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人本教育電子報】2000.2.23

══════════════════════════════

週三主題:札記精華

【一起看電影】你的名字叫「孤獨」--葛斯凡桑與青少年電影

-------------------------→文‧黃怡

《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葛斯凡桑導演,
1991)中,已故的River Phoenix 扮演麥可,一個流離失所的、破碎
農村家庭少年,母親殺死情夫,進了精神病院,他所跟著長大的爸爸
不是親生父親,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嗑藥且賣淫為生,路上碰到
史考特(基諾李維飾演),愛上史考特。但是史考特告訴麥可,他們
不能相愛,因為兩個男人祇能做朋友。

這段台詞是從Walt Curtis 原作《惡夜及其他非法冒險》(Mala
Noche and Other Illegal Adventures)改編來的,片中主角問另一
個主角,當他們單獨流浪在公路上的時候,拿起一塊大石頭這樣問:
「你有愛我這麼多嗎?」被問的人答「沒有」,於是再拿起一塊稍小
的石頭,「有這麼多嗎?」被問的人答「沒有」,終於,又拿起一塊
薄石片:「有這麼多?」被問的人開口了:「兩個男人不能相愛,他
們祇能做朋友。」

有一次,葛斯凡桑談到《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電影結束的那幕戲
,是麥可孑孓地病倒在愛達荷的公路旁邊,一部車子看到他,繞道而
行,另一部車子則停下來,某個人把他抬上車,然後,車開走了,留
下無盡蜿蜒到天邊的地景。

葛斯凡桑說,不是同性戀不同性戀的問題,人與人不能相愛,祇能做
朋友,可能發生在任何的兩個人身上,人因而感到被善意地隔離在生
命之外,孤獨無垠無涯,你甚至不必是在公路上等著攔車,可能坐在
你家裡一張舒適的沙發上,面前喧鬧著電視聲響,另一個房間是你的
室友或家人,可是,你們無法相愛,你們最多祇是朋友。

出生於一九五二年的葛斯凡桑(Gus Van Sant),在美國壯年電影導
演中是個異類,自從《追陽光的少年》(Drugstore Cowboy,葛斯凡
桑自編自導,1989)走紅以來,幾乎他的每部電影都受到影評人期待
,但《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雷大雨小,《牛仔女也會憂鬱》(
EvenCowgirls Gets the Blues,1993)備受噓聲,《妮可基嫚愛的
機密》(To Die For,1995)毀譽參半,直到《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叫好又叫座,影迷們才比較體會到他導一連串
青少年電影的苦心。

彷彿看來,葛斯凡桑的風格有些像提姆波頓(美國的鬼才導演),都
很奇崛,尤其是《妮可基嫚愛的機密》與《心靈捕手》都用了Danny
Elfman做配樂,音樂內涵的詭密成份更加深了這種印象。

實際上,凡桑與波頓的風格幾乎完全對反,凡桑祇處理小品,波頓卻
喜歡鉅作(即使像《艾德華剪刀手》這樣的故事,他也要處理成具有
普世性的善惡主題),凡桑以抽象手法來對待現實的問題,波頓卻以
寫實手法來張羅虛擬的世界,凡桑採價值中立,波頓卻較有批判色彩


而更主要的是,波頓在電影中營造的是一種大人的童話,兒童不宜,
凡桑的電影卻使成人無法看懂,青少年才是他的知心觀眾。

譬如《追陽光的少年》吧,美國電影史上難得一見的,講青少年吸毒
文化的片子,比起卡波拉(Francis Cop-pola)有名的《鬥魚》、
《小教父》,可是深刻得多了。凡桑本身是嬉皮世代長大的,嗑藥對
於他而言,並不是什麼反叛的象徵,而根本是生活的一種另類選擇。

《追》片中的鮑布(特狄倫飾演),固然因為屢次的犯案被警方逼得
走頭無路,最後決定戒藥,但這跟良心一點也沒有關係,他告訴不肯
戒藥的妻子說:「我向上帝祈禱,假如這次能夠順利埋掉提娜(和他
們一夥的少女,因誤食過量藥物致死),我就要洗面革心。我想遵守
這個諾言。」天曉得這是什麼諾言。

