個社會對此興起了巨大的詰難與討論﹕關於個人利益與集體公益﹐關於醫護人員的倫理道德﹐甚至當然也關於政府的效率與隔離措施等無疑的﹐從和平醫院事件開始﹐SARS將是對於台灣社會一道殘酷的試驗
或許﹐「瘟疫」這個詞離我們已經太遙遠﹐先進的醫學科技將這個詞硬生生的從我們的歷史記憶裏消除﹔然而﹐在我們被SARS威脅而嚴重感到恐懼之時﹐也許可以試試重讀存在主義與人道主義作家卡謬的「瘟疫」﹐安撫我們疲憊而焦慮的人心﹗瘟疫描寫的是被黑死病入侵而導致封城的俄蘭城﹐在這座被孤立隔離的城市中﹐人們被禁止離去﹐回來的人被禁止再離開﹐意外來到這個城市的人也被限制停留在這裏﹔瞬時間﹐這座因高度現代化與資本主義化而充斥著疏離感的俄蘭城﹐如今「不再有所謂個人的命運﹐只有集體的命運﹐也就是大家所共同遭遇的黑死病和共同產生的情感」﹐然而﹐「這些情感中最為強烈的便是放逐感和被剝奪感﹗」
SARS病毒攻擊的是個人﹐但是因為它的傳染與蔓延﹐竟把所有的人都集合成為命運共同體﹐強迫我們這種高度個人化的社會必須思考他人﹐必須面對集體與公共的問題﹔這對於資本主義的運作其實就是強烈的反撲與試煉﹐也是對於人的存在情境的高度質疑﹗
俄蘭城因為被封閉而感覺孤立﹐感覺被放逐﹔但是俄蘭城裏跟黑死病奮戰的李爾醫師則從與黑死病的交戰裏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而否定了把命運交給神決定﹔「由於世界的秩序是被死亡所決定的﹐那麼如果我們拒絕相信神﹐用盡所有力量來反抗死亡﹐而不要抬起我們的眼睛仰望著神沉默的坐在那裏的天國﹐對神來說豈不是比較好些﹖」﹔而對於官僚處理疫情不滿意的小市民塔霍則自告奮勇﹐冒著生命威脅組成了志工隊幫助黑死病患﹐最後﹐俄蘭城終於從黑死病的威脅中解放出來﹗
「跟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邪惡一樣﹐黑死病幫助人提昇到比自己還高」李爾醫生如是說﹐在二次戰後寫成了瘟疫的卡謬﹐與如今剛從美伊戰爭轟炸裏甫回過神來卻即刻遭遇了SARS威脅的我們﹐情境竟是如此類似﹔戰爭與瘟疫竟是如此捨命相隨﹐他們折磨了我們的忍耐力﹐耗損了我們的意志與勇氣﹐然而﹐人的存在不正也是從這一連串尋找救贖與重生的過程才確立的嗎﹖這也許是SARS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意義吧﹗
【左右看】和平醫院的吶喊
【左看】大我崩坍之後
█范天新
在和平醫院的封鎖線上﹐醫護勞動者們的吶喊﹑抗爭﹐引來行政院發言人林佳龍呼籲「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和「社會會感謝他們的付出」的精神喊話
然而﹐被隔離的民眾對此籲求顯然是持疑的﹕「我」為什麼要為「大我」無怨無悔地犧牲﹖所謂「社會的感謝」﹐又值幾分錢﹖這類的狐疑和反彈﹐背後其實顯示出台灣社會「大我」意義的空洞化危機﹐以及小我和大我之間的斷裂感這種現象﹐標誌著台灣存有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普遍共享的「公共精神缺乏症候群」
在過去冷戰/戒嚴的時期裡﹐「完成大我」的公共精神淪為真誠為黨國服務的堅強黨性但如今黨國集團已然凋蔽﹐新興的統治階級歌頌的是私利至上論﹐鼓吹每個人進入利益競逐的市場叢林中搏鬥因此﹐我們被迫只知道怎麼讓自己活下去﹐已經不曉得大我是什麼﹖更不曉得我為這個莫名的「大我」犧牲有什麼意義﹖
在這個大我崩坍的社會裡﹐假如要激發起人們為公眾服務的集體精神﹐讓大眾相信所謂的「大我」其實不是統治階級的代稱的話﹐只有一個辦法﹕透過草根的新民主運動打破小我和大我之間的鴻溝﹐重新勾勒出一個符合公眾利益的「大我」圖像
(文字工作者)
【右看】信心壓倒一切
█溫育和
突如其來的一個封院命令﹐築成了一道嚴密的防疫封鎖牆﹐將和平醫院阻隔成一座渺小的孤城孤城內﹐如火蔓延的疫情正在持續悶燒﹐困守危城的人們只好使盡氣力從城內探頭出來﹐甚至奔出城門﹐驚惶無措地向城外的人們揮手呼救﹗
這不是21世紀版的末世啟示錄﹐這是一場後工業社會的信心之戰我們可以理解﹑也應該理解和包容和平醫院圍城內的隔離者失落﹑悲傷﹑無助﹑懼怖的感受﹐同理﹑寬容醫療人員在承受高度身心壓力下的反彈情緒但是﹐我們同時要正視當下緊迫的危機發展形勢﹐跨越黨派﹑族群和階層﹐收起所有無謂的批評﹑質疑和爭鬥﹐相信政策﹑相信專業﹑相信自己
唯有相信政策﹐我們才能讓各項防疫檢疫隔離措施全面落實﹐同時確保台灣的醫療照護網絡得以繼續運作﹐不讓台灣防疫的堡壘繼續失守﹔唯有相信專業﹐我們才有可能讓防疫專家和各級醫療專業人員充分發揮專業能力﹐突破病毒設下的重圍﹔唯有相信自己﹐我們才能堅持下去﹐以精神力量換取防疫工作的時間與空間﹐避免自己成為病毒軍團的下一個戰俘
台灣如果要撐過這場硬仗﹐除了信心﹐我們已別無所恃﹗
(文化工作者)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