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05.14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資本主義反公共性的危機
【左右看】私校評比拼經濟
******************************************************
【社論】資本主義反公共性的危機
資本主義的重要哲學基礎之一,就在於無限的正當化私己的利益。在這套哲學基礎上,所謂的公共,只不過是一個個自私個人的結合,因此「只要每個人都能充分地去追求一己之利益,便可以達成符合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這套哲學在近兩百年來似乎是被驗證的,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獲得了大規模的解放,整體世界的財富也達成了空前的繁榮,即使左翼思想家或實踐家們不斷批判這個繁榮乃是以犧牲、剝削(龐大的弱勢者與環境)為其代價,但是在人類社會表面上的高度發展下,依舊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然而,SARS的突然出現,卻從這一方面戳破了資本主義的哲學神話。個人對於私己利益的無限追求,雖然可能獲致一時的繁華,但卻掩埋著自我毀滅的危機,並正待一觸即發。
就以疾病方面來說,現代抗生素的發現與應用,曾被認為是人類對抗微生物界的重大成就,自此之後,人類的健康可以說是獲得了極大的保證。然而,使用抗生素的危機同時也在於,一旦不斷因抗藥性的增強,或突變的新品種病菌產生時,將會嚴重影響人類「全體」的健康。但是,在面對「個人」與「全體」的選擇時,人們總是輕全體而重個人,而這正是資本主義的特色,寧可坐視抗藥病菌的產生、而不願忍受一己一時的病痛,反正,代價是由全體來承擔,何必犧牲自我呢?
另一方面,台灣在經過近20年來的「自由化」過程後,極端的資本主義思潮與實踐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在此浪潮下,原本非以利潤、而以集體健康為考量而設計的公共衛生體系,快速地被強調利潤的醫療體系所取代:預防是賺不了錢的,醫療才有利可圖。因此,以預防為主要目的的公衛體系迅速瓦解,造成社區疾病防衛與通報系統的崩潰,而為SARS這一類流行疾病提供了成長的溫床。當前防疫作業中所出現的各種漏洞,其實正是注重公共性的保健思維崩壞所致。
個人和整體(公共)的關係,從來就不是簡單的加法,只靠個人的加總即可達成;而個人和整體,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思維與實踐模式,這也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所以無從妥協的根本原因。SARS的迅速蔓延,重要的並不在於始作俑者為何國、何人,卻是資本主義反公共性內在邏輯的具體體現。
【左右看】私校評比拼經濟
【左看】教育鬆綁的謊言
■鍾瀚樞
當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受產業歡迎度,變成當局補助私校的評比標準時,對每所私校而言,就像是頭頂又纏繞了一圈金箍,緊緊地把「拼經濟」和教育部獎補助款綁成了一團;新政府此一壯舉,洵為繼「置入性行銷」後,又一冶市場專制與國家管控於一爐的佳作!
於此,所謂的「教育鬆綁」政策,已淪為市場奴僕的國家機器進行學術管制的理論前提──正是因為高等教育必須鬆綁、已經鬆綁,因此私校經費自籌自是理之必然;但假如貴校仍得仰賴國家補助經費,自然得按照我的遊戲規則來玩。
此規則很簡單,貴校必須放棄所有無關乎市場需求的教育原則、學術堅持,一心為拼失業而服務。假令貴校在「追求卓越」上力不從心,難以成為促進國家產業升級的「千里馬」,至少也不要變成製造失業的全民公敵!
是以所有的私校教育都只好統一規格,接受專斷的市場需求控制,過去所有拿來襯托「教育鬆綁」政策的恢弘理想,顯然已破產墜地;而經濟學家J. S. Mill當年被台灣的教育鬆綁論者徵引來壯大聲勢的名言:「由國家管控的教育體系……成了一個控制心靈的專制體系」一語,只要在「國家」前註明「為市場服務的」字樣,即反過頭來打中了他們自己!(東海大學研究生)
【右看】貼近社會的心跳
■謝世常
這是個講求終身學習的社會,可是我們大學院校的學術門牆,卻始終高聳入雲,不僅讓人不得其門而入,亦讓人不得其門而出。
你說,「怎麼會呢?現在大學錄取率不是行將破百嗎?怎麼會不得其門而入?」君不見目下許多大學的課程還在大啃死人骨頭,學生一進大學,連個商用應用文都不會寫,卻就得面對幾千年前腐儒的悼亡文章;全球化、知識經濟的年代,還在大唱農業時代合作經濟的濫調,這怎麼不教一個21世紀台灣的大學生丈二金剛摸不著頭?進了大學卻始終找不到門──進不了狀況?
「不得其門而出」又怎麼說呢?其一,畢業即失業,有門都跨不出!其二,學院理論與現實社會相距千里之遙,讓莘莘學子即使在畢業後,腦袋也還被禁錮在學院的空中樓閣之上,一步也踏不出來。一個學校假如真的是研究型大學,就算精研冷門理論亦能搞出名堂、養成大師也就罷了。最怕的是普通大學也一味跟風、扭怩作態,裝學術、裝專業。這些學店浪費了國家學術資源,生產出一堆學術垃圾事小;誤人子弟,害得國家失業人數大增事大。為人師表、以興辦良心事業為任者豈可輕忽?
因之,當局為了使大學更貼近社會,以畢業生就業率、學校受產業歡迎度等為準繩來評鑑私校,誰曰不宜乎?(政治評論員)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