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小鋪電子報NO.71█▇▆▅▄▃▂▁╴
2003.06.13

媒體小鋪電子報的存在是為了:認識媒體、批判媒體、改造媒體。
從知識與行動中,建造新的媒體生活。

................................................................................



《小二叨絮》總冠軍

這個禮拜「偉大」的蔡同榮榮獲本週總冠軍,至於什麼樣的競賽?有
興趣的朋友自己填吧!

(五分珠)


《流行開講》

誰比較「台」?

文/魏玓

台灣第四家無線電視台民視最近慶祝六歲生日,緊接著國內唯一的公
共電視台也要在七月歡度她的五歲生日。前者總是聲稱她是第一家完
全屬於台灣人的本土電視台,後者亦肩負提昇台灣電視文化、呈現本
土社會的公共責任,將這兩家電視台拿來比較,其實是很有趣的事情。

七年前,李登輝高票當選台灣首任民選總統,民進黨雖然落敗,但李
登輝卻開始大幅進行他的國民黨改造和本土化工程,民間的所謂台灣
意識也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峰。在這個脈絡下,繼國民黨掌控的三台之
後所挪出的第四個無線電視頻道,似乎也就「順理成章」地落到了民
進黨的勢力範圍內,尤其是該黨內部較早涉入大眾媒體經營的人士。

這樣明顯的「政治分配」(其實,要說是「政治分贓」亦不為過),也
決定了民視的性格。民視草創之時,資源和人力極度缺乏,但是在幾
部強本土特色的連續劇(包括陳美鳳主演的《媽媽請你也保重》、白冰
冰主演的《菅芒花的春天》、《春天後母心》等)獲得市場成功之後,
逐漸站穩腳步。這六年來,台灣電視市場出現劇烈變化,商業有線電
視頻道逐漸取得主導地位,三家無線電視台經營陷入困境,唯有民視
仍然保持獲利。

然而,民視的所謂「本土路線」,只能說是一種成功的「市場區隔路
線」。在節目中加入本土元素,當然不是從民視開始,但是民視定位
明確,瞄準以本省籍民眾為主的觀眾群,從此建立穩固的市場佔有率
。但是從戲劇內涵和意識型態來看,民視的連續劇與其他商業電視台
的連續劇,差別實在不大。年前轟動的《飛龍在天》,就其根本,與
《包青天》或是《七俠五義》又有多少實質上的差別?

相對的,成立五年的公視,也出現了許多受歡迎的招牌連續劇。但是
仔細一看,無論是《寒夜》、《後山日先照》所描寫的早期台灣開拓
史,與族群互動的記憶;或是《孽子》所呈現五、六0年代的台灣社
會變遷,少了煽情庸俗的通俗劇元素,卻充滿對本土社會的關心和反
省。更不用說公視還有大量的紀錄性節目(例如「我們的島」系列),
帶觀眾深入台灣的每個角落,認識和了解台灣過去和現在所面臨的問
題;在這方面,可沒見到民視有何成果。這樣看來,民視和公視,誰
比較「台」?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

蔡董,請自我了結

文/管中祥

社會各界原本期待立法院能在這會期通過限制黨政軍經營媒體的廣電
法修正案,讓延宕多年的媒體改造向前跨出一小步,沒想到就在同時
,身兼黨政要職及民視董事長的蔡同榮和少數人士有意阻擾下,使得
此一改革只能原地踏步。

蔡董的偉大志向已把阿扁搞得暈頭轉向,陳總統不曉得宣示過多少次
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決心,也要求民進黨的黨、公人員應該履行,不過
,每當遇到蔡董打死不退的堅定精神,阿扁的政見只能一再落空。

雖然蔡董過去都以「本土派」需要有媒體的說法,做為自己並非戀棧
權位的藉口,並突顯自己是個具有理想情操的道德者與先行者。然而
,有理想的台灣人並非只有蔡同榮,有能力經營堅持「本土」媒體的
亦非只有蔡同榮一人,這樣的說法不但自我膨風,將蔡委員搞得像是
凡人無法取代的救世主,甚至也沒把其他有理想的台灣人放在眼裡。

