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3/07/08》═════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來去紫禁城 北京大學癸未改革 教師聘任改革方案風暴
◎ 他山之石 地方史
********************************************************************
◎來去紫禁城
北京大學癸未改革 教師聘任改革方案風暴
文■魏宏晉
SARS肆虐期間,北京大學嚴格管制進出,形同封校過了兩個多月。而今,SARS風暴方歇,另一波被稱為「癸未改革」,甚至是「燕園變法」的教師聘任改革方案接手,正在校園裡造成震撼。
今年5月12日,北大第一次將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下發各單位徵求意見。6月16日,第二次徵求意見稿上網全文公佈。儘管全案尚處於意見徵集的階段,但因為對於一向安逸的北大教師影響過大,立刻引起一片嘩然,形成激辯。
《北京大學教師聘任和職務晉升制度改革方案》的發端是在今年2月間,校方循例於寒假期間舉辦工作研討會,只不過這次會議和以往不同,在校務瑣事之外,校方有備而來,提出了「創建一流大學的關鍵是人才,而建設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的關鍵是科學合理的人事制度」。4月底,北大黨委書記閔維方發表《北京大學,向著世界一流大學迅跑》的文章,強調「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運行的主體是高素質的師資」,把刀揮向人事制度改革最核心的教師聘任和職務晉升制度。
休克療法
只是在跑步中動手術
這被喻為可能是自民國初年前校長蔡元培著手改造老北大以來,北大內部發起的最激進的一次制度變革,有批評者稱其為「休克療法」。但改革方案的主要策劃者、北大校長助理、人事改革工作小組組長張維迎,卻指稱這樣的改革方案「最多也就稱得上是『在跑步中動手術』,重新評教授才是『休克療法』」。但是「重新評教授沒有現實可行性」,因此「改革沒有最優方案,只有次優方案。只要改革措施能保證今後新提的正教授合格就算成功了。」張維迎堅定地對媒體這麼說。
北大改革方案目前共有54條,總的來說,其目的在於終結北大現行教師人事管理體制的四大弊端:一,教員只進不出,沒有淘汰;二,職務晉升以內部提升為主,缺乏外部競爭壓力;三,職務晉升標準過分注重候選人的論文數量和申請者之間的相對水平,過分注重內部平衡,過多地考慮了資歷的因素,而對論文質量水準和候選人在全國學界的地位注意不夠;四,部分院系新教員招聘近親繁殖嚴重,博士生「自產自銷」比例過大,不利於活躍學術氣氛和鼓勵學術創新。
安穩過一生
現在可不成
在做法上,北大改革方案最大的變革就是:一,教員實行聘任制和分級流動制;二,學科實行「末尾淘汰制」;三,招聘和晉升中引入外部競爭機制;四,原則上不直接從本院系應屆畢業生中招聘新教員;五,對教員實行分類管理,教師崗位分為教學科研崗位和專任教學崗位兩類;六,招聘和晉升中引入「教授會評議制」。
在改革方案的做法中,招致最大的反彈、要了北大混日子教員命的就是「教員實行聘任制和分級流動制」這點。方案中對於目前講師和副教授的升等都給予期限的壓力,而且兩次提升等不過就要解聘。這對許多不求長進,在以往大鍋飯制度護航下,進入北大這個保護傘的教員簡直是致命一擊。他們以前只想安穩地以講師或副教授終老一生,現在可不成,現在是不進則退,鐵飯碗沒了,學術上也沒有真本事,這可如何是好?而且據北大的改革小組透露,這樣的教員淘汰比例,講師將達3分之1,副教授達4分之1,嚇死人了!比當學生還兇!這就足以讓許多混日子的北大教員人人自危了。
變質成政治、學術惡勢力
至於,北大畢業生不能直接留校任教的新規定,則是要斷了學術上結黨成派的惡習,在明的效果上是可讓學術活化;另一個更大的效果則是可以打破老師帶學生,學生再生徒子徒孫,然後集結成校園不只是學術惡勢力、也是政治惡勢力的惡性循環。
北大的改革目標明確,北大黨委書記閔維方說:「北大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北大每個終身教授都是一流學者。」何等氣魄!然而,自古以來,有改革的必有反改革,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古老的國家,包袱更是沈重。北大這次改革的第一刀直接砍向教員,一刀一個。第二刀學科實行「末尾淘汰制」,所謂學科實行「末位淘汰制」是指「對教學和科研長期表現不佳的教學科研單位,學校將對其採取限期整改、重組或解散的措施;而在被解散單位工作的教員,無論有無長期教職,都得中斷合約,但有機會獲重聘」。「末尾淘汰制」針對的不只是不適任的個人,甚至矛頭指向單位,乾脆一刀就砍一家子,引來的反彈和不滿就更大了。
要知道,北大招牌雖響亮,但是「阿里不達」的系所也不少,有些教授會搞錢、搞關係,就可以在北大佔地為王、自立門戶,創辦新系所並不難。雖然「佔地為王」、「自立門戶」這種情況在世界名校亦所多見,但北大還未臻一流,現在就學人壞毛病尾大不掉,將來可怎辦?所以改革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然而,「末尾淘汰制」的方案直接影響了許多人一生辛苦經營的成果,在一些人眼中,北大的改革跟抄家滅族沒兩樣,此刻不起來拼命,等喉管被掐住了,明天的太陽不再升起,更遑論什麼光明的未來呢?