「從良」以後的鮑伯,在機械工廠做非常機械的工作,定期去戒毒班
上課,偶爾和墨菲神父聊天。他們同是天涯流落人,這位吸毒的神父
像是個哲學家,他說:「整個社會把嗑藥這檔事給妖魔化了。他們發
展出一種藥物恐怖主義,非對嗑藥族除之而後快不可。我有生之年,
看不到這問題會有什麼解決之道。」當鮑布把妻子送來的一些剩藥轉
送給墨菲神父時,神父高興地說:「孩子,你一定可以上天堂。」

麥特狄倫演活了這位《追陽光的少年》,雖然此片一點也沒有提及陽
光的事情。從頭至尾,麥特狄倫一直在恍惚與清醒中游移不定,嗑藥
使他進入夢幻般的意識狀態,他向社工人員承認:「我喜歡嗑藥,我
喜歡這整個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上癮的東西,不是這藥、就是那藥
,有時是酒,或工作,有的乾脆拿槍自殺了……。問題是我無法維持
這種生活了,壓力太大了。」後來戒藥成功,他對來訪的妻子說:「
其實還不壞,這種生活,每天醒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覺得也許今
天會發生什麼好事情……。」

《追陽光的少年》中有股世紀末的低調氣氛,讓人感覺到個人主義的
實現是可能的,假如你對人生要求不高的話。現實的無聊有其極限,
藥境的快樂亦有其極限。《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就不大相同,麥可
的嗑藥是源於尋找不到真愛之後的絕望,絕望後還必須活著,活著必
須度過太多清醒的時間,而時間本身就是痛苦與折磨,唯有嗑藥才能
使時間消失,甚至空間消失,自己消失。嗑藥族其實是一群靠自殘在
過日子的人,生存的意義變得很單純:讓血液裡流動著藥物,讓藥物
接管你的生命。

到了《妮可基嫚愛的機密》中,嗑藥的少年被利用了,吉米(
Joaquin Phoenix 演技好得沒話說)的愚癡也是為了被愛,被妮可基
嫚所愛,為了得到她的愛,吉米連殺人亦在所不惜。我個人認為這是
妮可基嫚從影以來最成功的一部片子,葛斯凡桑安排妮可充份表現了
人最膚淺的一面,為了最膚淺的成功,她做了所有最膚淺的努力,努
力到後來,甚至膚淺地計劃一樁最膚淺的謀殺親夫鬧劇,而導致了她
自己的殺身之禍。《妮》片要講的是不但大多數人得不到真愛,大多
數時候他們也無法去愛人;在一個意圖將一切工具化的時代,缺乏愛
的能力是普遍的人類現象,大家習以為常地加害於人,或受到加害。

至於《心靈捕手》,則更進一步剖析「無愛症」,藉著講述數學天才
威爾(麥特戴蒙飾演)的憤世嫉俗,發覺原來這是他的一種方式,先
逃避世人,以不接受別人的愛來抗制可能得到愛再失去的恐懼。片中
心理醫師(羅賓威廉斯飾演)的角色,是銀幕上罕見的戲劇設計,他
在幫助威爾的過程中,自己成長了,願意誠摯地面對著不可知的未來
,而他的改變也感動了威爾,使威爾更勇敢地以承認自己的需要、接
受自己的潛能,做為迎接叵測人生的開始。

葛斯凡桑所導的電影有個特點,就是人情味特濃。劇中人物都沒有大
是大非,一如我們每天碰到的人那樣;沒有大善大惡,都活在自己可
以容忍的道德標準的小世界裡;所有人的囈語和愚行都是可以原諒的
,如果不是可以接受的話。為什麼能做到人情味特濃?因為他給了每
個角色最佳的表現角度,譬如《心靈捕手》中威爾的好友(班亞佛烈
克飾演),在《妮可基嫚愛的機密》與《心》片都出現過的小渾蛋(
Casey Affleck 飾演),在《追陽光的少年》中的提娜等,葛斯凡桑
的電影裡,每個角色都有他非常鮮活的、對生活的主張,即使這些主
張本身混亂無邏輯可言,卻至少是血脈賁張的,令人印象絕深。

