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魅力新故鄉0010期
⊙本期電子報附加檔案:LINE.CSS, LINK.CSS
新故鄉
Eye-Catching New Homeland
     
電子報 0010 期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HOT!
 

知識對抗恐慌 協力營造健康--社區防疫行動聯盟

 在這個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在創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帶領下,誠摯呼籲:全國社區營造伙伴以及關心SARS的民間與專業團體一起來,組立「社區防疫行動聯盟」,共同投入抗SARS行列。

詳情請見社區防疫行動聯盟網站 http://www.17885.org.tw/


 
 
本期主題

仙樂社區於災後動員村中的老前輩,進行舊水圳的修築。
凝聚社區力量,為社區注入活水。(攝影/顏新珠)

這是阮家--
中寮鄉仙樂社區家戶空間改造


  位於南投縣中寮鄉的仙樂社區,是傳統的農村,災後經由全盟協助成立的中寮鄉親工作站推動下,進行一系列家園再造的重建工作。包括「注入活水——福盛圳復活計劃」,召集村裡的老前輩重新修築水圳圳路,活絡了日益老化的社區;還有布工房的設置,也為婦女開創一種新產業的可能性;種種規劃讓社區注入希望與活力。

  九十一年三月,仙樂社區入選文建會「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執行方案」第二社區營造中心營造點,負責執行的中寮鄉親工作站提出「這是阮家」的構想,從家戶空間改造切入,希望經由課程參與,專業團隊的協助,帶動居民的想像,親自動手改善住家前後院的空間,型塑出社區整體的空間特色,作為發展優質生態農村的基礎。

在地的人,對地方事務有責任
  但在執行初期,卻遇到許多問題。首先,私領域的空間改造,不若公共空間的目標範圍清楚,難免產生利益分配的爭議,例如:每戶所要改造的項目與經費各不相同,質疑、比較的聲音就會出來;有時居民的期待會超出預算的限制,必須不斷修正等等;協調過程冗長又繁雜。
  再者,去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進行改選,新舊任理事長交接過程產生許多波折,社區一度處在紛擾當中難以整合、鄰里長的串聯也無法出來,光靠當時的社造員廖學堂及鄉親工作站的伙伴田義豪兩人,很難推廣成全村的共識,因此計劃案的進度落後甚多,甚至重建初期所堆累的社區力量,也有沉寂的趨勢……

  「後來我們想到,鄉親工作站一直扮演專業團隊和社區之間的橋樑,擔負方案執行的工作,但這畢竟有階段性,也必須面臨轉型的問題。相較之下,社區發展協會是在地組織,成員也都是社區居民,對地方事務有一份責任,讓協會發揮功能應該是比較長遠的做法。」現任社區營造員田義豪說。
  到了九十一年底,理事長一職終於順利交接,鄉親工作站也計劃性地將社區發展協會的力量導入,邀請協會共同執行 「這是阮家」方案。理事長張獻榮、總幹事謝秋霞以及十餘位理監事一起投入溝通、推行工作,
 

在推動家屋改造的過程,必須花許多時間與社區居民溝通,呈現出來一點一滴的成果都是居民親身參與其中的努力。( 攝影/陳宜貝)

 

同時調整方向,除了更細緻討論出家戶改造的可行方式、範圍及經費上限,以更符合實際推行,同時延伸到部分公共空間,做街道綠美化。策略上的轉換,擴大了社區的動員力,也較易獲得居民的認同,大家願意再來試一試,整個社區又漸漸動起來了。

歸仔(整個)庄頭水噹噹
  一般而言,材料費由協會及工作站提供,除了部分雇工外,也請家戶自己動手及提供意見,做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但一開始,大家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雖然上了許多課程及社區觀摩,還是有人認為空地拿來種花草是「不事生產」、「不如拿來種吃的卡有用」……
  在中原大學喻肇青老師的工作團隊及特生中心廖光正老師協助下,位於台鹿坑溪畔許添福先生的空地整理出來了,情況也漸漸改變。大家發揮創意,把檳榔樹砍掉整頓成花圃,用竹材編織出圍籬,再用組合屋拆除後的水泥塊做步道,變成一個小小的河濱公園。
 
此為河濱公園步道,仙樂居民運用創意,將組合屋拆除後
的水泥塊砌成人行步道。
(攝影/何貞青)
  每到傍晚,附近的人習慣踱到這裡來散步,原先的東家長、西家短,後來都聚焦到這個公園,「這樣簡單就可以整理的漂亮,那我也可以試試看嘛。」有了實體觀摩,居民參與的意願跟著提高,會主動爭取要改善自家環境,開始動腦筋要怎麼做,鄰居們還會四處觀摩比較,彼此提醒:「你的花澆水了沒?」「草太長該拔了!」
  家屋改造至今已完成三十餘戶。有時超出經費預算,就由住戶自己想辦法完成。也由於參雜自己的意見,後續管理多由住戶負起,多了一份悉心照顧。住在山上的陳杉老夫婦,每天總要先看看前院的花圃才出去運動,除了用心澆水,還研究要種哪些花草才會漂亮。「外地回來的囝仔看了也說讚,咱歸仔(整個)庄頭現在變水噹噹囉!」
   


自家庭院拓展到公共空間

  有時,除了自家庭院,連公共空間也沾光。住仙樂巷的蔡志昇是高三學生,放學後就在屋前排石頭、砌花圃、弄竹籬笆,種了一片自己最喜歡的向日葵。種出成就感後,在工作站人員鼓勵下,慢慢拓到外面的巷道,在路邊植上一株株挺立的向日葵,像在對人微笑,路過的人看了常來要種子回去種,還引起大家打造向日葵社區的點子。
  村中幾個畸零地,原本無法種作又難利用,髒兮兮的,現在也有人重新整理,有時一個轉角就出現一叢小花,一塊綠茵,讓人驚喜。
 

原本一塊乾枯的荒地卻成了一片生氣勃發的向日葵田。仙樂從自家的家戶改造開始做起,更促發居民對整體社區的想像與實踐力。(攝影/唐淑惠)  

  「基本上,對美的觀感每個人都有落差,很難一下子就全面提昇,但至少有些人看了會受影響,會想到自己可以怎麼作,一點一點把仙樂的面貌變得更漂亮,這就達到當初的目的了。」廖學堂說。至於更細緻的步驟,包括美感的提昇,生態工法的倡導等,無可諱言,都必須再加把勁去溝通、推動。
  仙樂社區的家戶改造,已激發出良性的競爭,如何讓這股力量繼續發酵,帶動更多社區議題,是接下來的重點。或許仍有許多未盡之處,但大家在努力中期待著,有一天,可以自豪地對每一位來客說:「這是阮家,歡迎大家來作客!」
(撰文/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研究員何貞青)
 
 
 
訂閱 魅力新故鄉: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電話:049-2422003
傳真:049-2422018
545-南投縣埔里鎮北澤街41號

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