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教育論壇 情理相通的通識教育

═【立報】════════════════════════════

                                  

═══════════════════════《2003/05/12》═════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教育論壇 情理相通的通識教育

 

    法蘭西視角 針對法國年輕學子的創新電視新聞

 

【教育小報報】

********************************************************************

   教育論壇 情理相通的通識教育

 

文▓許倬雲

 

海峽兩岸的教育界,不約而同注意通識教育,這是值得稱道的現象。最初提出這一議題,當是針對人文與科技兩個領域之間,不僅有一條鴻溝,而且由於科技知識領域不斷擴大,這條鴻溝也隨著變深、變闊。於是通識教育的意義,似乎相對於科學教學,意味著加強人文教育。其發展的源頭,當初提出人文/科學兩個文化的韓胥黎與史諾諸人,其實是指出人文教育之中,沒有注視科技知識。一般人未必是文盲,卻大多是「科盲」。近代數十年,這一現象並未有顯著的改善。反之,由於科技知識的領域,發展迅速,日新月異,更由於學術分工日益細密,專業的學者,在本門學科之外,也已難有兼顧的餘力。這一趨勢,竟不僅只是人文與科技之間,儼然有一條難以踰越的鴻溝。知識的全領域,似乎已分割為一塊一塊的零碎小格子,不啻是孤立的小島嶼,彼此不能相通,科技領域也罷,人文領域也罷,都呈現同樣的現象。

 

以質濟量更優於以量濟量

 

若要追尋「通識」,談何容易!古人白首窮經,不外讀通幾部經書。今日知識之量與質,宛如汪洋大海,誠如莊子所說,以有涯之生命,追索知識於無邊無際的學問,竟是不可能的事。為此,若想從讀些經典著作,即以為可以達到「通識」的境界,無寧勞而少功。以芝加哥大學閱讀百部經典的學程,行之數十年,有些當初列為「經典」的科技著作,今天已不過是科技歷史的里程碑;同樣的,當初列為「經典」的文史哲著作,也因時代推移,其實也不過是思想史的史料了。另一種方式的嚐試則是哈佛大學的通識核心課程,開列了許多可選的課目,無所不有,卻彼此並無關聯。猶如自助餐,聽君選擇。這種方式的通識課程,只是更加彰顯知識的零碎散漫。

 

目前幾種通識教育課程的設計,各有巧妙,終究只是嘗試以取得更多的知識,以資匡救任何一個知識領域的偏頗,萬變未能脫開以「量」補「量」而已。然而,上面已經說過,今日教育的根本難題是在知識之量已經龐大的無涯,以有限的生命,追逐無涯,其效果將如數學上以無限大為分母,任何數字的分子,都是趨近於「零」。是增量濟量,誠有火上加火的窘局。

 

也許我們必須改變一個思考的角度,不是用量濟量,而是以質濟量。人類幾個主要文明體系,於「知識」各有不同的界定,賦予不同的功能。例如佛的知,是以知起啟慧,由慧悟出解脫,知識不過是這一開悟過程中的第一步而已。中土佛教之大士,普賢代表戒律,文殊代表智慧,觀音代表慈悲,即是這過程的各個階段。又如,中東猶太教,以及其衍生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知識是神賜的恩惠,擅自取得知識,還是悖逆神意原罪。知識遂是導至對於上帝的服從。浮士德一生追逐知識,幾乎淪為魔鬼的奴隸,只在最後回歸上帝,其靈魂始得到在神恩之內的自由。

 

中國知識體系情與理相通

 

中國儒家與道家對於知識的定義與賦予的價值頗不相同,但在兩家融合成主流的中國文化後,又其知識是以「理」與「情」相通,尋求兼攝內外、人己的真理:「道」!這一部份,容予下文再加申論。

 