以葛斯凡桑自己的話來說,他覺得電影「必須像食物」是有機的,電
影發行後,它就在那兒等著你來,來吃它,你吃了以後,或許有化學
變化,或許沒有……。電影不是那麼了不起神秘的藝術,神不神秘在
於觀眾消化後會起什麼變化。也因為如此,他電影中的對白始終是平
易近人且直截了當的,沒有半點迂闊。

在《心靈捕手》之後,葛斯凡桑重拍了希區考克的《驚魂記》(
Psycho,1960)。當年,這部片子是很大膽的,無論編劇或導演手法
,而葛斯真的按照片中一切細節,祇把其中女主角的座車改為Volvo,
男主角多了一瞬間的自慰暗示,原原本本地拍成《1999驚魂記》。

此片既不叫好亦不叫座,給觀眾帶來的印象,好像是重新溫熱一瓶老
酒。為什麼葛斯耗資動眾這樣做?答案並不明確,但可貴的是他非常
勇於做嘗試,幾乎是完全不計失敗地去嘗試。他很怕人說,葛斯凡桑
的風格已經固定了。

今年,葛斯凡桑出了本新書叫《粉紅》(Pink),據說是他生活的記
錄,其中一部份,也交代了River Phoenix是怎麼死的。River就是這
篇文章起首時一直在問「你愛我有多少」的那個傢伙。在《粉紅》的
新書發表會上,有位讀者問:「《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片尾,當
River 躺在公路上時,到底是誰把他接上車的?」葛斯說,他特意使
結尾顯得曖昧,讓觀眾自己去揣摩。讀者不死心,問葛斯自己認為是
誰接了去的?葛斯想了一下說:「我嘛,我認為是我接了他去的。」
〈﹏活動消息﹏﹏﹏﹏﹏﹏﹏﹏﹏﹏﹏﹏﹏﹏﹏﹏﹏﹏﹏﹏﹏﹏﹏﹏

〈●教育重建義工培訓初階課程
〈〔課程〕
〈   2/21(一) 助人者的心理準備/許文耀(政大心理系教授)
〈   2/24(四) 做一個具創造性的義工/朱台翔(森林小學校長)
〈   3/2(四) 社區經營的進行1/呂秉怡(崔媽媽社區服務中心秘書長)
〈   3/6(一) 如何進行教育重建/史英(人本基金會執行董事)
〈   3/9(四) 社區經營的進行2/呂秉怡
〈   3/13(一) 土地與人/陳慈美(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
〈   3/16(四) 與人溝通及合作/吳麗芬(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時間〕晚上7:00
〈〔地點〕人本教室〈溫州街48巷14號〉
〈〔聯絡電話〕02-23670151#68
〈〔聯絡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7號7樓A室
〈〔E-mail〕mailto:rebuild@hef.org.tw
〈〔詳細資料請參考人本網站http://hef.yam.org.tw〕
〈﹏﹏﹏﹏﹏﹏﹏﹏﹏﹏﹏﹏﹏﹏﹏﹏﹏﹏﹏﹏﹏﹏﹏﹏﹏﹏﹏﹏﹏─────────────────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
──────────────────────────────
      人 本 教 育 文 教 基 金 會
      ─────────────────
‧人本教育基金會網站:http://hef.yam.org.tw
‧人本教育電子報編輯:mailto:eeditor@hef.org.tw

══════════════════════════════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智邦生活館電子報 http://news.url.com.tw
‧歡迎申請智邦生活館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url.com.tw/email.htm
‧您對內容有意見: mailto:editor@url.com.tw
‧您想要登廣告: mailto:ads@url.com.tw
‧此電子報內容不代表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