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刊日期07/09(三) |
|||||||||
1 |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報 NEW! 教改時代 創刊12年, < Top>---------------------------- NEW!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 人本BBS站入口1 | | 人本BBS站入口2 |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您想要登廣告 |
NEW!讓老師更專業─請以「聘約」約束教師「不適任行為」:邀您連署!!→(more) |
1 | ||||||
|
|||||||||
HOT!《塗鴉畫冊》一書持續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並榮獲92年「雜誌專欄金鼎獎」! |
|||||||||
你看!流星! ─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 你或許能說出許多聲樂家的名字,或者你還可以說出更多作家的名字,但是在你的印象裡,但是身兼聲樂家和作家身分的人可就不多了吧?而一位既是聲樂家又是作家的才子,最後的結局怎麼會是下落不明,生死成謎呢?今天課本裡的人,就要為大家介紹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後來他覺得石堆兩個字粗俗不雅,所以才以呂赫若作為筆名,赫是「赫赫有名」的赫,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若。日語的「若」有年輕的意思,所以取名赫若是希望自己成為「赫赫有名的年輕人」。 呂赫若出生於1914年8月25日,9歲進入台中潭子公學校就讀,1928年15歲的時候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並依照父親的希望進入台中師範學校就讀。在師範學校就讀的期間,呂赫若整體的成績並不特別優秀,特別是操行成績,曾經被評為「個性直拗,常表現不良習性,也少有反省的態度」,而被老師打了一個大「丙」的成績。不過在這段期間,呂赫若發現了自己對音樂的興趣及才華,同時由於當時世界思想潮流的影響,呂赫若也開始接觸社會主義的思想與理論,他和一些要好的同學利用課餘的時間,組織了一個讀書會,一起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書籍。 1934年,呂赫若從師範學校畢業,他被分發到新竹峨嵋公學校,但是因為他不會說客家話,所以申請轉調到南投營盤公學校。1935年呂赫若以日文寫了他第一篇小說<牛車>,發表在日本的《文學評論》雜誌上,開始了他的文藝創作之路。<牛車>發表之後,由於精練的文學技巧及冷靜的筆觸,呂赫若受到文壇各方的注目,這篇<牛車>後來和楊逵的<送報伕>及楊華的<薄命>,一起被翻譯成中文,作為「被壓迫民族的文學作品代表作」介紹給中國。 從<牛車>之後,呂赫若不斷以日據時期台灣底層人民的苦難為主題,相繼發表了<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女人心>等作品,特別能反映時代、描繪出當時女性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的悲哀,從呂赫若在日記裡抄錄的一段話,可以看出他對文學的理念,是希望以寫實的文學創作之美,來消滅現實社會的黑暗,這段話是這樣的:「正因有希望光明而厭惡黑暗的、不易止息的希求之心,所以希望文學從根徹底描寫黑暗,以達到克服黑暗。」 在文學及音樂方面有極高才華和熱情的呂赫若,對教書的工作沒有太大的興趣,1940年4月,呂赫若正式辭去教職,遠赴日本學習聲樂。呂赫若到日本之後,在東京的八川圭祐聲樂研究所學習聲樂,接受當時日本聲樂家長?好子的指導,並進入東京「寶塚劇場演劇部」,參加歌劇的演出。當時呂赫若以台灣人的身分,卻能在日本東京的舞台上演出,可以想見呂赫若在聲樂上的表現,應該相當不凡。 在日本的這段期間,呂赫若除了展現音樂的才華之外,更重要的是東京的生活,讓他對資本主義社會、自己以及台灣的處境有更深刻的體會和領悟。這段時間內,呂赫若雖然忙於舞台的演出,但並沒有停止文學的創作,開始嘗試中篇和長篇小說的創作。 1942年時,呂赫若體認到東京生活並不適合自己,同時因為身體健康的問題,所以決定回到台灣,回到台灣之後,後來陸續擔任電影公司編劇、以及報社編輯的工作,並積極的參與各種文藝的活動,包含了文學、音樂、戲劇等各種活動,甚至和朋友籌組一個名叫「厚生演劇研究會」的劇團。 雖說返台後的呂赫若參與各種文學、音樂、戲劇的活動,不過他還是最鍾情於文學的創作,從日記中的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他對文學的熱情:「從事文學者,應該要執著於真正的文學,而不是虛榮的自我滿足,而是願意花上一生來努力探究文學的。」 但此時的日本殖民政府正如火如荼地推動「皇民化運動」,主張皇民文學:強調文學應該是為國家和戰爭服務的工具,對文學創作進行嚴格的管制。在這種背景下的呂赫若,必須改變寫作的方向,以審慎的寫作技巧,以求符合日本殖民政府的思想檢查,但實際上呂赫若的作品都是以含蓄、影射的手法,對皇民化運動表達相當程度的抵抗,而這樣的調整反而使呂赫若的作品更加成熟及具有藝術價值。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許多台灣人的命運就此改變,呂赫若亦是如此,他滿懷熱誠的投向祖國的懷抱,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同時積極參與各項文學與藝術的活動。為了學習中文,呂赫若除了參加「國語學習班」之外,更在1946年1月進入《人民導報》擔任記者,希望藉著記者的工作,更快更有效率地學習中文。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禁止台灣民眾使用日文,所以許多台灣的作家被迫停筆,但呂赫若卻以良好的學習能力,迅速的學會中文,並能以中文從事創作,他用略為生澀的中文發表了:<戰爭的故事-改姓名>、<故鄉的戰事-一個獎品>、<月光光:光復以前>等作品,都在訴說日本殖民政府壓迫台灣人的故事。1947年2月發表短篇小說<冬夜>,主要是描繪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因為政治腐敗造成社會混亂及民眾生活困苦的現象,小說的最後以一場暴動結束,正好預言了二二八事件的發生。 二二八事件以後,原本「願意花上一生來努力探究文學」的呂赫若停止了文學的創作,或許是他發現文學也無法改變現實、克服黑暗,也由於對國民黨政府的失望,他投身政治革命,參與中共地下黨的活動。於是呂赫若變賣家產,開設「大安印刷廠」,印製共黨的秘密資料與宣傳刊物,並參與了《光明報》的編輯。 1949年8月,《光明報》被指控是共產黨的地下報,《光明報》創辦人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及同校八位職員,還有十多位台大學生被逮捕,參與《光明報》編輯工作的呂赫若也因此開始逃亡,從此之後下落不明,至今生死成謎。 至於呂赫若最後的下場,則有許多不同的傳說,到現在都沒有定論,有人說他已經順利逃出台灣,也有人懷疑他被同志槍殺,最常聽見的說法則是呂赫若逃到位於台北縣汐止山區的「鹿窟武裝基地」,不幸於1951年被山上的毒蛇咬死。 不論呂赫若最後下場如何,這些傳說加上他鋒芒畢露的才華,都使呂赫若像一顆乍現光芒的流星劃過天際,留給人們不朽的文學創作及無限的懷念。 編按:本文取自教育廣播電台「教改e點靈」節目,於每週一至週五晚間十點十分至十一點播出。 <Top>---------------------------------------------------------------------------------- 就學貸款利率降為3.025% 就學貸款利率又要調降了。據指出,現行利率為百分之三點一七五的就學貸款,自八月一日起往下降零點一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三點零二五歷史新低,預計國內將有六十萬名學子因而受惠。…(聯合報 07/09)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總共有四個節目,分別是: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Top>---------------------------------------------------------------------------------- |
|||||||||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 |