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塗鴉畫冊》精選
穿盔甲的犀牛
◎藍劍虹
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繪畫應以求真為理想。以這種標準來要求,他發現畫家都是騙子,因為,繪畫是二度空間,畫得再像、再有立體感,一摸都是平的,根本就是騙人的把戲。所以他把畫家都趕出他的理想國。他有個學生,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他在《詩學》中對繪畫提出新的標準:繪畫不需要是「真的」,只要是「像真的」就可以了。這就是西方繪畫中的「似真性」美學。「像真的」意思就是說「不一定是真的」,甚至與真假無關了,因為只要看起來像是真的就可以了。就像所有的花言巧語一樣,只要騙得人心花怒放就成功了。這樣一來畫家造虛弄假的本事獲得了美學上肯定,而觀眾也很高興,因為誰都希望畫中的自己看起來比真實中的自己來得漂亮、英挺。
這套美學深獲王公貴族的喜愛,畢竟不是每一個國王都是長得氣宇軒昂,他們得靠畫家來替他們打造門面:統治者便可依照他所欲塑造的形象來製作畫像,以呈現出他理想中的「王者風範」。這麼說來這套美學便可以為所欲為了?不盡然,它雖然與「原證性的真實」脫鉤,可是它同時得和「認知系統」掛鉤。這就是說,它不能超出一般人所認知的真實範圍。繪畫就此接受了認知系統的宰制,而且是統治階級的認知觀點的宰制,甚至淪為刻板印象的複製,就如我們今日學校美術課的交通安全、保密防諜或是配合節令的中秋節、划龍舟等,而任何超越了此一般認知範圍的圖像將被排斥。(註1)
這套結合了認知系統的似真性美學,像個檢查系統一樣會對任何不合常規的圖像進行有效的抵制(註2)。但是當它所要處理描繪的對象是原有認知系統所沒有的外來物時,那它便會出現破綻。西元1515年5月20日,一頭犀牛運抵了葡萄牙里斯本。沒有任何歐洲人曾經看過如此異獸,而德國畫家杜勒(A.
Durer)卻根據這隻犀牛創作一幅著名的版畫,流傳整個歐洲。杜勒宣稱他是根據親眼所見來描繪的。但是,事實上畫家不但沒見過活的犀牛,連死的犀牛他都沒見過。畫家根據的是從里斯本寄來的信和草圖來加以「創作」、「杜撰」:他為犀牛加上一身的盔甲,而這盔甲是畫家所在封地的德國騎士的盔甲!有護頸、護胸、肩護甲,連大腿也有護甲,護甲之間還有成排的鉚釘相接。畫家還刻意將犀角的角度往後扳,並添加阿拉伯紋飾以凸顯犀牛的猙獰面目,為了加強效果,還在脖子後方加畫向前直指的小角。這一切都是為創造出犀牛是一種威風兇猛的形象(註3)。
犀牛是歐洲整體認知系統的外來物,畫家因此只能根據口述甚至以訛傳訛的方式來想像、猜測,並藉由逼真技術來製造它的形象。但是這些拼湊杜撰和虛構卻一點點也沒有損傷杜勒的《犀牛》的藝術價值,相反地,它一直是畫家最受人歡迎的畫作。它那杜撰出來的利角,事實上劃破了刻板的認知系統,因緣著猜測、想像而創造出了嶄新的形象(註4)。倡議兒童哲學教育的楊茂秀曾利用了類似的方法打破刻板的語言教學。他以傳遞謠言的方式來傳送富語音遊戲兒歌《鴨子鴨子》,由於語音的相似和傳送過程必有的誤差,使得孩子原有的認知系統無法派上用場,而激發了孩子主動去猜測、任意填補和想像的能力,也產生出許多充滿樂趣的語句(註5)。我們借用插畫家陳露茜的《椅子小丑》、《三隻煙囪的兔子》兩張畫作,我先將畫面轉換成文字描述,再讓孩子以一個傳一個的方式散播出去,孩子再將他聽到的描述畫出來。結果相當有趣:每個人的小丑長得都不一樣(圖一、二);兔子會變成小豬,有的煙囪不見了,有的煙囪變成了四隻,而兔子則變成了一棟彩色的房子(圖三、四、五)。沒有了所謂的「原版」,沒有了「像不像」的問題,每個孩子都充分地體會到了「變異」的樂趣。
當代哲學家德勒茲曾批判柏拉圖的美學為一種垂直線的美學,將圖像依像不像的原則分成等級排名,壓制漠視了彼此的差異;德勒茲建議我們將垂直線顛覆過來,變成水平線,去除「像不像」標準的宰制,讓「差異」從「同一化」中解放出來。這樣一種「水平線」的美學不也正是我們教育改革者所期待的?無怪乎,日本美術教育革新者北川民次會說:「美術教育才是教育之母。」(註6)
註1:有位學生他的「划龍舟」美術作業,圖被學校老師退了三次,理由不是色彩或造型的因素,而是因為他的龍舟上人數太少,不符合「比賽規則」。
註2:因此,任何想像活動只能被迫在認知範圍之外發生,在一個沒有人到達過的地方進行,比如說「深海海底」,這就是為什麼在學校「海底世界」會被歸類為想像畫。甚至在這種情形下,認知系統仍會進行收編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海底世界」會出現「範本」的原因,並成為「想像畫」的「制式圖像」。
註3:轉述自《犀牛的影像》;胡桃木;pp.242-247。
註4:這並非特例,中國的龍基本上就是由蛇身、鳥爪、鹿角和魚尾拼接而成的怪物。中國不產獅子,如果我們仔細端詳蹲踞在廟門口的石獅,我們會發現那根本就是一條北京狗。參見圖六《神話動物,鳳凰》。
註5:參見《我們的教室有鬼》,「胡言亂語」;楊茂秀;遠流;pp.75-90。
註6:《兒童的繪畫與教育》;世界文物;p.217。
編按:本文原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149期,現已收錄於《塗鴉畫冊》一書,內有完整圖文,精美彩色版面設計,歡迎有興趣的讀者至全省誠品書局購買,或來電02-23670151分機134洽詢。
<Top>----------------------------------------------------------------------------------
教育新聞
師資培育合流新增中小教育學程
想當老師的人,今後又多了一個教育學程可以選擇。教育部預定八月一日公告實施「大學設立師資培育中心辦法」,其中規定除了中等學校、國民小學、幼稚園、特殊教育等四類教育學程之外,並新增「中小學校教育學程」,最低應修學分數為五十學分,修畢該學程的人,可同時參加國中、高中與小學教師資格檢定,從小學到高中都可以教。…(中央日報
07/07)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四個節目,分別是:
■「教育好伙伴」:(週一到週五08:10~09:00)由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蕭慧英主持,以家長為對象,幫助家長參與教育。
■「教育新航線」:(週一到週四18:00~19:00)由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主持,以教師為對象,提供教師各種教學的新點子。
■「教改e 點靈」:(週一到週五22:10~23:00)由人本教育基金會主持群主持,則以家長與學生為對象,協助學生與家長認識教育政策、瞭解學習。
■「發現新校園」;(週六、週日22:10~23:00)由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王欣欣主持,介紹各大專院校科系特色。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
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