除了「本土」的說辭外,最近在社會輿論猛烈批判下,蔡同榮把責任
推給未能通過的廣電法,他強調當廣電法修正案通過後,便會辭去相
關職務。有趣的是,蔡中常委又百般阻擾廣電法的修正,活活上演一
場自打嘴巴的荒謬大戲。

其實,這並非是法律問題,而是道德與是非的基本原則,蔡董可因法
案未過而拒不退讓,但身為一個政治人物應該清楚,民主國家中黨政
與媒體間的關係與份際,若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又如何能批判別人與
自己犯下的同樣錯誤呢?蔡董如果真有理想、使命,考量媒介中的多
元發聲,那麼就該從自己開始,放棄既有利益,尋求相對公平的公共
媒體環境,不該在爛蘋果的政媒兩棲曖昧中流連與攪和,更不該和其
他貪慕政媒兩棲的權位者一起比爛,否則蔡同榮將是台灣媒體改革的
一塊大石頭。

當然,即使蔡同榮,甚至黨政軍退出媒體各個層面的經營,亦不能全
然解決台灣媒體問題,因為黨政政勢力控制媒體只是社會優勢者操弄
媒介的一種類型,壟斷性的商業資本更是環伺在側,這種勢力所帶來
的惡果,並不比遜於黨政軍;黨政軍退出媒體只是阿扁競選政見的一
小部分,「台視、華視公共化」的主張,更是陳總統必須兌現的政治
承諾,若要讓台灣媒體更好,除了蔡董自我了結,阿扁的腳步也得再
大一點、快一點。



《硬是NET》


資本獨裁的「自由化」

文/劉昌德

上星期,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大幅度開放廣電媒體的所有權限制
包括解除原有的「報紙與廣電媒體」、「廣播與電視」兩項跨媒體的
所有權限制;取消「同一市場內不得擁有兩家以上電視台」的禁令;
及提高全國電視網的市場涵蓋率上限至45%等等。這項所謂進一步「自
由化」的政策出爐之後,一般都認為目前已經呈現寡佔的美國媒體市
場,將出現新一波兼併的風潮,朝向市場壟斷跨出一大步。

FCC解除各項禁令的一個理由,就是包括網路等新科技,已經提供給消
費者「無數的頻道、無盡的選擇」,因此即使解禁將導致廣播、電視
、與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兼併與壟斷,也無損於美國人民的權益。

然而此一理由似是而非。控制網路等新媒體的財團,也早就與傳統媒
體水平整合、成為一家親的局面,其中最著名的,當然就是美國線上
時代華納(AOL Time Warner)了。如今各項限制一開,可以想見的就是
這些媒體財團之間的再整合。例如,美國線上時代華納早就想要買下
NBC全國電視網,而有線電視的康克斯集團在與AT&T合併之後,更可以
進一步與狄士尼及旗下的ABC全國電視網結做親家。

這些新聞媒體不斷地整合之後,雖然我們還是擁有電視、報紙、網路
等不同型態的媒體,但其實當中的資訊根本就沒有差別;甚至在業者
「新聞平台」的操作下,同一個記者寫完報紙新聞稿之後,隨即傳上
網路電子報,然後再整整儀容,便開始與電視台SNG連線報導。過去雖
然每一家媒體的新聞都差不多,但至少記者的報導角度還是有多少差
異;但是在所有權整合之後,連這樣細小的差別都不復存在。經濟學
家克魯曼就說,未來美國人民的新聞媒體只有一個:「美國線上時代
華納國家廣播迪士尼哥倫比亞廣播新聞集團」公司。

所謂「自由化」的解禁政策,其實是讓資本家「自由地」擴張利益,
結果卻是公民的意見自由權利遭到剝奪。這是資本家壟斷的獨裁社會
,何來自由可言?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
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
價與共享的。
訂報: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