至於現代教育與學術領域中的知識,則是上承希臘文化的源頭,由歐洲文化將希臘與基督教兩個系統匯為西方文化的主流,中間又經過文藝復興與近代文化啟蒙的情況,更為凸顯希臘的成份。古代希臘文化,在雅士培所謂樞軸時代,即是以理性思考為主調。尤其他們發明的邏輯與數學,卻都嘗試以「理性」引申為思維的方式,及宇宙的秩序。這一「理性」的基本成份,並不干擾他們神話系統所代表的另一世界,是以希臘諸神的狂歡暴怒……種種情感,相對於知識的理性,彼此頗少閱涉。希臘古代文化中,情與理分為兩截,追根溯源,竟發展為今日西方文化中人文理念與科學知識,各有自己的領域。即使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努力將神思與神意加入人類心智活動,他們始終未能圓滿的協調神的意志與人的意志(包括「情」的部份)。是以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鴻溝」,也就因為情理之間彼此不通,以致始終難以跨越。

 

回到中國文化中,情與理之間的關係,孔子以「仁」為「人」的定義所繫,孟子以情感所屬的四端,證明倫理為應然的仁義禮智。自此以後中國人的理想境界是情理相通,人情不是一個人獨有的情緒,而是人人共有的人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之所安,即是理所當然。因此,漢儒天人交感之說,基於天地間必然如此的道理,也就是人生與人心中已有的道理。這一理性,中國人稱之為「道」,既是客觀的存在,也是主觀之所能體認。通天人之際的境界,一方面由完古今之變歸納,另一方面,由推己及人的仁恕之心,推衍為兼攝內外人己的「同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學術部份,如天文學、醫學、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風水,命相之學,都與西方科學的純理邏輯異科???。中國文化的特色在此。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無論如何,其經歷的途徑,決定了中國傳統,難以孕育現代的科學。

 

然而,中國情理交融的態度,或是還可有助於溝通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隔膜,庶幾在科技文明十分優勢之今日世界中,人的情緒感受,仍應為我們關注之處,庶幾人與人之間,猶有相煦相濕,在同情的基礎上,展開一些人間的溫馨。如能將知識兼跨人情與理性,人類心智活動的果實,或者還可以不至於成為矮化人類情緒;以專業知識為人類求福祉,而不是為人類招致災害。

 

通識教育目的乃健全人心

 

我們的教育中,若以此「質」的處理,代替「量」的增加,或可為通識教育,另闢一條道路。舉例言之:若是在數理學科的教程中,能加入一些新成份,指出科學知識的建構與發展過程中,人闡釋自己觀察到的現象時,教學誠實、開放而不持偏見的工作倫理。也指出,科學家本人的主觀體會,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又如,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諸人均注意到,合理的學說與理論,即是能夠將散亂的諸種現象,簡約為簡潔的秩序;而這些簡潔的秩序也往往反映「美」的境界。反過來說,人文學科的教學,也可以多注意到「情」「理」相通之處。舉例言之,導讀詩詞小說時,應提醒讀者,作者雖然在表達個人的感受,而這些個人感受之所以動人,即在其觸及了人性中共有相同的「情」。同理,音樂、戲劇、給予建築及哲學、信仰、歷史的學習,均不宜陷於浩瀚專業知識,而應注意於啟發「情」的體會,啟發學生養成民胞物與的胸襟,以追求成全人性為心智活動之鵠的。

 

通識教育的目標不在於學問淵博,而在於培養能夠樂人之樂、憂人之憂的敏感,再由此敏感,內化為有智慧、有人性、近人情的人格。若將知識的資料累積,當作知識主體,忘卻了知識是發展智慧的基礎,那就本末倒置了。(中央研究院院士)

 

(回目錄)

 

法蘭西視角 針對法國年輕學子的創新電視新聞

 

以簡單方式解釋成人世界的各項事件

 

法國學子晚間8點不看新聞

 

下午5點主播貝社開播 才有興緻開電視

 

晚間8點新聞?大人看的!