改革北大,還是閹割北大?
任何的變革都會牽涉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在中國這個民主精神薄弱的國家,改革和反改革之間很少能夠理性對話,兩造間常常採取的是攻擊性的對抗行為,甚至更糟的還會以見血收場。比如說,一些反對改革方案的,現在乾脆把攻擊矛頭指向改革領導人校長許智宏,說官派的他根本不具「民意基礎」,要改革就先改革他,下台再說;其他的甚至連「上線上綱」的大帽子都扣下來了,最尖銳的反對意見謂之:「改革北大,還是閹割北大?這是個中華文化生死存亡的問題,是中華民族共同面臨的問題」,用這種純然政治鬥爭思維來指控現行改革方案違法或許荒謬,但是在一個未完全脫離政治掛帥的社會裡,沒有人能預期這樣的「撇步」會有怎樣的後果出現。
身為北大的學生,來北大一年,看到北大有絕對一流的學生和學術傳統精神,但是卻要受限於許多二、三流的老師,與不入流的行政體系制約,真是令人感慨。如今北大主動提出改革,著實令人振奮,如果順利過了這一關,北大躋身世界一流名校指日可待矣。
(北京大學博士生)
◎他山之石
地方史
編譯■盧永山
印地安納大學英文教授史考特.桑德斯(Scott Russell Sanders)擔心美國的社區會愈變愈像,他認為其中的問題在於:許多城鎮被國家權力(national franchises)所侵襲,導致他們失去了自己的認同。
城鎮居民沒有傳遞多少獨特的城鎮特色給下一代。史考特.桑德斯認為,社區應藉由保存耆老的故事,並將之一代傳給一代,來克服上述問題。史考特.桑德斯說:「為了重新喚醒社區,我們必須尋回來自土地的故事、傳奇和歌謠。而且我們也必須創造(invent)新的。」
在說故事者必須與現代人忙碌的行程和五光十色的媒體,競爭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注意力的年代,藉由蒐集長期被隱藏的地方故事來保存歷史,是件知易行難的事。但在山巒起伏的新罕普夏州(New Hampshire)西南方,許多熱心奉獻的檔案管理員,正鼓勵地方人士將所知的傳奇或故事說出來,並且以制式的方式儲存最好的傳奇或故事,以吸引靜不下來的觀眾之注意力。
自1998年起,「孟納諾克區口述歷史計畫」(Monadnock Stories project)執行長約翰.哈里斯(John Harris),就開始把麥克風或可喚起記憶的照片,放在孟納括克山谷中可以訴說過往時光的故事或軼聞者的嘴或眼前。在城鎮大廳和歷史建築物裡,他們笑談著脫韁而逃的馬,或哀嘆手被切斷的機器操作員。數十小時的檔案錄音帶,見證了無數的回憶。
現在,孟納諾克實驗被視為全美區域認同計畫的鼻祖,明年,組織者希望找一家出版社,出版一本有30多篇故事的選集,並為網路使用者完成30多篇故事的多媒體版本,讓他們可以聆聽和目睹過往的聲音和影像(詳見www.monadnockstories.org)。
毫無疑問的,從事紀錄的人已保存一些此區最近喪失的藝術之細節,但問題依舊存在:有關此區的過去、景觀和鄰里的回憶,是否可以成功地教授給快速變遷的新世代?如果溫徹斯特郡(Winchester,位於新罕布夏州孟納諾克區)經營超過1世紀、用人無數的勞倫斯製鞋廠(Lawrence Tannery)是進行口述歷史的一項重要指標,「孟納諾克區口述歷史計畫」的組織者,就為自己找了一件困難的事。
20幾歲的居民席爾娃說:「我不知道勞倫斯製鞋廠在哪,也不清楚這個工廠的事。我寧願注意現在還存在的建物,而非消失的建物。」
約翰.哈里斯的團隊知道,要使青少年和青年對50年前的製鞋過程產生興趣,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參與口述歷史計畫的人,都把希望寄託在曾在勞倫斯製鞋廠工作的工人非常真實、第一手的敘述上。勞倫斯製鞋廠所排放出來的化學污水,曾使亞述埃羅特河(Ashuelot
River)的河水變成橘色或紫色,所排放的廢氣,也使溫徹斯特郡瀰漫著刺鼻惡臭。