 

法國學子下午5點看新聞

 

收視率39%的學生新聞,

 

的確達到不同凡響的收視效果,

 

年輕學子開始要求週末也播該節目,

 

讓他們每天都能了解各地發生的事件。

 

由此可看出,

 

年輕學子的確開始對新聞有興趣,

 

進而開始對成人社會有思索的能力。

 

 

 

 

 

文▓駐法記者陳美琳

 

除了一般電視影集、歌星歌唱錄影帶、卡通影片之外,法國8到14歲年齡層的年輕學子們,究竟看些什麼電視節目?

 

這的確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年輕學子不看電視新聞,這似乎是世界共通的現象,原因究竟為何?

 

傳統的電視新聞,對他們而言,所用的字眼太過於艱深,年輕學子看了也不懂,有看等於沒看。常常發生的現象是,當腦筋正在思索新聞,或是想要詢問家長某些字眼之際,主播已經開始另一條新聞了,因此,鮮少學子與家長一同觀看電視新聞。

 

對法國學生來說,晚上8點到8點40分的電視新聞,播放時段相當不適合,通常是學子晚餐用餐時間的後段,或是安排隔日上學用品,準備上床睡覺的時間(61%的學子,晚上9點上床睡覺,因為,在法國,幼稚園中班開始便無午休制度,因此,除了週末假日之外,學子們大多早睡早起)。

 

有鑑於此,法國第三台(France 3)在週一到週五,下午5點35分,開放一個針對年輕學子的電視新聞,名稱為Mon Kanar,對年輕學子而言,38歲的主播貝社(Francois Pecheux),是一鼎鼎有名的新聞主播,完全不遜於8點檔的知名主播巴提克(PPDA)。Mon Kanar有下列各項特點,因此,吸引大群年輕學子的青睞:

 

一、新聞內容雖與8點檔的新聞大同小異,但其中表達的方式完全不同,年輕學子不懂的專業字眼(諸如社會保險制度、非典型肺炎病毒、美伊戰爭、一些國家地名等等),主播貝社都會加以解釋,並說明為什麼會造成世人對新聞事件有如此反應等等,讓整個新聞相當淺顯易懂。

 

二、播出時段剛好配合學子的時間,學生下午4點半放學回家後,吃完下午點心,休息一下,剛好可以看這段新聞,半小時後,再寫作業,或準備隔日的課程。

 

三、主播貝社表示,他的目標,便是讓年輕學子開始對世界各地發生事物產生興趣,對法國社會更加關注,而不再想看一般沒有內容的電視節目。不過他不希望以解釋給幼童的方式,來述說新聞,「否則,他們會認為我把他們當作幼稚的白癡一般,屆時勢必獲得反效果」。

 

四、「另外,我不是學校老師,像上課般刻板地唸出新聞內容,讓學生聽了想睡覺;但也不是一般戲劇節目的主持人。我堅持以輕鬆的方式,站在客觀的立場,清楚地將世界以及法國各地的重要新聞,播放給他們。」這是貝社表達的基本立場。

 

國中歷史老師菲德瑞克(Frederic Gourmaud)表示,這個針對學生製作的電視新聞節目,不失為年輕學子踏入成人世界的跳板。不少學生持續觀看這個節目之後,才會主動觀看其他傳統的新聞節目以及報章雜誌;進一步,才能真正理解一般傳統新聞媒體呈現的內容。因此,他常常要求學生每週記錄一條他們最有興趣的新聞,輪流上台轉述給全班同學分享,其他同學不懂的地方可以發問,上台發表的學生大多能夠回答其他同學的問題。菲德瑞克發現,學生真正開始了解一些課外的常識,相當具有正面的教育效果(菲德瑞克並不堅持學生非得看Mon Kanar學生新聞節目不可,但學生大多主動選擇這個節目,因為,他們才真正吸收到新聞的內容)。收視率達39%的學生新聞,的確達到不同凡響的收視效果,年輕學子開始要求該電視台在週末也繼續此節目的播出,讓他們每天都能接觸到新聞,了解各地發生的事件。由此可看出,年輕學子的確開始對新聞有興趣,進而開始對成人社會有思索的能力。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johann@lih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