約翰.哈里斯說:「這個口述歷史計畫所編輯的第一批故事,感覺不夠逼真(gritty)。我們有記者和教授級的寫手,……卻沒有找到可以把故事說的很生動,使未曾到訪此地者感到有趣的人。」
約翰.哈里斯說,逼真的聲音是口述歷史計畫的原動力,不過,今年4月,他在一個回憶勞倫斯製鞋廠的30人故事團(story circle)裡,找到了一個很棒的說故事人柴特.邦巴(Chet Bomba)。柴特.邦巴是波蘭移民之子,他回憶1950年代初自己在製鞋廠裡從事卑賤工作的故事。柴特.邦巴說,他得從火車上搬下含蛆的羊皮,然後把浸泡化學藥品的羊皮從750加侖的大桶中拖出來,他稱此過程為「拉地獄」(pulling
the pits)。
今年5月的一個下午,柴特.邦巴來到薛若頓房舍博物館(Sheradon House Museum),回憶與化學工史帝芬.強森(Stephen Johnson)一起共渡的炎熱和汗流夾背的歲月。史帝芬.強森在製鞋廠裡工作了43年。坐在桌子散布著老舊相片和錄音設備的桌子旁,史帝芬.強森和柴特.邦巴回憶滿火車的羊皮,在準備船運至紐約市和製成鞋子前,如何被洗、醃、鞣、曬、敲打、套索釘和拉伸的經過。史帝芬.強森乾巴巴地描述製鞋的技術,而柴特.邦巴則為製鞋過程增添許多色彩。柴特.邦巴在談及從火車上搬下羊皮時說:「在熱天裡,這絕對是一分恐怖的工作。我習慣在大桶裡找短毛的羊皮,因為它的重量比長毛的還輕。」
將富有色彩、有時很痛苦的故事細節錄進錄音帶後,約翰.哈里斯擁有了他最需要的地方史材料,使歷史成為年輕人具體可觸的東西。接下來的挑戰便是,如何在準確性和令人讚賞的故事之間取得平衡。
在此,科技助理瓊.史查克(Jon Schach)緊湊地剪輯了第一手的聲音,讓www.monadnockstories.org網站上的每一段故事,播出時間不超過10分鐘,且僅需要幾秒鐘就可以下載圖片和聲音。瓊.史查克說:「會聽完整個製鞋過程的人有多少?恐怕沒有幾個,但幽默和故事會使他們繼續聆聽。」
在文化批評家,如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和比爾.麥克基本(Bill McKibben),哀嘆全球化和權力的同質化效應下,過去10年來,保存地區特質的呼聲已逐漸成長。在這個脈絡下,「孟納諾克區口述歷史計畫」成為很多社區的模範。
這些社區因新世代不知道社區的獨特性是什麼,面臨到喪失認同的危機。
史考特.桑德斯說:「『孟納諾克區口述歷史計畫』在美國是個喚醒在地重要性的重要範例,它成功地解釋了社區如何恢復它的在地情感、它的根源和它的責任感。」
與溫徹斯特郡的年青人談話的結果顯示,他們對製鞋廠在郡裡的歷史角色認知有限,但年青人對認識更多的地方史這件事興趣漸濃。
溫徹斯特郡的青年居民史迪威.畢克福(Stevie Bickford)指出:「我老爸以前是賣羊皮的,但我半點不知製造羊皮的過程。多了解製造羊皮的過程,可能會很有趣吧?但現在根本沒有人談這件事。」
「孟納諾克區口述歷史計畫」希望在「全國支持人文捐款組織」(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和設於法蘭克林皮爾斯學院(Franklin Pierce Colleg)的「孟納諾克自然、地方和文化研究中心」(Monadnock
Institute of Nature)的協助下,改變上述情況。
地方的高中生甚至自行發掘一些地方的故事。尼恩高中(Keene High School)的學生就利用「孟納諾克區口述歷史計畫」的10萬元經費所題撥的獎助金,發掘此區域的故事。教師則鼓勵學生藉著訪問可以提供第一手故事的郡民,來研究他所成長的故鄉。
「孟納諾克區口述歷史計畫」以多面向的方式,試圖保留此區域耆老的故事,甚至在網站和選集完成後,計畫的組織者將繼續組成額外和定期的故事團,來蒐集故事。約翰.哈里斯說,只要能激起年青人對故鄉和過去的好奇心,郡裡各年齡層的資訊落差將會持續縮小。
(取材自基督教科學箴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